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视角下的建筑评论工具与方法
——“清华建筑思想论坛”第7期评述

2014-02-20范路

世界建筑 2014年6期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师建筑

范路

多元视角下的建筑评论工具与方法
——“清华建筑思想论坛”第7期评述

范路

1 清华建筑思想论坛第7期海报

2014年5月17日,第7期清华建筑思想论坛以“建筑评论的工具与方法”为主题,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泽生厅如期举行。建筑评论是建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别于情感的表达和趣味的好恶。它是一种获得知识的方式,是抵达真相甚至真理的途径。建筑评论没有唯一的思想方法,但它一定需要可靠的工具和方法。本期论坛由张利教授主持,邀请了海峡两岸14位建筑学者,从他们各自不同的视角和经历,探讨建筑评论的工具与方法。

首先发言的是台湾著名小说家、建筑策展人、评论家阮庆岳。阮庆岳以其写小说和评论建筑的经历开场,主要介绍了他近些年从事的一种特殊的评论建筑的活动——建筑策展。在他看来,评论最终是要说出观点,让别人了解。当下社会,民众对于文字兴趣已大不如前,而策展恰好是另一种有效且重要的发言方式。一方面,展览可以让人们更容易进入语境;另一方面,策展可以邀请一批理想相同的人参与进来,用多种声音表述同一议题。这些展览不再局限于展览馆内,它们更多以城市实地建造的方式积极介入现实生活,如2005年的“城市的苏醒”展和2011年的“朗读违章”展等。

接下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周榕副教授以“作为知识组织方式的建筑评论”为题进行演讲。周榕认为,当前建筑院校主要教授三个知识系统——解释系统(理论课)、陈述系统(历史课)和功能系统(设计课)。这3个系统看似很完善,但它们无法回答建筑是怎么被创作出来的。而建筑评论作为建筑知识组织第4个体系,则有可能打破原有体系的限制。建筑评论以长期被忽略的方式进行组织,创造性地活化零散的知识。这种知识组织方式就是建筑评论的工具与方法,它不是要进行解释,而是为了生成意义。具体而言,它包括交叉组织、活化组织和创新组织3大类,旨在建构开放包容的具足世界。

随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张路峰教授针对“建筑评论写给谁看”这一主题进行分析。张路峰开宗明义地指出,建筑评论应该为读者服务,其重要功能之一便是产生理解和沟通。当下的建筑评论界有一些不好的风气,例如:“打着灯笼照太阳”、没看懂评论对象、没发现学术问题的不专业现象;欲言又止、含糊其辞、拐弯抹角、声东击西、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的不坦率现象;生搬硬套理论名词、简单问题复杂化、太多废话的不通俗现象。他进而认为,建筑评论应该向电影评论和美术评论学习,走出学术小圈子,把评论写得好看,引起大众的兴趣,让建筑评论与建筑实践更加互依互动。

中国当代的建筑评论深受西方建筑批评传统的影响,但又有自身非常特殊的境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建筑策展人李翔宁教授探讨了“想像中国的方法”。李翔宁的演讲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以来建筑批评的一些重要来源,并指出这也是当下我们进行建筑批评时非常重要的工具和思想方法。第二部分以24个关键词探讨了研究中国问题的向度,具体分为现象与诉求、操作框架、话语工具、实践策略4个方面。第三部分则分析了中国研究的3种视角缺失:精读(close reading)与图绘(mapping)的缺失,理论研究与批评互动的缺失,以及技术导向的文化批评的缺失。

