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ICT版图中的“危险分子”
2014-02-21王沛霖
王沛霖
如果整合不利,联想将处于万劫不复的危险境地;如果迈过了这道坎,联想将真正成为移动互联和企业级市场众多国际巨头最危险的对手。
2月10日,全球知名的非盈利组织——爱迪生国际宣布,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获得2014年的爱迪生奖,与他同时获此殊荣的是近两年如日中天的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
此前获得此奖项的包括高通董事长保罗·雅各布、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宝洁公司创始人兼CEO阿兰·乔治·雷夫利等赫赫有名的人物。而这些重量级获奖人足以说明该奖项的权威性。
虽然爱迪生奖委员会主席哈里·奈尔(Hari Nair)对杨元庆带领的联想集团在PC+领域的业务模式创新给予了高度评价,但是,众多来自联想集团大本营的中国记者们似乎却并不这么看。在习惯了某些名不见经传的互联网企业动辄估值几十亿美元的喧嚣后,他们更希望中国企业更多在互联网、软件、云计算等“高大上”的方向上去发展业务,而联想似乎只会收购IBM和谷歌都不要的“鸡肋”资产。
在马年春节前,联想集团接连发布重磅消息:先是在1月23日以23亿美元的代价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随后在1月30日,即中国马年春节的前一天,联想宣布已经与谷歌达成协议,以29亿美元收购了其旗下的摩托罗拉智能手机业务。
面对这些本该是令国人觉得无上荣耀的新闻,资本市场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回应。联想集团的股价在港交所从1月29日最高的10.96港元跌落到2月6日的8.3港元,跌幅超过20%。截至中国计算机报本期13日截稿时,联想集团的股价报收于8.63港元。
显然,这两笔收购给联想带来了很多机会,但是挑战更大。联想已经成为全球ICT版图中的“危险分子”:如果整合不利,联想将处于万劫不复的危险境地;如果迈过了这道坎,联想将真正成为全球移动互联和企业级市场众多国际巨头最危险的对手。
杨元庆信心满满的理由
2014年1月23日,在联想两年一度的嘉年华即将结束之时,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总裁室节目最后,突然用嘶哑的嗓音宣布:联想计划收购IBM的x86服务器业务,交易总额约为23亿美元,其中约20亿美元将以现金支付,余额则以联想股票支付。在嘶哑的嗓音背后,是杨元庆为了这桩收购案已经连续多日睡眠严重不足。
上次收购仅仅过去一周,1月30日,也就是中国农历马年春节的前一天,联想集团又宣布将以大约29亿美元的代价从谷歌手中收购摩托罗拉移动(Motorola Mobility)智能手机业务。
两桩收购案震惊了业界,有人对联想赞誉有加,也有不少人对联想提出了种种质疑:联想的收购值得吗?联想为什么总是收购别人不要的“鸡肋”业务?联想的资金链能承受如此大手笔的收购吗?联想能顺利整合这两项业务,并扭转它们亏损的局面吗?
因为曾经在企业并购和业务整合方面有着业界少有的成功经验,杨元庆对收购之后的整合表现得信心满满。2004年底,当联想集团收购IBM PC业务的时候,不仅联想外部,连其内部也充满了质疑的声音。当时的联想集团不过是一家年销售收入不足30亿美元的中国本土企业,却要吞掉IBM PC这块年营收110亿美元的全球化业务。
而现在,联想的年营业收入已经超过340亿美元,收购的IBM x86服务器业务年营收不过50亿美元。在新闻发布会上,杨元庆表示,在并购IBM PC业务后的前三四年里,联想都是在做整合的工作,2009年才开始高速成长。
仅仅五年的时间,联想已经以18.6%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第一大PC厂商。虽然目前联想对IBM x86服务器业务还没有更深入的了解,但是杨元庆肯定地说:“我们服务器发展的速度一定会比PC更快,我们当时做PC的时候,其实是一家完全不熟悉国际市场的公司,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去学习。我相信,我们今天这个学习的曲线会短一点。x86服务器业务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发展企业级业务的起点。”
对于巨资收购面临的资金链压力,杨元庆觉得这并不是什么问题。据悉,目前联想手头拥有近34亿美元的现金储备,收购x86服务器业务需要20亿美元现金,而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的价格虽然高达29亿美元,但其中在收购完成后联想只需支付6.6亿美元的现金,以及7.5亿美元的联想普通股股份,余下的15亿美元将以三年期本票支付。“也就是说,谷歌给了联想15亿美元的三年期无息贷款。”杨元庆如是说。
不会像整合PC业务那么简单
接到中国计算机报记者的电话采访时,IBM员工张帆(应当事人要求使用化名)显得出人意料的平静。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一年前就悬着在头顶的靴子终于落下来了而已。
张帆表示:“其实在IBM内部之前也没有任何官方的消息,大家也都是看各种媒体的报道和微博、微信的消息。到联想发布并购消息的第二天,IBM硬件的全球老大才在IBM内部网上发布了一个博客文章,并没有向全体员工发邮件。”
1月16日,IBM还选择在中国首发适用于System X和PureSystems服务器的第六代企业级X架构(X6)。当时,IBM系统与科技部x86和PureSystems解决方案全球总经理Adalio Sanchez亲临活动现场发表演讲,并接受了众多中国媒体的采访。
