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熔炉》的符号学分析
2014-02-25何洪帅
何洪帅
摘要:电影一上映就引发了韩国民众的强烈讨论和集体反思,舆论的压力促使案件调查重新启动,最终韩国国会通过了《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又名“熔炉法”),提高了性暴力犯罪的量刑标准,并完善了《对残障人实施性暴力等人权侵害预防对策特别委员会组成决议案》,进一步维护残障人的权益。《熔炉》以其无与伦比的影响效应被韩国法律新闻网评选为“2011年度韩国十大法律新闻事件”之一,与“熔炉”事件有关的一切人物事态在“熔炉效应”的波及下都在主动或被动的改变。
关键词:熔炉;韩国 ;内涵;电影
[中图分类号]: 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8--02
韩国电影《熔炉》是2011年上映的剧情片。影片改编自韩国作家孔枝泳的同名小说,以2005年发生在韩国光州仁和聋哑特殊教育学校的真实事件为蓝本,讲述了来自首尔的美术教师姜仁浩和人权组织成员徐友珍一起,同对聋哑学生实施性侵的慈爱学校的校长老师进行维权斗争的故事。电影一上映就引发了韩国民众的强烈讨论和集体反思,舆论的压力促使案件调查重新启动,最终韩国国会通过了《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又名“熔炉法”),提高了性暴力犯罪的量刑标准,并完善了《对残障人实施性暴力等人权侵害预防对策特别委员会组成决议案》,进一步维护残障人的权益。《熔炉》以其无与伦比的影响效应被韩国法律新闻网评选为“2011年度韩国十大法律新闻事件”之一,与“熔炉”事件有关的一切人物事态在“熔炉效应”的波及下都在主动或被动的改变。
《熔炉》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与电影创作中符号学的巧妙运用是分不开的。本文将从符号学的角度对这部电影进行分析。
一、《熔炉》中符号的外延与内涵
电影中的符号由影像和声音构成,是一种诉诸观众视觉、听觉的形象符号,是观众可以感知的实在的物质形态。电影符号中不仅有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也有其内在潜藏的深层意义。
熔炉。首先,影片命名为“熔炉”是富有深意的。作为一部讲述儿童性暴力犯罪的电影,它本身会带给观众一种沉重、压抑与愤怒交织的情感,这种情感如火焰般灼烤着每一个人,与“熔炉”的本质是呼应的。影片里的慈爱学校如同一个小的熔炉,而社会如同一个大的熔炉,每个人都身在其中,互相关联着、影响着,夹杂着各种黑暗与罪恶、光明与正义,这是人性的熔炉。当面对社会的罪恶面时,有的人选择了不闻不问,有的人选择了沆瀣一气,他们的灵魂渐渐被炉火熔化,变成了炉底冷硬的渣滓,于是他们便不再受到良心的谴责,而是心安理得地攫取私利,放纵欲望。但是,总有人选择与罪恶坚决抗争,这些人的灵魂是熔炉烧不毁的,并将在炉火中炼出金子般的光芒。
浓雾。由于《熔炉》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涉及到敏感话题,导演将故事的发生地从现实中的光州改成了一个虚构的雾津。这一虚构的地名暗示了罪恶的真相被代表旁观和沉默的浓雾层层掩埋。影片开始,大雾弥漫,男主人公姜仁浩在电话中被告知“雾津是个常常起雾的地方”。影片结尾,姜仁浩在地铁出口看见了宣传雾津的广告牌,上面写着“欢迎来雾津,白色浓雾之都”。浓雾是一种隐喻,它像一层洁白无瑕的纱布笼罩着天地,也藏匿了那些见不得人的罪恶。
