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球油价如何波动?
2014-02-26罗佐县
罗佐县
2014年,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快速增长以及由此产生的原油供应多极化使得能够导致石油价格下行的供给增加因素对油价的影响权重加大。
2013年全球经济有一定程度回暖迹象,但地区发展不均衡。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出现好转势头,欧盟国家还没有走出经济危机的泥潭,中国、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率。
受此影响,发达国家石油需求平稳,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石油需求增长主力。从石油供给方面看,2013年美国页岩油产量出现快速增长,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平抑了油价。
其中,最明显的影响就是美国原油产量冲击着WTI价格。
WTI的回归
WTI油价在国际原油市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一直是全球原油乃至大宗商品交易的价格标杆,但是 2010年以来WTI的这一标杆地位受到了挑战。库欣地区号称美国石油运输“心脏”,由于原油运输管道等基础设施运输能力有限,在石油供应量不断增长的形势下,库欣的原油不能及时输送至美国炼油区,造成了事实上的供大于求。WTI油价总体水平下跌,开始不能真实地反映全球石油市场供求变化,其市场标杆地位逐渐被布伦特油价取代。
2012年第三季度WTI油价平均水平为92美元/桶,同期布伦特平均油价为109美元/桶,两者价差高达17美元/桶。但是这一现象在2013年第三季度有所改变,具体表现为WTI油价季度平均水平涨至106美元/桶,与同期布伦特油价价差缩小至4美元/桶。
WTI油价与布伦特油价价差缩小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美国库欣地区原油输送管道建设力度加大,部分新的输送管道建成投产,管输能力增强加上已有的铁路运输运量,使得库欣地区原油运输瓶颈被打破,大量原油被运送至炼油产能密集的美国海湾地区,原油加工量增长,推高了WTI价格水平。2013年7月5日美国原油加工量达到1610万桶/天,刷新2007年以来美国原油加工历史记录。
二是基础设施的改善拓宽了美国炼厂获取轻质原油的渠道,而美国轻质原油与进口原油质量接近,可用于替代进口原油,进口原油价格相对较高,从而推高WTI价格。
但是进入2013年第四季度后,WTI油价与布伦特油价的价差再次拉大,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回归。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增长较快。据EIA的数据显示,2013年第四季度巴肯、伊格尔福特、奈厄布拉勒、二叠盆地等美国国内页岩油富集区页岩油产量快速增长,特别是距离海湾炼油密集区较近的伊格尔福特产量增长尤为迅猛,于11月一举超越巴肯成为美国页岩油产量第一大区。
2014年的五大因素
石油供需格局出现变化,这是影响油价的基本面因素。
供需结构的变化将表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石油需求保持平稳小幅增长,需求结构稳定。2014年全球经济依然处于摆脱危机影响的艰难时期。在此形势下,石油需求增长率达到与以往1%-2%的增长率相同水平应该属于正常偏乐观估计。低迷的经济增长支撑石油需求增长平稳。201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将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这一点与2013年情形类似,需求结构稳定。
中国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依然是需求大户,这与中印等国家在经济危机中依然保持较高正增长率有关。EIA认为中国在2011年后经济保持强劲而适度增长,2013年石油需求同比增长38万桶/日,2014年石油需求同比增长40万桶/日。
二是石油供应总量稳定,但产量地区分布有较大变化,也就是供应结构变化了。与石油需求结构稳定有所不同,2014年石油供应层面最显著的变化是非OPEC国家石油产量的增长,而OPEC产量平稳。非OPEC国家石油产量增长将由美国引领,这一点几成定局。
2013年美国石油产量预计增长150万桶/日,2014年预计增长130万桶/日,产量增长主要来自巴肯、伊格尔福特和二叠盆地的页岩油,这一特点在2013年末已经表现出来,2014年将得到继承。
根据EIA的预测,2013年以后的三至五年里,页岩油对美国原油产量增长的贡献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14年美国页岩油产量应该正处于攀升阶段。OPEC对国际油价的掌控不再是一枝独秀。欧佩克自成立以来与美国的争执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美国试图让欧佩克的增产或减产服从美国需要,但欧佩克从成员国国家利益出发,所做出的决策往往与美国政府的意愿相左。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费国,原油进口来源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欧佩克,例如2007年美国进口欧佩克原油占总进口量的比例就达52%。
