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外需协调问题
2014-02-25于燕
摘要:本文从人口、外贸依存度以及外需和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三方面分析了内需与外需发展的关系,得出我国经济建设一直立足于扩大内需,而进出口的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有限。未来经济增长的政策应是“稳外需,促内需”两者协调发展。
关键词:人口 外贸依存度 贡献率 稳外需 促内需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生产总值(GDP)由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服务净出口组成,即GDP=消费+投资+净出口(出口—进口)。从总需求角度看,一国的总需求包括内需和外需,消费和投资为内需,它反映了该国经济对国内产品的需求,净出口为外需,它反映了国外市场对本国商品和劳务的净需求。内需和外需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内需和外需关系的协调与否决定了国内外经济运行状态和市场总均衡的状态。
一、近十年来我国内需和外需发展状况
2002年以来,我国消费水平和投资总额逐年增加,由2002年的11738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60455.8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16%。其中2002年最终消费水平为71816.5亿元,2011年为232111.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4%,2002年的资本形成总额为45565亿元,2011年为228344.3亿元,年均增长约20%。另外,内部需求中投资需求增长迅速,资本形成率由2002年的37.8%上升到2011年的48.3%。但消费需求逐年下降,最终消费率由2002年的59.6%下降到2010年的48.2%,2011年的消费率为49.1%。并且居民消费中,城乡居民消费不均衡,2002—2011年间,城市居民消费比重由70%上升到75%,而农村居民消费比重由31%下降到22%。
中国在加入WTO以后,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在外需上做了很多努力,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海关统计,2002—2012年间,我国货物出口额由3255.96亿美元增加到20489.35亿美元,增速基本在20%以上。我国货物进口额由2951.7亿美元增加到18178.26亿美元,平均进口增速为21%。贸易顺差额也由2002年的304.26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981.26亿美元,之后虽有下降,2012年顺差额仍达2311.09亿美元。
二、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关系
外需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但是外贸的快速发展并不代表我国的经济已转向依赖外需,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仍以内需为主,这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来证明:
一方面,从人口角度看,我国进出口规模并不大。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11年,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9.27%,中国出口额只占世界总出口额的14.64%①,中国进口额占世界总进口额的15.32%;美国人口占世界的4.47%,出口占21.85%,进口占22.07%;德国人口只占世界的1.17%,出口占14.14%,进口占14.12%;日本人口占世界的1.83%,出口却占7.83%,进口占8.75%,由此推算,中国出口比重应至少达到世界出口额的19%,因此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出口规模仍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虽然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即一国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普遍偏高,2011年为53.1%,同期美国为28.5%,日本为29.8%,但外贸依存度本身的测算方法受到质疑(如进出口总额和GDP是不同内涵的价值量,进行比较有失合理性),并且对外贸易总额里面有近50%是加工贸易,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重复计算,造成中国外贸依存度被高估。就国内生产总值来说,2011年美国为149913亿美元,中国为73185亿美元,日本为58672亿美元,中国的GDP远比美国低,而我国GDP组成中第二产业占了很大的比重,其较低的工业增加值也使得外贸依存度偏高。并且2011年中国货物服务净出口占GDP比率为2.6%,而消费率(即消费与GDP的比值)为49.1%,投资率(资本形成总额与GDP的比值)为48.3%。因此中国外贸依存度过高并不能充分说明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国外经济。
最后,分析外需(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和内需(消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图1看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商品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一直没有超过25%,尤其是近几年,净出口的贡献率逐渐转变为负值,2011年贡献率为-4.3%。相反中国内需市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呈正向增长态势,内需特别是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大增加。2000—2011年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45.5%,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49.9%。并且上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和投资平均拉动GDP增长分别约为4.4和4.8个百分点,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仅平均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2011年,消费拉动GDP增长5.2个百分点,投资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而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为-0.4个百分点。
因此进出口的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我国经济建设仍是始终立足于扩大内需。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基本上一直在增长,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经济建设应一直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
三、内需和外需的协调发展
(一)稳外需
稳定外需,关键是要促进进出口的结构性增长。虽然中国货物出口占全球份额不断提高,2011年,中国货物出口占世界货物出口比重为10.4%,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仅有1821亿美元,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仅为4.3%,这说明在我国出口产业构成中,第一、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很大,而第三产业比重较低,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重点应该转变为结构的优化,在促进传统产业出口增长的同时,要努力促进服务产业的发展及出口。
