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意葫芦
——浅析东昌雕刻葫芦的艺术内涵

2014-02-23朱亮ZHUliang赖守亮LAIShouliang

设计艺术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东昌蝈蝈葫芦

朱亮ZHU liang 赖守亮LAI Shouliang

1.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7(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412007 Hunan,Zhuzhou)

2.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430070 Wuhan)

趣意葫芦
——浅析东昌雕刻葫芦的艺术内涵

朱亮1ZHU liang 赖守亮2LAI Shouliang

1.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7(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412007 Hunan,Zhuzhou)

2.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430070 Wuhan)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来自“国家级葫芦艺术之乡”的东昌雕刻葫芦,种类和工艺非常丰富,可以基于作品艺术等级、器形、雕刻工艺手法三个方面进行分类。东昌雕刻葫芦几百年来不断发展兴盛,极富美学魅力,器形饱满极具造型之美,装饰和雕刻工艺极为丰富,雕刻过程非常规范,颇具工艺之美。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承载力。其内涵来源于世俗生活,作品服务于世俗生活,颇受大众喜爱。从作品艺术等级、器形、雕刻手法三个方面概括了东昌雕刻葫芦的种类,并从造型、工艺、内涵及寓意上阐述了其美学特征,旨在为民间工艺美术保护提供学术和经验的支撑。

东昌;雕刻葫芦;蝈蝈葫芦;刀刻;刀削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来自“国家级葫芦艺术之乡”的东昌雕刻葫芦,种类和工艺非常丰富,几百年来不断发展兴盛,极富美学魅力。东昌雕刻葫芦器形饱满极具造型之美,装饰和雕刻工艺极为丰富,雕刻过程非常规范,颇具工艺之美。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承载力。其内涵来源于世俗生活,作品服务于世俗生活,颇受大众喜爱。

一、东昌雕刻葫芦溯源

1.起源和兴盛

东昌府区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属鲁西平原,古马颊河流过这里,水足土肥,适宜葫芦生长。传说张骞从西域归来时将葫芦种子最初带到这里,虽无从考证,但在历史上这里就以盛产质量上乘的葫芦而闻名,也为雕刻葫芦艺术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雕刻葫芦器又被统称为“匏器”或“葫芦器”,在东昌府则喜欢趣称为 “蝈蝈葫芦”或“蛐蛐葫芦”,用于喂养玩虫蝈蝈。在当地有个传说:宋代擅长绘画和雕刻的宫廷艺人王和尚,告老还乡回到了东昌府,闲来无事便在装盛蝈蝈的葫芦上雕刻出一些精美的图案,这种雕刻技艺在当地流传下来,“蝈蝈葫芦”成就了东昌雕刻葫芦工艺。

据史料推测,东昌雕刻葫芦工艺真正形成和发展应该在明清时期,“据明万历《东昌府志》记载:‘聊城为府治,居亲武校,服食器用竞崇鲜华……由东关溯河而上,李海务、周家店、居人陈椽其中,逐时营随。’到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东昌府是运河沿岸九大商埠之一,享有‘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的美誉。”[1]明清时蓄养蝈蝈风气甚盛,甚至产业化,“《燕京岁时记》有这样一段记载:‘京师五月以后,则有聒聒(蝈蝈)儿沿街叫卖,每枚不过一二文。至十月,每枚可值千矣。’”[2]商业的繁荣以及蝈蝈“产业”的兴盛促进了雕刻葫芦(蝈蝈葫芦)的快速发展。清末民初达到鼎盛。东昌雕刻葫芦名扬省内外,出现了众多优秀的工匠,如郎发敏、陈金语、杨印台等,现仍被当地的雕刻艺人尊称为“师爷”。他们雕刻的葫芦图案精美,刀法流畅,虽价格昂贵,但求购者却络绎不绝。

2.传承与展望

“文革”时期,东昌雕刻葫芦虽发展受挫,但其传承人并没有放弃对工艺技术的探索。“1972年,聊城工艺美术厂的设计人员郎树山、朱桂英等工艺美术家在师承传统雕刻葫芦工艺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把葫芦切割,组合造型,改‘平刻’为透刻,使图案立体化,创造出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新产品。”[3]“仿古宫灯” 便是其中的范例,将绘有雪松圆形葫芦与优质黄杨木料雕刻的凤凰融于一体,格调新颖,雅俗共赏。在1981年山东省民间工艺美术汇报观摩展览中再次获奖,众多报刊称它为国内独有的工艺品。

