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晨曦:小肩膀撑起大家庭
2014-02-25沈黎明
沈黎明
家庭多磨难,小小年纪早懂事
赵晨曦2002年出生在抚顺市一个普通家庭,父母是工薪族,她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与绝大多数城市同龄孩子不同的是,她自懂事那天起,就看到了家中生活的艰难。小晨曦的哥哥自幼患肌无力,无法行走,父母为了给哥哥治病,不断带他奔走于市内各大医院,但哥哥的病情始终不见明显好转,于是父母又怀揣希望带着哥哥碾辗转于沈阳、北京等大城市,遍访名医。肌无力是个很难治的病,如此四处寻医问药,对于一个靠工资生活的家庭来说,是非常大的负担,为了省下钱给儿子治病,小晨曦父母不仅拼命工作赚钱,还将家中的生活降到了最低水平,一年四季只要饿不着冻不着就行,能省就省,不仅他们舍不得吃,多年不买一件新衣服,也很少给小晨曦买零食和漂亮服饰。
父母对哥哥的付出,小晨曦一桩桩一件件都看在眼里。俗话说困难家庭的孩子懂事早。渐渐长大后,小晨曦虽然吃的没有左邻右舍小朋友好,穿的不如一般儿大的孩子光鲜,但她知道父母的钱都给哥哥治病了,因此从不张嘴和父母要这要那。
尽管生活艰难,但小晨曦一家人都很乐观,一直在积极为她哥哥治病,希望他能站起来。然而没想到,2009年,小晨曦哥哥的病还在千方百计治疗中,不幸再次降临到她家。这一年小晨曦父亲得了脊髓炎,病情发展很快,越来越严重,万般无奈之下,为保住性命只得做了截肢手术。手术后父亲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可伤口一直不愈合,并卧床不起,从此母亲更加辛苦,除了工作外,还要照顾哥哥、父亲以及爷爷。看着妈妈每天忙的像陀螺似的团团转,不到7岁的小晨曦开始主动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谁知屋漏偏遇连阴雨,父亲的病尚无起色,2011年春节后哥哥的病情突然加重,当地医院医生诊察后建议尽快送到北京做系统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对于小晨曦一家无异于雪上加霜。
做“保姆”,精心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
一边是急需转院的儿子,一边是截掉右肢体瘫痪在床的丈夫和上了岁数体弱多病的公公,哪个都需要照顾,哪个都离不开人,“怎么办?”小晨曦的母亲一时间急得愁眉不展,因为她心里清楚,家中亲属不多而且条件都有限,根本帮不上太多忙。正在她焦急的时候,小晨曦开了腔:“妈妈,您放心带哥哥到北京治病吧,家里有我呢,爸爸和爷爷我来照顾!”“你!”妈妈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能行吗?”“放心吧!我帮您做家务的时候,学会了不少东西,我能行!”看着一脸认真的小晨曦,妈妈沉思片刻,点了点头。
妈妈带哥哥离开抚顺后,小晨曦挑起了家中的重任,几乎一天忙到晚:清晨不到6点,很多同龄孩子还在梦乡中的时候,她就起床了,先是来到父亲身边,甜甜地问一声:“爸爸早上好!”,然后轻轻翻动父亲的身体,给他换尿布、擦身子、穿衣服、换药。如果父亲身下的垫子被汗水打湿了,她还要撤下来,换上新的,以保证父亲身下干爽。当时小晨曦9岁,翻动一个体重上百斤的成年人,谈何容易,每次小晨曦都是手、头并用,连拱带推,累得气喘吁吁,脑门上浸满汗珠。处理完这一切,小晨曦紧接着开始淘米择菜,做早晨和中午的饭菜。由于家里生活条件差,夏天还好说,冬天屋里不暖和,每次做饭,她的小手都会被冷水冻的红红的,可她全然不顾,一定保证父亲吃上热腾腾的饭菜。等把父亲安排的妥妥帖帖了,她自己才匆匆忙忙吃口饭,然后背起书包赶往学校。到了中午,下课铃声一响,小晨曦会像赛跑一样冲出教室,利用仅有的一个小时时间,一路小跑回家给父亲热饭、换药。晚上放学回到家,一放下书包,小晨曦又忙碌起来,做饭、洗碗、擦地、收拾家,给父亲洗尿布、洗衣服和床上用品。每天小晨曦都把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一些到过她家的人都说:“没想到有卧床的病人,家里还这么干净,一点异味都没有!”每一次听到夸奖,小晨曦都会用稚嫩的声音回答:“家里干净了,爸爸心情会好,他的病才能很快好起来!”