由于对欧佩克原油高度依赖,美国对欧佩克的态度一直有所克制和保留。随着美国页岩油产量的爆发式增长,美国与欧佩克的对局力量正在发生改变,美国在对局中的主动性开始增强,OPEC对油价的控制力量相对下降。2013年全球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对中东油气的兴趣已有不同程度下降,有相当一部分投资流向美国就很能说明问题。
计价货币美元汇率的影响不容忽视。美元是国际原油价格计价货币,美元汇率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原油价格的走向。EIA的数据显示,若以2007年美元汇率作为基准汇率,那么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各年度美元汇率指数同比分别增长3.8%、3.7%和2.2%(预测值),美元对外币保持升值。
随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收紧,这个趋势会延续下去。若按照此汇率变化数据计算,假定2014年油价在2013年基础上发生10美元/桶水平上下波动,那么因汇率变化导致的油价波动水平就有可能达到达2-3美元/桶,影响权重达20-30%。随着美国逐渐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美国经济的好转,美元对外币有升值倾向。从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基本职能看,美元汇率的变化对油价的影响不可忽视。
地缘政治因素对原油价格产生影响的边际效应下降。
供需是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基本面因素。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证方面看,能够对供需产生影响的因素是众多而复杂的,地缘政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能够对主要原油生产消费国家决策者的心理预期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影响对国际油价走势的判断。endprint
就目前的局势看,2013年的不太平很有可能要延续至2014年,对国际油价走势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影响不会太大。
供应宽松心理预期逐渐增强。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快速增长一定会产生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页岩油产业的大发展不仅影响美国的石油供应,而且会对全球石油供应产生推动。EIA的报告预测,随着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增长,俄罗斯、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等国的页岩油也将逐步发展起来,从而提高全球石油供应水平,这一发展态势对事关油价的心理预期同样会带来重要影响。
众多国际咨询机构鉴于页岩油产业的发展潜力一致认为页岩油产业大发展将彻底粉碎石油峰值论之说。长期以来,石油峰值论强调资源稀缺,一直是支撑国际油价上行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如今,随着水平井钻井技术以及水力压裂技术在美国页岩油开采领域的成功应用,石油峰值这一传统认识正在受到颠覆。国际能源署2013年曾发布报告,认为美国页岩油产业的繁荣可以避免油价剧烈上涨,对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复苏有利。
2014,稳中有降
就全球形势而言,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已出现好转迹象,2014年这一经济增长“惯性”将得到继承与发展,其中美国、日本经济形势有可能出现全面好转,这一点对欧盟经济走出危机束缚也会有推动。经济微弱增长不会对现有原油需求产生太大冲击,但正增长是支撑油价稳定的重要元素。
地缘政治方面,不能简单认为伊朗核危机问题已经得到圆满解决,但对其发展前景也不必过分悲观。伊核六国签订阶段性协议后,美国又宣布新的制裁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指责伊朗发展核武是美国拟对伊朗实施制裁的一个幌子而已,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美国的页岩油产量成为影响2014年原油价格走势的最重要因素。2011年起美国成为石油产品净出口国。美国国内石油产品需求较为稳定,随着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美国原油加工量“水涨船高”,届时将有大量石化产品出口国际市场。虽然目前美国依然进口原油,但石化产品的出口会抵消美国进口原油对价格的拉升,遏制国际原油价格上扬。
2014年,在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相对稳定,地缘政治大规模冲突可能性小的形势下,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快速增长以及由此产生的原油供应多极化使得能够导致石油价格下行的供给增加因素对油价的影响权重加大。
鉴于此形势,笔者以为国际油价将在2013年的基础上保持稳定或者略有下行。WTI油价将继续低于布伦特油价,两者的价差相对稳定。油价可能会在局部时段出现波动,但年均油价水平估计较为稳定,估计在100美元/桶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