目前,聊城东昌府区葫芦产量占全国份额的60%。其雕刻葫芦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出口到英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东昌府区被命名为“国家级葫芦艺术之乡”。 2007年10月2日中国江北水城(聊城)首届葫芦文化艺术节开幕。2010年上海世博会山东活动周期间,当代东昌雕刻葫芦的传承人李玉成作为民间手工艺代表在世博会上展出其所雕刻的葫芦,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喜爱。这些大型的展出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东昌雕刻葫芦的进一步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可以预见,雕刻葫芦将会很快会走向产业化发展之路。

二、东昌雕刻葫芦的类别

1.基于作品艺术等级的分类

东昌雕刻葫芦种类和工艺非常丰富,故分类方式也有多种,最传统的是按照雕刻作品的艺术等级分为三种类型:一细葫芦,二细葫芦和花葫芦。其中“一细葫芦”和“二细葫芦”可统称为细刻葫芦(见图1),因其所用刻刀细窄若针,刻痕如线,又称之为“线刻葫芦”。其问世的时间距今约有两百多年,清末民初的技艺达到高峰。

图1 细刻葫芦①57

(1)精雕细琢——“一细葫芦”。“一细葫芦”是雕刻葫芦中规格最高的一种,作品均为葫芦雕刻中的精品,在用材、雕工和纹饰选择上都有严格的要求。首先,选材考究,甚至对葫芦生长的特定土壤都有要求。其次,以线作为主要的表现语言,雕工技艺高超,能够精工细刻。再次,在题材上多为戏曲人物、神话传说、龙凤祥瑞等,作品的画面中常配以工整有力的书法文字,宛如一幅立体的文人书画卷轴。

(2)自然流畅——“二细葫芦”。“二细葫芦”与“一细葫芦”的工艺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两个方面,其一在用料和雕工上略逊一筹;其二在题材上则以鱼、虫、鸟、兽等为主。

(3)质朴粗狂——“花葫芦”。“花葫芦”的历史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制作比较简单,工艺较“细刻葫芦”略显粗糙,因其基材多为东昌特有的扁圆葫芦,风格独特。首先,材料完全取自自身,口盖不需其他材质,只要在中间开一个梅花盖即可。其次,在雕刻手法上多用东昌传统的“刀削”和“刀刻”等特色技艺。最终完工时,一般将器身染成红色,用锋利的刻刀在鲜红底子上削出片片纹饰,风格粗狂,效果强烈。图案简单,题材多为当地民间花卉和几何纹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因此成了东昌特有的传统工艺品。这种雕刻葫芦价格便宜,不仅深受当地民众喜爱,古时曾经大量行销江浙、云贵等地。

2.基于器形的分类

东昌葫芦品种极多,造型各异,可以笼统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本长葫芦,另一类是人工“造型葫芦”。

在第一类本长葫芦中,东昌有四个葫芦品种:大葫芦、亚腰葫芦、扁圆葫芦和长柄葫芦。

(1)大葫芦。“大葫芦”因其果实下部浑厚圆大,而上部只有一个粗短柄杆而被命名。 大葫芦“肚皮”大,雕刻面开阔,作品主题多为大型山水和人物。

(2)亚腰葫芦。多数人一想到葫芦就是上小下大两个圆球组合体,这只是葫芦形的一种,称之为“亚腰葫芦”,其得名是因葫芦中段形似一个“蜂腰”。“亚腰葫芦”的雕刻作品最多,主题甚多。

(3)扁圆葫芦。扁圆葫芦是鲁西(东昌)特有的一个品种,因果实圆扁而得名。它是“花葫芦”的主要器形,也是东昌“蝈蝈葫芦”的主要器形,其纹饰多为几何形和花鸟(见图2)。

