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建制市抗旱水源工程规划探析
2014-02-24曹成
曹 成
(1.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安徽蚌埠 233000)2.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蚌埠 233000)
安徽省建制市抗旱水源工程规划探析
曹 成1,2
(1.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安徽蚌埠 233000)2.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蚌埠 23300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呈不断加剧地变化趋势。干旱缺水已成为安徽省城市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对安徽省建制城市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现状和抗旱应急需水量预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应急水源工程规划布局和规划成果,并就局部城市仍可能产生缺水提出应急对策,为城市应急供水体系的建立提供思路和参考。
建制市 抗旱应急水源 应急对策
1 引言
安徽省水土光热资源比较丰富,是我国粮棉油和各类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省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2。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呈不断加剧地变化趋势。
囿于特定的自然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条件,安徽省历来存在着干旱的威胁。干旱灾害不仅是我省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局部性、区域性的干旱灾害时有发生,每年都给城乡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制约我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而且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旱灾呈现频次加快、范围扩大、损失加重的趋势。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间,全省干旱灾害的发生频次已由27%增加到近35%(以1985年为分界线);干旱的发生范围也由我省中北部旱灾高发区域扩展到中南部半湿润、湿润地区,其影响范围已由农业为主扩展到工业、城市、生态等领域;农业旱灾的年均成灾面积由不足60万hm2上升到近70万hm2,因旱粮食损失率也由6%上升到8%。干旱灾害强度指数由20世纪50年代的不足12%上升到2000年以后的近52%,即有超过一半的受灾面积成灾。
安徽省现有16个省辖地级城市和6个县级城市,共22个建制市。人口占到全省总人口的15%左右,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65%。据统计,建制市中目前暂不缺水的只有9个市,不到城市总数的1/2。属于重点干旱缺水城市的有合肥、淮南、蚌埠、阜阳、亳州、宿州、淮北市以及界首市。据统计,2000~2007年,全省22个建制市累计因旱减少供水量7271万m3,影响人口140万人,影响工业增加值31亿元,年均因旱减少供水量约900万m3、影响人口17万人、影响工业增加值4亿元。干旱缺水已成为城市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2 建制市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现状5
建制市中,省城合肥因巢湖水污染严重,主要从董铺、大房郢水库取水,不足时可从响洪甸、佛子岭水库调水;阜阳、淮北、宿州、亳州市以抽取中深层地下水为主,阜阳市还从茨淮新河取水;淮南、蚌埠市从淮河干流取水;六安市从淠河灌区取水;滁州市从城西、沙河集水库取水;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市直接从长江取水;巢湖市取用巢湖水;黄山市从新安江取水;宣城市、宁国市从水阳江取水,港口湾水库也是宁国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天长市以前以地下水为主,2007年水厂建成后则以高邮湖作为主要供水水源;桐城市供水水源为牯牛背和境主庙水库;明光市则主要以林东和南沙河水库为供水水源;界首市的供水水源是中深层地下水。安徽省城市供用水水源现状情况见表1。
表1 安徽省城市(建制市)供用水水源现状
全省22个建制市,目前约有50个供水水源地。这些水源地经过历年的加固、扩建和保护,现状一般年份绝大部分都可以满足相应城市的用水需求,但遇枯水年或枯水季节,由于水量、水质等原因,部分水源地无法正常供水,造成一些城市用水紧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的需水量将日益增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日趋加剧。现状只有合肥、蚌埠、淮南、巢湖、滁州、六安、宣城等少数城市建有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且多数为地表水源工程,供水规模小、制约因素多,特别是河湖水体污染对城市供水的影响突出;沿江、沿淮等河道型水源地的城市供水受水文年型和上游用水的影响大,降低了下游城市的供水保证率;淮北地区的城市目前的供水水源主要为中深层地下水,局部地区中深层地下水因超采致使漏斗区不断扩展,地下水环境日趋恶化,不仅增加了开采难度,同时也限制了可开采量;皖南地区从新安江、水阳江等支流河道取水的城市在大旱时也存在缺水问题。因此,目前我省建制市供水保障程度总体上不高。
3 建制市抗旱应急需水量预测分析