铁轨。影片开始,一个小男孩孤身走在铁轨上,神色恍惚,隧道里火车发出的光照亮了他伤痕累累的脸,随着一声撞击声,铁轨上的小男孩只剩一只拖鞋歪倒在枕木边。随着剧情的深入,我们知道了这个自杀的小男孩是民秀的弟弟,因为难以忍受老师对他实施的暴行,无可奈何下只好选择用死亡这种无声的方式去对抗、去控诉,逃离这个世界。影片后段,民秀走上了极端的复仇之路,他抱着老师一起卧轨,与影片开头一样,被迎面而来的火车结束了生命。铁轨在影片中象征着民秀仇恨的开始和结束,给没有得到审判的罪恶提供了一个出口。
除了这些反复出现的重要符号之外,影片中一些其他的象征符号也处理的非常到位,充满了黑色的讽刺意味:如罪恶的发生地叫“慈爱学校”。以慈爱命名,是对这所表面圣洁的聋哑学校最大的讽刺。学校里的生活老师叫尹慈爱,可是她对金妍斗的虐待、她跟校长的不伦关系、还有她苍白到令人发憷的脸孔无一与“慈爱”沾边。而且校长、行政主任、生活老师三人都有显著的“基督徒”身份,却干着令人不齿的事情。校长办公室的墙上挂着的一副偌大的自画像,从自画像可以看出校长在自恋的同时目中无人,而校长反复强调“这是金教授(男主人公老师)亲自给我画的”,侧面反映出自画像是特权的象征。校长最喜欢兰花,也在办公室摆放了兰花。兰花在东方传统的文化里象征着高洁的君子品格,校长的品行却是高洁的反义词。站在校长室门外的姜仁浩用原本打算从给校长的兰花砸向体育老师,救下民秀时,也是与以校长为首的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的决裂抗争之时。此外,宣判那天,姜仁浩看着法院楼外写的标语:自由、平等、正义,而最终结果却是检察官与律师在看不见的地方进行交易,三个被告仅仅被轻判并缓刑执行,这不禁让人反思那副标语的题外之义。
二、《熔炉》中符号的能指和所指
电影符号的能指包括画面的能指和声音的能指。电影符号的所指就是镜头间的相关性。
在技术上,《熔炉》通过不同的拍摄和剪辑手法来体现镜头间的相关性。
(一)交叉蒙太奇的运用。影片开头导演使用交叉蒙太奇,将汽车里的男主人公和站在铁轨上的小男孩有力地剪辑在一起,两人眼前同样是浓雾漫漫,前路难辨。当男主人公撞上了突然闯出来的小动物的同时,小男孩也被火车带走了生命。一个悬念随之出现:小男孩为什么要选择自杀?片头大量交叉蒙太奇的运用,在引起悬念、造成紧张气氛的同时,为影片的发展做好了铺垫。
(二)俯拍的运用。影片中,关键情节前后出现了不少俯拍镜头,这让我们跳出对受害者个体的关注,能够对场面有一个全景式的观察。比如浓雾笼罩下的雾津、姜仁浩与校长初次会面的校长办公室、民秀与老师在铁轨上扭打、姜仁浩抱着民秀的遗像走向马路中央等等。在影片里,俯拍象征着一种审判,是上帝对人间的审判,我们用上帝视角看得到一切却无能为力,这种心理的落差更加烘托了影片中弥漫的阴郁、压抑的情绪。
(三)主观镜头的运用。影片中几个受害的孩子在回忆的时候常使用主观镜头,这使我们无形中接近了“感同身受”的观影体验,一方面加剧了影片的真实感,另一方面加剧了观众的愤怒和压抑。
三、《熔炉》中符号的组合
电影符号学主要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作品的结构形式,即以语言学模式来研究电影艺术。瑞士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文本中不同的符号通过直轴和横轴两种方式组合起来。
从横轴组合来看:
《熔炉》全片采用阴暗诡异的灰蓝色调,在压抑、恐怖的氛围里大量采用扭曲的人物特写,给影片附上了恐怖片的气质,强烈的感官刺激把观众的心牢牢抓住,从而引发广泛的共鸣。
