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研究

2014-02-20李爱民孙久文

江淮论坛 2014年1期
关键词:核心

李爱民+孙久文

摘要:新经济地理学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角度解释区域发展空间结构,具有很强的现实解释力。沿用其分析框架,本文构建包括基本公共服务部门的2×3×3结构的NEG模型。从边缘区域的角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直接提升区域效用水平,从而成为促使区域格局由聚集到分散的重要力量。分散均衡使稳定性均衡成为可能,决定了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遵循“集中与分散并存,动态演进至全国均衡”的演进机制,并沿着类似“8”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路径,最终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描绘了广阔愿景。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分散均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核心—边缘结构;演变路径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1-0065-007

一、引 言

长久以来,随着我国区域实践的不断推进,关于区域发展格局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然而,现阶段关于区域发展的研究尤其是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的研究,明显滞后于区域发展的实际。一直以来,学者们都聚焦在均衡与非均衡发展战略,并以此作为划分我国区域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提出我国区域发展进入从不平衡发展到相对均衡发展的转折时期[1][2],张可云(2012)针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实际,更是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3]。这些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区域发展总体脉络,只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描绘出大致轮廓,不能为区域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手段。

自Krugman(1991)初步作出将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初步尝试开始,新经济地理学便以崭新的面貌活跃在经济学研究殿堂。[4] Fujita、Baldwin、Ottaviano、Thisse等都从不同的角度构建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对空间结构演化进行描述。[5][6]新经济地理学从聚集和分散的角度,对空间格局演变进行探讨,对现实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7]但已有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主要是从核心—边缘结构中核心区域的视角出发,从循环累积的角度探讨聚集的因素,得出CP结构成为稳定均衡的结论。[8]本文反其道而行之,试图以边缘区域为分析主体,着重探讨引发区域分散的因素,为促使空间分散布局建构理论支撑。

基本公共服务是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一直受到重视。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医疗卫生、基本教育、社会救济、就业服务、养老保险和保障性住房[9],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0],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放在了突出位置。陈雯(2008)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出发,提出公共服务提高有助于增强城市的向心力。[11]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直接提升本区域居民的效用水平和收入水平,从而对产业转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基本公共服务部门加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探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区域发展分散化布局的重要作用。

二、模型设计

1.模型假设

本文构建的模型为2×3×3结构,即两地区、三部门和三种生产要素。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假设两个地区分别为东部(E)和西部(W)(1),东部地区为较发达区域,西部地区变量不采取任何标示,东部地区与之对应的变量采用上标(*)标示。(2)

——两个地区:东部和西部,两个地区在偏好、技术、交易水平、禀赋方面都相同;

——三个部门:农业部门(A)、工业部门(M)和基本公共服务部门(S);

——三种要素:劳动力(或非熟练劳动力)(L)、人力资本或企业家(或熟练劳动力)(K)、政策资源(Z);(3)

劳动力总量为LW,西部拥有份额为专,东部拥有份额为(1-专),假定专<1/2,因此,西部比东部小,且劳动力不可流动;人力资本总额为KW,人力资本可自由流动,假定人力资本和劳动力的分布相同,因此西部拥有人力资本为专KW,东部拥有人力资本量为(1-专)KW;政策资源总量为ZW,西部拥有份额为,则东部拥有份额为(1-着),政策资源在区域间不可流动;三种要素的资源禀赋情况如表1。

假定西部使用的人力资本份额为,东部使用人力资本份额为(1-),和空间经济学文献一样(参见Baldwin et al.,2003,p.74),我们认为在各个区域,人力资本使用中的?专来自西部,(1-专)部分来自东部。

和Krugman(1991)等一样,本文假定农业部门在规模报酬不变(CRS)的生产技术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生产同质产品,生产1单位农产品需要aA单位劳动力投入,支付wLaA的单位成本;工业部门在规模收益递增技术和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生产多样化产品,单位产品需要1单位人力资本作为固定投入以及aM单位劳动力作为可变投入,支付w+wLamx的单位成本(w为人力资本的名义工资,x为产出量)。假设农产品不存在贸易成本,工业品的贸易成本采用萨缪尔森“冰山”成本的形式,假设冰山交易成本为?子>1,则从东部地区运出的工业品只有1/?子单位到达西部地区供消费者消费。