(4)长柄葫芦。“长柄葫芦”与大葫芦器形相似,只是上面柄杆细而长。有些呈不规则圆筒形的叫“瓠子”。其雕刻主题多是花、鸟和一些简单的几何纹饰(见图3)。

图2 扁圆葫芦①65

图3 长柄葫芦②

另一大类是人工“造型葫芦”。主要是通过各种人为手段来限制葫芦正常生长或者通过基因变异其果实外形,从而得到想要的葫芦造型。东昌地区的 “异型”葫芦主要有三个造型种类:范制葫芦、结扎葫芦和疙瘩葫芦。

(1)范制葫芦。“范制葫芦,又称模子葫芦,范匏,就是以范迫使葫芦依人的意愿生长成形。”[4]范制葫芦有简有繁,根据简繁不同,可分为夹范、素范、花范三种。夹范,用两片木板将幼葫芦夹起来,长成后的葫芦呈扁形;素范,借助光滑范模影响葫芦的轮廓造型;花范,依靠带有纹饰形态的范模获得人物、花卉等葫芦造型。范制葫芦有个传说:明代宦官徐九宫,在宫中不仅种植葫芦,还范制葫芦,因此极受宫人欢迎。明清两代范制葫芦非常流行。如今,在拍卖会上经常会出现明清范制葫芦玩器,极受收藏界的关注,所以价格不菲(见图4)。

图4 清代范制鸭子葫芦③

(2)结扎葫芦。结扎葫芦是将幼葫芦结扎成所需要的样子,再将它放入范模之中令其生长,成形后造型感强,其自然的美感是人工雕刻而难以企及的。

(3)疙瘩葫芦。“疙瘩葫芦”长满一身的“疙瘩”,是葫芦和苦瓜杂交的新品种。样子丑陋,但颇具艺术特色。疙瘩形状有很多的偶然性,有些本身就酷似某种艺术造型,雕刻艺人在动手之前需要反复构思之后才能把自己的思想完美融入其中(见图5)。

图5 疙瘩葫芦④

3.基于雕刻工艺手法的分类

葫芦雕刻,可分为“葫芦雕”和“刻葫芦”。葫芦雕是一种立体艺术,雕法有阳雕、阴雕、浮雕及透雕等,东昌葫芦雕主要基于透雕这种创新工艺手法。刻葫芦就是在葫芦的表面上做文章,是东昌雕刻葫芦的传统门类。基于刀刻和刀削两种传统工艺手法,因而具体的刀技有很多种。东昌雕刻葫芦除透雕、刀刻、刀削这三种工艺之外,彩绘和火绘也是主要的工艺手法,因而经常结合前三种工艺手法从事创作。根据工艺手法可以分为五种:刀刻葫芦、刀削葫芦、透雕葫芦、彩绘葫芦和火绘葫芦。

(1)刀刻葫芦。刀刻葫芦在东昌雕刻葫芦中最为常见,刀刻法是最主要的工艺技法,以线作为重要的造型语言,所用工具主要有刻刀、刺针、圆规和木锉等。刻刀用来刻画线条;刺针用来点按图案中的“点”;圆规也叫圆刀,用于葫芦表面的圆环刻画;木锉用于处理口盖的肌理。刀刻葫芦最能体现艺人的工艺水平,刻刀一下,便不能更改。

(2)刀削葫芦。刀削葫芦是最具东昌地域特色的雕刻葫芦种类,刀削工艺为东昌雕刻葫芦所特有。制作前先要去皮和着色。葫芦去皮后置于带有颜色的沸水中煮,直到表面着色后取出阴干。然后刀削,着色的葫芦被削后露出葫芦固有的色(乳黄色),对照鲜明,具有强烈的视觉吸引力。图案主题以带有东昌风情的几何纹样或简单的花卉植物为主,加之刀削手法粗犷、简洁,使东昌刀削葫芦具有非常朴实的艺术趣味(见图6)。

图6 刀削葫芦①65

(3)透雕葫芦。东昌的“葫芦雕”以透雕葫芦为主。透雕技艺是20世纪70年代的工艺美术家郎树山、朱桂英等改“平刻”为透刻后的创新发展,因而形成了强烈的立体装饰效果。东昌的蝈蝈葫芦借助透雕手法不仅增强了艺术效果,而且加强了空气的流通,改变了蝈蝈在葫芦中的发声效果(见图7)。

