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
2014-02-20许捷龚新蜀
许捷+龚新蜀
内容摘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紧迫而又重大的战略任务。构建指标体系测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有助于明确转变的阻力和动力,进而确定转变路径。本文建立以经济增长、发展动力、经济结构、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为框架的指数评价体系,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文简称兵团)为例,测评了2004-2011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状况。研究发现发展动力尤其是消费动力不足、资源环境制约、城乡协调程度低是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三大阻力,金融危机后形成的倒逼机制是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测评 指数 兵团
引言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紧迫而又重大的战略任务。2012年“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作为今后工作的立足点,之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扩大消费,扩大消费需要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又受制于经济发展方式(杨瑞龙,2013)。可见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要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引起了无论是学术理论界还是宏观经济实体部门,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的高度重视。因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成了经济社会领域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而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又是一个难点问题。
正确评估当前我国或者某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是保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效果的前提,同时也是继续深入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因此,学术界开始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的重心由经验分析向实证测评转移。近两年国内已有学者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刘春宇、闫泽武(2010);沈露莹(2010);李玲玲、张耀辉(2011);陈作成、龚新蜀(2011,2012);何菊莲、张珂(2012)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测评并提出相关建议。但是,对于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的研究还没有引起学者的足够重视。“十二五”规划要求兵团科学把握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基本目标、主要内容,丰富屯垦内涵,转变屯垦方式,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兵团跨越式发展,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兵团跨越式发展。因此,本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以兵团为例,测评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提出加快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标及指数体系设计
(一)指标体系框架
本文从经济增长、发展动力、经济结构、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五个方面测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科学性、系统性,总量与结构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和指标数据可测可得为原则构建三级指标体系。第一级指标共5个,用于体现经济增长、发展动力、经济结构、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五个领域的转变效果;12个二级指标,体现一级指标在各方面的主要特征;27个三级指标体现二级指标的具体经济、社会特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指数模型
在指标体系基础之上构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数。该综合指数是由经济增长指数、发展动力指数、经济结构指数、资源环境指数和社会发展指数5个分项指数构成。其指标无量纲化的计算公式分为两种情况,如(1)、(2)式:
当x为正向指标时:
(1)
当x为负向指标时:
(2)
其中,D为单项指标的评价值;x为单项评价指标的实际值;xa为指标不允许值;xb为指标满意值;A、B为正的待定系数,通过计算知A=60,B=-ln0.6,确保通过无量纲化后的值属于[60,100]区间内。
通过专家打分并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体系权重,这种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确定权重的方法已经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可。然后,再通过加权平均方法逐层计算指数值。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
由于评价指标体系很多指标2004年之前与2004年之后统计口径存在很大的不一致,因此,选取兵团2004-2011年的相关数据,如无特殊说明,数据都来源于兵团统计年鉴2005-2012。在数据无量纲化处理的时候取正向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满意值和不允许值,取负向指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满意值和不允许值。确定2004年为基期,指数为100,2005-2011年的指数分别以各年数据除以基期数值得出报告期的指数。具体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一)总体评价
1.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趋势总体利好。从表2数据可知,总指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与2004年基期指数100比较,2005年、2008年的总指数都略低于100,但是2008年之后的几年,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数稳定上升,每年的增幅近20%。2008年金融危机对于兵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是因为金融危机将兵团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缺点一一呈现,对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倒逼机制。
2.五大测评领域测评结果差异显著。从图1曲线变化趋势可知,经济增长指数虽然在2004-2008年表现波动增长,但是在2008年之后一直保持着较强的增长态势。经济结构指数在2010年之前一直处于稳定增长,但是2011年出现小幅下滑。发展动力指数呈现倒U型的增长并且2008年之后发展动力指数迅速上升。资源环境指数2004-2009年出现逐年下降,2009年之后反弹到高位后略微回落。社会发展指数只有在2006、2007年略微超过了基期水平,而后一直处于低位徘徊,由社会发展指数可知,这些年兵团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对社会发展起到很大作用,兵团正在处于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历史怪圈中,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谭宗台,2011)。endprint
