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淄博瓷厂破产15周年祭(一)

2014-02-24魏传来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10期
关键词:瓷厂乌金淄博

魏传来

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城区西南部八公里,昆仑山东麓、孝妇河西岸的昆仑镇北郊,曾有一处存续达44年之久、在山东乃至中国陶瓷界享有盛誉、在山东近代陶瓷发展史上创立赫赫功绩的大型国营日用陶瓷出口骨干企业——山东淄博瓷厂。

魏传来,曾任山东淄博瓷厂车间党支部书记、厂党委办公室主任、淄川区政府体改委主任、淄川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现为山东省民间陶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收藏家协会青铜器部部长。文物收藏鉴赏家,地域文化研究学者。

淄博瓷厂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利用国营山东窑业厂(即山东耐火材料厂)闲置电瓷设备与淄博昆仑硫磺厂厂地及建筑物,经山东省工业厅批准,淄博市投资建立的山东第一个日用细瓷专厂。1954年8月开工建设,1955年4月正式投产。始称淄博瓷窑厂。1962年5月,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将淄博卫生瓷厂、博山陶瓷厂细瓷车间、淄博电瓷厂并入该厂。1957年2月更名为山东淄博瓷厂。建厂以来,逐步以其先进的设施、完备的工艺流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优雅的生产环境吸引了许多身怀绝技的陶瓷工艺高手,大批陶瓷人才在这里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孕育繁衍出了无数陶瓷工业传奇。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辉煌和风雨征程后, 于1999年7月宣布破产。淄博瓷厂在存续其间,为山东陶瓷史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它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山东乃至中国陶瓷历史进程中珍贵的片段和精彩的剪影,是需要珍藏和总结的。今年6月,是淄博瓷厂破产15周年祭日。让我们拂去岁月的尘埃,去了解淄博瓷厂的历史,追寻它的辉煌与荣耀、兴衰和起伏。

1954年建厂时的印章

厂 徽

曾经辉煌的历程

淄博瓷厂于1955年4月建成投产,当时全部投资31.44万元。有职工165人,方窑2座。主要产品为5寸普瓷碗,另有少量盘、杯、茶具和电用绝缘子“296”瓷柱等,年产量132万件。同年,日用细瓷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当年生产苏式碗23.5万件出口苏联,系山东日用细瓷第一次出口。60年代,平均每年出口716.9万件。进入70年代,该厂加强试验研究机构,重视新产品开发,生产已全部应用滚压成型、链式干燥、重油烧成、辊道烤花等新技术。1974年试验成功滑石质乳白瓷、鲁青瓷。1976年又利用当地储量丰富的焦宝石为主要原料试制成功精炻器“昆仑”牌色瓷,开创中国北方瓷区利用新材料制瓷的先河。同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扩大了以茶具、餐具为主的成套瓷生产。1979年,“昆仑”牌色瓷获全国轻工业优质产品称号,翌年又获国家银质奖。80年代以来,试制成功以骨粉为原料的骨瓷和以石英为主要原料的金光瓷(高石英质瓷),形成批量生产,被选为国家用瓷。淄博瓷厂先后有二种产品(“昆仑”牌色瓷、“山川”牌刻瓷)4次获国家银质奖,鲁青瓷、刻瓷获国际博览会金奖,4种产品获省、部优质产品证书,6种产品获山东省一轻厅优良、名牌产品称号。建厂以来先后完成了30多项重大革新改造项目。其中原料湿式碾碎工艺、泥料管道输送连续化生产工艺、双刀自动成型、滚压成型、偱环干燥联动生产线、气流快速干燥、薄壁匣钵、蒸压石膏真空处理工艺、离心注浆、真空注浆等,均具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70年代以后,又从日本和英国引进原料加工、成型、施釉、彩饰等先进设备63台,成为全国日用陶瓷行业技术最为先进的出口瓷生产骨干企业。80年代后,该厂利用外资先后创办淄博瓷器有限公司、中国强化瓷器有限公司等四家合资、合作企业。1988年8月,对亏损企业淄博洪山陶瓷厂实行兼并,成立淄博瓷厂洪山分厂。淄博瓷厂拥有自营出口权,产品畅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及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500多万美元。1977年以来,该厂曾荣获全国外商投资“双优”(出口创汇创优,税前利润创优)企业、轻工业部出口创汇先进单位、山东省大庆式企业等荣誉称号。

淄博瓷厂系国营大型(二)类企业,中国出口陶瓷骨干企业。曾经是行政正县级单位级别。经历了市属-省属-市属-区属的过程。

淄博瓷厂曾长期作为淄博市对外窗口单位,接待过不少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大批外国客人。

2014年3月原淄博瓷厂老同志座談,左起:财务科长范喜庆、54年入厂老职工陈德英副厂长徐振华、车间主任徐德荣

原淄博瓷厂生产的乌金釉金绘五头文具

淄博瓷厂曾拥有一大批年轻陶瓷艺术家,如张明文、李梓源、马琳、罗晓东、盛庆荣、崔思烈、董善习、吕则泉、王一君、孙兆宝、李秋峰、吕泉等人,现在都已是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或陶瓷艺术大师。他们生产的许多艺术陶瓷精品,被党和国家领导人当做国礼馈赠给国际友人。

