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地监测方案设计与分析
2014-02-21孙丰
孙 丰
滩地监测方案设计与分析
孙 丰
(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331)
通过某滩地监测方案设计的实例,介绍了方案设计的过程,包括收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周边环境等基础资料,分析所需要监测的项目内容,论述了监测所需要的精度及详细的监测方法,实现了监测的目的,最后对方案设计进行了总结分析。本监测方案设计的成功,可作为类似项目监测设计时的参考。
滩地 监测方案 设计 断面测量
1 工程概况
1.1 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
某圈围工程位于长江口南港和北港分汊口,是长江口南北港分流口整治的重要措施之一,2008年6月竣工,随即转入工程维护阶段。根据远期规划,圈围工程未来将作为水库进行开发利用。
该区域地貌特征属于潮坪地貌类型,滩面比较平坦,高程一般为3.0˜4.0m。0m等深线以上东西向长约8.0 km,南北向最宽处约2.8km,面积18.7km2。滩地周边水下局部有沙洲,南沿区段出现深槽逼岸情况。
1.2 工程地质
根据围堤勘察资料,圈围工程拟建场地泥(地)面下40.5m(相当于-38.5m)深度范围内的土层按其成因类型可划分为4层,其中第①和⑤层土根据土性和工程性质的差异又可分为若干亚层。各地层特性见表1。
1.3 水文地质
长江口为中等强度的潮汐河口,口外为正规半日潮,受潮流和地面径流的双重作用,进入口内潮波逐渐变形,为非正规半日浅海潮。每天两涨两落,呈现较显著的日潮不等现象,且落潮流历时长于涨潮流历时。
1.4 周边环境
圈围施工结束后,围堤外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了调节长江南北港的水流大小,2009年圈围工程西侧水下开始修建一条潜堤,与此同时北侧一处大型水库也开始建造,其余均为原始地貌。
2 监测目的
由于地处河势较为复杂的南北港分流口,且周边工程施工仍在实施,区域河势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围堤施工时,围堤桩号1+455~2+050和3+450~5+562区段不具备铺排条件,进行了设计变更,取消了混凝土铰链排结构。遵循“动态监测、动态实施、动态保护”的原则,为了确保圈围工程安全,故对完建期桩号0+000~10+466段堤外滩地实施动态监测。
围堤-滩地-护坎-软体排位置关系见图1。
3 监测内容的确定
从图1可以看出,滩地保护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护坎和江侧斜坡的安全是否得到保障。就护坎保护来说,考虑在护坎顶部设置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监测点,进行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观测,了解护坎位移的规律。
日常加强安全巡视,监测护坎裂缝变化,及时了解护坎结构的变形状况。
表1 地层特性表
图1 围堤-滩地-护坎-软体排断面示意图
江侧斜坡的安全主要通过断面测量手段,能比较直观的展现断面上地形标高的变化情况。根据水流、潮汐及堤岸坍塌趋势,考虑到工程经济效果,设置200米的堤岸防护长度。在深泓逼岸段、江中浅滩段及其它重点区域设立800˜1000米的加长断面,能够了解更多的冲淤变化情况,冲淤变化直接影响到河口资源的保护和岸滩资源的利用。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工程范围内滩地的横断面测量、西堤护滩段纵断面测量、南堤冲刷剧烈段护坎结构的垂直位移监测、水平位移监测、裂缝监测及安全巡视。
4 监测频率
根据测区汛期变化、工程地质情况以及施工期的铺排情况,明确需要重点监测区段的频率,在南沿剧烈冲刷区段和潜堤下游段每两月监测一次,其它区段每年分别在1月、4月、6月和10月进行监测,确保汛前和汛后各两次。
5 监测控制标准及监测精度分析
5.1 监测控制标准
根据各区段的潜在危害程度,在监测实施过程中,要求依据表2控制标准实施报警。
表2 监测控制标准
5.2 监测精度分析
5.2.1 水下断面监测
根据《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要求,测点不应低于1∶2000测图的定位精度,实测线偏离不大于图上5mm,水域测点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0.2m。
定位采用Trimble5700双频GPS接收机进行静态测量,测量等级采用四等,并对控制点高程进行二等水准测量,求出准确的转换参数。使用GPS-RTK技术,进行水上定位。Trimble5700双频GPS接收机参数见表3。
水深测量选用中海达HD-27T型单频测深仪,测深精度为±1cm+0.1%×h(h为水深值),测区范围内水深均在20米以内,仪器精度能够满足监测控制标准的要求。
5.2.2 护坎水平位移监测
监测点呈弧线分布,距离跨度较大,水平位移观测采用Trimble5700双频GPS快速静态测量和Leica TC402全站仪测边交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能够满足监测控制标准的要求。
5.2.3 护坎垂直位移监测
由于监测点间距跨度较大,闭合水准路线长度约9km,依据监测控制标准,可以采用二等或三等水准测量方法,为了使监测点垂直位移观测达到较高的精度,拟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进行高程测量。
5.2.4 护坎裂缝监测