2.消费者偏好与产品需求

假设各个地区的消费者都有两个层面的效用函数,即总效用函数和子效用函数;总效用函数是指消费农产品、多样化工业品以及基本公共服务时的效用函数,沿用Pfluger(2004)的设定计巧,采用拟线性效用函数[12];子效用函数是指消费多样化工业品时的效用函数,用不变替代弹性(CES)函数来表示。借鉴安虎森等(2011)加入第三部门的方式,构建效用函数如下[13]:

此时,代表性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变为endprint

pACA+PMCM+PSCS=Y(2)

其中,pA、PM、PS分别表示农产品、工业品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4),CA、CM、CS分别表示农产品、工业品和基本公共服务消费量,Y为收入水平。

式(2)中西部、东部地区收入水平Y、Y*分别为(5):

代表性消费者对农产品、工业品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将(5)代入(1),可以得到消费者的间接效用函数为:

V(pA,PM,PS,Y)=

3.厂商生产与产品供给

(1)农业部门

农业部门是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者按照边际成本定价,因此,pA=aLwL,pA*=aLwL*农产品贸易不存在交易成本,因此pA=pA*,wL=wL*。我们选取农产品作为计价物(pA=1),令aL=1,可以得到wL=wL*=1。且假设两个区域都满足农业非专业化条件。

(2)工业部门

假定代表性厂商i在生产时,单位产品需投入1单位人力资本作为固定投入, aM单位劳动力作为可变投入,因而该厂商生产xi单位产品的成本函数为:

fi(xi)w+wLamxi(7)

根据子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可以得到两个区域对工业品j的需求量分别为:

西部地区代表性厂商利润为:

垄断竞争使得厂商获得零利润,由(9)可以得出企业采取加成定价法则,即

均衡时,劳动力市场出清,从而可以得到企业规模表达式如下:

(3)基本公共服务部门

为了简化分析过程,我们假设在两个地区,1单位的政策资源和1单位的劳动力生产1单位的基本公共服务,因此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单位基本公共服务的成本分别为wL+q和wL*+q*,其中,q和q*分别表示两区域的政策资源的成本。(6)

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初始供给量分别为假设两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增长率相等,都为g,则两地区第t期总供给量分别为,结合式(5)中消费者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需均衡时,东部地区类似,由此可以得到两个地区的价格分别为:

其中,表示西部地区劳动力占总资本比例,=L*/(K+K*)表示东部地区劳动力资本比例。

4.标准化处理和均衡分析

借鉴FKV(p.54)的分析方法,选择合适的工业品产出度量单位,令am,由此可以简化模型的表达式。此时,Pi=1,工业品价格指数简化为:

其中,(0,1)代表贸易自由度,较低的运输成本?子对应着较大值的。(7)此时所有产品的价格如表2所示。

(1)短期均衡

短期而言,人力资本在地区间不能流动,因此n=K,n*=K*(n、n*分别表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企业数量)。自由竞争使得均衡时企业获得零利润,从而根据式(6)(9)可得:

短期均衡时,人力资本的报酬由式(14)(15)决定,从而式(11)决定了企业规模xi,其他所有变量都内生确定。

(2)长期均衡

人力资本K追求最高的效用水平,因而人力资本的空间流动由人力资本效用的空间差异所决定,其流动方程为:

由式(16),可以将人力资本的长期均衡条件写成:

通过(6)以及相应的东部地区效用水平,可以得到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代表性人力资本的效用差异V-V

将(12)(13)(15)代入上式可得:

根据前面各参数的设定,式(17)的第一项表示供给关联效应,表示西部地区具有更低份额的人力资本,从而具有更低份额的工业企业和更高的价格指数,不利于工业企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式(17)的第三项表示需求关联效应,表示西部地区更低份额的人力资本,意味着更低份额的市场,从而减少了工业企业的盈利性,(w-w*)小于0,不利于工业企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式(17)第二项表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吸附效应,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应数量和质量对于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具有重要的吸附效应,从而增加工业企业向西部转移的可能性,可以看到,吸附效应的作用大小与政策资源有关,当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部门拥有的政策资源越多,对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的吸附效应越大。由此,式(17)的综合效应取决于以上供给关联效应、需求关联效应和吸附效应的权衡,打破了传统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核心—边缘结构稳定均衡的惯例。

三、数值模拟

为讨论均衡的稳定情况,沿用以往新经济地理学传统,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均衡情况进行直观描述。参照Pfluger(2004)、安虎森等(2011)参数设置的优势与不足,本文选取

