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出版新观察
2014-02-20张梦童
张梦童
从数字印刷被引入我国开始,按需出版就被看作是一个非常有发展潜力的领域,然而10多年过去了,国内市场依旧不温不火。在按需出版这个大舞台上,国内入场者众,但要说出究竟谁是鹤立鸡群的佼佼者,恐怕连一个名字都点不出来。2012年后,2011年1月颁布《数字印刷管理办法》的出台,降低了企业从事按需出版印刷的门槛,加上高速喷墨印刷设备开始逐步落户凤凰集团、大恒集团等大型印刷企业,按需出版印刷仿佛在我国有了明显提速,2013年,情况又如何呢?我们来一探究竟。
大资本强势介入
从事按需出版印刷业务的主要有3个主体,近两年在投资按需出版方面,其都体现出了大资本进入的特征。
1.民营印刷企业
数字印刷最早在图文快印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很多图文快印店从最早的1~2本出版社样书,做到后来有了稳定的按需出版印刷业务,比如郑州今日文教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今日文教”),从2007年开始陆续与出版社合作,作为没有出版资源的民营资本从样书做起,目前按需出版的黑白印量已经占到其数字印刷总印量的一半。近两年,资金实力更加雄厚的民营印刷企业也开始愿意花更多精力投入在按需出版市场,比如上市公司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为了给出版社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目前已经搭建了“商印快线”网络平台,剑指按需出版印刷市场。虎彩集团先是在2012年大手笔购入两台HP高速喷墨印刷设备,安装在北京京华虎彩有限公司后,据业内人士透露,2013年虎彩又将在浙江绍兴安装HP高速喷墨印刷设备,继续主攻按需出版业务,在未来的几年内,其布局是在全国发展9个数字印刷基地:北京、东莞、绍兴、南京、山东、武汉、重庆、西安、沈阳。
2.专业出版社下属印刷企业
专业出版社出版的窄众图书往往印量有限,所以这部分出版社下属印刷企业涉水按需出版也比较早,比如最早涉水的知识产权出版社下属北京中献拓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事数字印刷已有10多年,目前,其按需出版图书每年已达数百种。近两年,加入按需出版阵营的专业出版社下属印刷企业逐渐增多。比如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下属出版社北京京师印务有限公司便引进了高速喷墨印刷设备,尝试按需出版印刷业务;2013年,石油工业出版社下属北京中石油彩色印刷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彩印”)也启动了按需出版印刷业务。而且后来者大多选择了高投入的喷墨印刷设备,并匹配了后端生产线。
3.大型出版传媒集团下属新华印刷集团
进入“十二五”时期,国家大力推进出版传媒集团整合,各地新华印刷企业相继并入出版传媒集团,在出版传媒集团纷纷“上市”、做大做强的过程中,数字出版几乎是各家出版传媒集团进行业务整合和战略布局的重点。作为数字出版的一部分,按需出版印刷自然被提上日程。2013年,大手笔引进高速喷墨印刷设备和马天尼数字装订联动线的河南新华印刷集团(以下简称“河南新华”)就是这种情况。河南新华市场营销部经理杨淼对记者坦言:“河南新华投资上千万元做按需出版印刷业务的很大原因是为配合整个传媒集团的数字化战略。这个项目是整个出版传媒集团数字化战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直密切关注按需出版市场发展的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大方正”)产品经理陈鸿亮也对记者表示:“拥有大型出版传媒集团背景的各地新华印刷集团正成为按需出版印刷的主力军。”
总的来看,2012年之后,国内按需出版印刷市场确实正在加速,采访中有多位业内人士都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而且在这波行情之中,大资本进入是一个显著特征。因为传统印刷企业迫切需要进行业务转型的现实和出版传媒集团战略布局的需要,都成为更多大型印刷企业开展按需出版印刷的强大推力。而这很可能会对没有出版背景的企业产生影响。郑州今日文教总经理归萍就明确表示:“国内正有更多大资本进入这一市场,无资金和无出版背景的民营企业经营起来已经遇到困难。”
活件从哪来仍待解
投资按需出版印刷的热情正在被重新点燃。但是10多年来,限制按需出版印刷发展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多位受访者都对记者表示:质量不是瓶颈,对于普通图书来说,内文是单色黑白印刷,无论是采用静电还是喷墨印刷设备,客户都是可以接受的,彩色插页和封面使用HP Indigo数字印刷机客户也能认可。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想像Lightning Source那样获得足够的活源,将按需出版印刷业务做出规模仍然困难。
北大方正陈鸿亮经理对记者表示:“近两年虽然有大资本进入,但是很少有印刷企业的数字印刷设备能够吃饱。”当记者向多位业内人士咨询:“目前在按需出版印刷领域为何会有一些令业界震惊的投资呢?”记者得到的答案也多是“猜不透”。