(二)重点领域评价
1.经济增长。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规模两方面设立两个二级指标。以速度指标考察经济可持续增长发现除2008年之外,其余年份都保持着强劲走势;用兵团人均GDP指标衡量兵团的经济增长规模,发现兵团经济规模在2004-2011年持续扩大。由综合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经济增长规模指标发现,虽然2008、2009年经济可持续增长率有所回落,但是经济增长规模持续扩大。到2011年兵团人均GDP已经超过37113元,超过了3500美元,进入了国际公认的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2.发展动力。在2004-2011年间兵团市场化程度指数提高显著,创新能力指数稳步提高,但是消费动力指数明显下降。
市场化程度方面,取非国有经济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两个分项指标来衡量市场经济中非国有经济主体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非国有经济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兵团市场化程度指数2004-2009年增长幅度超过50%,说明这几年中兵团的市场化改革一直在不断深化。但是兵团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成分到2011年为止仍然占有绝对比重。因此,兵团国有经济改革、市场化改革形势依然严峻且任重道远。
消费动力方面,2004-2008年间指数逐年走低,2008年之后略微震荡,增幅不是很明显。兵团人均GDP在2004年之后就已经超过1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在这样的情况下,居民消费率一般会达到60%,而兵团只有在2004年消费率达到了63.99%,之后几年消费率不断下降,在消费率下降的同时投资率和商品与服务的出口率则大大增加,因此,可以认为兵团消费率下降主要是由投资与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引起的。这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动力,只有强化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才得以使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而当前兵团消费内生乏力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阻力。
创新能力方面,选用的三级指标是科技创新能力投资、科技产出成果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总体上2004-2011年间创新能力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但是比较科技投入与产出关系发现,在这几年内科技活动人员总数不断增加,R&D经费支出比重不断增加,而科技产出成果数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却没能保持不断增长。所以,兵团科技创新发展方式呈现为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其试图通过人员和资金投入的增加带动创新能力的提升。实践证明这样的发展模式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效果是不明显的。
3.资源环境。2004年之后兵团生态环境指数日趋上升,而能源可持续利用指数却每况日下。能源可持续利用指标用单位GDP能源消耗表示,2004-2011年间兵团单位GDP能源消耗以2004年可比价格计算,从2004年的1.06吨标准煤每万元上升到2009年1.57吨标准煤每万元,2011年降为1.13吨标准煤每万元。可见兵团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型特征明显。
4.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包括民生改善、城乡协调和人口三个三级指标。除了民生改善指标指数每年都比2004年基期高之外,其余两者都有部分年份低于基期水平。表现较为突出的是城乡协调指标在2007年之后出现快速下滑的趋势,从106.27一直跌破70,下降到68.65的低位。
民生改善方面,用普通中学教师负担学生数衡量基础教育水平,万人拥有医生数衡量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衡量人民收入情况,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衡量高等教育水平。兵团2004年普通中学负担学生数为12.01人,到2011年普通中学负担学生数为10.45人,虽然教师负担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教师压力依旧很大。兵团2004年每万人拥有医生数为34.51人,到了2011年每万人拥有医生数为31.26人,由此可见兵团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说明兵团基本医疗服务压力越来越大。兵团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2004年为112人,到2011年增加到了180人,说明兵团人民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大了,但是整体受教育水平依旧不高。
城乡协调方面,以区域收入极化指数衡量兵团的城镇化是极化效应还是辐射效应占优势,以农村居民家庭与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比衡量农村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数据显示兵团城乡协调指数不断下降,这说明兵团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有研究表明收入差距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阻碍作用(陆铭、陈钊等,2005)。所以,兵团城乡差距的拉大不仅会直接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还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兵团2004年区域收入极化指数为1.33,到了2011年区域收入极化指数为1.46,说明兵团城镇化的结果是以牺牲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为代价的,目前阶段是极化效应大于辐射效应。兵团2004年农村居民家庭与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比为1.00,到了2011年为1.14,说明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生活差距在变大。
人口方面,以自然增长率衡量兵团人口增长率变化,农业与非农业人口比率衡量兵团人口的职业结构,男女性别比衡量兵团人口的性别结构。兵团200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5%,到2011年降为0.63%,说明这几年间兵团计划生育政策效果明显。兵团农业人口占非农业人口比率也有所下降,但是到2011年仍旧维持在0.91的高位,兵团农业人口还占到大约50%,这迫切要求兵团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兵团男女性别比例在2004年到2011年间一直保持在1.1左右,并没有出现很大的失衡。
结论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兵团经济发展方式在2004年到2011年之间转变向好,但是兵团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方面亟需改善,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机制有待继续培养和完善,尤其是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亟需加强,社会发展成果共享尤其是城乡协调程度每况日下的局面亟需扭转。
