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评估模式探究
2014-02-23白海燕
白海燕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西安,710100)
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评估模式探究
白海燕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西安,710100)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图书馆发展成为图书馆建设的主要内容。以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能力的角度,综合分析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能力的构成要素,总结出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评价指标,通过调查问卷获悉高校数字图书馆的专家、馆员、用户对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感知,遴选出关键评价指标,以层次分析法构建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评估模式。
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体系;评估模式
1 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概述
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是指我国高等学校利用互联网、教育网以及校园网等网络查获国内外信息机构的数字化资源,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网络资源进行组织、利用,实现高质量学术资源的共建共享。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能力是指信息服务过程中的作用力,作用力是信息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服务技术、服务机构、服务资源以及服务人员等各种要素的合力的效果,合力效果决定了网络信息服务的效果。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较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有以下特点:
(1)针对性。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服务目标是为在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活动的信息支持,提高用户信息利用率与知识创造力。
(2)有用性。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过程是信息自身不断知识化的升值过程,图书馆利用网络中海量的信息原材料生产处具有教学、科研价值的知识产品。
(3)渗透性。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产品是图书馆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共同作用,在知识产品的形成过程中体现了各种资源的渗透性与扩散性。
(4)隐藏性。组成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各种有形、无形资源本身不能进行信息服务,各种资源的作用力潜藏于信息服务活动中的各环节,难以量化各种资源的作用。
(5)间接评价性。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渗透性与隐藏性导致网络信息服务评估无法进行直接测量,只有以间接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估。
总的来看,我国针对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能力的评估模式研究还比较少,已有的评估模式往往是通过几个指标来进行测量,不能系统的描述网络信息服务的效果。本文希望通过构建一个网络信息服务能力评价模型来完善网络信息服务评估体系。
2 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能力构成
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能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高
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能力存在与实施服务业务的各种要素中,其构成要素包括信息资源、服务方式、馆员素质以及技术支持。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能力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只有个要素实现有效结合与协作运行,才能发挥网络信息服务的效能,实现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价值。
2.1 信息资源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由本馆馆藏与网络信息资源两部构成,本馆馆藏指图书馆实体有拥有的印刷型资源与电子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指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的开放信息资源的总和。在大数据环境下,实现本馆馆藏的数字化与网络资源的馆藏化是高校数字图书馆的首要工作,对数字图书馆而言,用户更需要的获取包括本馆馆藏资源在内的社会化泛在信息资源。高校数字图书馆对所能获取的信息进行组织与加工,创造出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产品,实现信息资源的升级蜕变。
2.2 服务方式
高校数字图书馆网路信息服务一方面要为用户提供借阅服务与文献传递服务,另一方面要依据用户需求提供用户所需的知识化产品。以用户为中心构建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导向,适应用户个性化、专业化、全方位获取信息资源的时代需求。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契机,积极参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以开放、灵活的形式向用户推送高层次信息服务。
2.3 馆员素质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馆员通过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对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同时发开网络信息资源,并将之统一编目,以网络形式为用户提供远程信息服务。在网路信息服务的过程中,馆员既是信息的组织与传播者,同时也是信息服务的导航员。馆员要把不稳定的、无序的、动态的网络资源变成有序的知识产品,依据学校的钻野设置,将网络信息按照一定的科学门类进行编排,便于读者查获与利用,提高信息服务的层次。
2.4 技术支撑
高校数字图书馆是技术发展的产物,现代化技术融入信息服务使得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得到质的飞跃。现代化技术是实现信息深加工的必要条件,利用新技术对大量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使得知识发现与快读传递变成现实。现代化技术使图书馆的服务手段更加灵活,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支持一站式的信息检索与获取,为用户提供更友好的使用界面与使用方式,进一步降低了用户利用信息资源的门槛,最大化实现了信息资源的价值。
3 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能力评估模式需要建立一个量化体系,从信息资源、服务方式、馆员素质、技术支撑四个维度可以细分出 13项测量项目,如表1所示:
表1 :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1 信息资源
(1)信息资源的完备性。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馆藏资源应该覆盖学校的所有学科与专业,为用户提供数字化与印刷型资源等一次信息、二次信息记忆三次信息。保证信息资源的连续性、系统性与完整性,以便用户能够全面而系统的了解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
(2)信息资源的及时性。高校数字图书馆要及时对信息资源进行更新,确保信息资源的时效性与生命力,使用户能够站在学科的前沿,掌握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缩短用户利用最新信息资源的时差,提高数字化图书馆的科研服务能力。