任何建筑都不产生于空无,而是承载变化意义的实体。建筑出现的时候,便是意义转变的时候。南京大学的胡恒副教授以此为视角,将“回归者”作为建筑评论的对象。在胡恒看来,当一个建筑出现的时候,某些东西会消失,而评论就是让消失的东西“回归”。由此产生了“消失者”和“回归者”这一对概念。对“消失者”而言,需要关注的是什么在消失、怎样消失和“消失者”在哪里。对于“回归者”来说,有3个关键的时刻:项目出现时(“回归者”存在)、建筑完成时(“回归者”消失)、写作开始时(“回归者”回归)。之所以让“回归者”在文本中回归,是因为它是建筑的一个隐蔽内核、基本价值,并左右着建筑在后一阶段的命运。评论便是以文字推动“回归者”回归:当建筑还存在时,消解其物质性;当建筑不存在时,延续其另一生命。总的来说,这是一场文字与建筑的角逐。

想要评论建筑,便无法回避评价标准的问题。对建筑师俞挺来说,他建筑学评论的“游标卡尺”便是身体和生活。俞挺认为,没有身体和生活就没有建筑学,所以要先讲生活的意义,之后才能谈所谓的社会意义、人文意义和历史意义。他还认为,对建筑学非常重要的有美学意义、工程意义、技术意义和管理意义。认识到建筑学基本范畴的广泛性,建筑系的学生就不会那么苦闷,他们可以找到好多条道路。只有成为丰富生态化的建筑师团队,建筑师才有话语权,枯干的建筑师类型一定完蛋。

北京建筑大学的金秋野副教授回归语言本身,由此探讨他对建筑评论的理解。在金秋野眼中,建筑评论的主要工具就是语言。中国人用中文,写好的中文就是建筑评论的一个基本点。评论的语言要符合中文语言习惯,用短句不用长句,杜绝翻译腔。用清晰、简洁、有力、优美的中文,向职业建筑师发言,向其他领域发言,向大众发言。评论本身可以是诗性的艺术,可以脱离实践束缚,自成局面。此外,建筑评论要有新的文体,要在结构上多下功夫,要有别于其他建筑写作。评论题目一看就无法归类,内容也全然不同于理论、历史、札记、项目说明等。评论要有高度文学性,同时保持理智的干净。评论要极为可读,发人深省,但又不是空泛的随感。评论要立场鲜明,又摇曳多姿。评论不追求客观性,但要真诚地面对生活,要锁定事实,揭穿谎言。

2-8 论坛嘉宾(左起):阮庆岳,周榕,张路峰,李翔宁,胡恒,俞挺,金秋野

台湾著名建筑学者夏铸九,结合其西方求学经历与中国文化视角,为大家展现了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用后评估到论述实践”的理论与方法图景。夏铸九的演讲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1960-1970年代重视使用与功能的环境评估和用后评估方法;第二部分以1980年代塔夫里(Manfredo Tafuri)的理论为视角,探讨了塔氏所反对的西方理论界的操作性批判(operative criticism)及其对当代的影响;第三部分关注建筑论述与设计措辞,讨论了20世纪文化研究与文学批评对建筑评论方法的影响;第四部分以论述的空间作为结论,认为建筑批评就是建筑历史的写作,是论述实践的历史写作的空间,又是建筑论述话语的建构和权力的草皮。

建筑评论可以从宏观的理论架构出发,也可以从微观的建筑要素入手。《建筑师》杂志的主编黄居正以“柱身的欲望”为题,从一个最基本的建筑元素出发讨论建筑意义,并展现其小中见大的理论方法。黄居正从日本建筑师筱原一男的柱子设计引出论题,进而以哥特建筑中的柱为例,分析结构逻辑和视觉逻辑的关系;以奥古斯特·佩雷设计的柱为例,讨论结构理性和古典秩序的关系;以巴塞罗那德国馆中的柱为例,探究真实结构与观念象征的关系。他由此得出结论:柱子在空间里面会形成张力,柱子所有的欲望就是要体现空间的品格。

作为第10位演讲者,资深策展人、建筑评论家史建,通过其近年来的5种工作状况,呈现了他对建筑评论工具与方法的理解。这5种状况分别为:“新国博改扩建项目检视”文章写作、“天后宫——上海总商会区域空间研究”展览、《北京跑酷:18个区域路上观察》出版、主持“新观察”建筑评论专栏、“与中国有关: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访谈。史建为这些工作状况总结了3个特点:一是做小事,二是支离破碎,三是自娱自乐。