为了省钱给父亲治病,小晨曦“主理家政”期间,将自己的生活降到了最低,她几乎每天都找借口躲到厨房,偷偷吃父亲的剩饭。一次父亲发现了这个秘密,心疼的告诉她:“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许这样做!”她听了却微微一笑说:“我人小,吃得少,有一口就能吃饱,您是大人,又有病,应该多吃点,这样病才好得快!”小晨曦此话一出,父亲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噼里啪啦滚落不停……
当“护士”,给截肢的爸爸换药陪爷爷看病
在照顾父亲的诸多事情中,给父亲换药是小晨曦的重头戏。父亲当年住院时,小晨曦去护理,人小心事重的她,想到父亲出院后的治疗,特地找护士,提出要学换药。这么小的孩子提出这样的要求,护士还是第一次遇到,非常诧异地问她:“你一个小孩子,学这个干什么?”“我想以后爸爸出院回家,如果需要了,我能帮上忙!”“那你妈妈呢?” “妈妈经常带哥哥到北京治病,她走后,爸爸只能靠我了!”“你爸爸的伤口不愈合,血肉模糊的,你不怕血吗?”“我不怕,害怕帮不了爸爸,也会耽误事的!”听了小晨曦的话,护士一阵心酸,眼中噙着泪花赶紧答应:“阿姨教你!”随后,护士教的仔细,小晨曦学的认真,聪明的她很快掌握了换药的所有步骤。后来父亲出院,伤口老愈合不好,小晨曦所学的东西果然派上了用场,她俨然成了“小护士”。现在小晨曦换药已经相当专业,从裁纱布、配药、消毒、处理伤口,到换药、包扎,10多个步骤,每一步都操作的滴水不漏。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换药时父亲的疼痛,她每次不但轻手轻脚,还主动和父亲说话,想方设法分散父亲的注意力。
小晨曦每天最难熬的是夜晚,父亲的病情不稳定,有时会昏厥,她担心发生意外,总不敢睡实,听到父亲那边有什么动静就立即起身查看。一次,午夜时分,小晨曦突然听到父亲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心里一激灵,爬起来赶紧来到父亲身边一看,大吃一惊,父亲竟昏了过去。她马上先拨打报警电话求救,然后又挨家挨户敲开邻居的房门求助……由于她处理的及时,最终父亲经过抢救躲过一劫,医护人员知道事情经过后,各个对小晨曦赞不绝口:“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处事如此冷静,这次她爸爸多亏了这个女儿!”endprint
自2011年起,小晨曦母亲经常带她哥哥到北京治病,而且一走就是很长时间,如果哥哥住院,时间会更长,每次妈妈走后,小晨曦便这样既当“保姆”,又做“护士”,把家里的事情料理的很好。
妈妈不在家的日子里,爷爷知道小晨曦一个人照顾爸爸很辛苦,非常心疼她,因此虽然体弱多病,但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就会到家中来帮她一把。爷爷心脏不好,每次来小晨曦都不让他干为爸爸翻身等重活,叮嘱爷爷:“您要多注意身体,每天陪爸爸说说话就好!”如果爷爷身体不舒服回自己家休息了,小晨曦就会像妈妈那样,隔几天跑到爷爷家看看,问候问候爷爷,帮爷爷收拾收拾屋子。
2011年12月的一天,爷爷来家里帮忙,晚上吃完饭,爷爷去陪父亲聊天,小晨曦开始做作业,正聚精会神写着,突然听到爸爸大声呼喊:“晨曦,赶紧过来扶一下你爷爷,快点、快点……”那声音急促而充满不安,小晨曦马上放下手中的笔跑到爷爷身边,只见爷爷手捂胸口,脸憋得通红,有些上不来气。小晨曦立即扶住爷爷。“晨曦,快带上钱送爷爷去医院。”爸爸吩咐她。
这时已经晚上9点多了,小晨曦二话不说,立刻拿上钱扶爷爷下楼,出了大门打车就往医院赶。一路上小晨曦一边不住用小手按摩爷爷胸口,帮爷爷顺气,一边安慰他:“爷爷,您坚持一下,一会儿就到医院了!”
到医院时,爷爷的表情越来越痛苦,小晨曦急得满头大汗,扶着爷爷直奔急诊室。“大夫叔叔,快给我爷爷看看!”一进门小晨曦便焦急地央求。医生诊断结果为心脏病发作,紧急处理后要求爷爷住院治疗!这时医生环顾了一下四周,见只有小晨曦一个人,诧异地问她:“怎么就你一个小孩儿?家里大人呢?”小晨曦赶紧说明情况,“喔!”医生听后一声惊叹,露出敬佩的目光,随后对小晨曦说:“让你爷爷先在我这里等着,你快去办理住院手续吧!”“谢谢叔叔!”小晨曦说完按照医生的指点跑去为爷爷办理了住院手续。
将爷爷送到病房,看爷爷打上吊瓶,渐渐不那么难受了,小晨曦终于松了口气,但马上又想到爸爸晚间还得有人照顾,于是找值班护士介绍了自己的情况,请她多关照一下爷爷。然后对爷爷说:“爷爷,您乖乖的听医生护士的话,我明天一早来看您!”这才离开医院。此后她每天一早一晚都要来看爷爷一眼,直到爷爷出院。医院的医师、护士和住院的病号及家属对小晨曦的细心和孝顺都赞不绝口:“现在这么大的孩子有这份孝心,能做到这样,实在太难得了!”
令人惊叹的是,照顾父亲和爷爷的担子这么重,小晨曦对学习一点没放松,每天晚上忙完一切,不管多累都要认真完成作业,并预习第二天的功课,几年来她的成绩在班级里始终保持在前5名以内。
小晨曦的孝举感动了很多人,社区、街道以及抚顺社会各界纷纷向他们一家伸出援手,为他们一家提供了许多帮助,与此同时,小晨曦不仅在《辽沈晚报》开展的辽沈地区第3届责任人物评选活动中当选为责任人物,2012年还应中央电视台《向幸福出发》栏目组邀请,做客演播室,向全国人民介绍了她和一家人的生活,主持人李咏给她的评价是:不管生活怎么艰苦,这个小女孩心中依然有童话,有浓浓的爱!
如今只要妈妈不在家,小晨曦仍会担起“保姆”、“护士”的重任:她说:“做这些我不怕累,因为这是我的家,爸爸、爷爷是我的亲人!”“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赵晨曦的行动正是这种美德的体现,一个11岁的女孩能做到,相信更多的人也能做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