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燃冰将迎来投资高潮

2014-02-26姚尧

中国经济信息 2014年1期
关键词:可燃冰水合物甲烷

姚尧

2013年12月20日,国土资源部正式宣布,中国已在广东沿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这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四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成果只能说明可燃冰是中国的未来能源之一。记者了解到,目前世界上尚无国家具备技术条件,对可燃冰实行商业开采。据预计,我国的商业开发也将在2030年以后,但几年后就可能迎来投资热潮。

替代能源

俗称“可燃冰”的化石气体,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产生的一种固态物质,也被称为“天然气水合物”或“甲烷水合物”,又由其外貌类似冰或固体酒精,点火即可燃烧,遂被称为“可燃冰”。一些专家将其与常规石油天然气相提并论,主要是因其分布广泛、储量丰富,且能含量巨大。

仅海底“可燃冰”分布就占海洋总面积的10%,达4000万平方公里,总储量是全球已探明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储量的两倍,是常规天然气储量的50倍。有专家估计,仅全球海底“可燃冰”资源就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负责勘探非常规碳氢化合物的经理埃斯彭·安德森说:“甲烷水合物有巨大的能含量,有可能超过其他所有已知化石燃料的能含量总和。”一立方米可燃冰可以释放164立方米天然气。

一方面巨量可燃冰深埋地下,另一方面传统化石能源则在萎缩。据美国《油气》杂志统计,2010年全球消费能源120亿吨油当量,据此估算,目前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大致还可以用40年。

中国的能源处境则更为窘迫。2010年,中国消费能源超过20亿吨油当量。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所占比重,世界为29%、33%和24%,中国则为70%、18%和4%,且进口石油依存度高达54%,是国家安全的巨大威胁。

1999年,中国开始了对可燃冰的实质性调查和研究。2004年,中德联合科考队在南海海底发现了430平方公里的碳酸盐结壳,证实了海底甲烷水合物曾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据专家预测,我国南海西沙海槽、台湾西南陆坡、南沙海槽、冲绳海槽海底可能存在大量的甲烷水合物资源,可以满足我国今后数百年的需求。2009年夏,我国在祁连山南缘发现可燃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可燃冰”的国家。

2011年7月,“第七届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在英国爱丁堡召开,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和英国等30多个国家的600多位代表与会。“第八届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还将于2014年在北京举行,可见可燃冰已经吊起众多的国家的胃口。

但仅仅储量丰富,可燃冰就能成为替代常规石油和天然气的不二之选吗?

日本的雄心

2012年2月15日,日本开始在爱知县渥美半岛近海从海底试采“可燃冰”,拉开了人类开采“可燃冰”的序幕。2013年3月1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宣布,从爱知县附近海域地层中的可燃冰中分离并取出甲烷气体。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从海底采集甲烷气体。据报道,在此次试验中,日本“地球”号深海探测船用特殊钻头在约1000米深的海底钻孔约300米深,然后竖起钻井,通过降低地层压力的方法,将混合着沙粒的固态可燃冰分解成水和甲烷气体,并取出甲烷气体。

据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JOGMEC)预测,日本西南沿海的南海海槽区域的甲烷水合物储量可以提供足够日本使用300年的能源。为此,日本制定了详细的可燃冰开发计划。第一阶段,是2002年和2008年两次成功完成在陆地上开采甲烷气体的试验。第二阶段,是从2009~2015年,主要是在日本周边海域进行了两次生产试验。2013年3月进行的这次试验即属于这一阶段。在本阶段,将验证从海底地层取出甲烷气体具有的经济效益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从2016~2018年,可燃冰开发计划将步入第三阶段,将根据前两个阶段的研究和试验结果,对可燃冰的商业生产价值、开采效益和环境影响作出最终的综合评价。

林伯强说:“在可燃冰开采方面,日本跟中国的发展阶段相似,投入其实都不多。日本在可燃冰方面也并不比我们领先,但却比我们迫不及待。”这与日本自身的能源情况有关。日本几乎没有矿藏资源,所需99.7%的石油依赖进口。可燃冰无疑成了日本的救命稻草,没有不抓的道理。

可燃冰最核心的问题已不是有多少,更不是有没有,而是如何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开采,林伯强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坦言。早在1965年,前苏联在西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的麦索亚哈甲烷水合物储层中,采用降压、注化学药剂等方法实现了该矿藏的试开发。加拿大也成功利用“减压法”在陆域开采可燃冰。但半个世纪后,可燃冰开采的脚步依然蹒跚,“这充分证明了其开发难度”,林伯强说,“日本人的商业开发计划也有待观察。”

契机何处觅

上世纪80年代,得克萨斯人乔治·米切尔使得页岩气开采具有了商业价值,从此美国迎来了“页岩气革命”。页岩气奇迹般地让美国一跃而成世界头号天然气生产国,而且更便宜的天然气价格也为美国的制造业和化工业提供了更多的竞争力。

与页岩气相比,可燃冰储量同样巨大,或许可以造就下一个“页岩气革命”,但林伯强对此持审慎态度,并强调时间才是关键。“作为一个能源品种,可燃冰受到的关注相比页岩气、风能、太阳能少之又少。照此下去,只有在所有能源都用光,或者在有特别大重大的技术进步时,可燃冰才有可能迎来发展的春天。”林伯强强调,相比处于商业开发阶段的页岩气、核能、风能和太阳能,可燃冰仍处于实验室阶段,这就意味着,其每年所获得的投入少得可怜,不能跟页岩气或其他可再生资源相提并论。

林伯强说:“可燃冰是一大片,很难控制,开采之后如何运输和储藏,如何控制污染。”面对可能带来的温室效应、海底滑坡以及海洋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各种难题,各国都还没有有力的应对措施。英国爱丁堡的赫里奥特—瓦特大学气体水化物研究中心主任巴赫曼·托希迪教授曾说:“最担心的是,甲烷水合物沉积层的化学不稳定性意味着开采有可能产生一种失控反应,会向海洋释放数百万吨甲烷气体。”“这类泄漏也将对气候造成灾难性影响,因为甲烷在导致全球变暖上比二氧化碳大很多倍。”

所谓成功的商业开发,必须有足够的量,必须经济可行,不能对环境造成太大影响。 “与技术问题相比,更重要的是资金的缺口”,林伯强认为,“可燃冰开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说服投资者,眼下大家都在观望,等待一个成功的案例,只有当上万亿的资金涌入这一行业,才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中国的可燃冰开发路线图,2008年至2020年,完成对中国海域可燃冰勘探评估及开采技术前期准备工作;2021年至2035年,海上商业化试采;2036年至2050年,海上大规模商业化开采。7-8年后,可燃冰或将迎来投资高潮。endprint

猜你喜欢

可燃冰水合物甲烷
气井用水合物自生热解堵剂解堵效果数值模拟
液氧甲烷发动机
论煤炭运输之甲烷爆炸
感受可燃冰的“温度”
热水吞吐开采水合物藏数值模拟研究
Gas from human waste
天然气水合物保压转移的压力特性
可燃冰是什么?
未来能源可燃冰
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