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及输血前患者血清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

2014-02-25刘泽芬金华强马顺高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检验科67000大理州祥云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1期
关键词:梅毒感染性标志物

刘泽芬 金华强 马顺高 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检验科 67000; 大理州祥云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手术和输血是目前临床上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常用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感染性疾病医源性传播的重要途径。为减少和避免医源性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对手术、输血及各种创伤性检查的患者,均需进行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抗-HCV、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相关血清学检测,以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现对我院2013年手术和输血前患者血清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血液标本采自2013年1-12月检查人员6 790例,年龄7~80岁,平均年龄46.8岁。

1.2 方法 本文所有患者的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均采用ELISA法,抽取空腹静脉血2管,每管约3ml,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单独用1管,其他检测项目共用1管,对血液样本进行离心沉淀分离血清。乙肝病毒五项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梅毒螺旋体抗体试剂由北京华大吉比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检验仪器:瑞士帝肯全自动酶免仪进行检测,检验结果由仪器自动读出。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每次实验严格按照SOP标准操作规程操作,每批次均做室内质控,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1+2抗体(抗-HIV 1/2)初筛试剂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在HIV初筛实验室进行检测,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每次实验严格按照SOP标准操作规程操作,每批次均做室内质控,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对初筛阳性标本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重新取样重复检测,重复检测均为阳性者再在HIV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证实验。

2 结果

检测的6 790例患者中,HBsAg阳性656例,阳性率9.66%,抗-HCV阳性76例,阳性率1.12%,抗-TP阳性145例,阳性率2.14%,抗-HIV阳性9例,阳性率0.13%。乙型肝炎病毒五项结果模式见表1。

表1 6 790例乙肝病毒五项检测结果

3 讨论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部分患者在入院前就已携带了感染性病毒,这些病原体既可以通过被感染过献血者的血液,也可通过感染采血及血液保存过程中使用的器材等方法进入受血者体内[1]。因手术或输血而传播和感染最常见的疾病为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特别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和梅毒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较高。为区分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减少和避免由此引起的医患纠纷,有必要对术前和输血前患者作四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我国自然人群HBsAg的携带率(9.75%)[2],本组检测的HBsAg阳性率为9.66%,抗-HBe、抗-HBc阳性率占1.12%,抗-HBc阳性率占2.14%,充分提示乙肝病毒五项检测结果对乙肝病毒的检出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时发现潜伏期的无症状乙肝或隐匿型乙肝病毒感染,这对指导临床输血有重要意义,检测结果全阴或抗-HBs阳性才能作为供血者,防止隐匿性乙肝病毒传染给受血者,临床上对肝功能受损者起鉴别诊断作用。HCV是影响我国输血和创伤性治疗安全的主要病毒,感染后治疗效果差,危害大,患者初期无症状,因而感染者早期难以察觉。HCV的感染途径一般认为主要是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有报道我国自然人群中抗-HCV阳性率为0.7%~3.1%[3]。本次检测抗-HCV阳性率为1.12%。据有关资料统计,在HCV感染病例中,通过输血或其他非肠道途径(如共用针头、血液透析等)而传染的病例占较大的比例,但在近半数的HCV感染中,传播的途径尚不清楚[4]。梅毒是高度传染性的性传播疾病,主要是性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可产生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和非特异性类脂质抗体,前者出现早,消失慢,可终生检出。抗-TP ELISA法针对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敏感性[5],本组检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为2.14%。艾滋病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问题,其流行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损害[6]。本次抗-HIV检测发现9例阳性,确证均为艾滋病感染者。如果输入带有HIV的血液,其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7],加强抗-HIV实验室检测是早期发现和预防HIV传播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日益开放和吸毒人群的增多,HIV、HCV、梅毒的流行逐年增加,对其筛查可有效地防止传播[8]。

人们的健康及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医患纠纷的增多,手术及输血前进行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级医疗组织的重视,同时对检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由于病原体检测存在“窗口期”问题以及常规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医务人员要加强责任心,认真做好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减少工作中的差错,对试剂和仪器的灵敏度、适用性、稳定性等性能作综合性评价。做好原始资料的保存,检验报告单上需注明标本接收时间,同时尽量将患者标本做一定时间的保存,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为分清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途径,避免和减少医源性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在创伤性检查、输血及手术前对患者、供血者进行相关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郑颖,李彬,朱艳.受血者输血四项检测及临床意义的探讨〔J〕.江西医学检验,2003,21(4):275-276.

[2] 崔恒春,闫永平,等.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血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动态变化〔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9,27(2):118.

[3] 杨玉勤.3 371例手术或输血前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的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5):504.

[4] 俞树荣.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5] 朱加强,安英.梅毒血清学试验RPR与EUSA两种方法对比〔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1):39.

[6] Gupta AK,Filonenko N,Salansky N,et al.The use of low energy photon therapy(LEPT)in venous leg ulcers:a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study〔J〕.Dermatol Surg,1998,24(12):1383-1386.

[7] 栗群英,熊杰,王庆旭,等.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西南军医,2008,10(2):43.

[8] 杨晓玲,王智新.3 522例手术和输血前患者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0):971-972.

[9] 闰文强,刘久波,范金波,等.手术前和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因子检测及意义〔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0,23(2):93.

猜你喜欢

梅毒感染性标志物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思考心电图之177》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MR-proANP:一种新型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
中医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