1. 不考虑基本公共服务部门的情况

此时根据变量设置实际,分别选择=1.20代表高、中、低运输成本的情况。对应人力资本使用份额的各种情况,得到不考虑基本公共服务部门时效用差异曲线数值模拟图,详见图1。

可以看到,当运输成本很高时,效用差异曲线呈单调递减状,对称均衡是稳定均衡;随着运输成本的逐渐下降,对称均衡不断被打破,非对称稳定均衡成为可能;运输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使得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都不稳定,核心—边缘结构是唯一的可能。由此,顺应运输成本下降的大趋势,区域格局也经由聚集、分散的不断演化过程。分散均衡成为稳定均衡也完全可能。

2. 考虑基本公共服务部门的情况

综合考虑基本公共服务部门时,令=3.5,消费者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偏好性略微低于工业品。为考虑分散均衡,分别讨论当子=1.26时的效用差异曲线。基本公共服务部门的繁荣状况直接关系到分散均衡的稳定性,本文分别选择=0.475=0.425=0.375代表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情况,得到考虑基本公共服务部门时效用差异曲线数值模拟图,如图2所示:endprint

不考虑基本公共服务部门的情况下,当?子=1.26时,分散均衡是稳定均衡。综合考虑基本公共服务部门,通过上图所示的数值模拟可以看出,情况发生很大变化。两个地区的效用差异直接取决于基本公共服务部门所占份额,当西部地区所占份额较低时,居民效用水平远低于东部地区,分散均衡成为无稽之谈(=0.375),随着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不断繁荣,分散的稳定均衡成为可能更高的效用水平甚至对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具有极强的吸附力,使区域发展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0.475)。

四、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路径

1.影响区域格局演变的聚集力与分散力

聚集发展是经济发展初期的一般规律,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的存在以及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自反馈机制,使得核心—边缘均衡成为稳定均衡(参阅FKV,2001)。这充分解释了大城市及大都市圈的存在。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聚集不经济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

尽管未对收入效应加以考虑,但前文加入基本公共服务部门的模型分析和数值模拟都业已显示分散均衡具有稳定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直接提升地区居民效用水平,而且还能对工业企业形成需求,从而形成对工业企业的收入效应,进一步形成对人力资本的吸附效应。(8)

迄今而言,学者分别考虑各种分散因素,并与经典新经济模型的市场拥挤效应一道,成为解释分散格局形成的考虑因子。Helpman(1998)将住房部门引入,考虑到土地因素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认为高房价是促使消费者从大型城市迁往中小城市的重要考量。[14]Eppink, Withagen(2009)提出生态多样性保护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生态多样性问题直接决定了人们的效用水平,从而影响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15]Van Marrewijk (2005) [16],Elbers,C., Withagen,C.( 2004) [17]等构建的新经济地理模型中都充分考虑环境污染的作用,将环境污染作为CP结构的分散力进行处理。还有其他已经考虑到的分散因素,Martin, Ottaviano(1999)[18]和Baldwin, Martion, Ottaviano(2001)[19]将内生经济增长引入到新经济地理学中,知识资本的形成受到空间因素作用下的溢出效应的影响,从而使对称结构的稳定均衡成为可能,因而将知识溢出作为影响空间分异的分散力量。

2.区域格局演化路径构建

区域格局的演化取决于聚集力和上述分散力的权衡,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聚集力和分散力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聚集不经济的存在也是分散力日益增强的重要因素。Tobler(1970)提出的地理学第一定律也契合了分散力和聚集力随距离衰减的态势[20],从而为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的演化态势奠定了基础,大致而言,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路径为一个类似“8”的发展路径,区域发展渐趋分散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如图3。

构建区域格局演化路径,核心是理顺集中与 构建区域格局演化路径,核心是理顺集中与分散两种区域发展形态的相互转化关系。长期来看,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进机制应该是“集中与分散并存,动态演进至全国均衡”,集中与分散作为两种区域发展形态,在时间上继起和在空间上并存是实现区域发展格局由分散到集中再到分散,从而最终实现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近期而言,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思路遵循着“整体分散,优势集中”的发展轨迹,[21]区域战略分散化与区域内部资源要素适度集中相结合,将区域战略重心不断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生产要素流动机制,增强区域内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从而实现区域内部聚集化发展的需要。