护坎结构采用块石灌缝的施工方法,至监测实施时竣工接近一年时间,裂纹较多,为了满足监测控制标准要求,采用带0.5mm刻度的钢尺进行量测。
6 监测实施
6.1 水下纵横断面监测
根据水下断面监测内容进行测线布设,断面线位置见图2围堤中心线外侧实线。
在测区周边布设符合规范要求的GPS控制网,控制网等级为四等。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二等精密水准测量,获得GPS控制点的高程,即可求出测区WGS84至城市坐标系的转换参数。采用GPS-RTK技术,使用Trimble 5700和HD-27T,配合导航测深软件即可获取水下断面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6.2 护坎水平位移监测
护坎水平位移观测点直接布设在南沿剧烈变化段护坎顶部,和水下断面线端头对应,采用强制归心标志。测量方法部分采用Trimble5700双频GPS快速静态测量,测量等级选用一级;部分选用Leica TC402全站仪测边交会方法进行,距离测量精度为2mm+2ppm。
6.3 护坎垂直位移监测
表3 Trimble5700双频GPS接收机精度
护坎垂直位移监测点和水平位移监测点采用同点埋设,沿监测点布设一闭合水准路线,每次监测固定仪器、固定人员、固定水准路线,每次均在低潮位期间完成。
6.4 裂缝观测方法
巡视护坎顶部后发现,宽度大于1mm的裂缝较多,选择裂缝较大的26条裂缝进行重点观测,采用油漆做好标记,利用带0.5mm刻度的钢尺进行裂缝宽度量测,利用钢卷尺进行裂缝长度量测。
图2 水下断面线布设示意图
7 监测结果分析及应对措施
整个监测周期内护坎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均没有出现报警情况,裂缝变化非常明显,护坎的江侧护底部分区段损毁严重,出现大面积坍塌,多次报警。
断面监测发现,局部深槽向岸边逼近,护滩石拢端头冲刷严重,南沿部分区段出现汛期淤积,汛后出现冲刷的特点。
针对监测周期内出现的各种情况,施工单位进行了定期的维修。对于深槽向岸边逼近的情况,多出现在0˜-4m标高范围内,土层为①2层,呈松散˜稍密状。由于现场仍然不满足铺排施工条件,进行了局部水下抛石,江侧护底严重损毁的区段进行基础加固,重新修补护底混凝土埂和护坡。对出现的裂缝进行灌浆封闭,效果非常明显,有效的保护了滩地安全。
8 方案设计分析
滩地监测方案的实施达到了监测的目的,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但仍然有必要进行分析,以期能对类似项目起到较好的参考。
8.1 水下断面线长度差异
横断面线长度有差异,普通断面线长度为200m,加长线长度为1000m,可以了解重点地段的冲淤情况,也是本项目设计的特色。纵断面线布设在铰链排的头部,起到预警的作用,可以了解排布的损毁情况。各断面位置应固定,在断面标高变化剧烈的区段增加断面线的数量,同时保持测量数据的连贯性。
8.2 水下断面线冲淤展示
纵横断面线分别反映工程不同部位的冲淤情况,通过断面曲线图可以看到该断面线上地形标高的历次变化情况,全部横断面线可以反映整个区域的变化趋势,但是这仅限于二维图像。目前可以通过可视化三维建模,利用色彩充分展示整个测区的三维冲淤效果,图3a、图3b是通过我公司科研项目“三维水下动态GIS”分析软件获得的冲淤前后演示效果。
8.3 护坎垂直位移监测
图3 三维可视化冲淤演示图
由于施工已经完成接近一年时间,目前处于管理维护阶段。监测两年以来,护坎累计平均沉降量约13mm,累计最大沉降量仅为20mm。在垂直位移监测实施过程中,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施测能灵敏的反映垂直位移的变化量,故方案中选择二等水准方法进行施测是合适的。护坎垂直位移监测在施工期监测时属于必测项目,但在长期监测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取消或将监测周期拉长。
8.4 护坎的安全巡视、裂缝观测
护坎的安全巡视、裂缝观测非常有必要,由于护坎环绕围堤,监测范围广,点位稀疏,且位移监测频率低,为了及时发现护坎变形状况,应考虑增加护坎的安全巡视的频率。
8.5 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
由于本项目所在区域为长江下游,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软弱地基这一不良地质,如果对软土的特性了解不深,在工程设计中重视不够,往往会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工程设计方案必须与地形-地质-水文和施工可操作性等条件相结合,才能选择合理的处治措施以获得满意的工程效果。
8.6 其他
适当增加水文及气象观测,如潮位、台风等,了解水文、气象环境因素对断面监测的影响程度。
1. 谢建磊 王寒梅 何中发 李晓 黎兵.上海市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地质调查现状及展望[J].上海地质,2008,4: 17-23.
2. 刘俊怡.深圳软土地基处理和基坑围护设计中的若干问题[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8:151-157.
3. 谢正文,胡汉华.旧路改造工程路堤稳定性安全监测方案设计[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4):55-58.
10.3969/j.issn.1672-2469.2014.01.027
TV22
B
1672-2469(2014)01-0083-05
孙丰(1979年—),男,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