“当时,我们一点也没有露出IBM很快就要出售这块业务的迹象。”张帆表示,“大家对于IBM把这么多业务一起打包卖给联想还是感觉有点出乎意料。”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IBM出售给联想的x86服务器业务包括System x、BladeCenter、 Flex 系统刀片服务器和交换((Flex System blade servers and switches)、基于x86的Flex集成系统、NeXtScale和iDataPlex服务器以及相关软件、刀片网络(blade networking)和运维。
有些媒体报道说联想买的是低端服务器业务,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其实,现在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发展势头不错,成长比Power要好,尤其是在高端服务器方面,侵占了不少Power的市场。”张帆介绍说,“交易涉及的刀片服务器、基于x86的Flex集成系统,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软硬一体机,都是IBM服务器产品线中成长性非常好的产品。”
根据联想的说法,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后,联想在x86服务器的全球市场上将获得14%以上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则占据22%以上的市场份额,排名在中国市场是第一位,在全球市场是第三位。
但是,有分析人士认为,服务器业务和PC业务还有很大区别,其市场份额并不是简单地叠加。一方面,联想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后,在其最重要的美国市场将不可避免地丢失很多政府和大型企业的订单;另一方面,服务器业务需要厂商具有更高的软硬件研发实力,而这些正是联想的短板,需要通过业务整合后逐步提升。
此外,有市场传言说联想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后,每年都要付给IBM几亿美元的服务器管理软件费用。如果消息真实,这将大大削减联想接手后的盈利。记者通过微信向联想集团中国区CFO魏江雷咨询此消息的真实性,截至本报发稿时未收到回复。
命悬摩托罗拉
有了“蛇吞象”般收购IBM PC业务的成功先例,在联想的眼中,此次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并成功整合的难度并不大。
IBM的张帆告诉记者,在IBM内部,大家对联想的业绩也是由衷地佩服,能把别人眼中的鸡肋业务做得那么好。“现在的联想已经和10年前不一样了,也是全球化的企业。况且现在的市场状况并不是太好,如果想跳槽,好的选择也不多。相信留下来的比例要远远超过当年联想并购IBM PC业务的时候。”张帆认为,“留住了IBM的x86服务器业务人才,业务整合的难度就要比当年低很多。”
对于摩托罗拉手机业务,业界的论调就要悲观很多。前两年,业界曾有消息称联想将洽购Palm和黑莓。但是,它们与联想最终收购的摩托罗拉在核心技术和产品定位上有很大不同,这也让人质疑联想在手机业务全球化的过程中并没有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谷歌财报数据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摩托罗拉移动亏损了2.5亿美元,第四季度的亏损达到了3.53亿美元。
联想2月13日刚刚发布的消息称,2013财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美元,达到108亿美元,税后利润同比增长30%,达2.65亿美元。很显然,如果并购完成后,联想不能有效遏制摩托罗拉手机业务的亏损势头,联想整体业绩将受到严重拖累,甚至跌入亏损的境地。
联想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杨元庆认为其价值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快速进入北美、拉丁美洲等关键市场,全球50多家电信运营商的关系对联想而言更是稀缺资源;二是可以获得优秀的品牌;三是可以获得2000多项专利,以及丰富的知识产权授权;四是可以进一步加强产品组合;五是得到3500名专业的人才。
在杨元庆看来,联想的各项业务只有百分之十几的毛利率,但通过高效的运营,联想仍然有不错的利润,而目前摩托罗拉手机业务的毛利率在23%到25%之间。杨元庆表示有信心让摩托罗拉手机业务尽快扭亏为盈。
但是,联想集团股价直线下挫,使刚刚突破千亿港元的市值,在两天内就蒸发掉两百多亿港元。股价下挫已经说明了资本市场此时的心态。投资银行瑞银在一份投资报告中直言:“联想公司股价短期难有理想表现,除非管理层可以勾画出改善摩托罗拉业务的明确策略。”
为此,瑞银将联想集团的评级由“买入”降至“中性”,目标价由每股12港元下调至10.3港元。软银认为,摩托罗拉更适合在拉丁美洲及亚太地区取得业务增长,在其他地区则将遭遇较大挑战。瑞银还预测,摩托罗拉移动或在2015年至2017年维持亏损,可能拖累联想的盈利。
与华为全面竞争
因为企业并购从宣布到最终完成全部手续,一般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记者采访到的一些同行厂商普遍认为,联想的这两桩并购案,短期内尚不会对市场产生更多实质性的影响。
现在,联想在企业级业务和移动智能终端领域都有了较高的全新起点。从全球范围看,联想企业级业务的竞争对手除了惠普、戴尔,还有甲骨文、思科等国际巨头;在移动智能终端业务方面,苹果、三星将是横在联想面前的两座大山。
