APP下载

“十一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述评

2014-02-27何光全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十一五课题职业

陈 晶,何光全

(四川师范大学 成人教育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8)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和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与我国对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本文以“十一五”时期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学科课题为分析样本,采用文献研究、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图对该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以作为人们在研究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相关问题时的参考。

一、“十一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况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学科课题作为职业教育研究领域高级别的课题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本文以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职业教育类立项重点课题及职业教育专项立项课题为样本,共涉及课题234项,其中职业教育类重点课题137项,职业教育专项课题97项。相关数据均来自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主要使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下是相关数据的分析结果。

(一)职业教育研究课题立项数量情况

“十一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共1 759项,教育科学规划立项重点课题中职业教育类为137项,占7.78%。职业教育专项课题则为97项。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无论是职业教育类立项课题占全国课题总数的比重,还是课题总数量,皆稳步增长。如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中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所占比重由2006年的7.46%增加到2010年的9.29%(见表1)。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专项课题从2007年的15项增长到2010年的27项,虽然有所波动,但整体上看是递增的(见图1)。

表1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量

图1 2006年-2010年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和专项课题数量

(二)职业教育课题研究的类别

“十一五”期间,在234项全国职业教育立项课题中,国家重点课题4项、国家一般课题27项、国家青年基金课题32项、教育部重点课题48项、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26项(见表2)。其中国家重点课题分别是2006年黄尧主持的“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研究”,2006年马庆发主持的“职业教育有效发展研究”,2010年贺耀敏主持的“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的实证研究”以及2010年郑树山主持的“《职教法》修订的实证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合作实施,从2007年到2010年共评出97项。

表2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分类情况

(三)职业教育课题研究的类型

“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相关课题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性研究。基础性研究是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1]如2009年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集团内涵发展研究”、2010年教育部重点课题“新时期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等。另一类是应用性研究。应用性研究是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研究,它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2]如2007年国家青年基金课题“三元共生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2009年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教育虚拟社区应用于远程职业教育研究”等。

(四)职业教育研究课题承担单位与地域分布

从统计数据上看,“十一五”期间,137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职业教育立项课题中,教育行政部门有7项,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如独立设置的研究机构和院校设立的职业教育研究所)有11项和各级院校(如普通大学、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有119项。2007年至201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研究专项立项课题的97项中,教育行政部门有6项,职业教育研究机构有9项,各级院校有82项。不难看出,来自各级院校的研究者或研究团体承担了大部分课题的研究任务,而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对职业教育的研究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根据对“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课题项目承担单位所在地的统计发现,在234项职业教育类立项课题中东部地区165项,占70.8%;中部地区47项,占20.2%;西部地区21项,占9.0%。由此可见,西部地区职业教育课题立项数较少,东中部地区课题立项数较多,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课题立项总数存在较大差距,东部地区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且大于后两者立项数之和。

二、“十一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特点

(一)注重职业教育政策与发展战略研究

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职业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更加科学地制定和规划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与发展战略,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重中之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十一五”期间确立了许多职业教育政策与发展战略的相关研究项目。例如,2006年黄尧和马庆发分别从宏观的角度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师资力量的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2009年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转型研究”主张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由“层次”到“类型”的转变,必须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型、完善办学体制、改革招生制度、创新培养模式、健全投入机制、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3]

(二)呈现多学科、深层次研究的发展趋势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职业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职业教育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十一五”期间,研究者通过对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比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多层次探究职业教育问题,揭示职业教育规律。[4]如2008年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职业教育思想史研究”、2008年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职校生心理发展与职业教育对策研究”、2009年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我国省域职业教育竞争力比较研究”等。在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中,研究者运用多学科知识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存在的问题、教学机制等进行分析和总结,增进职业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加快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进程,从而使职业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研究更加注重理论成果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教育课题立项工作以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确立了许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的重点研究项目。[5]如2007年教育部重点课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证研究”、2010年国家一般课题“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系统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等。从职业教育改革实践出发,将职业教育理论成果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普及,从而促使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四)关注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的高低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十一五”期间,涌现出一些与提升职业教育师资水平相关的课题。例如,2008年国家一般课题“职业院校实践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2010年国家一般课题“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及其培养模式研究”等。这些课题从多个方面对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进行了探讨,认为职业教育教师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和持续的专业成长。[6]针对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研究者提出了壮大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若干途径。如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制度、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加强职业教育教师在职培训、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策略。[7]