1993年,淄博瓷厂有职工293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4人。固定资产原值5185万元,拥有原料加工设备267台,成型设备145台,烧成隧道窑7条,烤花辊道窑3条。日用陶瓷年生产能力5212万件,实际完成3052万件,其中出口1821万件。产值4250万元,创利税284万元,出口创汇520.6万美元。全厂占地面积282051平方米,建筑面积132683平方米。

芳留后世的陶瓷产品

淄博瓷厂的陶瓷产品,按其用途可分为日用陶瓷、艺术陈设陶瓷、特种用途陶瓷三大类。按其材质主要分为细瓷器、精细瓷器和炻器。门类齐全,品种丰富。

一、细瓷

70年代鲁青瓷插瓶

山东淄博瓷厂陶瓷艺术大师吕则泉70年代作品

70年代鲁青瓷茶具

细瓷是在普通瓷生产基础上,选用上好原料,经过细致加工制成的瓷质细腻、釉面光润、透明度较好的一类瓷器。因适销国外市场,故又称出口瓷。生产工艺要求较严,产品要用氧化焰在1250-1280摄氏度下烧成。其装饰讲究,除建厂初期用流水作业手彩“沫花”外,后来多用釉上贴花,以亮金水、铂(钯)金水画金边。较高级的产品采用手工彩绘描金、腐蚀金、色釉开窗和开光描金、釉下丝网印花等方法。1957年在山东率先生产,由青岛土产进出口公司组织出口。1959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山东厅生产首批国家用瓷。1960年产量达到1500万件,其中出口741万件。

淄博瓷厂所生产的细瓷分白釉瓷和高温颜色釉瓷两大类。60年代前只生产白釉瓷,白釉是瓷器的本色釉。后期开始发展高温颜色釉瓷,成为国内颜色釉瓷研制最多的厂家之一。80年代后,产品主要有各种杯、碟、盘、碗、成套茶具、咖啡具、中西餐具、酒具等上百个品种,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所生产的 “山青”茶具、“友谊”餐具、“山泉”酒具等,在国内外市场上广负盛誉,久产不衰。特别是黄色釉、饰贴花梅花图案的“山青”茶具和滑石瓷手绘金鱼“山花”茶具,极受社会普通大众欢迎,长期供不应求。本厂职工需要发“壶票”购买,其他人购买则需厂领导特批。当年,各省、市、自治区的经销商纷纷上门订货,经常有汽车通宵达旦到仓库催货。宾馆、饭店均以用上淄博瓷厂生产的瓷器招待来宾为荣,淄川人则更以淄博瓷厂瓷器馈赠亲朋而骄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乌金釉瓷:乌金釉是我国名贵的传统色釉之一,由于历史上乌金釉是用景德镇独产的一种乌金土配制而成,故名。它是黑釉中最莹亮的一种。明代成化年间,景德镇的艺人在宋代黑釉的基础上发展乌金釉,但当时烧成极不稳定,也不流行。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景德镇督陶官唐英亲手参与工艺制作,仿制成功乌金釉。后来工艺失传。上世纪70至80年代,淄博瓷厂以铁、钴、铬为着色剂研制创烧成功,是经高温还原焰煅烧出的色黑如漆,色度、亮度空前的纯黑釉。乌金釉同一般黑釉的区别除铁成份外,还含有锰、钴等元素。乌金釉质地细腻,釉面净亮如镜,是黑釉中极为突出的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光润透亮、华丽堂皇的名贵色釉。淄博瓷厂所生产的乌金釉描金绘画茶具、盖杯和5头文具,采用的是最负胜名的乌金加黄金装饰,由于生产时间短,产品不是很多。

老艺术家梁文煥作品瓷茶盘

淄博瓷厂还曾短时间生产过少量青花瓷器,所用技术和绘料全部由景德镇引入。60年代后期用氧化锆和珠明料自行配制绘料。其手工绘制过程分起稿、勾线、分水(渲染填色)、施釉、烧成等工序。装饰纹样以图案为主,间有没骨山水、花鸟等。产品烧成后色白花青,幽靓雅致,装饰纹样生动,民族风格浓郁。20世纪70年代初,科研人员林济生、高良奇等人研制成功釉下青花贴花纸,并用此花纸为省政府南郊宾馆生产“大明湖” 图案青花餐、茶具1万余件套,名噪一时。此产品曾长期作为保留产品。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瓷厂乌金淄博
乌金
称金块
乌金的世界
——探访煤炭博物馆
千年瓷都演绎淄博陶瓷之美
景德镇“十大瓷厂”产品特色研究
淄博少儿美术中心作品展示
余效开藏品精选
五六七瓷 时代的印记
文雅清虚 淄博文石
HPLC法同时测定乌金止痛丸中5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