总体上,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经由一个“分散”—“大集中,小分散”—“整体分散,优势集中”—“大分散,小集中”—“分散”的发展过程,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所在。大集中伴随小分散,大分散包含小集中。集中是自发因素、内生力量,要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必须适当加强分散力量的促进作用,构建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保障支撑体系,我国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这一发展规律。

构建区域格局演化路径,重点是分清区域发展阶段性特征。迄今为止,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格局经由了以“山、散、洞”为特征的“分散”布局阶段,继而经历了全国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向沿海的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都市圈聚集,并伴随着这些区域内部一体化过程的“大集中,小分散”布局阶段,现阶段“整体分散,优势集中”的区域发展战略选择以“五横三纵”城镇化发展为核心,并与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相衔接,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沿此区域发展总体思路演化轨迹,必将实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比较优势充分发挥、人口资源环境均衡协调发展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

五、结 论

区域发展问题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随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对区域的关注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再加之由此而来的区域差距过大、部分城市过度膨胀等都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挑战。国际形势的日渐低迷,也为重新思考区域战略问题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东、中、西、东北地区均衡、协调发展,以及未来我国区域总体格局的演变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

新经济地理学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角度,阐释空间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实际尤其是对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摒弃过度关注核心区域和聚集力的研究传统,本文构建依托基本公共服务部门的多部门模型,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重要的分散力,并通过数值模拟清晰地揭示分散均衡成为稳定均衡的状况,为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的演化提供理论支撑。endprint

区域格局的演化取决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权衡,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聚集力和分散力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聚集力和分散力随距离衰减决定了集中与分散两种区域发展形态相互转化的态势,“集中与分散并存,动态演进至全国均衡”,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经由一个“分散”—“大集中,小分散” —“整体分散,优势集中” —“大分散,小集中” —“分散”的发展过程,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所在。沿此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化轨迹,分清区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才能最终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广阔愿景。

注释:

(1)此处的东部和西部为抽象区域,和我国现实的东西部地区没有必然关联。

(2)和大部分文献不同,本文的关注焦点在较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因为我们想知道的是不发达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能否对发达地区的服务业具有明显的吸附效应,从而使分散成为核心—边缘结构的稳定均衡。

(3)政策资源表示为提供该项服务必须供给的政策支持,本文主要指财政收入。

(4)基本公共服务部门的价格为其获得难易程度的重要表征,价格高表示可获得性较差,此时供给小于需求,基本公共服务供应不足。

(5)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成为全社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6)政策资源的成本表示使用该政策资源需要支付的价格,本文指税收。

(7)Glaeser(2008)定义的运输成本不仅包括产品的贸易成本,还包括劳动力的转移成本和知识扩散的成本,因而贸易自由度应广泛地理解成产品交易、人员流动以及知识溢出的难易程度。

(8)详见Dao-zhi Zeng, Xiwei Zhu (2011)分析中旅游业部门对工业企业的收入效应。

参考文献:

[1]魏后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区域经济的变迁——从不平稳发展到相对均衡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8,(5):9-16.

[2]刘乃全,刘学华,赵丽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演变——基于改革开放30年时序变动的特征分析[J].财经研究,2008,11(11):76-87.

[3]张可云.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背景、内涵与政策走向[C].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2012:11.

[4]Krugman,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s geograph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3):483-499.

[5]Fujita,M., Krugman,P., Venables,A.J. The Spatial Cit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2001.

[6]Forslid, R., G. I.Ottaviano. 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ore-Periphery Model[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3, 3(3):229-240.

[7]安虎森,等.新经济地理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8.

[8]Baldwin, R., P. Martin, G. Ottaviano,Global Income Divergence, Trade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 Geography of Growth Take-off[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1, (6):5-37.

[9]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促进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宏观经济研究,2008,(5):7-21.

[10]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制度创新——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J].财贸经济,2009,(2):22-29.

[11]陈雯.空间均衡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2]Michael Pfluger. A simple, analytically solvable, Chamberlinian agglomeration model[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04,(34):565-573.

[13]安虎森,颜银根,朴银哲.城市高房价和户籍制度:促进或抑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中国劳动力流动和收入差距扩大悖论的一个解释[J].世界经济文汇,2011,8(4):41-54.

[14]Helpman, E. The Size of Regions[J].Topics in Public Economic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Analysis,1998:33-54.

