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孩子寻找年味

2014-02-21羽毛

中华家教·幼儿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婶婶麻花大家庭

羽毛

2013年的春节,我们一家是在老公家乡—一个群山环绕的山村里度过的。女儿过足了放烟花的瘾,因为村子实际就是一个更大的家族而已,放起烟花来基本上是屋前屋后的小伙伴都凑到一起来,叫声、笑声闹成一团。置身其中,感受着浓郁的团圆的气氛,对我这个多年来已经鲜少感受三代同堂的人,仿若昔日重现。

热闹中的我,于是想着要为这热闹做点什么,也为女儿留下一些美好的记忆。看着老公家的传统食物—艾草饼,我自然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吃过的种种美食,诸如米花糖、沙琪玛、麻花、面片、春卷等等。当然,过程复杂的我是不要考虑的了,于是选了炸麻花。

别看麻花瞧着简单,真做起来,还是要下点功夫,和面、醒面、用油等等,都有讲究。我从一穷二白开始,打电话问妈妈,一边交谈一边回想童年帮妈妈做春节点心的往事。女儿一边跑到外面看热闹,一边跑来听我喃喃地复述。一切打听妥当,材料也找齐了,我跟女儿商量好,准备第二天开工。

第二天的场景,那叫一个热闹,和面的时候,婶婶们都出动了,帮着打下手。面团和好后,交给老公这个生力军,负责揉面。女儿则端水,端面粉,观察着一道道工序。搓麻花的时候,房前屋后能来的小伙伴几乎全来了,女儿一边招呼着安排位置、交代工序,一边盯着我手里一个麻花成型的全过程,然后开始自己搓,小伙伴们也争先恐后毫不示弱。不到20分钟,一桌子大大小小参差不齐的麻花便摆在了眼前,看得我们这些大人嘴角含笑。

婆婆早就备好了锅、烧热了油,麻花一个个丢进去,女儿在一边虎视眈眈的,香味渐渐浓郁起来,大狗小狗们也闻香而来。好不容易第一个麻花出锅了,以女儿为首的小伙伴们,立即一小节一小节瓜分完毕。我看到了女儿自然地跟大家分享,看到了他们脸上满足的笑容,看到了四边静静地微笑着的大人们,一切是那样的友善温暖。

麻花一个接一个地出锅了,女儿和小伙伴们忙着给没有尝到的爷爷奶奶们、叔叔婶婶们分,连我这个一手端碗一手拿铲子的人,都没被落下,她亲自掰了一块喂到我的嘴里。热气腾腾、香气喷喷的厨房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那之后的几天,我们又接连做了好几次麻花。每一次都成了家族式活动,上到太奶奶,下至一两岁的小娃娃,都来了,帮手的帮手,帮吃的帮吃,热闹无比。

在这样的热闹里,我忍不住想到了童年时的大家庭也是这样童颜处处、笑语声声。然而,随着城乡发展、经济进步、家庭简单化,昔日的大家庭也渐渐地瓦解了。最后连一年一度的春节,也似乎浓缩成了除夕的一顿饭,索然无味。比起耗时费力的漫漫归家路,这一顿饭,又如何能抖落游子经年的风霜呢?

想到这里,看着眼前的热闹,我不禁深深感谢给了我们这份热闹的家人们,也庆幸着我终于能够在这传统的节日里重新找回传统的味道。这样的经历,对女儿而言,不正是一份最宝贵的礼物吗?

猜你喜欢

婶婶麻花大家庭
义卖麻花有感
麻花
中队大家庭掠影
爷爷的麻花
傻 给 你 看
麻花
大家庭文摘
大家庭文摘
大家庭文摘
去婶婶家作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