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北京人口规模
2014-02-20易鹏
易鹏
要控制住北京的人口,根本上解决北京人口规模问题,如果仅靠行政力量,不会有理想的效果,必须遵循以市场为主导的方式,以疏代堵方为治本之策。
北京两会上,控制人口规模的信息很多,备受各界关注。
2000年到2010年北京年常住人口增长超80万,2012到2013年也超过50万。2012年北京人口达2069万,远超之前确定的2020年人口规模2000万的目标。北京短时间内吸引人口聚焦的根本原因是北京拥有优于全国任何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产业聚焦能力、低投入高收益的机会能力。对于老百姓而言,选择在哪儿生活、工作,最朴素的原因就是看老人看病、小孩教育、工作这三方面,毫无疑问这三方面北京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是什么使得北京能在这些方面遥遥领先?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源于行政级别、政府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对比北京和上海的发展,上海按理应是中国经济中心,其发展条件和区位远好过北京,建国时上海500多万人,北京只有100多万,到现在北京和上海的人口相差不大都超过2000万,表明北京人口聚集速度远超上海。现在北京拥有的教育、医疗等各种公共服务的水平超过了上海。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北京既是直辖市更是首都,在行政级别和政府主导资源分配的情况下,财力、能源、水资源、人才、资金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特权,最终导致北京的各种能力明显超出其他城市。同时政府通过对地铁、公交、供热等公共服务业补贴、通过行政配置资源,建设南水北调等各种工程来提高各种能源供应的能力,各种较低的公共服务价格吸引了人口加速聚集。
我们要想破除北京的大城市病,控制北京人口规模的增长,必须回归根本,对症下药。要深刻领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基本原则。以市场作为主导力量,市场自然会找到城市人口配置的均衡点,随着一个城市的人口的增长,各种成本也会上升,自然引导人口向别的城市聚焦。
要改变观点,不能为了破除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带来的弊端,又采用政府主导的模式去破除,这种思路依旧会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如果继续采用政府主导的通过拉高进入北京门槛的方式来控制人口,而不是采用市场主导的方式来疏解人口聚集,最终依旧会走老路。毕竟人往高处走的愿望谁都不能阻拦,为此必须要将北京从高处放到平地上来,或者在全国培育更多高处,将北京和其他城市之间的差距缩小,才能够让人口均衡分布。
为此必须通过市场方式,将北京过于集中的资源疏散到全国,将北京的全方位的功能分解到各地。远之,将北京的功能和资源疏散到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城市去;中之,通过京津冀一体化将北京的资源和功能疏散到京津冀城市群区域中,尤其是环首都河北地区;近之,将四环以内的资源疏散到四环以外,建设混合社区,降低人口流动频率,减少大城市病。
总之,要控制住北京的人口,从根本上解决北京人口规模问题,如果仅靠行政力量,不会有理想效果,必须遵循以市场为主导的方式,以疏代堵方为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