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个美好的“我”
2014-02-24毛志成
毛志成
莫小看一个“我”字,几千年来真正读懂的人太少太少了。
在古代、前代的等级社会或阶级社会中,人人都是等级、阶级中的人,压迫和被压迫、命令和服从是社会的基本秩序,不可能有独立的“我”。即使今天,在从上、从众的意识和风气依然习惯化的现实生活中,也很难有真正独立的“我”。
比这更难办的,是对“我”的有效建设,尤其是心理建设和行为建设,特别是“主人”心态的建设。什么是真正的主人心态?根本的标志是只当自己的主人而不当别人的主人,更不当别人的奴仆。而现实的情况是:有的人不是甘当别人的仆从就是强当别人的主子。
建设一个优质的“我”大不易!什么是优质的“我”?这里就用得上一句最流行的话:从我做起。具有优质因素的“从我做起”,包括:
一,自尊,从我做起。
自尊就是只当自己的主人而不去当别人的主人,也不当别人的奴隶、奴才。而且,也必须尊重他人。真正尊重他人,不是虚夸、吹捧、崇拜,而是首先亲近一切平凡人、弱势群体,崇敬一切德才出色者,对上述人的一切缺点也能予以善意的批评。
二,自律,从我做起。
真正的自律,主要指“慎独”,即在任何时候都要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合乎道德规范,不放纵自己。
三,自强,从我做起。
真正的自强首先指挣脱依赖性,如不依赖国家的恩赐,不依赖各种社会关系的扶持,不依赖父母或亲戚的荫庇。一切的成功都靠自己的奋斗和德才的强化。
四,自修,从我做起。
必须承认一切具有大德、大智、大绩因素的人和事,首先是个人行为,而不是在各种群体中被裹携出来的。因此,一切美好的品德和真实的智慧,都基于一个人本身的主动修练。
对“我”的人格认定,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客观认定,即别人眼中、心中的我是个什么样子;一是主观认定,即我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子。两者必须加在一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比这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客观认定还是主观认定所依据的标准必须正确。如果仅仅依据的是人的身外之物,如地位高低、财富多少、名气大小,就很难正确认出一个真实的“我”。反之,侧重于依据人的内在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和智能素质(也称精神素质、行为素质),就有助于真切地看清一个无欺无伪的“我”。遗憾的是在这一点上,即识人和自识上,我们仍未具有较高的水平,故而别人眼中、心中的我和自认为的我都可能失真。
顺便说,我们在“我”的另一个误区中也时时走得很远,或陷得很深。这个误区就是“唯我”,即自私。文雅的说法叫“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半径,去画人生的小小之圆。”这是对“我”的真悟么?绝对不是!因为只要是社会,任何的个人(即“我”)都不可能只凭借他自己的生存能力而单独存在,必须依靠许许多多“他人”的各式提供才能活下去。怎样活下去?怎样活得更好?只有首先承认他人的存在,继之想到能为他人做些什么,这其中就包括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做到为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这样的“我”,才是觉悟了的“我”,才是高品位的“我”。高品位的“我”,至少有两个标志:一是具有十足的平等意识,既不是他人之奴也不是他人之主;二是将尊重他人、亲近他人形成为固定的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
总之,无论是建设好一个国家还是建设好一个社会,首先要从建设好一个高品质、高品位的“我”起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