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能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2014-02-19郑冲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23期
关键词:线损管理

郑冲

摘 要:本文对提高线损的电能计量自动化四分法、计量系统功能等进行介绍,并对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线损分压;线损管理;线损分区电能计量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TM933 文献标识码:A

电力行业通常将线损分为管理线损和技术线损,其中所谓的技术线损是指在电力的传输中所产生的电能的损耗,管理线损是指再电能的传输中因为计量、抄表等带来的误差,从而导致电能出现损耗。传统的电能计量表已不能满足电力建设和社会的要求,因此电能计量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将有效实现对电能精确的统计、分析,从而更方便的为相关部门提供更为有利的数据,找出其中异常的原因。

1 四分法及其特点

1.1 线损分压管理方法

该方法通常是在管路的线路范围内,根据电压等级对线路线损进行计量,最后统计结果。这种管理统计的方式,其是指就是根据电压的不同,对电网线的损耗进行统计,如35kV、10kV、特高压输电线路、110kV等输电线路的损耗进行分别计量,最后通过专门的方式,实现对电能损失的计量。

1.2 线损分线管理方法

所谓的分线则表示电力部门对辖区内的各个不同的设备出现的电能损耗进行统计、考核。在电力的运行当中,各个不同的电力设备原件会耗损电能,而其主要的设备包括变压器、输电线路等。通常在该方法的应用当中,对主设备的考核包括主变贬损、10kV馈线和送电的线路。

1.3 线损分区管理方法

该方法是按照行政区域作为划分的单位,从而对整个区域进行合理的话分。再根据区域的划分对输电线路、设备等损耗进行综合的统计分析,因此对线损进行考核。

1.4 线损分台区管理方法

所谓的分台区则是对相关的公用的用电设备按照一定的区域进行划分,然后在对其进行管理。对于公用的电压器的损耗,电力部门应首先做好准确的统计,然后在进行数据的分析,最后再进行相关的考核。

2 计量自动化系统

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系统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就是为了满足用户以及社会现实的需求,自动化系统功能包括:处理线损模型相关的内容、进行线损的分析查询、处理相关报表、对线损计算的调度等。

该系统基本的功能中国档案管理模块,其主要包括相关线损指标,如线损指标、线损模型、线损数据权限。而对于线损的指标,则是判断线损是否符合当前的正常的标准;线损的模型则是结合各方面数据,对线损进行计算;电网损报则是通过模型所作出的计算,对线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报表。而该报表和全国的线损报表相同,但是区域的不同使得报表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南方电网对线损报表分为分压、分区、送电线路损耗、台区损耗、变电站母线不平衡,以及线损四分小指标统计表组成。对这些内容其通过终端可查询。

而线损的查询通常分为时间段的查询和线路损耗的查询。以线路的损耗为例,可一次对该区域内的多条线损进行查询,包括在一天内的出和进情况。

线损的分析则主要包括同期数据的异常比较。所谓的同期的比较则是对在该时段内电量的供入和输出进行的对比,比如昨天和今天,从而和得出相关的环比数据,以此更好的做好对线路的线损管理。而所谓的异常分析则是指通过线损计算和电量的波动进行的统计分析;异常统计相对较为简单,其即是对日线损及月线损的异常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对异常的清单记录进行查询。

自动化计量系统不仅具有上述的装置,还包括很多辅助的功能,如通过系统可实现对线损量的计算、模型的构建和对电量科学的调度。在模型构建方面,是以变电站、计量点和馈线的数据损耗分析后得出的,并结合相关的理论,实现对模型的构建。线损的计算,则是通过材料,从而凑去除计量点损耗的电量,对其线损率进行计算,最后得到结果,包括自动调度线损以及手工触发线损。

3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的应用

本文以线损在线实时计算为例,根据线损率的公式,即线损率 =(供电量-售电量)/供电量×100%;在计量自动化系统线损模块中通过对已有的各种变电站、大客户、馈线以及计量点等各种资料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创建出相应的线损模型,并依照监控资料的相关变更来实现对线损模型的自动更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线损模型的解析、对计量点电量的抽取以及对线损率的计算这几个环节来完成线损的计算。

同时通过各监测点对数据的采集来完成对不同管理方法下的线损的自动统计。具体的来讲就是公用部分电能损耗、不同等级电压线路损耗等都纳入到电能的损耗当中,并进行统计分析。如以某供电局管理为例,截止2013年7月,共有3319台符合终端被直接纳入到计量自动化系统当中,其覆盖率达到99.2%、在线率97.35%、数据完整率96.59%;同时配变部分接入终端台数为3001台,覆盖率为99.89%;厂站遥测借助采集终端103台,覆盖率为100%,数据完整率在99.87%。而对损耗的统计则根据设定的时间段,如按照每15分钟的周期对其进行实时的统计,并对出现的异常做出提示。

在该系统对数据采集中,主要依靠专用电力网络或者是移动通信网络,由于在传输的过程中会出现线路信号不足、终端故障和通讯故障等,导致相关数据的出现错误或者是不完整等问题。因此,在此时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对坏数据进行处理,通过人工的计算,得到相近的线损的值。

对此,通过对上述四分线损的综合统计,形成相应的统计报表。从而根据系统的权限,对在不同时间段的线损的结果进行逐级权限的查看。而电力工作人员则根据这些统计的数据资料,对不同线路具体的线损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同期比较,分析线损出现异常的情况,从而为后续的电力维修部门、电力管理部门对电力的管理进行处理,如因为偷电、计量故障等导致的线损可有效的、及时收到遏制,从而保障电力公司的经济利益。

结语

总之,随着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电网成为未来电网发展的趋势。因此,电量自动化系统在在线损耗管理中的应用是实现现代电网自动化管理的第一步。通过对线损的计算,为后续的电网整体优化奠定基础,从而提高电网整体的利用的效率和准确性,更好的服务于市场。

参考文献

[1]邹莉.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及意义[J].科技视界,2013,30(18).

[2]李晖.试论如何减小电能计量线损率波动[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3,15(10).

[3]黄雄伟.应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减少线损率波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04).

猜你喜欢

线损管理
县级供电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和线损管理工作强化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