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川水街 风水宝地的龙凤呈祥

2014-02-25方利山

百科知识 2014年5期
关键词:水街龙须龙川

方利山

安徽绩溪县城东南12千米,有一个历史文化名村——龙川村,小有名气的国家历史文化名街——龙川水街,就在村中沿龙溪河两岸延伸。

“龙堤”和“凤街”

龙川水街所在的龙川村,古称荆林里,俗称大坑口。这里前有风景名胜——石镜山,周边有鄣山、七姑山、龙须山、石景山层层环绕,是“东耸银瓶龙须山,南依天马贵人峰,西势形同鸡冠若凤舞,登源河蜿蜒似飞龙”的风水宝地。

龙川村龙川水街和前后田园组构,远看就像一只扬帆出海的大商船。据说,当年的风水师勘察龙川之后,指点龙川胡氏族人:大船“胡”(浮)于海上,要稳住“才气”“财气”,必需有“丁”(钉)铆加以固定,要请一丁姓人家入住村中,将其祖茔安于“船头”位置。于是,胡氏族人请来一户丁氏人家,在龙川村水口“船头”处树了“丁氏祖茔”碑。还有人说,龙川水街胡氏宗祠旁边所建的特祭祠,就是胡氏宗族为丁姓人家设立的。其实,这一说法是误解。特祭祠是胡氏宗族为族中无子嗣族人而设。龙川附近的村子也有这样的特祭祠。风水之说,其实是古人的环境规划学。

龙川水街长约500米。水街之水源于石金山麓,向南流经岭里至岭外,河岸陡直,沿河岸设有石踏步下河,便于居民浆洗取水;更有另一个下河处,形状如同小码头,用青石和花岗岩砌成,是清代早期所建,至今保存完好。

龙川水街在河水南边的街面比河水北面高,俗称为龙溪河两岸的“龙堤”和“凤街”,取南乾北坤、龙凤呈祥、阴阳和谐之意。“龙堤”上,中铺石板为龙脊,两侧铺鹅卵石象征龙鳞;“凤街”上,用花岗石条铺砌,象征凤凰的片片羽毛。“龙堤”“凤街”由架在龙溪河上的3座石桥相连通。沿“龙堤”“凤街”而行,粉墙黛瓦,徽派古民居鳞次栉比;沿街杨柳青青,溪水潺潺,宛如画境。

1600多年前,胡氏先人从北方来到龙溪河边,不仅精心营构了这一美丽的古村落,而且留下了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

国之珍宝龙川祠

在龙川水街的东端,屹立着一座五凤楼飞檐翘角、高大巍峨的龙川胡氏宗祠。这座胡氏宗族的统宗祠始建于宋,明、清时期曾先后大修扩建。它地处龙川水街龙溪河注入登源河的河口,砖木结构,三进七开间,由影壁、门楼、天井、廊庑、享堂、寝殿、特祭祠等10部分组成,纵深84米,宽24米。

宗祠由前至后,依次递增高度,墙基是花岗岩条石,砌以高大的封火墙(即马头墙),封火墙两侧施以彩绘。这里的建筑空间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的严谨布局形式,重檐歇山式五凤门楼,由28根主柱、33根月梁结构而成,斗拱承挑屋檐,戗角腾空,背吻驾云,威严气派。

古徽州是一个极为重视血缘宗法的宗族社会。“千百年祖墓,千百丁祠宇,千百户乡村,他处无有也”。自明代嘉靖皇帝准许民间立祠以祭先祖之后,徽州乡间各宗族出现了建祠高潮,竞相建立各类祭祀先祖的统宗祠、支祠、家祠。徽州宗族建宗祠,总是挑选村中最好的风水宝地,竭尽族中的财力,用最好的材料,请最有水平的工匠,把一座座宗族的圣殿建筑得美轮美奂。

龙川胡氏宗祠的正厅享堂高大恢宏,豪华典雅,用48根直径53厘米的高大银杏圆梭柱,架着54根硕大的冬瓜梁构成。在享堂两侧,各有10扇高达丈余的落地隔板,以优质实木制作的隔板上半截为镂空的花格,下半截为平板浮雕,雕刻的内容是千姿百态的荷花图,通过荷花与各种飞禽虫草、鱼虾螃蟹的写实描绘雕琢,寓意宗族人丁发达、兴旺昌盛、和睦和合。宗祠享殿正面是一排大型木雕隔扇,隔扇雕刻的主题是各种神态逼真的梅花鹿,寓意宗族福禄寿喜、功名富贵、世代荣华。在第三进寝殿的隔扇浮雕是各种造型精巧的花瓶插花。龙川胡氏宗祠的木雕精美绝伦,原来的600多件中保存下来的有400多件。在徽州宗祠和祠堂中,如此高水平高质量的木雕艺术,除婺源汪口俞氏宗祠之外,就数这里的最为精彩,集中反映了徽派木雕的高超艺术。

