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评

2014-02-21

红岩春秋 2014年2期
关键词:孙中山钓鱼岛书籍

《毛泽东阅读史》

该书从毛泽东所阅读的书籍入手,以时代为序,以代表性书籍为线索,勾勒出毛泽东一生的阅读历史,同时也从一个极为重要的层面揭示和印证了一代伟人的精神发展历程。

作者陈晋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多年来从事毛泽东和中共党史文献研究。他认为:“毛泽东的阅读史,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他的精神成长史、认识发展史、思想升华史、知识愉悦和情感表达史。”书中,既有毛泽东阅读状况的整体概览,也有对具体书籍的细部描述,便于读者全面了解和把握毛泽东的阅读生活。

毛泽东一生究竟读了多少书、读过哪些书,无法做完备统计和周详介绍,但可以从他的藏书、批注、著述和谈话中知其大概。毛泽东去世后,在中南海住处留存的藏书约1万余种,近10万册,一些书中留下了他的批注和圈画。他读而未藏以及读过藏过但后来丢失的书籍,更不知几何。毛泽东的阅读不仅广博,而且专深。他的阅读重点,排在前三位的是马列、哲学和中国文史,这三类图书也是《毛泽东阅读史》的叙述重点。

《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

这是目前钓鱼岛研究学术领域一部难得的重要论著,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创见,而且对于维护我钓鱼岛主权,服务于我外交,均具有突出的实践意义。

全书运用史学、考据学,兼及国际法等多学科理论方法,史论结合、研究视角创新,通过对大量中外文献史料舆图的爬梳整理、去伪存真的客观研读,脉络清晰、逻辑严密地为进一步论证“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之立场,提供了充分的历史依据。

书中以日本方面的诸多主要观点作为讨论和批驳的对象,切中要害,突出重点。在客观叙述中国人民发现、命名和利用钓鱼岛,中国历代政府有效管辖钓鱼岛的同时,深刻分析了日本窃取钓鱼岛的历史经纬。从史实和法理两个方面的理论高度予以阐释,进而从根本上驳斥了日本方面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若干谬论,否定了日本方面的所谓依据,具有重要的出版价值。

1994年,这本书第一次出版,获得学界的高度认可和推荐,成为研究钓鱼岛问题必备的参考书。新本系增订版,对1994年版进行了必要补充和订正。十分可贵的是,书中增加了对若干日本学者观点的研究,比如第三章第三节第二目《石井望副教授弄巧成拙,帮了倒忙》。此外,新增的第五章第七节《〈马关条约〉割让钓鱼列屿考》,不仅厘清了《马关条约》与钓鱼岛的关系,而且使全书的体系更加完整。

《孙中山与中华民国:美国顾问眼中的孙中山》

《孙中山与中华民国》是孙中山的国际法律顾问林百克撰写的一部叙述孙中山生平的著作,译者根据美国纽约世纪出版公司1925年译本译出。

全书按照时间顺序,把孙中山从幼年到晚年的活动分为9个时期,叙述每个时期孙中山亲历的重要事件。作者撰写本书,主要是根据孙中山口述的笔记整理而成,书中引述了很多孙中山口述童年时代的故事和所有重大政治事件,特别是对孙中山少年时代的生活和家庭情况叙述颇详,为我们了解其早年生活,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

《从黎明到衰落》(上、下)

30岁构思,50余年酝酿,85岁动笔,93岁出版,美国“国宝级历史学家”雅克·巴尔赞凝聚毕生心血,推出这一巨著。

民主政治、个人自由、女权运动、性解放、工业化社会、原子弹、数字时代……西方文明带来的美德与罪恶,几乎已经渗透了每个人的生活。作者的笔触从过去开始,细说西方文明如何在五百年中逐渐开花结果,带来我们如今所见的世界;又如何盛极而衰,面临再生的瓶颈。

巴尔赞考察了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末500年间西方文明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制度、社会思潮、宗教、哲学、文学、音乐、美术、科技发明、民俗及社会生活等。他以四场“真正的革命”为标志来对这五百年进行划分:宗教革命、君主制革命、自由革命和社会革命,并以此为主轴,详述这些变革在思想与物质层面所带来的冲击,这些冲击又如何交互作用,塑造出今日我们所见的世界。

书中有爆炸性的大事件,也有乍看琐碎却寓意深远的小事,经过作者的整合之后,500年来多不胜数的种种事件人物,逐渐融合成一幅西方文明的立体图像,展现在世人面前。

猜你喜欢

孙中山钓鱼岛书籍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孙中山的绰号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年初六,中国海警船巡航钓鱼岛
书籍与少年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孙中山彰显气度
日“调查团”零距离驶近钓鱼岛
中国警告日本停止在钓鱼岛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