早在1月23日,记者在杨元庆宣布联想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现场,就有国内某服务器厂商给记者打电话询问相关的情况。
显然,这起并购案迟早会对华为、浪潮、曙光、宝德等国产服务器厂商产生影响。有了更加强有力的产品,联想与这些同行的竞争将更加惨烈。而其中最受影响的非华为莫属。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走向全球市场的IT厂商,联想和华为都在企业级市场和移动智能终端领域有着很大的愿景,瞄准的都是全球老大的宝座。
如何应对市场格局的新变化,这已经是这些同类厂商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接受记者采访的浪潮市场部员工认为,
被并购后的IBM服务器将有更多机会参与政府采购,但就看联想及其渠道伙伴能否尽快从以前卖硬件的模式转换为以卖解决方案为主的模式。他告诉记者,浪潮去年推出的天梭K1主机,一年来商品化进程很顺利,未来也会继续向高端市场迈进,与联想形成差异化竞争。
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曙光员工认为,x86已经是通用化的产品,联想很可能会挑起价格战。当年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后,就将Think笔记本电脑一直高高在上的价位拉下来了。他表示,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时代,市场竞争的方式已经变了。
曙光在一些电信、互联网的大项目上,已经采取赠送设备和靠收取服务费盈利的方式。这种情况下,客户必然会对厂商的服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联想及其渠道合作伙伴能否在短期内补足这些能力的短板,就要看联想整合x86服务器业务是否顺畅了。
链接 联想集团近年并购和建立合资企业情况统计
2005年,联想以17.5亿美元的代价并购了IBM PC业务。
2011年1月27日,联想集团宣布与日本NEC PC成立合资公司,此举帮助联想一跃成为日本个人电脑市场的第一。
2011年6月1日,联想宣布收购德国Medion公司。并购之后,联想电脑成为德国市场第三大品牌,在欧洲消费领域的市场份额扩大到10%。而现在联想已成为德国个人电脑市场的第一,在整个欧洲市场的排名也提升到第二的历史新高。
2012年8月1日,联想宣布与美国EMC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组建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由联想出资占股51%,EMC贡献出其全资子公司艾美加公司的部分资产和资源。
2012年9月5日,联想宣布收购巴西知名的消费电子厂商CCE公司。这次收购使联想电脑在巴西的市场份额接近翻番,成为市场第三名。一年后,联想电脑就以18%的市场份额登上巴西个人电脑市场的冠军宝座。
2012年9月18日,联想宣布收购美国的Stoneware公司,以加强和扩展其产品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云计算解决方案。
2014年1月23日,联想宣布以23亿美元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
2014年1月30日,联想宣布以29亿美元的代价从谷歌手中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
记者手记 联想为什么总并购“鸡肋”业务
应该说,联想是国内IT企业的骄傲,在全球PC市场能够和惠普、戴尔等国际巨头掰手腕而不落下风的也只有联想。
但是,总是有很多人很自然地质疑:联想为什么总是并购别人不要的“鸡肋”业务?在全球PC市场已经逐步萎缩的趋势下,坐上第一的位置又能怎样?这种声音在2005年联想收购IBM PC业务的时候就有,此次在联想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发布会上,笔者的感觉更明显——周围的许多记者满是不屑的神情和话语。
难道联想不想如IBM、苹果、谷歌等技术驱动型企业那样,占领价值链高端,不断推出令世人尖叫的创新产品吗?但是,想是一回事,是否有能力做好是另外一回事。
作为整天在各种实战中摸爬滚打的成功企业家,他们的学识、经验和能力都不差,很多根本不知道企业如何运作的媒体同行能想到的事情,企业家们一定都想得到。之所以没有按照大家想当然的想法去做,一定有不为大家所知的其他原因,甚至是有过惨痛的失败教训。
企业转型就像一场马拉松长跑,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想当年,联想不甘心于只卖PC,开始投巨资进军互联网,派出精兵强将涉足IT服务业务,最终都是铩羽而归,让联想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经过多番探索,联想最终选择的还是先把自己最擅长的PC业务做好,做到极致。
试想,如果当年没有收购IBM PC业务,联想今天不仅不会有称霸全球PC市场的风光,恐怕只能和现在的一些国内电脑厂商一样艰难度日。
联想的长项是市场营销和高效运营,在别人手中的亏损业务,只要还有足够的毛利率,联想总能将其扭亏为盈,这已经被多次证明。
当然,企业的发展必须跟上潮流,在PC即将走过成熟期的时候,未雨绸缪新的方向也是必须做的事情。联想的PC+战略转型已经初见成效,企业级业务也通过并购、合作站在了不错的起点上。但是云服务业务呢?业界期待着联想能尽快在这一领域迈出更多更扎实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