虽然兵团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上升,但是国有经济带动市场活力,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资源投入推动产业发展等计划性、粗放型特征明显,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不显著,市场化程度与消费动力未能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测评结果体现了转变“先缓慢后迅速”的特征。这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地方跨越式发展推动与金融危机倒逼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资源与环境状况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从测评结果可知,能源可持续指标波动明显且有下降趋势,可知兵团在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方面的协调难度较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短期应该重视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测评结果表明,兵团人民生活质量已有改善,但是城乡协调发展却每况日下,农民与市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日益拉大,农村与城市的距离逐渐变大,城市的极化效应明显大于辐射效应。endprint
经济增长的粗放性、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和资源环境的非持续性是兵团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特征。结合测评结果,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共享发展成果。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导致不同行业收入差距扩大,不同人群收入差距拉大,社会成员不能平等分享发展成果。导致需求结构呈现两极化,即最富裕的人群追求奢华的高消费,贫穷的人群则只能享受基本生活消费。这不利于兵团整体消费能力的提高,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消费作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作用的发挥。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分配制度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要处理好二次分配之间的关系。初次分配应跨越体制内与体制外的福利鸿沟,完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福利保障机制,消除垄断势力,通过市场体现效率与公平;再次分配更加重视公平通过强制征税与自愿奉献两种渠道调整收入结构、财富结构,缩小先天的不公平程度。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以信息化和工业化作为城镇化的有力支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改变收入分配结构,逐步加强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第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外生动力内生化。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市场化程度,有利于通过市场机制自发产生发展动力。虽然测算结果表明兵团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升,但是兵团诸多行业缺乏竞争导致低效率。因此,在政府引导下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是兵团获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生动力的重要途径。加快推进兵团城镇化建设,通过农民市民化改变兵团需求结构和收入结构进而提高消费水平,增加消费动力。
第三,转变生产方式,提升资源环境适应能力。资源与环境正成为兵团经济发展的最大约束。粗放的生产方式不仅快速消耗资源,而且排放污染增加环境负担,这是一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所以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必须要从思想创新、战略创新、技术创新着手,通过政府、企业与个人的共同努力,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瑞龙.收入分配改革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人民日报,2013-2-21
2.刘春宇,闫泽武.构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10(6)
3.沈露莹.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阶段评估[J].上海经济研究,2010(6)
4.李玲玲,张耀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及初步测评[J].中国工业经济,2011(4)
5.陈作成,龚新蜀.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与路径选择[J].新疆社会科学,2012(1)
6.陈作成,龚新蜀.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J].广西民族研究,2012(2)
7.何菊莲,张珂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测评[J].经济学动态,2012(10)
8.袁晓玲,张薇等.新兴工业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6)
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2005-201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2
10.谭宗台.发展经济学[M].山西经济出版社,201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政研室.人均GDP1000-3000美元消费结构升级的国际比较[EB/OL].(2006-02-16) http://zys.mofcom.gov.cn/aarticle/e/200602/20060201518942.html
12.陆铭,陈钊等.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关系[J].经济研究,2005(12)endprint
经济增长的粗放性、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和资源环境的非持续性是兵团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特征。结合测评结果,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共享发展成果。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导致不同行业收入差距扩大,不同人群收入差距拉大,社会成员不能平等分享发展成果。导致需求结构呈现两极化,即最富裕的人群追求奢华的高消费,贫穷的人群则只能享受基本生活消费。这不利于兵团整体消费能力的提高,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消费作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作用的发挥。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分配制度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要处理好二次分配之间的关系。初次分配应跨越体制内与体制外的福利鸿沟,完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福利保障机制,消除垄断势力,通过市场体现效率与公平;再次分配更加重视公平通过强制征税与自愿奉献两种渠道调整收入结构、财富结构,缩小先天的不公平程度。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以信息化和工业化作为城镇化的有力支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改变收入分配结构,逐步加强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第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外生动力内生化。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市场化程度,有利于通过市场机制自发产生发展动力。虽然测算结果表明兵团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升,但是兵团诸多行业缺乏竞争导致低效率。因此,在政府引导下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是兵团获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生动力的重要途径。加快推进兵团城镇化建设,通过农民市民化改变兵团需求结构和收入结构进而提高消费水平,增加消费动力。