明代奕世尚书坊

在龙川水街中段平板石桥头,矗立着一座饱经沧桑的石牌坊——“奕世尚书坊”。这座牌坊建于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南北朝向,横跨官道,高10米,宽9米,三门四柱五楼,柱脚一对柱石鼓护座,五大楼顶歇山式构建,气势磅礴,庄重雄伟。石坊两面分刻“奕世尚书”“奕世宫保”,还刻有坊主的相关内容文字。整座石坊及其额枋、梁柱,石雕图案精美大气,运用了圆雕、透雕、深浮雕、镂空雕等多种工艺技法,是明代高浮雕艺术的又一精湛杰作。

这座“奕世尚书坊”是皇家钦赐,专为龙川胡氏宗族明代的两位先祖——明成化戊戌科进士、户部尚书胡富和明嘉靖戊戌科进士、兵部尚书胡宗宪所立。他们前后相隔60年,都是国之栋梁,所以叫“奕世尚书坊”。

胡富为官清廉,不畏权势,“遇事果断”,“执法尤坚”。他上书陈述弊政,遭权贵所阻,便辞官回乡。权贵们污控胡富贪赃枉法,携赃隐退,把24副担头财富挑进村。皇帝派御史乔装成测字先生前去暗访,见村中无桥无渡,过河不便,便问村中长者:听说贵村出了个叫胡富的大官,怎么家乡连一座木桥也没有造起来?老人告诉他,胡富是一尘不染的清官,家乡从来得不到他为官的好处,他母亲至今靠织龙须草席度日。那御史又追问24担财宝的事。老人回答,胡富带回的担子装的不过是书籍和日常衣物。御史来到胡富家里,见其家与一般农户并无二致,只是书卷气很浓。御史回京将实情禀报皇帝。皇帝为表彰胡富,命地方拨款,助龙川和浒里建造了登源河上的木桥,方便两岸百姓往来。胡富却不愿扰民,捐出自己微薄的俸禄,造了一座简陋的木桥。这座桥跨度80多米,以24块杉木桥板串联而成,在石拱桥遍布的徽州十分少见,老百姓叫它“官桥”。

官桥虽然简陋,胡氏后裔却十分珍惜这份清廉的声誉,为了护桥,他们专门成立了“桥会”,从宗祠产业中拨出田地和林山作为“护桥基金”,并订立护桥规约,由族中德高望重之人轮流管理。汛期出现险情,立即以锣声为号,发动全村男丁投入保护。

官桥历经600年风雨,遭受上千次洪水冲击,屡建屡毁,屡毁屡建。

“奕世尚书坊”的另一位坊主是明嘉靖间的兵部尚书胡宗宪,在抗倭斗争中,他组建了戚继光的戚家军,知人善任,为一代名臣。

龙川水街上的“奕世尚书坊”,让人感知胡氏宗族深邃厚重的历史,这条由历代胡氏徽商营构的繁盛街市,由此也多了几分文化内涵。

龙须草和澄心堂

出龙川胡氏宗祠,经登源河坝,过官桥而上龙须古道,不久即到龙峰禅院遗址。旧时“龙川十景”中有一景名为“龙草澄心”,就在这里。所谓龙草,是指龙须草,其状如龙须,细长柔韧,极富弹性,短不盈尺,长1米有余,是极好的造纸原料。龙须山上长满了龙须草,龙须山也因此而得名。唐宋之际,当地人采龙须草,掺以槠皮和少量砂田稻草造纸,名为“龙须纸”。所谓“澄心”,则是指存放龙须纸的澄心堂。因龙须纸洁白如玉,名冠一时,南唐后主李煜珍爱有加,特造“澄心堂”以藏之,所以龙须纸又名“澄心堂纸”。

澄心堂所藏龙须纸,由皇家监制,亦为历代贡品。据宋人苏易简《文房四谱》记载,当时的造纸技艺已相当精湛,“长者可五十尺为一幅”,“自首至尾,匀薄如一”,如果是冬季,敲坚冰造纸,则纸质更为洁白坚韧。

史书上说,龙须纸的品种很多,以“麦光、白滑、冰翼、凝霜”为最佳,麦光、冰翼等等,想来都是纸的名称。澄心堂纸坊旧址艺林寺,山环水抱,平畴空阔,风景清幽,文人雅士云集于此,吟诗作画之余,研究造纸技术,兼事摹刻碑拓,更使得徽纸声名远播。

南宋理宗朝的徽州知州谢暨,曾以“澄心堂纸、汪伯立笔、李廷圭墨、枣心砚”为“新安四宝”。“舂杵声声龙草地,长船列列 到前村”,这是龙川人自己写的诗,前村即是临溪村。沿登源河而下,林木深幽,水势渐缓,两岸坐落着古老的村落。当年声名煊赫的艺林寺遗址,掩映在徽州的丛林深处,而著名的澄心堂纸,则被永远地写进了中国艺术史中。

【责任编辑】赵 菲endprint

猜你喜欢

水街龙须龙川
夜钓
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龙川至连平段模块化机房建设
阿信手工龙须糖 绿色营养又健康
灵渠水街的早晨
通川区十里水街一期绿化存在问题及对策
DAD-HPLC法同时测定龙须藤总黄酮中5种多甲氧基黄酮
拔“龙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