图7 透雕葫芦⑤

(4)彩绘葫芦。彩绘葫芦是在刀刻葫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着色的前期需要用刀刻工艺雕出大致的主题轮廓(花卉、人物等),然后用绘画笔在轮廓内绘制出主题形象。东昌雕刻葫芦施彩多以红、绿、蓝三色为主,并以少量黑色作为点缀(见图8)。

图8 彩绘葫芦⑥

(5)火绘葫芦。火绘葫芦古称“火画葫芦”,又称“葫芦烙画”。烙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技艺,“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直到光绪三年,才被一赵姓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流传至今。”[5]在制作时宜选取一些皮色较淡的葫芦,这样就可以将烙痕的浓淡层次充分展示出来,其色呈深、浅褐色,典雅秀丽。严格地说火绘葫芦不属于雕刻种类,但是随着雕刻技艺的不断创新,其已成为东昌雕刻葫芦中一个重要的技艺,常与其他雕刻技艺混合应用。

三、东昌雕刻葫芦的美学特征

“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可以为良。”用《考工记》这句话来形容东昌雕刻葫芦为“良器”,一点也不为过。东昌雕刻葫芦几百年来不断发展,浑圆的器形已成为人们追求美满的化身,无论是造型、工艺和内涵都表现出别具魅力的美学特征。

1.造型之美

雕刻葫芦之美,首先是其本体造型之美。葫芦造型饱满圆润、轮廓凹曲有韵;丰美的形体、精致的曲线就像女性孕育生命的美丽躯体,因此,葫芦也成了新生命孕育和诞生的象征,符合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的传统审美观念。

东昌雕刻葫芦在展现其自然本体美的同时,追求形与意的完美结合。从匠人巧夺天工的刻画中涌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传统民间工艺美术讲究“图必有意,言必吉祥”,东昌雕刻葫芦亦是如此,与中国传统吉祥纹饰巧妙地结合,达到了造型的完美。在雕刻构图上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构图中“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留白手法,繁简有序,变化无穷。在表达上,大量汲取木板年画、剪纸等民间传统工艺中的优良手法,根据纹饰题材或开光、或饱满、或分层,形式虽然简约但却不失高雅。在一些传统故事题材中,喜欢采用连贯的全景构图,实现一种拟动态的完整故事画面,极富意境。

传统的葫芦雕刻艺匠大多不是读书之人,他们的艺术表现真实地来源于生活,他们没有范本只能靠自己的主观想象在葫芦上描绘出那些精美绝伦的神话、故事和人物。东昌雕刻葫芦的造型之美来源于自然之美、形式之美、意境之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东昌雕刻葫芦从诞生之日起就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其造型之美更是来源于生活之美。

2.工艺之美

几百年的积淀使得东昌雕刻葫芦工艺多样丰富,仅在花纹的塑造上就有烙花、刻花、砑花、绘花、片花、火绘等多种方式。葫芦匠人们通过精湛的工艺雕刻出各种纹饰如戏曲故事、神话传说等,质朴简洁,栩栩如生。

东昌雕刻葫芦在制作工序上非常讲究,一般要经过选“胚子”、绘制、着色成品三个大的工序。在绘制和着色上又可以分为蜕皮、染色、雕刻、上色等工序,工艺细致且讲究。选“胚子”是最有趣味性的一道工序。每年葫芦秋熟下架后,葫芦园里便十分热闹,因为到了选 “胚子”的时间。那些“皮肤”光滑、“相貌” 端正的葫芦首先被带走,当然,那些“破相”的葫芦也可能会找到契合“它们”身份的构图。葫芦采摘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摘下的葫芦还要经刮皮、醋洗、暴晒三道程序。最适合雕刻的是外干内湿的陈年葫芦。雕刻葫芦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从选材到制作的过程处处散发着生活的智慧、自然的气息,生发出一种原生态的美感。

