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好棋走活一盘好棋—从中国海油中山嘉明电力看天然气产业发展机遇
2014-02-27牟雪江孙羽
□ 文/本刊记者 牟雪江 特约记者李天中 孙羽
一步好棋走活一盘好棋—从中国海油中山嘉明电力看天然气产业发展机遇
□ 文/本刊记者 牟雪江 特约记者李天中 孙羽
“9月22日,中国海油气电集团中山嘉明电力有限公司天然气发电机组累计发‘清洁绿色’电量超400亿度。其总装机容量达240万千瓦,基本建成全国最大单厂天然气电厂。”
这一消息一经宣布便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关注点。
中山嘉明,这座坐落在广东省中山市东端马鞍岛上、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电厂,从1994年建厂,到成长为“全国单厂最大”,从高能耗、污染较大的燃油电厂转变为清洁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电厂,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广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命运转折,相遇中国海油“海气上岸”的发展时机,成为中国海油布局天然气下游产业链,走出的第一步好棋。如今作为全国最大单厂天然气电厂以清洁的电力能源注入广东电网,为广东省“十三五”期间的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出新生力量。
与传统的火电相比,天然气发电更符合目前环保的趋势,天然气发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燃煤电厂的42%,氮氧化物排放量则不到燃煤电厂的20%。
一如中山嘉明总经理赵良廷所说:“中山嘉明天然气机组相对于国内主流燃煤电厂来说,每发一度电就少排放氮氧化物0.53克,少排放二氧化碳530.27克。按中山嘉明120亿度年发电能力计算,每年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近6360吨,二氧化碳630万吨,相当于种植1000多万棵大树,绿色低碳效益显著。”
油宣/图
中山嘉明的确是中国海油布下的一步好棋。采访了解中山嘉明20年的发展历程,记者发现2001年中国海油在为海上油气田寻找“上岸”的落脚点时,看似不经意的选择,却为彼此带来了步步向好的发展机遇,尤其为中国海油天然气下游进入发电行业创造了突破性发展机遇。当年看似一次小小的成功收购,却为中国海油深耕天然气领域埋下了大大的伏笔。
因运而生 因机而遇
中山嘉明的诞生,与广东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紧密相连。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国民经济获得全面、持续、高速发展,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249.7亿元(当年价),增至2000年的9662亿元(当年价)。为了满足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用电需求,广东实施多渠道、多家办电厂的灵活措施促进电力工业迅速发展。
在这样的机遇下,1994年中山嘉明电力有限公司诞生。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山嘉明投产后连年亏损,到2001年,随着国内燃油价格一路飙升,企业负债达3亿多元,本就风雨飘摇的小厂,已经濒临倒闭的边缘。而在此时,中国海油的海上油气开发方兴未艾,上世纪90年代,南海北部油气产量快速上升,成为海上油气主产区。为了打开天然气市场,推进下游产业,建设气田配套的天然气发电厂,中山嘉明成为中国海油看上的一颗战略“棋子”。
基于当年的中山嘉明的生产和市场情况一直良好,拥有的两套汽轮发电机组的经济性能指标在国内同类机组中位于前5名,而且在运行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也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海油以3.2725亿元收购了中山嘉明电力有限公司52.7%的权益。
并购完成之后,中国海油实地深入调研,以科学的分析为“病入膏肓”的中山嘉明“诊脉”,终于找出了制约企业生存发展的病因:公司负债过高,每年光是利息就要很大一笔支出,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找准病因后,开出的第一剂便让这个企业起死回生:利用中国海油的品牌把贷款进行置换,大大降低了利息支出,同时中国海油向嘉明公司注入资金。就这样,短短半年时间,中山嘉明一举摘掉亏损帽子,当年实现盈利3000多万元。开始行大运。
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嘉明依托中国海油的资源优势和中山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示范效益。
差异化发展 放大机遇
进入“十一五”后,在大举拓展海外陆上业务的同时,中国海油在国内也在积极寻求“上岸”的落脚点。对于“一心向岸”的中国海油而言,地上已有的路已经被先行者安营扎寨,想要大步向前,差异化发展成为必由之路。为了避免与另两大油企业务重叠,中国海油深知,自己在陆上石油勘探开采领域已不具备优势,于是另辟蹊径转向天然气。
冠心病作为常见多发疾病,可见血液液体成分逐渐减少,且固体成分不断增多,造成血液黏度升高。此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患者血管壁逐渐失去弹性,管腔越来越狭窄,进一步加重血粘度升高程度[2-3],血液流速随之减慢,引发心肌缺氧,出现冠状动脉血栓、心绞痛,故而,研究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对冠心病治疗、预后评估等均有重要意义。