建筑批评是否可行,其必要条件又是什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宋昆教授,以非常睿智的提问方式对建筑批评进行反思。宋昆认为,建筑批评的可行性有三个条件——概念是否一致,大家说的是否是一件事(关于读者);文本是否开放,作者不要限制他人的观点(关于文本);“误读”是否合法,他人的误读作者也要容忍(关于作者)。而基于这3个条件,他大胆地提出了疑问:当同时满足“中国的、当代的、批评的”3个附加条件时,建筑批评是否还可行?

在建筑学中,批评与设计是何种关系,批评如何促进设计,又如何自主?东南大学的葛明副教授以“设计/批评”为题对此展开了论述。在葛明看来,设计是建筑学的某个甚至唯一的核心。如果当代批评要有位置的话,它就必须对设计有所反映和促进。接下来,他从3个方面分析了设计和批评的关系。第一,以设计为开始。设计分为设计哲学(道)、设计法(法)和设计技术(术)3个层次。批评对此应该非常敏感,知道是在哪个层面讨论设计。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讨论是不能促进设计的。第二,词与物。词语和物体是有关系的,而当人类盲目使用理性,使词不能回到物时,词语就失效了。因此,建筑批评的关键词应该和设计有关,应该是词与物的交织。第三,批评的自主性。批评有助于设计,但不趋从于设计。它必须和设计有一定距离,才能与设计和历史一起共同构成建筑学科。而批评使用的词语应该体现建筑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价值。

华南理工大学的冯江副教授,以“涟漪:水产馆的重读与重现”为题进行演讲。冯教授以老一辈建筑大师夏昌世1951年设计的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展览会水产馆为考察对象,从“建筑师自己怎么思考”、“历史中他人如何评论”、“今天我们如何理解”3个方面进行分析。他从建筑评论者的视角对建筑历史学进行了重构,进行了一次关于解读或误读的新意义建构。

作为最后一位演讲者,清华大学的青锋老师以“虚无时代的评论策略”为题进行发言。青锋认为虚无时代的评论策略是:接受后尼采时代虚无主义的前提;肯定个体目的论的核心作用,挖掘英雄的价值;在地平线的融合中创造新的可能。在具体操作上,他从“Why”、“Order”和“How”这3方面入手,对当代有影响力的建筑师的作品进行分析。至于谁是真正的英雄,他认为时间和人们的选择会做出最终判断。

在对话与提问环节中,评论与理论的关系、评论如何介入建筑生产、如何学习建筑评论等问题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焦点。嘉宾们也积极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建筑理论更多是学术内部的讨论,而建筑评论可以面对学术界也可以面向大众;建筑评论更具主观性,是对评论人感觉的表达,其文风也与评论人的个体特质有关;建筑评论有某种独立性——和建筑生产过程类似的独立性;可以学习的是评论的方法而不是评论本身,建筑写作与个人的天赋有关,但都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等等。

无论是补充历史、理论、设计的第4个建筑学支点,还是与它们并行的时间维度;无论是宏观描绘的建筑图景,还是微观的自我诠释,当今的建筑评论已不可能是唯一模式了。它不仅要面对建筑学内部的各个方面,更要面对社会和大众,面对今天中国建筑与城市问题的挑战。多元视角下的建筑评论应该是个工具箱——不同的评论者,面对不同的具体问题,选用不同的工具。□

Tools and Methods of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Report on the Seventh Proceeding of the Thinking Architecture Tsinghua Forum

FAN Lu

9-15 论坛嘉宾(左起):夏铸九,黄居正,史建,宋昆,葛明,冯江,青锋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14-06-03

猜你喜欢

建筑学建筑师建筑
胖胖的“建筑师”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建筑的“芯”
当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