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

2014-02-26张福贵

中国大学教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体系

张福贵

摘 要:大学语文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中一个最为特殊的领域,承担着极为重要的功能却呈现出一种明显的错位和滞后状态:历史悠久而发展缓慢,需求广泛而重视不够,专业相近而不被认同,标准很高而队伍不齐。因此,应该从学科归属、功能确认和课程体系三个方面做进一步的定位。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应该从教育学科转为文学学科,从“教学与课程论”专业转为中国语言文学的“大学语文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要成为完整性、自主性的学科,必须具有自己学科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大学语文教育与一般的中文专业教育的差别在于其知识结构、教学过程的普及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学科的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一套比较系统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大学语文教育是一种培养“现代人”的完整教育过程,要加强对人类人文精神的阐释。

关键词:大学语文;学科定位;功能特性;课程体系

大学语文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发展中,是最为特殊的一个领域,承担着极为重要的功能却呈现出一种明显的错位和滞后状态:历史悠久而发展缓慢,需求广泛而重视不够,专业相近而不被认同,标准很高而队伍不齐。因此,应该从学科归属、功能确认和课程体系三个方面做进一步的定位。

一、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问题

首先是重新思考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性问题,应该从教育学科转为文学学科,从“教学与课程论”专业转为中国语言文学的“大学语文教育”专业。

一个学科专业的构成和成熟,最为重要的标志是学科专业的命名问题。从现在的国家学科目录来看,大学语文在二级学科目录上被称之为“课程与教学论”,与大学物理、化学、数学和体育等一样,都属于教育学门类下的同一个二级学科。这种命名和归属不仅在高校内部来说知者甚少,而且这是一种奇怪的学科归属逻辑。对于大学语文的归属问题来说,并不包含过多的政治因素,因此可以做进一步的学理探讨。

其实,中文学科内部的主流学术领域对于大学语文学科归属问题本身就缺少关注,更缺少质疑。因为这一学科归属于教育学门类,已经成为国家法定的学科目录,似乎是一种不必证伪的学术前提,失去了重新探讨的意义,而且这种状况并不仅仅是大学语文教育独有的现象。可以说,当下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已经陷入一种发展的困境,这个困境不只是由于学科外部的思想环境所导致,更是由于我们自身对学术逻辑缺少梳理和梳理不清所导致的。长时间以来,我们对一些似乎已经成为常识的学术前提缺乏反思的能力。毫无疑问,在当下的思想环境和学科积累中,要获得一种根本的创新和突破是非常难的。但是,如果我们转变一下思路,对那些习以为常的学术前提进行反思,就会发现我们许多的研究对象和结论其实是一种非学术或者伪学术命题,许多分歧和争论不是在一个共同的对话平台上进行的。我们忽略了一些值得证伪的学术前提,然后就在这样一个并不真实的学术前提下进行学术研究。最终,我们得出的结论往往不是“真学术”问题。

当下中国学术的根本突破就应该从反思前提或者反思常识开始。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许多学术前提本质上就是一种思想前提。这种前提是预设的、先验的,是不可以证伪的。最后,惯性的思维方式又导致这种前提成为不必证伪的常识。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专业命名和归属似乎已经成为了这种前提和常识。但是,从学术逻辑和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其命名与归属是与该专业的教学内容明显不相符的,任何学科归属都是由教学内容所决定的。大学语文被称之为“课程与教学论”是一种脱离教学内容本质的命名。其实,任何一种课堂教学都是一种课程与教学论,或者说教学论是关于教学方法的讨论。大学语文是一种教学内容,不是教学法,它与中文学科的基本教学内容没有太大的本质上的区别。公共外语不属于教育学,为什么“公共汉语”就成了教育学?所以,大学语文应该归属文学门类的中文学科而不是教育学门类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二、大学语文的学科特质问题

与专业性的中文教育相比,大学语文一直处于一种学科边缘化状态。除了作为一个学科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一般条件之外,大学语文要成为完整性、自主性的学科,必须具有自己学科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大学语文与一般的中文专业教育的差别在于其知识结构与教学过程的普及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第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普及性。当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发展最大的误区,是研究过程和价值评价往往不是从教学和学生出发,而主要是从科研和教师出发的,忽视对于人的全面培养和提高。在中国的人文教育中,我们什么都不缺,最缺的就是关于真正的“人”的教育。

在涉及具体的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区分教学对象的不同而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同特征。由于面对的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所以常识性教育必然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一般的人文学科教育中,我主张三个基本原则:“基础知识标准化,核心知识个性化,背景知识多元化。”基础知识是具有历史性的、主流性的知识问题;核心知识是内容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需要自成一家而自圆其说;背景知识是学科主体内容的拓展,是一种比较参照和历史关系。大学语文教育与中文专业教育主要的差别在于第一个方面,即基础知识标准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知识不是指一般的语文常识,语文常识应该在中小学时期来完成。在成熟的大学里,任何专业教育都不应该为中小学教育“补课”。但是,由于中国的高考制度导致了常识教育这一环节的缺失,大学语文教育包含了基础语文的内容,这也是该学科现阶段的任务之一。所谓大学语文教育的普及化,一方面是面向中文学科之外的所有学科进行语文教育,另一方面是进行基础的高级语文教育,不是简单地成为所谓的“高四”语文教育。