雕刻时,看艺人下刀也是一种非常美妙的艺术享受。以葫芦面为画纸,以刻刀为画笔,通常先用铅笔打出底稿,这叫“引”,而技艺高超的老艺人在创作时多不打稿,只对葫芦凝神构思一番,心中有数之后,便用刀在葫芦上直接勾勒线条。在实施刻画时也讲究步骤,就拿东昌特有的扁圆雕刻葫芦来说,分为顶部和腹部两大部分。在顶端刻画时,多用圆规在葫芦上划出或大或小、或疏或密的若干圆环来分割刻画空间,仅对简单的圆环刻画就需要艺人很强的手头功夫,要使圆环首尾合拢并不容易,尤其对于表面有起伏的葫芦,需要艺人将圆规不断地变化才能成功。顶部多用花鸟和几何纹装饰于圆环间,有的间距极窄,艺人会采用刻或点按的方式,极为细致。腹部是刻画的重点,可以整体刻画出山水,也可以分区刻画,在表达戏曲故事时常分区绘制不同的情节。尤其是刻画故事人物时,画面通常较为复杂,其工艺或片、或刻、或镂,手法多变,而最终决定了作品的艺术价值(见图9)。虽为质朴民艺,但也不失高雅,用笔下刀时紧时慢,时疾时徐,线条轻则如水中游丝,重则如高山坠石,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一枝一叶雅致清丽,亦俗亦雅恰到好处(见图10)。

图9 李玉成正在雕刻葫芦(赵景立摄)⑦

图10 第五届中国葫芦文化艺术节中的葫芦灯⑧

3.内涵与寓意之美

早在马家窑彩陶器物中就出现了葫芦纹饰(见图11),可见在原始社会,人们对葫芦这种饱满浑圆的自然器物就有浓浓的兴趣和深深的情感。葫芦谐音“福禄”,寓意多子多福,又叫 “吉祥葫芦”。“葫芦”古代写作“壶”, 俗称葫芦瓜,“一瓢藏造化,天地一壶中”。《诗经·大雅》有:“绵绵瓜瓞,民之初生”,意思是说,人类出自葫芦瓜。相传人类的始祖伏羲、女娲兄妹就是从昆仑(葫芦)山中诞生的。因此有人把东昌雕刻葫芦归结于对生殖文化的崇拜,认为有人把春宫图雕刻在葫芦上作为陪嫁,后来广而效之发展起来。葫芦的用途广泛,道家作为盛“仙丹妙药”的法器,寺院则用作驱邪逐鬼之符。“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山万里身。收起鬼神窥不见,用时能与物为春”,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对葫芦的品评。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葫芦文化”已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如现今农村小娃娃的手腕上、胸前常佩带小葫芦,以祈长命百岁。

图11 彩陶折线纹壶(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⑨

葫芦最初作为盛器,后来被做成农具、舟具、乐器等,在古代先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至今农村仍在用葫芦“瓢”来盛取水和面粉等。为了美观,在葫芦表面雕刻各种图案,其寓意和内涵不断丰富,逐渐演变成民间的“吉祥”之物。

关于“美”字的涵义,“根据后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羊大为美’,‘羊大’之所以为‘美’,是因为‘羊大’好吃之故”[6],不因“大”而因“味”而美。而“葫芦” 之美亦然,不再只是优美的形式,其“美”更在于内涵之美、寓意之美,千百年来它已成为人们“美好愿景”的化身。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艺匠们运用娴熟的雕刻技艺,通过各种美好的主题纹饰使葫芦的内涵得到升华,赋予葫芦以更深层次的艺术魅力,给人提供一种精神的归属和情感的共鸣。

现今东昌葫芦的雕刻题材十分丰富,以戏曲故事、神话传说、名人事迹、山水、花鸟、吉祥纹饰居多。在东昌,以戏曲故事为题材的雕刻葫芦为最多,因此被统称为“戏葫芦”。以表现当地百姓耳熟能详的戏曲故事为主,兴盛于清末民初。主要由于明清时期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思想的活跃,市民阶层日益壮大,作为大众文化娱乐重要载体的戏曲,其故事浅俗生动,得到民众的青睐,这种世俗化特征也直接反映在雕刻葫芦作品中。如路遥知马力、铡美案、三娘教子(见图13)、审乌盆、四郎探母等,有些戏曲故事取材于名著,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见图12)、武松打虎等。其中三英战吕布这件作品极富东昌特色,采用全景式构图,线条流畅、人物及马匹动态逼真,旁注字体拙朴自然。神话传说题材如白蛇传、八仙过海等也是雕刻艺人们的挚爱;吉祥纹饰题材的作品多涉及求子、求官、求财、求寿的美好寓意(见图14);直接反应大众的审美趣味,常用的纹饰如“麒麟送子”、“招财进宝”等。雕刻葫芦已成为民间传统文化和人们审美趣味的载体,其能经历几百年的传承而不衰,与这种内在精神的支撑是分不开的。如果再次品味这些精美的雕刻,其依然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而极富生活情趣。