(五)区域间职业教育研究增多,农村职业教育研究受到关注

“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课题更加注重对我国区域间职业教育的研究,例如,2006年教育部重点课题“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7年国家一般课题“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研究”、2010年国家一般课题“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案例研究”等。针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如区域间职业教育发展差距较大、科研资源分配不均等突出问题,对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探索。提出不同区域间职业教育要协调发展,合理配置职业教育科研资源,缩小区域间职业教育差距,从而使职业教育事业朝着均衡化的方向发展。[8]

“十一五”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何改革农村职业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如2006年国家一般课题“新农村建设中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与策略研究”、2008年教育部重点课题“城乡统筹中城市与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及实现路径研究”等,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了分析,认为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9]这些研究不仅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十分重要,还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十一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十一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业教育研究分布失衡。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既包括区域间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也包括区域内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10]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失衡问题较为突出,从本文选取的234项“十一五”时期全国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的样本中可以看出,超过70%的立项课题研究者为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的工作者,而科研水平相对较强的重点高校和研究机构仅占20%;总体上,东部地区的职业教育课题立项数量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且存在较大差距;区域内的职业教育研究分布同样不均衡,东部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等省市,中部地区集中在湖南省,西部地区则集中在重庆市,其他省市鲜有职业教育课题立项。

2.职业教育课题数量较少。“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课题立项数量虽然有所增长,但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还是较少。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尚属一门新兴学科,相关部门在职业教育课题立项时往往受到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不够重视。“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仅占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重点课题总数的7.78%。作为四大教育类型之一,职业教育课题立项数量明显不足。从立项研究者所属单位看,中央研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仅占一小部分。

3.研究方法单一,规范性不强。“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课题研究方法过于陈旧且单一,研究方法不规范。教条主义和主观经验主义现象比较严重,相关调查和统计不够严谨深入,科学性不强。[11]现象学研究、人类学研究、语用学研究等研究范式尚未在职业教育课题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多数与职业教育相关的调查研究设计不严密,步骤混乱,理论性不强。

(二)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发展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科研体系,逐步缩小区域差异。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存在已久,在“十一五”期间这一问题更为凸显。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以区域间、区域内各级部门的协调平衡发展作为根基,建立职业教育的内部科研体系,统筹各地区、各部门的科研资源,大力提高中西部地区科研水平,同时对东部相对落后的地区进行扶持,鼓励科研人员的流动和交流,加强农村和城市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以东部带动西部、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逐步缩小职业教育的区域差异。

2.加大财政投入,对职业教育研究给予财政支持。“十一五”期间,国家对职业教育研究的资金投入较以前虽然有所提高,但相对于普通教育研究的资金投入仍存在很大差距。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央提出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计划”,旨在提高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高职业院校的综合水平。只有加大对职业教育研究的财政扶持、增加资金投入,才能为职业教育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保证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突破性成果。这就要求政府优化财政结构,继续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出资办学,均衡分配职业教育研究和普通教育研究的资金投入,完善教育经费的分配格局,从而促进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3.提高职业教育工作者水平,提升科研能力。在职业教育科研总量中,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教育研究机构所占比重较小,各级院校的工作者占比重较大。这一方面要求鼓励教育行政部门和研究机构开展职业教育科研工作,另一方面要提高职业教育工作者水平,加强职业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提高科研能力,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统计工具,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研究方法单一、科研水平不高的问题。加快职业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不仅要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还要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52,53.

[3]顾坤华.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战略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8):5-8.

[4]周明星.中国职业教育学科发展30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2.

[5]苏 敏.“十一五”时期职业教育研究成果述评[J].职教论坛,2010(19):8-12.

[6]教育部职成教司,教育部职教所.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2.

[7]白汉刚,苏 敏,周凤华.我国“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科研情况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增刊):41-51.

[8][10]王 琴,马树超.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和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2010(7):16-19.

[9][11]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发展调查[J].教育研究,2010(9):17-36.

猜你喜欢

十一五课题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职业写作
“十一五”至今广西农科院产业支撑能力分析研究
我爱的职业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一五”时期环保投入的宏观经济影响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宁夏科技发展规划创新体系建设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