所以,以当前的情况来看,目前大资金注入的动因只能是业务布局和战略投资。中石油彩印生产工艺部李斌先生就对记者表示:“2014年初,我们引进的生产型数字印刷设备及配套数字印后设备应该就能敲定。加上我公司已有的1台彩色数字印刷机和2台黑白数字印刷机,我们的按需出版印刷能力还比较大。从目前情况看,我们每年大约有300多种社内图书可以实现按需印刷,但是要让设备吃饱还是要开拓社会资源。不过我们依然坚信短版订单会日趋增多。因此我们索性在‘卖螃蟹的还热情,吃螃蟹的还不多的时候先进入。” 河南新华杨淼经理也给记者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目前,按需出版印刷业务就像养孩子,养孩子在他25岁之前都没多少回报,但是我们一定会老,所以孩子一定要养,坚持25年就好了。对于按需出版印刷也一样,传统书刊印刷业务必将衰退,所以按需出版印刷就必须要开展,坚持3年,3年后也许就柳暗花明了。”
所幸的是,对于培育按需出版市场这项工作,无论是出版传媒集团还是印刷企业都不是在被动等待。中石油彩印已经开始承接其他出版社和民营机构的业务,并积极引导专业出版社接受按需出版业务。河南新华杨淼经理透露:“河南新华2013年的按需印刷生产线订单并不充足,2014年通过拓展地方志和专业类高职教材业务,按需印刷生产线会取得较好的发展。而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各出版社也在探索按需出版的商业模式,尝试如何从低印量图书中实现盈利。”北大方正陈鸿亮经理表示:“目前很多印刷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了按需出版要想做大,出版资源和客户资源的积累是一个相对较慢的过程,其中数字资产平台的打造将发挥重要作用。”而事实上,凤凰集团、湖北新华、虎彩集团等都已经在着手打造跨地区的数字资产云服务平台。当下,“活从哪来”的问题或许还是个问题,但是随着“慢资源”过程的积累和“快订单交付”系统的建设,有远见的出版传媒集团已经开始未雨绸缪,进行供应链布局。这个问题不是永远无解。
延伸服务需重视
如果单纯地将按需出版印刷看作是“短订单的印刷复制”,那么在市场需求无法上量的情况下只能是无法盈利,而且在按需出版印刷市场需求上量之后,恐怕也只会陷入同质竞争。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开展按需出版有没有联动效益?
我们先来看一个海外的实例。加拿大Blitzprint公司原本也是一家传统书刊印刷企业。在传统印刷业务逐渐萎缩的背景下,Blitzprint公司开始开展数字化业务,切入点便是儿童图书和个性化回忆录的按需出版。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传统业务和数字业务的融合,如何让数字业务发挥最大效益也曾经困扰着Blitzprint公司。然而通过MIS系统的打造,第一个问题已经解决,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开展按需出版业务,Blitzprint公司的数字资产得到快速积累,它抓住时机,并没有让这些数字资产躺在云端“睡觉”,而是衍生出了一家新的公司和网站,为客户提供包括按需出版印刷在内的一条龙服务,比如对书籍提供设计、编辑服务,分销和市场推广的咨询服务,适应各种不同阅读器的电子版本的转换服务,这些服务当然都是有价的。
以按需出版印刷服务为基点,最终实现“让服务内容超越印刷”的不仅只有海外的印刷企业,事实上,早期涉足按需出版印刷的北京中献拓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在按需出版数字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上做了一些尝试。这家公司涉足按需出版印刷的时间比较早,但是目前来看这块业务并不是他们盈利最高的部门,但是却拓宽了这家公司在其他业务领域的发展。目前北京中献拓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按需出版印刷业务已经和数据处理中心的业务相结合,为客户提供前端内容数字化、格式转换、按需出版印刷等业务,形成了前端后端完整的业务架构。
由此可见,将按需出版印刷切割出来,单独地作为一块业务来发展并不明智,如何在国内市场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下,先从按需出版印刷做起,逐步积累数字资源,进而增强客户黏性,开拓延伸业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尽管,目前国内按需出版的发展受政策、成本、商业模式等诸多影响,按需出版在国内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但是对于按需出版的光明未来,几乎没人能够否定,尤其是在4G时代来临、5G时代即将开启,碎片化阅读渐成趋势的当下,作为一种更便捷、更环保的出版方式,其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当前,我们要做的便是在市场酝酿期早介入、多尝试,抢先布局,决胜未来。按需出版,何时再度提速?两年?三年?没人能给出准确答案,但是我们能看到的是,大资本介入后,借助更多的数字平台打造和运营,这一市场必将再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