图13 刀削葫芦①72

四、结语

几百年来东昌雕刻葫芦不断传承不断发展,“文革”时期虽然受挫,但却没有中断它的延续。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东昌雕刻葫芦重新兴盛,开始走向产业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光明的背后仍有一丝可以预见的“悲哀”,新工艺的诞生和对金钱、利益的追逐,使真正满怀情趣去琢磨传统雕刻葫芦工艺技法的年轻人不断减少。随着老艺人的逝世,这种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依然存在着危机。

图12 刀削葫芦①76

图14 吉祥葫芦⑩

随着东昌雕刻葫芦种类和雕刻技艺的不断丰富创新,传统的东昌葫芦雕刻的分类已经不太科学了。从作品的艺术等级、器形、雕刻手法三个方面进行分类也许能够清楚地概括现今东昌雕刻葫芦的种类。人们应以一种动态的眼光来看待民间工艺美术,及时关注其变化和创新,通过经验的不断丰富和积累,为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提供学术和技艺支撑。

东昌雕刻葫芦几百年来不断发展,无论是造型、工艺、内涵都凸显了别具魅力的美学特征:

第一,葫芦外形柔美的曲线就像女性美丽的躯体,因此,它也是新生命孕育和诞生的象征。

第二,雕刻制作工艺多样丰富,工序讲究。造型精美,图案来源于生活,作品服务于生活,富有生活气息。

第三,雕刻题材繁富、寓意深刻,已经超越了其自然属性,而更多的承载着人们的追求与美好愿景,承载着几百年的文化积淀,达到了物与人情感的高度契合。

注释

① 董占军.蝈蝈葫芦[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② http://www.hulujidi.comhlproshow. aspid=601.

③ 史树青.古玩鉴定入门百科[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151.

④ http://bbs.dzwww.comthread-26197001-1-1. html

⑤ http://baike.baidu.com/albums/2968430/296 8430/1/2521538.html#2521538$.

⑥ 董占军.聊城蝈蝈葫芦[J].齐鲁风韵,2003(1):93.

⑦ http: //www.lcagr.cnList_Content.aspArticl eID=6624.

⑧ http://www.wfnews.com.cn/news/2011-09/16/ content_995958.htm.

⑨ http://www.qh.xinhuanet.com/tao/2009-10/30/content_18095070.htm.

⑩ 郑军,乌琨.民间手工艺术(山东卷)[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7:392.

[1] 贺军.东昌蝈蝈葫芦产生和繁荣的经济条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216-217.

[2]贺军.东昌蝈蝈葫芦的历史渊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2):106-108.

[3]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政府办公室.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聊城[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196.

[4]史树青.古玩鉴定入门百科[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151.

[5]赵伟. 葫芦工艺宝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25.

[6]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92.

Interesting Gourd :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Connotation of Dongchang Carved Gourd

In the paper, Dongchang carved gourd is f rst categorized from three aspects: artistic grade, shape, and carving techniques; then, its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re exam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hape, handicraft, and connot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cademic and data support to the protection of folk handicraft arts.

Dongchang;carved gourd;grasshopper gourd;carving art

J0

:A

10.3963/j.issn.2095-0705.2014.02.011(0055-08)

2014-03-09

朱亮,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生;赖守亮,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博士生。

猜你喜欢

东昌蝈蝈葫芦
“葫芦镇”上喜事多
写意葫芦
你听,蝈蝈在唱歌
我的蝈蝈
一对蝈蝈吹牛皮
藏东昌都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及油气远景分析
宝葫芦
记我美丽的家乡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东昌湖污染研究
巨大的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