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及提高措施研究
2014-02-27臧秋华马南京
臧秋华,马南京
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及提高措施研究
臧秋华,马南京
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
为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状况,采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体育专业大学生420人的健康素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是6.90%,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是19.29%、1.19% 和72.38%;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分别是:安全与急救67.14%、基本医疗23.09%、科学健康观16.43%、慢性病预防9.05%、传染病预防5.95%。由此可见,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健康素养和全国平均水平大致相当,并未因学历水平高而有所优势,必须采取措施促进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素养提高。
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素养
健康素质是公民素质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把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1]。2007年《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必须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体系三方面着手[2]。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以维持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3-5]。对健康素养的研究,欧美等发达国家起步早,研究也较为深入。我国的研究则相对较晚,到2007年我国才正式启动该项工作。2008年1月,卫生部第3号公告正式向全国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6],并于同年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作为技术支持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7]。
目前,对特殊人群健康素养的调查相对较少,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研究则更是检索不到。体育课程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的健康素养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程相关内容的教学质量。本课题拟通过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师范类)健康素养的调查研究,测评体育专业大学生所具备的基本健康知识和技能等健康素养内容,旨在了解和掌握该群体的健康素养现状,为衡量和促进该群体健康素养提供依据,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与规划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全国统一招生的师范类体育专业大学生42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 在江苏省4所体育院校中按不同年级随机抽取男女学生共427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采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问卷420份,有效率98.4%。
1.2.2 数理统计 健康素养标准界定:正确回答80%及以上健康素养调查内容的调查对象视为具备健康素养,正确回答80%及以上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或健康技能健康素养3个方面的调查内容者,分别视为该调查对象具备这3个方面的健康素养,正确回答80%及以上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或基本医疗这5个健康问题所考察的题目者分别视为该调查对象具备这5个问题的健康素养[7]。
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EXCEL2003和SPSS13.0软件处理,包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及计算、频数分布等,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
本次共有效调查体育专业大学生420人,基本情况见表1,其中男297人、女123人,平均年龄21.67±1.52岁。大学1至大4年级人数分别为109人、110人、103人、98人。
表1 体育专业大学生调查对象构成
2.2 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正确率分布
以健康素养调查正确回答率为横坐标,以达到正确回答率人数为纵坐标,绘出频数分布图,如图1所示,调查对象健康素养题目正确回答率呈正偏态分布,正确回答率在40%以下、40%、60%、80%及以上的人数占被调查对象的比例分别为2.86%、28.33%、61.90%和6.90%。2008年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中,正确回答率在40%以下、40%、60%、80%及以上的人数占被调查对象的比例分别为12.34%、29.56%、48.69%和9.41%(未标化)[7]。体育专业大学生60%以上调查内容正确回答率远高于全国水平(P<0.05),而40%以下调查内容正确回答率远低于全国水平(P<0.05),体现了体育专业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其总体平均水平是高于全国水平的。
图1 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正确率分布
2.3 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素养总体结果
体育专业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是6.90%,略高于全国水平6.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是19.29%、1.19% 和72.38%(见表2),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显著高于全国水平(P<0.05),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比例显著低于全国水平(P<0.05),基本技能素养比例则高出全国水平达51.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最高、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的比例其次、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比例最低,该特点与全国调查数据相一致(见图2)。
男生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6.06%,低于女生的8.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此种情况与首次全国调查情况相反[7],而与对普通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相一致[8];基本知识和理念、基本技能方面,男生比例分别为18.18%、71.72%,小于女生的21.95%和73.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男生比例为1.35%,略大于女生的0.81%,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体育专业大一到大四年级大学生健康素养比例分别为5.50%、11.80%、2.91%和7.14%,没有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比如逐渐递增甚至于逐渐递减的趋势。也就是说,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影响到学生的健康素养,即使有影响也不是预期的那样大。学校的健康教育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形成的基础和根本途径[9],体育院校应对学生的健康素养给予充分重视,积极拓宽学生健康素养的获取途径,有针对地开展健康素养教育,增强学生健康意识,敦促学生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提高学生对健康信息和技能的利用以增进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8]。
