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思物流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014-02-20童艳蓉
童艳蓉
摘 要: 目前在职业类学校中,学生的学习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笔者经过屡次实践,在认真地编排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程序的同时,注意案例讨论时的课堂控制,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案例—理论—案例模式,即案例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以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案例教学;主动性;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
在现在的物流专业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尤其是中高职学生。作为专业教师都会抱怨教得累,而且没有效果。翻阅现有的物流专业教材,理论结合案例是最常见的编写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我也经常引用一些物流专业案例来展开课堂教学。在多次实践中,我发现物流专业案例教学不仅可以改善学生学习的效果,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流专业知识的主动性。
所谓案例教学法,一般是指以案例为基础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针对案例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而我认为案例教学法在课堂里的模式是:案例—理论—案例,案例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探究案例需要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为了探究案例。
一、物流教学课堂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和实施
1 案例准备
物流教学案例的准备要收集到好的物流教学案例,专业教师必须熟读物流专业教材,充分理解教材的内容,结合物流专业知识和教学目标收集整理一些相关案例,并进行顺序的编排和内容的串联,在课前发给学生个人或者小组进行预备。我们在选择物流教学案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1)结合物流专业教材的案例最受用。将物流理论知识放入案例中去体现,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物流专业知识,是采用物流专业案例教学的本意。因此,专业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学生的学情状态,使物流专业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尽可能多地贴近学生现有的专业知识水平,从而使得学生在探究物流专业案例的过程中掌握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
(2)教学采用的案例要贴近生活。案例教学法所使用案例的具体内容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模拟的。设定高职学生的物流教学案例,我往往会首选生活中的事例。一则,学生能够理解;二则,当案例贴近生活,课堂则亲近了学生。同时也间接地鼓励学生去发现和关注自己周围的物流产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案例的问题一定要有深度。在进行物流专业案例问题设置时,我主张案例问题一定要具有包容性。这样能让学生在讨论的时候有更广阔的余地,当学生对问题产生认知冲突时,会激发 学生的竞争意识,并以此促发学生主动地去学习。
另外,作为专业教师,如果想 让学生能迅速地抓住案例的主题,我们可以在所选择的专业案例后给学生提供案例探讨和思索的方向,方便学生自学。
2 组织案例讨论
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组织案例讨论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选择个人发言,或是小组讨论后代表总结发言,然后由其他成员提出认可或反对意见,最后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在课堂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一是在物流专业案例问题思考方向上的引导。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是讨论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教师可以通过质疑的方式,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解决方式,用高互动的引导式教学,教会学生问题思考的方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二是对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引导。这个环节往往是多数学生所喜欢的形态,他们可以各抒己见,自由的课堂教学形式能展示学生在专业见解上的风采。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并不喜欢这种形式,对于这部分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更多地去关注和鼓励,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全体参与。
(2)注意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当学生在对物流专业案例进行热烈讨论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偏题或者钻牛角尖的现象发生。这也是为何我们在设置物流专业案例问题的时候,要注意案例问题的包容性。在探讨案例的过程中,我们更强调的是判断学生对案例问题分析的思路是否清晰、是否正确,对于任何案例的讨论结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唯一的答案。作为教师,一方面,在学生的案例讨论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学会在鼓励中纠正学生可能已经跑偏了的思路。另一方面,在讨论中,针对学生之间的“争执”,教师在其表明各自观点后要及时地“喊停”。
(3)避免班级在讨论过程中的吵、闹、乱。良好的教学秩序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但物流专业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会面临难以维持良好有序的课堂纪律的现象。学生往往会因观点的不同而形成激烈的争论,更有学生会乘机“捣乱”,浑水摸鱼,借机讲话。因此,教师在注意班级讨论动态的时候,还要对激烈的冲突加以“平息”。但是,如果学生的讨论因过度投入而使班级纪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只要不影响讨论的正常进行,教师还是应该“宽容”。而这样的“平息”与“宽容”务必点到为止,反之将导致学生不敢发言,或者不愿参加到讨论中。
3 对学生的案例分析进行考核
考核是对学生一阶段学习的情况进行衡量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考核,学生能够自己去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和不足,明确今后需要进一步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同样通过考核,学生可以唤醒自我意识,增强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所以对于考核,我们讲究持续性和系统性。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即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我考核和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主要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层面、物流技能层面、学习态度层面进行鼓励性的、客观的考核,用考核的成绩评价学生、激励学生。
二、案例教学法运用的意义
1 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本,在整个物流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重视学生在物流专业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也就改善了物流课堂中常会出现的学生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学生的时间和能力。
2 以学生模拟物流活动为主,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案例教学法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注意到新知识点,帮助学生吸收消化知识点,帮助学生在探究物流相关问题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掌握物流学习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之一。案例教学法中,物流相关案例所描述的是一个事实,但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每个学生可能得出的结论都会不一样,所以案例讨论的结果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正是案例教学法的这种特性,学生可以依据案例内容所阐述的情况,自己进行判断,发表自己的观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尽管,对于物流专业的教学而言,案例教学法有如此多的益处,尤其在结合物流理论教学的时候,可以将枯燥的物流理论变为生动的事例,方便学生学习和吸纳知识。但是,没有哪种教学方式是万能的,或是一成不变、孤立的。只有有效地结合更多的、高效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才会产生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 (美)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 [ M ] .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 马良生.远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 M ]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