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枣庄市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建议

2014-02-24朱大成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物枣庄市燃煤

朱大成,梁 刚

(枣庄市环境监测站,山东 枣庄 277800)

枣庄市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建议

朱大成,梁 刚

(枣庄市环境监测站,山东 枣庄 277800)

对枣庄市近几年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全面回顾,研究了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根据可吸入颗粒物(PM10)源解析结果,明确了主要污染物来源,并发现枣庄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因素为能源结构、工业比重不合理,城市扬尘及汽车尾气等。按照环境目标要求,提出了加强扬尘污染防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污染防治力度等措施。

大气现状;源解析;影响因素;防治措施

1 枣庄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1.1 枣庄市2013年和2014年第一季度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2013年,枣庄市蓝天白云天数144 d,良好率39.5%,列全省第8位;大气环境中4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的年均值分别为0.091 mg/m3、0.048 mg/m3、0.182 mg/m3、0.113 mg/m3,与全省4项主要污染物的平均浓度比,高28.2%、持平、高13.8%和高15.3%,分别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0.5倍、0.2倍、1.6倍和2.2倍。

2014年第一季度,枣庄市蓝天白云天数28 d,良好率31.1%,列全省第11位;大气环境中4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 的季均值分别为0.100 mg/m3、0.052 mg/m3、0.233 mg/m3、0.131 mg/m3,分别比全省4项主要污染物的平均浓度高19.0%、低1.89%、高32.4%和高20.2%。

数据表明,2014年第一季度,枣庄市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列全省17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2.4%,在枣庄市的大气污染物中占据重要比重。

1.2 枣庄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1.2.1 2014年第一季度与2013年同期环境空气质量比较

2014年第一季度与2013年同期环境空气质量见表1。2014年第一季度枣庄市环境空气质量SO2、NO2、PM2.53项指标平均浓度较2013年同期相比均小幅下降,SO2浓度同比下降2.9%,NO2浓度同比下降7.1%,PM2.5浓度同比下降5.8%,但PM10浓度同比增高11.0%。

表1 枣庄市2013年和2014年第一季度环境空气质量

1.2.2 大气污染物浓度季节性变化规律

2013年枣庄市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逐月统计见表2。

表2 2013年枣庄市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统计

分析表明,枣庄市环境空气中各污染物浓度在7月或8月份达到最低值,最高值出现在12月或1月份。出现这种U形变化的主要原因为二、三季度风频较高,雨水较多,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易于稀释扩散;一、四季度是采暖季,而且雨水偏少,污染物扩散条件差,导致污染物浓度偏高。

1.2.3 污染物浓度年际变化规律

2010—2013年,枣庄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见表3),2013年枣庄市环境空气质量与2010年比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由0.103 mg/m3下降至0.091 mg/m3,下降11.7%;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均为0.048 mg/m3,未下降;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由0.188 mg/m3下降至0.182 mg/m3,下降3.2%。

表3 枣庄市2010—2013年度环境空气年际变化统计

2 枣庄市大气污染物源解析及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因素

2.1 枣庄市大气污染物源解析

枣庄市已先期开展了枣庄市驻地大气环境容量研究,期间研究组委托清华大学对可吸入颗粒物(PM10)进行了源解析。

结合枣庄市的工业组成、城市特点及气候特征,选定扬尘、建筑及水泥业、燃煤尘、燃油尘和其他工业尘5个因子来描述该区域的大气颗粒物的来源,最终解析数据见表4。

表4 枣庄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源解析

按照可吸入颗粒物源解析结果,枣庄市颗粒物中建筑及地面扬尘贡献率为25.51%,但仍有21.56%的贡献率为不确定的外来源,根据枣庄市的城市现状和周边地区情况,主要的外来途径为交通运输造成的扬尘,因此将21.56%的外来源影响定为运输扬尘的贡献。

源解析中水泥及其他工业扬尘中,有12.98%的贡献率为一般工业排放,水泥生产排放粉尘的贡献率约为10%。枣庄市颗粒物中燃煤排放烟尘的贡献率为16.72%,主要为工业和生活燃煤的贡献。枣庄市大气颗粒物中燃油尘的贡献率为13.23%,主要为机动车排放的飞灰,即与地面二次扬尘有关。

综上,颗粒物源解析结果显示,开放源类扬尘污染是造成枣庄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其次为燃煤烟尘,再次为机动车燃油尘。

2.2 枣庄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因素

2.2.1 能源结构不合理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困扰枣庄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天然气和电力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偏低,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粗放的加工消费方式导致枣庄市长期为煤烟型大气污染,城区和乡镇的冒烟小锅炉还没有得到根除,因此煤烟尘依然是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2.2.2 城市扬尘问题突出

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和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建筑施工、房屋拆迁、环卫清扫、道路开挖、拉运遗撒等形成的扬尘污染较为严重。

扬尘污染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主要来源。枣庄市城市建设及棚改任务较重,拆迁工程、建设工程、市政工程数量很大。据统计,枣庄市建成区内建筑工地共167块,裸露地块共184块,对大气环境影响明显。加之城市建设工地部分渣土运输车未采取封闭措施,边运边撒,抑尘措施不到位,造成了颗粒物浓度居高不下。

2.2.3 火电、建材、重化工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大

枣庄市工业结构中火电、建材、化工、焦化等行业占比偏大,2010年全市原煤产量达到3 152.22万t,全年发电140.93亿kW·h,水泥产量为2 697.9万t,焦炭产量270.58万t。电力、水泥、焦化等行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依然较大。