表2 体育专业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比例(%)
图2 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素养比例与全国比较
2.4 体育专业大学生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情况
体育专业大学生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安全与急救素养67.14%、基本医疗素养23.09%、科学健康观16.43%、慢性病预防素养9.05%、传染病预防素养5.95%(见表3)。
体育专业大学生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与全国相比具有很大差异,其中科学健康观和传染病预防素养低于全国水平(P<0.05),而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慢性病预防素养则显著高于全国水平(P<0.05),而且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比例的顺位也并不一致(见图3)。按照一般规律,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也越高[7],但是在体育专业大学生这个群体上有一些例外,其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同性别学生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比例除了女生传染病预防素养略高一点以外,其顺位与调查总体基本一致。在5类健康问题素养中,科学健康观素养男生大于女生,传染病预防素养女生大于男生,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和慢性病预防素养不同性别间则基本相当。不同年级学生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比例顺位与调查样本完全一致,同一健康问题素养也依然没有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
表3 体育专业大学生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比例(%)
图3 体育专业大学生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比例与全国比较
2.5 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素养提高措施
近20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011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体育教师的健康素养直接关系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相关内容的教学质量。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这个群体基本上就是今天的学生、明天的体育教师,他们不仅是健康知识的接受者,以后还将是健康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因而,根据新课标所体现的健康思想,从大学与中小学教育衔接的角度分析,一个重要趋势是体育院校应对体教专业大学生的健康素养给予充分重视,积极拓宽学生健康素养的获取途径,有针对地开展健康素养教育,增强学生健康意识,敦促学生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提高学生对健康信息和技能的利用以增进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相关部门必须重视该人群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制定科学、有效的传播策略,以提高体教专业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健康素养和全国平均水平大致相当,并未因学历水平高而有所优势。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健康素养的3个方面中健康基本技能最为突出,在5类健康问题素养中安全与急救和基本医疗素养最为突出,表现出实践强而理论弱的特点。
3.2 建 议
体育专业大学生不仅是健康知识的接受者,以后还将是健康知识的重要传播者,相关部门必须重视该人群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制定科学、可行及有效的传播策略,如在相关专业课程结构中增加卫生部颁发的健康知识66条内容、举办相关知识讲座或健康知识竞赛活动等,以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
[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china.com.cn/ chinese/2002/Nov/233867.htm
[2]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EB/OL].http://www.gov.cn/ gzdt/2007-01/ 11/content_493677.htm
[3] 李小宁,郭海健,黄明豪.江苏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5):666~667.
[4] 王 强. 大学生健康素养的调查与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18~119.
[5] 佟 丽,胡俊峰,侯培森.健康素质与健康素养[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4):293~29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3号[EB/OL]. http://www.gov.cn/gzdt/2008-02/05/content_884068.htm.
[7]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EB/OL].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cmsresources/ mohfybjys qwss/cmsrsdocument/doc6760.pdf.
[8] 沈 莉,孟国祥.南京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23~126.
[9] 朱 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与学校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161~162.
A Survey on Health Literacy of Sports Majors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Improvement
ZANG Qiu-hua, MA Nan-jing
P.E., School of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Jiangsu Xuzhou 221116, China.
To understand the health literacy of sports majors’ college students, using of health literacy survey of Chinese residents, 420 sports Majors College students are conducted a survey of health literac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udents have the health literacy ratio is 6.90%, with basic knowledge and concepts, healthy lifestyles and behavior, three basic skills of literacy ratio is 19.29%, 1.19% and 72.38%; Category 5 health literacy problems scale are: safety and first aid literacy 67.14%, 23.09% of basic medical literacy, scientific view of health 16.43%, 9.05% quality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qualities of 5.95%. Thus, the health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roughly the national average, did not vary due to a high level of education benefits, measures must be take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literacy.
Sports majors;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literacy
1007―6891(2014)04―0118―04
10.13932/j.cnki.sctykx.04.30
G807.4
A
201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