正是在中国海油差异化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依托中国海油天然气资源和中山市良好投资环境,以清洁、高效为目标,选用世界先进水平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走一条与其他电力企业不同的发展路子”成为中国海油气电集团和中山嘉明领导班子的共识。
2006年10月23日,中山嘉明二期2×39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这是国家发改委在2006年批准的全国唯一一家燃机发电项目。这可谓是“为天下先”的难得机遇,中山嘉明好好把握,在建设中引入了当时在国际上先进的“全寿命期管理”理念,克服了“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投资大、风险大”等压力,创造了在国内F级单轴燃机主机设备招标多项记录:总价最低、评标时间最短、获批时间最短、投诉为零。据统计,二期工程土建验收分项工程1095项,分部工程175项,单位工程39个,优良率(合格率)100%;安装、调试验收分项工程1301项,分部工程324个,单位工程71个,优良率(合格率)100%。
在2009年的国内天然气发电行业中,传颂着中山嘉明取得的“奇迹”:自2007年11月28日土建开工到2009年3月20日机组首次并网成功,仅用了16个月,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型燃机建设的最好成绩,燃机吊装、燃机点火等关键节点均一次成功。二期项目投产后,公司总资产达40亿元,总装机容量103万千瓦。
2010年12月,中国海油“三十而立”,宣布建成“海上大庆”,以30年的辉煌历程一跃成为国际一流能源公司,这是中国海油历史上令人激动的“大事”,而作为中国海油建成“海上大庆”的重要立功单位之一,中山嘉明当年发电量50亿度,实现了历史新高。中山嘉明并不满足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是追求“百尺竿头,产量翻番”,在中国海油“二次跨越”的号角下,中山嘉明也开始了自己的“二次跨越”。
2011年,作为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中山嘉明三期项目获广东省发改委核准。项目对优化广东省电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首套机组已于2014年6月6日投入商业运行。
中山嘉明三期项目配套建设热网工程,是中国海油首条利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产生的高温蒸汽向社会进行供热的热网管道,建成后年供热能力935万GJ。该热网工程所在的中山市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有小锅炉67台,这些分散的锅炉房能耗大、噪音大、污染重,严重影响了中山市的环境。热网管线建成后,这些小锅炉将被“下岗”,据计算,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99%以上,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43.8%,减少烟尘排放量100%,同时彻底解决了锅炉设备噪音污染等问题,为政府、企业淘汰工业小锅炉、减小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创造先决条件。
据电厂科技人员介绍:“天然气机组具有噪音小、效率高、启停快的显著优点,这是燃煤电厂无法比拟的。”中山嘉明发电机组为国际最新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发电效率高达58%,燃煤机组的发电效率则仅为42%,发电效率整整高出16%。天然气机组启停迅速,运行灵活是其又一大显著优点,对广东电网安全和峰谷调峰意义重大。天然气机组每次启动到满负荷仅需2到3个小时,而燃煤电厂机组则需要7到10个小时。
与此同时,中山嘉明发的电,可随时在珠海江门等珠三角西翼地区甚至澳门等地发生电力紧缺的情况下,对地区电网进行有力支持,保证珠三角地区在夏季高峰用电期内不会出现电力供应缺口。
天然气发电战略 顺应时势
自2001年中国海油通过重组中山嘉明电力有限公司进驻中山后,截至2012年底,中国海油在中山累计投资近50亿元。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气电能源领域,分别为嘉明电力、中国海油中山新能源公司、中海中山天然气公司、中海广东天然气公司、中国海油气电集团广东贸易分公司,这5大项目到2012年底总产值超180亿元。中国海油在优化中山能源结构、保障城市电力燃气供给,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加快中山市转型升级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从这一隅,对比全球能源结构的发展变化。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海油天然气发电战略是在顺应时势发展。
从世界范围来看,燃气发电是天然气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据IEA统计,OECD国家发电、民商和工业用气比例约为37%、31%和22%。而从长期趋势看,全球一次能源用于发电的比重将越来越大,电力行业将成为所有一次能源竞争的大舞台。目前,美国天然气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为39%、日本为29%、英国为34%、韩国为27%,而我国仅在3%左右。在电力日益成为人类核心“二次能源”的背景下,很多一次能源将为谋求通往电力市场的“门票”而展开争夺。从全球很多国家的情况看,水电受制资源有限,核电政策前景不明,可再生能源发电尚处弱势,石油基本退出发电领域的竞争,煤电与气电往往成为两大关键角色,二者相互竞争,此消彼长。