《熔炉》的主题是“抗争”,全片以姜仁浩在雾津的经历为主线。来自首尔的哑语美术老师姜仁浩来到雾津应聘慈爱学校。天降大雾,他意外撞车,维修时邂逅了雾津人权组织的干事徐友珍。初进学校,姜仁浩就被双胞胎的校长与行政主任索贿。同时,姜仁浩逐渐发现学校笼罩着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令人窒息。之后,他意外目睹了校长勾结警察、教导员毒打民秀、宿导溺罚妍斗等一系列事件,这所学校的秘密随即被慢慢解开,而姜仁浩和徐友珍也带领孩子们走上了维权抗争的艰难道路。此外,孩子们自身的抗争也是暗含的线索。民秀弟弟的死是一种无声的抗争;从警察和校长的对话中我们得知“孩子们不听话,总是往外跑”(影片随后告诉我们警察此番是把去报警的孩子们送回来),全民秀遭到毒打也正因如此;金妍斗借助住院的机会主动向徐友珍倾诉遭遇,进行自救;孩子们在大人的帮助下勇敢地面对电视台采访,并在法庭上作证。这种贯彻全片的“抗争”的意义则在影片结尾借徐友珍的话表达出来:“我们之所以战斗,并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熔炉》的叙事是残酷的,呈现出一种“急转直下”的状态。导演一次一次地把自己搭建起来的希望一次一次地扔进熔炉里,就在观众几乎快要相信美好的时候,这美好却被熔化了。此外,导演使用大量的插叙来表现犯罪过程,无论是面对电视台采访还是面对庭审,孩子们一遍遍描述回忆,罪恶的画面反复出现,观众的情绪被反复渲染。这些碎片式的情节符合观众一般认知的过程,推动着故事的进展,一点一点为观众揭开真相,毕竟真相永远不可能是“完整”的真相。从直轴组合来看,影片通过大量的对比来表达主题:(1)孩子和成人的对比。在影片中,作为成人的校长和老师侵犯了学校里的孩子们。而学校的生活老师、保安包括警察、律师、检察官、教会成员等许许多多的成人都直接或间接充当了罪犯的帮凶。未成年的孩子本该是被保护的对象,却被迫成为罪恶的受害者和对抗的罪恶的主力军。他们需要抗衡的是权势,是司法,是成人世界的丑恶,是整个社会的弊端。(2)无声和有声的对比。影片中的几个小主人公都是聋哑人,他们也代表着庞大的聋哑人群体,他们的世界是无声的世界。第一次庭审前,法院外教会的人们高唱教会歌曲,为首的更是用扩音喇叭说着两位“长老”的贡献和“遭遇”,相比之下,一群聋哑民众则是集体静坐。这里的“有声”是一种盲目的自大和叫嚣,而“无声”则表达了一种忐忑和隐忍。进入法庭,被告现身后,聋哑人开始情绪激动,他们想发声,他们想控诉,此时教会的人们则低头默默祷告,他们的宗教更像是包庇罪恶的外衣。(3)参与和围观的对比。民秀死后,警察用高压水枪对付示威民众,马路上一片混乱,镜头一转,路边站满了旁观的路人。姜仁浩孤身一人走入画面,他抱着民秀的遗照,一遍一遍地向路人哭诉着:“各位,这孩子的名字叫民秀,无法听到也无法说话。”最终他被警察按倒在地,民秀的遗像被踩坏,一地碎玻璃。而围观的人还在继续围观,没有帮助马路上这些可怜的人,对姜仁浩的哭诉更是置若罔闻。正义的人们在积极参与积极抗争,围观的人们则代表着社会的冷漠和麻木不仁。(4)弱势群体与特权阶层的对比。影片中受害的孩子们包括他们背后的整个聋哑人群体都是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总是受到歧视和漠视。影片开始,姜仁浩向修车工咨询慈爱学校,修车工的第一反应是:“慈爱学校,哦,那个哑巴学校。”再如第一次庭审的时候,法庭并没有为在场的聋哑人设置手语翻译,他们因为听不到而发出声音,也被法官一脸厌恶地呵斥。当然,姜仁浩和徐友珍在剧中作为家境窘迫的美术老师和人群组织的小干事,同样是弱势群体的代表。影片中以校长、行政主任为首的有权势有名望的人们无疑是特权阶层的代表。最终宣判后,教会一方的欢欣庆祝和聋哑一方的愤怒、姜仁浩的目瞪口呆和孩子们的痛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宣判结束,姜仁浩和徐友珍在雨中含泪道别,当这些逍遥法外的罪人在酒肆纵情声色,还恬不知耻地大喊:“正义得到了胜利。”影片折射出现实社会中的不公,不管在影片里还是在现实社会中,弱势群体与特权阶层的抗争往往都是艰难而绝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