(3)信息资源的针对性。信息资源建设以为学校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信息支持为目的,针对学校的专业和学科设置提供在校师生需求的信息资源,这些资源包括纸质资源、数字资源以及特色文献资源,三者依据一定的比例建设,不可偏废。
3.2 服务方式
(1)个性化服务。网络信息服务当中的读者有巨大的个性化、差异化表征,数字图书馆应该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其中包括服务时空的个性化、服务方式的个性化以及服务内容的个性化。
(2)馆内资源整合。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强调资源的综合利用,只有充分对馆藏资源进行整合,才能为用户提供全面,系统的信息资源。对图书馆拥有的各种异构、分布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对数据进行有序揭示与组织,直接关系到信息资源的使用效果。
(3)馆外资源整合。馆外资源的整合对象包括图书馆的合作
兄弟图书馆的资源、其他信息机构的资源、门户网站资源以及各类开放获取资源。将馆外资源按照学校的学科体系进行重新组织,使之变成在校师生容易利用的结构,实现馆外资源的有效利用。
3.3 馆员素质
(1)信息意识。参与网络信息服务的图书馆馆员首先要深入分析与明确用户的需求,因为大多数用户无法用文字来准备表述他们的信息需求,在评断用户需求后对不同载体的信息源进行遴选,并为用户捕获有价值的核心信息内容。
(2)专业素养。参与网络信息服务的馆员应该具备图情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图书馆的传统业务,比如分类、编目、参考咨询等工作。能熟练的使用计算机与信息管理软件,有较的文字功底与表达能力,能及时吸收新的知识并能为用户出题解决方案。
(3)服务态度。图书馆事业是一项无私奉献的公益事业,图书馆馆员的人生价值在于为读者服务。馆员对待工作要投入全部的热情,善待读者、有爱心、负责任,能够听取用户的意见,放弃低级趣味,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伟大事业当中。
(4)用户教育培训。图书馆通过开展多种定期或不定期的,线上或线下的用户培训活动,对用户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提高用户的检索技巧与信息管理耿丽,减低用户与馆员之间认识的误差,提高网络信息服务的效果。
3.4 技术支撑
(1)硬件稳定性。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带来了巨大的用户访问量,稳定的带宽、服务器、系统管理软件是维持网络信息服务实施的必要设施。保证必要硬件设施的稳定性,保持网络数据的动态更新,做好定期备份是服务持续发展的要求。
(2)软件易用性。直观明了、简单易用的功能设置,可以降低用户利用网络信息服务的门槛。既要为初级用户设置简单模糊检索,有要顾及高端用户的精确检索的需要,为高端用户提供多字段检索与检索结果输入功能。
(3)界面友好性。高校数字图书馆的网站界面设计应该兼顾美观与实用,在网站地图设计上应该脉络清晰,栏目设置简明,浏览路径明确,阅读界面操作傻瓜化,同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界面设置功能,允许用户依据自身需要做出界面修改。
4 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评估模式
4.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式
基于层次分析的评价模式是以中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案,层次分析评价模式能够将专家或用户的使用经验转化为可以量化的数字等级,为项目决策者提供量化形式的决策依据。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能力评估原本就是一种决策依据,其中的测量指标包含大量的主观经验评价项目,因此,使用层析分析法来作为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的评价模式比较适合。上文已经罗列了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能力评估体系的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在不同类别的图书馆中信息资源、服务方式、馆员素质以及技术支撑在网络信息服务过程中发挥的功用与价值不尽相同,既要综合考虑个要素的合力,同时也要考虑个要素的使用环境以及使用成本等其他因素,以及各要素对服务能力与服务效果的作用赋予各级指标相应的权重。
4.2 评估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操作模式
4.2.1 评价方法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方法,一般的有用户评价法、网络计量法以及第三方评价法。用户评价法与第三方评价法皆是由定性方法转化为定量方法的过程,评分依赖评价者的主观判断,并且往往由此造成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与准确性。网络计量法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直观表现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服务的综合能力,然而定量结果往往只能表现某一阶段的状况。因此,对于网络信息服务的评价方法宜采用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的方式。
4.2.2 参评人员
(1)用户和内部人员参加评估。通过开展线上与线下的形式对在校师生发放调查问卷,从数字图书馆向用户进行调查问卷推送,对每一项评价指标给予主观感受评分,即接受最低值、实际感受值以及理想期望值,以上每项评分最高为10分,最低为1分,通过期望值可以获悉每一项指标的权重。
(2)专家组评估。专家组评估成员来自非资源提供者以及资源使用者的第三方机构,专家主成员一般是来自其他学校的的图书馆学者或专家,并依据我国高等学校的图书馆评估体系对网路信息服务质量进行评估量化。
[1] 陈钟彬.基于知识需求的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与用户服务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5):85-87.
[2] 范小华,袁勇智,李启仁.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9,(8):46-50.
[3] 郝桂荣.基于模糊评价判断的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绩效评价体系[J].现代情12010,(3):95-99.
白海燕,女,汉族,1980年1月生,陕西省西安市人,法学硕士,馆员,研究方向: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读者服务。
A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ervice of University Digital Library
Bai Haiyan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Shaanxi,Xi’an,710100)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ies,digital library has become a main form of the library's construction anddevelopment.As a starting point to university digital library'sinformation service capability,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e factors which impact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capability of university digital library.Sum up the primary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information service capability of university digital library.Questionnaireswere used to consult by digital library'sexperts,librarians, user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imary indicators,Based on the selected key evaluation indicators to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model by AHP about information service capability of university digital library.
college digital libraries;Internet-based information service;evaluation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