而相比之下,对于中国“绿色低碳”则是当下大气污染治理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今年6月,国际能源署在其发布的天然气市场年度中期报告中说,中国普遍使用煤炭作为燃料供暖和发电,在北方地区尤为如此。这已导致北京和其他城市遭受雾霾的污染,中国正在为推动增长寻找可以取而代之的能源资源。
据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雾霾波及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29.9天,创下52年来之最。在雾霾压力下,增供天然气可有效整治大气污染环境,已成为不争的共识。北京等地推动了大规模的煤改气工程,按照国务院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末,我国天然气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5600万千瓦,相当于在当前的基础上翻一番。
无论从气源保障上还是在需求上以及政策环境上均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天然气发电进入发展机遇期。天然气的特性是不易储存,上游气田开发往往要以下游市场落实为前提。在这种情况下,一座装机容量达百万千瓦的燃气电厂,每年可以消费天然气近10亿立方米,是非常稳定的天然气消费的来源。
与美国天然气行业发展阶段相比,可大致判断我国天然气行业在2030年以前为快速发展阶段,此后将进入成熟阶段。
近10年内,我国的天然气供应量迅速增加,为发展天然气发电提供了气源条件。随着“西气东输”、“西气东输二线”、“川气东送”的建成通气,和福建、广东、上海、大连、江苏、浙江等地LNG接收站的运营,再加上“海气登陆”,在我国沿海地区形成了国产气、进口气;常规气、非常规气;气态气、液化气等多类气源并存的多元化新格局。
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预计2015年我国天然气供应能力为2695亿立方米。根据国外发展经验,天然气发电占天然气消费量的比例在30%以上,我国目前发电用天然气占比为20%,根据我国天然气供应情况,有539亿立方米天然气可用于发电,可满足6500万—7000万KW发电装机容量。我国目前天然气发电装机在3000万KW左右,发展潜力高达3750万KW左右。
事实上,从“中山嘉明”出发,天然气发电已经成为中国海油开拓天然气市场的主攻方向。
肖丽/图
今年9月19日,珠海热电联产项目第二套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至此,气电集团珠海电力公司首期两套机组均已投入商业运行。中国海油燃气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664万千瓦,燃气发电装机容量在国内电力行业稳居领军地位。
珠海热电联产项目是中国海油海气上岸的重要支撑性用气大户,以珠海LNG项目作为备用气源,年用气量约10亿立方米,发电量可达40亿千瓦时,约占珠海市目前全社会用电量的34%,填补了未来几年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新增用电量需求。
东南沿海是台风高发地区,为了保障在台风等恶劣天气下稳定供电,中山嘉明发电燃料除海上天然气源之外,还利用上了珠海LNG气源。充足的LNG气源是中山嘉明保障珠三角地区的稳定供电和能源安全的坚强后盾。
作为我国最大的海上油气开发和销售商,中国海油在我国近海海域享有独立海上油气开采权和销售权,并得到政府赋予的中国海域油气勘探对外合作专营权。结合上游业务板块的优势,中国海油不仅在LNG气源上可以充分利用在我国近海开采出的天然气资源,实现“海气登陆”,作为沿海LNG的资源供应方,而且十多年前,中国海油就以中国LNG产业拓荒者身份签署了中国第一笔LNG购销合同—广东大鹏LNG站线项目与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天然气项目LNG购销合同。2006年,中国海油在深圳大鹏建成国内第一个进口LNG接收站。在业界看来,中国海油借道LNG增强其在国内天然气市场竞争优势的意图颇为明显。中国海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该公司LNG进口总量超过1300万吨,占中国LNG进口总量的72%。截至2014年5月底,中国海油已在广东、福建、上海、浙江、珠海和天津建成投产6个LNG接收站,LNG总接卸能力达2480万吨/年。正在建设的海南、深圳等LNG接收站今明两年将相继投产。届时,中国海油年接卸LNG能力将达到3000万吨。
从“中山嘉明”出发,中国海油总结出一套可复制的发展体系,从上游资源开发,到接收站、管网及码头建设,到下游市场的落实,构建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管理流程,从而保证了项目进度稳步推进。
从“中山嘉明”出发,中国海油已拥有珠海电厂、深圳电力、惠州电厂、莆田电厂和海南发电6个已投产或在建的天然气发电项目。随着中山嘉明、珠海热电两厂共5套46万千瓦机组投产,中国海油天然气发电总装机容量将接近800万千瓦,在全国天然气电厂中居于领军地位。
目前,6家发电厂历年累计生产“绿色”电力超1000亿度,与煤发电同等电量相比,中国海油清洁能源天然气机组减排二氧化碳5300万吨,氮氧化物5.3万吨,相当于种植了约1亿棵成年大树。中国海油气电集团清洁能源电厂描绘的“美丽中国”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诗人屈原曾写道:“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中国海油天然气事业的发展旌旗招展,以中山嘉明为代表的中国海油天然气发电板块也必将犹如凤凰一般,以“清洁环保”、“节能高效”为双翼,展翅翱翔在“美丽中国”的天空之上。
油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