第三,转变生产方式,提升资源环境适应能力。资源与环境正成为兵团经济发展的最大约束。粗放的生产方式不仅快速消耗资源,而且排放污染增加环境负担,这是一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所以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必须要从思想创新、战略创新、技术创新着手,通过政府、企业与个人的共同努力,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瑞龙.收入分配改革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人民日报,2013-2-21
2.刘春宇,闫泽武.构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10(6)
3.沈露莹.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阶段评估[J].上海经济研究,2010(6)
4.李玲玲,张耀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及初步测评[J].中国工业经济,2011(4)
5.陈作成,龚新蜀.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与路径选择[J].新疆社会科学,2012(1)
6.陈作成,龚新蜀.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J].广西民族研究,2012(2)
7.何菊莲,张珂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测评[J].经济学动态,2012(10)
8.袁晓玲,张薇等.新兴工业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6)
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2005-201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2
10.谭宗台.发展经济学[M].山西经济出版社,201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政研室.人均GDP1000-3000美元消费结构升级的国际比较[EB/OL].(2006-02-16) http://zys.mofcom.gov.cn/aarticle/e/200602/20060201518942.html
12.陆铭,陈钊等.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关系[J].经济研究,2005(12)endprint
经济增长的粗放性、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和资源环境的非持续性是兵团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特征。结合测评结果,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共享发展成果。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导致不同行业收入差距扩大,不同人群收入差距拉大,社会成员不能平等分享发展成果。导致需求结构呈现两极化,即最富裕的人群追求奢华的高消费,贫穷的人群则只能享受基本生活消费。这不利于兵团整体消费能力的提高,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消费作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作用的发挥。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分配制度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要处理好二次分配之间的关系。初次分配应跨越体制内与体制外的福利鸿沟,完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福利保障机制,消除垄断势力,通过市场体现效率与公平;再次分配更加重视公平通过强制征税与自愿奉献两种渠道调整收入结构、财富结构,缩小先天的不公平程度。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以信息化和工业化作为城镇化的有力支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改变收入分配结构,逐步加强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第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外生动力内生化。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市场化程度,有利于通过市场机制自发产生发展动力。虽然测算结果表明兵团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升,但是兵团诸多行业缺乏竞争导致低效率。因此,在政府引导下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是兵团获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生动力的重要途径。加快推进兵团城镇化建设,通过农民市民化改变兵团需求结构和收入结构进而提高消费水平,增加消费动力。
第三,转变生产方式,提升资源环境适应能力。资源与环境正成为兵团经济发展的最大约束。粗放的生产方式不仅快速消耗资源,而且排放污染增加环境负担,这是一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所以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必须要从思想创新、战略创新、技术创新着手,通过政府、企业与个人的共同努力,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瑞龙.收入分配改革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人民日报,2013-2-21
2.刘春宇,闫泽武.构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10(6)
3.沈露莹.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阶段评估[J].上海经济研究,2010(6)
4.李玲玲,张耀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及初步测评[J].中国工业经济,2011(4)
5.陈作成,龚新蜀.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与路径选择[J].新疆社会科学,2012(1)
6.陈作成,龚新蜀.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J].广西民族研究,2012(2)
7.何菊莲,张珂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测评[J].经济学动态,2012(10)
8.袁晓玲,张薇等.新兴工业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6)
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2005-201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2
10.谭宗台.发展经济学[M].山西经济出版社,201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政研室.人均GDP1000-3000美元消费结构升级的国际比较[EB/OL].(2006-02-16) http://zys.mofcom.gov.cn/aarticle/e/200602/20060201518942.html
12.陆铭,陈钊等.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关系[J].经济研究,2005(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