近几年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有所下降,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服装出口额为1591亿美元,同期上升3.9%,而2011年同期增速为18.3%;纺织品出口额为958亿美元,同期上升1.2%,而2011年同期增速为22.9%;同时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电子类产品出口增速一直较快但有所下降,2012年电话机出口额为1098亿美元,增长21%,2011年同期增速为32.4%。这说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市场需求萎缩以及中国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资源能源成本等要素成本的上升,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削弱了外贸传统竞争优势。
但是我国在制造领域的比较优势决定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轻易放弃。对这些企业来说,政策的稳定性使其不能过多寄托于国家的刺激政策来改善经营环境,并且本身所拥有资金的限制使得这些企业无法采取资本替代、引入新技术,向中高端产业升级措施,但企业可以主动进行结构调整,即在现有的技术、设备条件下,进行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流程中的质量,改善企业的谈判条件和生产条件,可以推动更多的低端加工制造产品向还没有开放的中西部地区转移,来延缓传统要素禀赋优势的弱化,可以将核心业务、辅助型业务外包,自己转型成服务型制造企业。
目前我国服务贸易以旅游、运输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在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方面较为薄弱,导致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强,有待进一步发展。要提升服务贸易的水平,政府应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如税收、金融等优惠措施,鼓励服务外包,使企业在设计研发、信息咨询、品牌价值和营销渠道等高端服务环节创造利润,提升服务业技术含量,中国服务必将为转变外贸和经济发展方式做出更大的贡献。促进外贸发展还包括扩大进口。目前我国的进口结构基本上是生产型的,特别是初级资源性产品及机器设备比重较高,扩大消费品进口是未来的重要目标。
(二)促内需
一直以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消费者收入不高,以及长期以来注重储蓄的消费观念。因此要提高居民消费支出,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增强消费能力;需要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有效支付能力;需要积极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鼓励民间创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提高其收入水平。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约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3.6倍,因此应进一步推动城镇化,使更多农民转为城镇居民,进入城镇消费。文化、卫生等服务消费是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城乡居民在文化娱乐消费上的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大,因此应当深化文化体制、医药卫生体制等服务领域的改革。
要促进投资,需要优化投资结构,目前我国投资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业、能源、重化工等行业,导致产能过剩,因此应积极寻找新的投资领域,提高投资质量效益。依附于我国目前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可以投资于绿化防水、节能减排且附加值较高的产业,投资于城市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以及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领域,投资于满足新的消费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在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驱动下,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有需求的基础及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同时,应该优化投资主体,积极鼓励民间投资。
开拓内需,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还需要积极引进人才、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引进并培育发展高新技术、先进工业制造设备,加快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尤其是智能网络系统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信息消费。
四、结论
文章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内需仍是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但外需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我们的经济增长政策应该为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即经济增长依靠消费、投资、进出口协调拉动,要在稳定外需基础上努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注释:
①根据WTO统计数据,进出口额包括Merchandise trade 和Commercial services trade。
②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贡献率指三大需求增量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拉动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三大需求贡献率的乘积。
参考文献:
[1]裴长洪.外需、汇率与贸易融资—当前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增长的三个关键问题[J].中国经贸导刊,2009(9)
[2]裴长洪,于立新.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内外需关系问题[J].中国经贸,2010(13)
[3]郭树清.中国经济的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问题[J].经济研究,2007
[4]俞建国.关于外需与扩大内需的关系[J].中国经贸导刊,2010(3)
[5]余元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需和内需问题探讨[J].当代经济,2012(11)
[6]曲力秋,裴长洪.中国经济应内外需并重[N].中华工商时报,2008(12)
[7]陈铭.对我国促进内需政策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09(5)
[8]金仁淑,孙丽.金融危机下日本外需依赖型经济结构分析[J].日本研究,2010(1)
(于燕,1985年生,山东聊城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进口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