2.2.4 机动车保有量急增

随着经济的发展,枣庄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由2006年的55.8万辆,激增到2013年的81万辆,8年时间新增车辆超过25万辆。机动车尾气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颗粒物,逐渐成为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2.2.5 气象地形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地形和气候因素是影响大气质量的基本原因[1]。枣庄地区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静风频率较高,年均风速较小;同时枣庄市地形属鲁中南低山丘陵地带,东部、南部、北部三面多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3 枣庄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建议

枣庄市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解决大气污染防治的难题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3.1 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扬尘污染防治,控制扬尘污染[2]

认真贯彻执行《进一步加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枣政办字 [2011]51号) 要求,市扬尘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对扬尘污染严重的区(市)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联合执法检查,区(市)扬尘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对本辖区扬尘污染突出问题每季度组织一次联合执法检查。重点治理各种建筑(拆迁)工地、物料堆场、运渣车辆、城区道路等扬尘污染,有效遏制扬尘污染。

3.2 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3]和工业污染防治力度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把污染减排指标作为倒逼机制,促进在转方式调结构上迈出实质性步伐;继续加大关停、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推进水泥厂、燃煤电厂的脱硝进程;划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对核心控制区内污染大气环境的生产项目逐步进行搬迁;积极推进玻璃行业开展熔窑氮氧化物、烟尘治理,钢铁、陶瓷、矸石页岩砖等行业开展二氧化硫控制;要严格执法,加强对重点废气排放企业尤其是燃煤供热锅炉、燃煤电厂和水泥生产企业的监管,严肃查处擅自停用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和超标排污违法行为,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3.3 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提高机动车排放水平

鼓励购买小排量、低油耗、低污染的车辆,大力推广和使用清洁燃料车辆。强化机动车尾气监督检测,建立严格的管理体制,降低机动车排气污染;严格执行老旧机动车淘汰制度,以大中重型客货运输车辆为重点,促进黄标车淘汰更新,对达到报废标准的黄标车等高排放车辆,应当强制淘汰。大力推进城市公交车、出租车、客运车、运输车(含低速车)集中治理或更新淘汰。

3.4 积极实施建成区燃煤锅炉“煤改气”工作。

发展优质、高效、清洁的气体燃料能源,可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性污染问题,避免燃煤产生的污染[4]。贯彻《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枣庄市建成区燃煤锅炉煤改气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枣政办发 [2013]40号)文件的精神,加快推进实施建成区燃煤锅炉的“煤改气”工作。利用两年时间(2014—2015)完成城区燃煤锅炉治理改造。城区天然气管网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自主选择替代方式;城区天然气管网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管网覆盖不到的区域,优先发展天然气管网;同时应重视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的利用[5]。通过清洁能源替代,拆除和改造城市建成区内387台(1 089蒸吨)燃煤锅炉,可减少燃煤46.88万t。

3.5 开展生态保护与绿化建设

搞好城市绿化是防治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生物措施[6]。开展城区裸露地面的绿化整治,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为契机,加快推进以封山育林为重点的山地、丘陵绿化,以农田林网为重点的平原绿化,以绿色通道为重点的沿路、沿河绿化,不断提高绿化率,建设绿色枣庄。

3.6 加强领导,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监督长效机制

积极推动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环保牵头、城乡并举、部门联动、属地负责、定期考核”的大气污染防治大格局,构建联防联控的大气污染防治体系,完善考核方法,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监督长效机制。

3.7 加强挂牌督办,建立约谈问责机制

对群众反映强烈、大气污染严重的突出环境问题进行挂牌督办,落实责任,跟踪督查,做到查处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建立健全约谈问责机制,对工作中存在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监管不力行为的。在月督导考核通报排位中,连续两次排名在末位的,由市环保局会同市监察局进行约谈。约谈后仍消极不作为或整改不到位的,根据规定实施行政问责。

[1]丁勋.大气污染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探析[J].科技信息,2007(09):46.

[2]薛东娥.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J].大观周刊,2011(37):42,45.

[3]陈俊.浅析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8):1-3.

[4]朱巧凤.论我国能源利用方式及大气污染防治[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4(4):51-52,65.

[5]张燕.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J].赤子,2012(19):191.

[6]平措.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1):18-21.

(编辑:周利海)

Atmospheric Pollution Status Quo and Prevention Proposals in Zaozhuang City

Zhu Dacheng,Liang Gang
(Zaozhua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Zaozhuang Shandong 277800,China)

Mad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bout ambient air quality in Zaozhuang in recent years, studied the space-time change law of pollutants.Based on particulate matter(PM10)source analysis results,concluded the sources of main pollutants and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air quality.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for environmental objectives,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of improving the air condition,controlling dust pollution,improving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industry and preventing industrial pollution.

atmospheric status quo;source analysis;factors;control measures

X51

A 文章编号:1008-813X(2014)05-0001-04

10.13358 /j.issn.1008-813x.2014.05.06

2014-06-10

朱大成(1974-),男,山东枣庄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和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可吸入颗粒物枣庄市燃煤
山东枣庄市核果类果树研究所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小学作品展
意料之外
欧盟新规或将导致三分之一的燃煤电厂关闭
新型城镇化推进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
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的思考
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中CEMS的选型与应用
“超低”排放技术在我国燃煤电厂的应用
燃煤电厂节能管理
可吸入颗粒物与细颗粒物对空气质量等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