大学语文教材中应该加强对于人类人文精神的一种渗透和理解,增加外国文学与文化的内容。这样一来,我们看到的大学语文教育就不只是教学内容的扩大,而且是思想和境界的扩大。与此同时,这也要求我们教师知识结构相应扩大。所以我认为做一个好的大学语文教师是很难的,是不容易的。

第二,学科设置的综合性与独立性。前些年,中国高等教育曾经兴起一阵“素质教育”或者说通识教育热,从开设课程到设置机构,着实热了一阵。但是,理论性的主张抵抗不了制度性痼疾和功利性的追逐,结果很快便成为过眼云烟。反思这个短命的风潮,其实有两点启示值得我们注意:第一是教育不能通过运动的方式来实现它的功能;第二是素质教育不能搞“拼盘化”。

这场素质教育运动热本身就是来自于功利驱动,亦即学生就业的需要。所以,其过程本身也必然充满了功利性设计——学科之间的常识性的补课,其中主要是为理工科学生开设若干人文学科的课程,把一种培养“现代人”的完整教育变成了“拼盘”和“调料”的配制过程。在这场运动中,大学语文被作为了一种首选工具。但是,这里最大的缺憾是把大学语文的功能碎片化,成为单纯功利性的知识分解。

毫无疑问,功能或者功利性需求是一切教育活动的目的之一,但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 “听、说、读、写” 是一般性的语文教育功能和目的,大学语文教育首先要把这几项功能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素质教育的拼盘化就是因为缺少了综合一体化的环节,缺少对于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的深度理解。大学语文的教育内容要跨越多个中文二级学科,这不只是教学内容的扩大,而且要从组合性的中文专业教育定位转向系统性、独立性的中文综合教育定位,强化其作为综合性中文教育独立专业的属性。大学语文不是中文专业各个二级专业的简单组合,而是广泛涵盖并且高度提炼各个二级学科精髓,并与其他专业并立的独立专业,或者说是中文学科专业教育的简约化和经典化。

大学语文以系统性、独立性的设置跨越了文学与语言的界限,也跨越了中国与外国的界限。大学语文不只包含中国语文,也应该包含人类文化。温儒敏提出,在通识教育中要学生“读人类最基本的书”,也就是要读人类文明的经典[1]。在中国的人文教育中,我们什么都不缺,最缺的就是关于“人”的教育,最缺的就是关于人类意识的培养。大学语文教材的教学中应该增加对于国外、世界其他这种人类人文精神的一种渗透和理解。

在以往的通识教育中,主要重视知识性和技术性的培养,缺少“品格”养成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作为中文学科的一种集合,不能忽略专业审美教育的本质属性。忽略了这一点,就会把大学语文教育混同于一般的“通识教育”。应该从思想评价、政治评价这种学术评价惯性,转移到个人评价和感受评价的评价尺度上来。众所周知,我们从中小学语文教育开始就受这样的训练:在老师的带领下,对于一篇课文首先要分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而且都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就是“通过了”什么、“歌唱了”什么或者“批判了”什么、“表现了”什么之类。这个固定模式就来自于我们的传统思维方式,也来自于“政治标准第一”的教育理念。我们在接受和欣赏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不必急于进入这种思想道德和政治判断,应该在一种个人感受和艺术审美阶段多停留一下。我们先不必追究它歌颂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而首先要感受它美不美、好不好、感人不感人。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本色,大学语文的课程和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应该强调审美功能。

目前,大学语文教师大都有着与专业教师相同的教学和科研方向,甚至也按此来设计自己的课程。这是中文教育的一种正常需要,也是教师的一种应有的学术权利。但是,还应该进一步把大学语文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和研究。学科专业的确立与成型,需要学界中人长期的选择和提炼。这里要求大学语文教师比中文专业其他教师更要有超凡的史识和卓越的审美能力。因此,这门课程对于师资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是简化了而且是扩大了。当下大学语文与中文专业教育同质化,就是学科独立性的消失。

第三,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大学语文与其他中文专业的教学活动方式有所不同,它更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活动,即在知识把握的基础上,更要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语文教育过程中,除了写作和表达能力之外,审美鉴赏也是一种技能。作为基础理论教学和研究,专业的中文教育已经被过分学术化、学院化和理论化了,侧重于知识拓展和思想的提高。如果不用一些别人似懂非懂的学术语言,似乎就不足以显示出经过了专门训练的学术水平。这种纯粹的形式主义学理性其实不是切近学术研究的本质,而是更加远离了学术研究的本质。大学语文教育具有明显的实践性要求,更要侧重于语文的应用能力培养。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大学语文学科性的确立不只是教学内容的扩大,同时它也要求我们教师知识结构必须相应扩大,所以我说做一个好的大学语文教师是很难的,是不容易的。