[15]Florian V.Eppink.Cees A.Withagen. Spatial patterns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a multiregional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J].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2009,(31):75-88.

[16]Van Marrewijk, C. Geographical Economics and the Role of Pollution on Location[J]. The ICFA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2005,3(2):28-48.

[17]Elbers, C., C.A.Withagen. Environmental Policy,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Aggloeration[J]. 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 Analysis & Policy,2004, 3(2):3-28.

[18]Martin, P., G. Ottaviano. Growing Locations: Industry in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43): 281-302.

[19]Richard Baldwin, Rikard Forslid, Philippe Martin, Gianmarco Ottavino,Frederic Robert-Nicoud. Economic Geography and Public Policy[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

[20]Tobler W.. A computer movie simulating urban growth in the Detroit region[J].Economic Geography,1970, 46(2): 234-240.

[21]孙久文,李爱民.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整体分散,优势集中”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2,(5):70-75.

(责任编辑 吴晓妹)endprint

区域格局的演化取决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权衡,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聚集力和分散力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聚集力和分散力随距离衰减决定了集中与分散两种区域发展形态相互转化的态势,“集中与分散并存,动态演进至全国均衡”,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经由一个“分散”—“大集中,小分散” —“整体分散,优势集中” —“大分散,小集中” —“分散”的发展过程,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所在。沿此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化轨迹,分清区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才能最终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广阔愿景。

注释:

(1)此处的东部和西部为抽象区域,和我国现实的东西部地区没有必然关联。

(2)和大部分文献不同,本文的关注焦点在较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因为我们想知道的是不发达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能否对发达地区的服务业具有明显的吸附效应,从而使分散成为核心—边缘结构的稳定均衡。

(3)政策资源表示为提供该项服务必须供给的政策支持,本文主要指财政收入。

(4)基本公共服务部门的价格为其获得难易程度的重要表征,价格高表示可获得性较差,此时供给小于需求,基本公共服务供应不足。

(5)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成为全社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6)政策资源的成本表示使用该政策资源需要支付的价格,本文指税收。

(7)Glaeser(2008)定义的运输成本不仅包括产品的贸易成本,还包括劳动力的转移成本和知识扩散的成本,因而贸易自由度应广泛地理解成产品交易、人员流动以及知识溢出的难易程度。

(8)详见Dao-zhi Zeng, Xiwei Zhu (2011)分析中旅游业部门对工业企业的收入效应。

参考文献:

[1]魏后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区域经济的变迁——从不平稳发展到相对均衡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8,(5):9-16.

[2]刘乃全,刘学华,赵丽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演变——基于改革开放30年时序变动的特征分析[J].财经研究,2008,11(11):76-87.

[3]张可云.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背景、内涵与政策走向[C].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2012:11.

[4]Krugman,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s geograph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3):483-499.

[5]Fujita,M., Krugman,P., Venables,A.J. The Spatial Cit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2001.

[6]Forslid, R., G. I.Ottaviano. 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ore-Periphery Model[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3, 3(3):229-240.

[7]安虎森,等.新经济地理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8.

[8]Baldwin, R., P. Martin, G. Ottaviano,Global Income Divergence, Trade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 Geography of Growth Take-off[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1, (6):5-37.

[9]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促进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宏观经济研究,2008,(5):7-21.

[10]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制度创新——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J].财贸经济,2009,(2):22-29.

[11]陈雯.空间均衡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2]Michael Pfluger. A simple, analytically solvable, Chamberlinian agglomeration model[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04,(34):565-573.

[13]安虎森,颜银根,朴银哲.城市高房价和户籍制度:促进或抑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中国劳动力流动和收入差距扩大悖论的一个解释[J].世界经济文汇,2011,8(4):41-54.

[14]Helpman, E. The Size of Regions[J].Topics in Public Economic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Analysis,1998:33-54.

[15]Florian V.Eppink.Cees A.Withagen. Spatial patterns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a multiregional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J].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2009,(31):75-88.

[16]Van Marrewijk, C. Geographical Economics and the Role of Pollution on Location[J]. The ICFA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2005,3(2):28-48.

[17]Elbers, C., C.A.Withagen. Environmental Policy,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Aggloeration[J]. 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 Analysis & Policy,2004, 3(2):3-28.

[18]Martin, P., G. Ottaviano. Growing Locations: Industry in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43): 281-302.