全省22个建制市目前城区人口约有1000万,其中自来水供水人口900万左右;2010年全省建制市供水量28.97亿m3,其中地表水21.77亿m3,地下水6.57亿m3,中水利用0.64亿m3,用水量中居民生活9.66亿m3,工业14.75亿m3,建筑业与第三产业3.58亿m3,生态用水0.98亿m3。据统计,2000~2007年,全省22个建制市累计因旱减少供水量7271万m3,影响人口140万人,影响工业增加值31亿元,年均因旱减少供水量约900万m3、影响人口17万人、影响工业增加值4亿元。预计到2020年,全省建制市人口将增加至1600万左右,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5000亿元,其中工业9000亿元,城市的用水需求将大幅增长,干旱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即使考虑城市供水工程建设和用水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届时在发生严重以上干旱时仍然会有相当数量的城市因旱缺水,需要进行抗旱应急和备用水源工程规划及建设。
根据国家抗旱规划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对于城市仅针对在发生特大干旱时(P≥97%),为保障城市居民生活、重点部门、单位和企业在干旱期间的基本用水而进行抗旱应急和备用水源工程的规划,工程规模原则上按日供水能力不低于正常日供水能力的20%~30%确定,供水持续时间按90天考虑。城市的用水量按年均5%的增幅增长,至2020年全省城市的需水量将达到50亿m3左右。则在干旱期间全省城市的抗旱应急和备用水源工程的供水能力约需3~4亿m3。
4 建制市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规划布局
根据城市的地域分布情况、水资源条件和已建及拟建的水利工程状况,对于地处淮河以北的城市,其抗旱应急和备用水源主要为地下水,有地表水供水条件的城市(如阜阳市、亳州市)应该地下与地表水兼用。但由于目前本区的地表水污染严重,近期仍以地下水为主。省“淮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在为宿州、淮北两市和沿途的城镇、农业提供正常水源的同时,在干旱年份也可为其受水区内的城市提供部分抗旱应急水源,被置换出的原工业用的地下水即可作为城市的抗旱应急和备用水源;沿淮的蚌埠、淮南两市,抗旱应急和备用水源主要为地表水(河道和湖泊)。此外,通过提高蚌埠闸上淮河和主要湖泊的正常蓄水位也可增加抗旱水源。蚌埠闸上淮河河道目前的正常蓄水位是17.50~17.70m,若抬高到18.50m,较正常蓄水位可增加蓄水调节库容1亿m3,上游两岸湖泊众多,仅城东湖、瓦埠湖、高塘湖如果其正常蓄水位抬高0.5m就可增加蓄水库容约2.4亿m3,其它主要湖泊也都可增加调节库容千万方以上。还有就是从蚌埠闸下向闸上翻水,利用香涧湖、沱湖和洪泽湖的蓄水调蓄反哺淮河,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建成运行后,洪泽湖的最低控制水位是11.3m,正常蓄水位将提高到13.5m,为蚌埠闸下向闸上翻水提供了水源保证,可结合省“淮水北调”工程配套建设相应的翻水泵站、河渠工程进行实施;江淮丘陵地区的城市,抗旱应急和备用水源主要为地表水(河道、水库和湖泊,包括外域调水),有些城市也可以地下水作为抗旱应急备用水源(新建井或被置换出的原有井),或者地表和地下水源兼用;沿江的城市,我省有安庆、池州、铜陵、芜湖和马鞍山5市,其现有的城市供水工程供水能力强,且以长江为水源保证率高,基本不存在缺水问题;皖南山丘区的城市,其抗旱应急和备用水源主要为地表水(河道)。
5 建制市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规划成果及对策
按照前述工程布局,规划全省22个建制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成果为:配套输水设施2078km,其中维修改造768km,新增配套1310km,供水工程应急调度5处,供水系统联网配套输水工程设施2处;新建(备用)水库2座,引、提水工程49处,调水工程1处,地下水源工程351处,非常规水源工程5处(主要指污水处理再利用工程)。城市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的供水规模合计约3亿m3,总体基本满足抗旱应急需水量要求。考虑到水量分布的区域性,局部城市可能缺水,因此尚需考虑采取以下应急对策:
(1)优先用水。在水资源出现短缺、供水紧急状态下,遵循“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首先保证城市人民生活供水,维护社会安定为基本原则,其次保证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供水,第三保证城市支柱产业的重点工业用水。
(2)降低标准、压缩用水。遇严重以上干旱年份,进一步削减城市农作物用水,压缩各行业用水指标,关闭部分高用水行业、建筑业、洗浴、洗车等耗水大户。必要时实施分段供水、超额用水部分大幅提高水价等手段抑制用水。
(3)树立全民节水意识。一是宣传城市抗旱的重要性和开展节水的重要意义,提高市民节水意识。二是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居民节约用水。三是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
(4)适当超采地下水,充分发挥抗旱服务队应急送水能力。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适当超采中深层地下水(应考虑干旱年份过后的水资源回补工作)。应充分发挥抗旱服务队的应急送水能力,特大干旱年份可考虑从邻近城市调运桶装水、矿泉水、纯净水等。
1. 汤广民,曹成.安徽省农业旱灾特征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0年,(6).
2. 李彬,武恒.安徽省农业旱灾规律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年,(5).
3. 黄喜峰.陕西城市抗旱工作思路与对策探讨[J].中国防汛抗旱,2004年,(4).
10.3969/j.issn.1672-2469.2014.11.005
TV21
B
1672-2469(2014)11-0011-03
曹 成(1983年—)男,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