三、大学语文的功能与课程体系问题

第一,大学语文教育的功能定位。

大学语文在大学文科教育中究竟应该承担什么作用和功能?2004年10月在昆明召开的全国大语年会第十届会议是中国大陆大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提出大学语文的性质就是要在“高校素质教育”范畴中来界定:“大学语文的素质教育具体落实在人文素质教育层面:贯彻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态度、贯穿人文内涵,即第一,仁爱精神:体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道、仁爱的以人为本的精神。第二,国家民族意识的培养:现代国家、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是其内涵之一。第三,以道德为标准的主体人格精神:中国儒、释、道自古重视主体人格精神。第四,中庸为贵的和谐精神:中和即中庸,即同和;过犹不及的精神;执两用中的精神。‘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合而不同。第五,自爱自重自省自悟的自利精神等等。”[2] 十分明显,这一界定极大地提升了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但是如此多的教育目的和标准,几乎就是“完人”的教育,大学语文要真正承担起来恐怕是勉为其难的。近几年,有些学者为了提高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强调大学语文教育中的社会功能,又提出要把大学语文教育提高到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一样重要的地位,认为大学语文承担着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或者复兴传统文化的大任,努力将其功能和地位向政治思想品德教育靠拢。当代中国太习惯于把重要与政治等同认识,一旦认为什么重要,就要把什么“作为政治任务”来抓。钢铁是政治,粮食是政治,连“家电下乡”和摊派购买果农产品都是政治。这种泛政治化的最终结果,必然使工作变形或变质,最后可能什么都不是。针对学科内外长期以来对于大学语文的忽视,作为一种学术权利的呼吁和教育完善的建议,我们把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什么样的程度也许都不过分。特别是在以政治伦理为本位的中国社会中,要想得到决策者的认可和重视,作为一种策略,打政治牌,来增加学科的分量,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在我们学科的自我定位上,一定要有一种清醒的认识,并以此对大学语文教育做适当定位。

大学语文教育不能重蹈政治思想理论课的覆辙,应该对其功能和地位进行适当定位,弥补当下教育的缺失。而且,有时候把一件事理解得纯粹一些可能更容易把事情做好。大学语文的功能必须恪尽职守,保持特性。大学语文就是大学语文,“不用之用”才是其本色,不应该承担过多的分外的工作。如果将其视为同其他思想理论课,反而淡化了其特殊性。应该突出其传承文化、提升品位、提高能力的作用。要从强化文学作品的社会思想评价和作家的政治立场评价,转向审美评价和文学史价值评价上来。

第二,大学语文的课程体系的设置。

课程设置包含两个内容,一个是课程转化,一个是课程体系。有的学者提出“要使大学语文从课程向学科进行转化。”[3]这是一种极其有学理性和实践性的远见卓识,得到学界同仁越来越强烈的共识。由一门课程转为一个学科,是专业确立的最基本的过程。大学语文作为一种课程定位本身,就具有地位的不确定性。有的学校把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有更多的学校作为选修课。如果不能成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其学科性就无从谈起,其学术地位也势必受到影响。

从课程转向学科,首先要从选修课转向必修课。学科功能是通过具体课程的设置实现的,也就是说,学科的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一套比较系统的课程体系的建立。由于教学对象相近,各校应该有相近的课程体系,课程方向多属于中文专业类的选修课。要通过各地调研,确立若干门被学科认同的基础骨干课。

当前高校中文专业教育的任何一个二级学科的教学大纲都已趋于成熟,而作为一种普及性的高等教育类型,大学语文尚未建立基本的教学大纲,没有比较一致的课程体系。大学语文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在学科规范上首先要制定具有法规性教学大纲,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课程体系。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可以根据学校、对象差异而有不同的课程体系,但是无论哪一个体系都应该包含三大块:语文知识、文学审美和说写实践,而且课程体系要有自己相对稳定的课程设置。各个中文二级学科的课程体系基本上都是固定的,而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尚缺少系统性,往往是根据教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偏好来开设课程,结果缺少整体设计,课程开设不合理。有些课程无论有无研究基础,也是必须要开设的。例如公文写作、文学经典鉴赏、文学史概论等。现在许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都不开设文学史类的课程,只是一种专题性的选讲。大学语文教学是中文教育,因此必须有这种文学史概论性的课程,虽说不是一个完整的文学史讲授,但至少是一个小论、一个概观,要使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对整个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发展史的基本脉络,对基本阶段、转折点和经典性、标志性作品有所了解。所以,大学语文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需要有一种相对成型的设计。

学科的成熟不仅在于学校教育的规范程度,也在于课程之外、学校之外的影响和认可程度。为了加强整个民族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文化素质,应该全面实施强制性的国家语文考试标准和职业证书制度。当然,大学语文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学科的自觉,学界中人要做出自己的努力。相信随着学科的发展和学术逻辑的理顺,大学语文作为中文学科的二级学科或者说二级专业的存在终究是会成为现实的。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 在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上的讲话(2012)[Z].

[2] 何立明. 一致的母语教育理念 分层大语课堂教学——谈谈高教大众化时代大学语文教学的“分层”策略[OL]. 中华语文教育网站,2010-11-21.

[3] 谭帆. 在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上的讲话(2012)[Z].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关于高校大学语文学科定位及课程建设的思考
浅谈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