[19]Richard Baldwin, Rikard Forslid, Philippe Martin, Gianmarco Ottavino,Frederic Robert-Nicoud. Economic Geography and Public Policy[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

[20]Tobler W.. A computer movie simulating urban growth in the Detroit region[J].Economic Geography,1970, 46(2): 234-240.

[21]孙久文,李爱民.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整体分散,优势集中”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2,(5):70-75.

(责任编辑 吴晓妹)endprint

区域格局的演化取决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权衡,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聚集力和分散力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聚集力和分散力随距离衰减决定了集中与分散两种区域发展形态相互转化的态势,“集中与分散并存,动态演进至全国均衡”,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经由一个“分散”—“大集中,小分散” —“整体分散,优势集中” —“大分散,小集中” —“分散”的发展过程,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所在。沿此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化轨迹,分清区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才能最终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广阔愿景。

注释:

(1)此处的东部和西部为抽象区域,和我国现实的东西部地区没有必然关联。

(2)和大部分文献不同,本文的关注焦点在较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因为我们想知道的是不发达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能否对发达地区的服务业具有明显的吸附效应,从而使分散成为核心—边缘结构的稳定均衡。

(3)政策资源表示为提供该项服务必须供给的政策支持,本文主要指财政收入。

(4)基本公共服务部门的价格为其获得难易程度的重要表征,价格高表示可获得性较差,此时供给小于需求,基本公共服务供应不足。

(5)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成为全社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6)政策资源的成本表示使用该政策资源需要支付的价格,本文指税收。

(7)Glaeser(2008)定义的运输成本不仅包括产品的贸易成本,还包括劳动力的转移成本和知识扩散的成本,因而贸易自由度应广泛地理解成产品交易、人员流动以及知识溢出的难易程度。

(8)详见Dao-zhi Zeng, Xiwei Zhu (2011)分析中旅游业部门对工业企业的收入效应。

参考文献:

[1]魏后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区域经济的变迁——从不平稳发展到相对均衡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8,(5):9-16.

[2]刘乃全,刘学华,赵丽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演变——基于改革开放30年时序变动的特征分析[J].财经研究,2008,11(11):76-87.

[3]张可云.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背景、内涵与政策走向[C].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2012:11.

[4]Krugman,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s geograph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3):483-499.

[5]Fujita,M., Krugman,P., Venables,A.J. The Spatial Cit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2001.

[6]Forslid, R., G. I.Ottaviano. 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ore-Periphery Model[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3, 3(3):229-240.

[7]安虎森,等.新经济地理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8.

[8]Baldwin, R., P. Martin, G. Ottaviano,Global Income Divergence, Trade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 Geography of Growth Take-off[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1, (6):5-37.

[9]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促进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宏观经济研究,2008,(5):7-21.

[10]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制度创新——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J].财贸经济,2009,(2):22-29.

[11]陈雯.空间均衡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2]Michael Pfluger. A simple, analytically solvable, Chamberlinian agglomeration model[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04,(34):565-573.

[13]安虎森,颜银根,朴银哲.城市高房价和户籍制度:促进或抑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中国劳动力流动和收入差距扩大悖论的一个解释[J].世界经济文汇,2011,8(4):41-54.

[14]Helpman, E. The Size of Regions[J].Topics in Public Economic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Analysis,1998:33-54.

[15]Florian V.Eppink.Cees A.Withagen. Spatial patterns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a multiregional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J].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2009,(31):75-88.

[16]Van Marrewijk, C. Geographical Economics and the Role of Pollution on Location[J]. The ICFA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2005,3(2):28-48.

[17]Elbers, C., C.A.Withagen. Environmental Policy,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Aggloeration[J]. 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 Analysis & Policy,2004, 3(2):3-28.

[18]Martin, P., G. Ottaviano. Growing Locations: Industry in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43): 281-302.

[19]Richard Baldwin, Rikard Forslid, Philippe Martin, Gianmarco Ottavino,Frederic Robert-Nicoud. Economic Geography and Public Policy[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

[20]Tobler W.. A computer movie simulating urban growth in the Detroit region[J].Economic Geography,1970, 46(2): 234-240.

[21]孙久文,李爱民.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整体分散,优势集中”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2,(5):70-75.

(责任编辑 吴晓妹)endprint

猜你喜欢

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本刊核心证书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核心机系列发展
让改革直入核心
王丽平:核心是“认可”二字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