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

2014-02-19王晓明刘珍杰

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全员就业指导信息化

王晓明+刘珍杰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同时,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笔者所在的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紧抓就业,大力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近几年来,学校平均就业率为96.7%,截止2013年6月底,201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5.3%。

树立全方位指导意识

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要进行全方位指导,既要包含态度层面的引导、知识层面的灌输和技能层面的培养,又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力建设指导、就业求职营销力建设指导、就业保护力建设指导和创业指导。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融入学校整个教育工作中;不但从经费、人员和物质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更重要的是,在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方面,学校还在组织上给予保障。

学校将毕业生就业指导领导小组调整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委员会,全方位地将学生的生涯指导、学业指导、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内容统筹考虑,安排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的方方面面融入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等,要求全体教职员工树立人人参与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观念,大力送培教师参加专业化训练。学校现有取得高级职业指导师资格的1人,职业指导师资格的8人,建立起专家型教师队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

建立全过程指导机制

全程指导,就是将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这项工作贯穿于学生在校生涯的整个过程,让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成为指导学生学业完成、培养职业素质、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的重要阵地。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我们认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过程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着力职业生涯规划力的打造;第二阶段主要进行规范意识、团队意识、人际沟通、执行力等职业核心能力和求职技巧营销自我能力方面的教育,着力求职营销力的打造;第三阶段主要进行诚信教育、社会化接轨教育和自我保护等方面的教育,着力就业保护力的打造。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既是一项教学活动,也是一项学生工作,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必须做好全过程指导的机制建设。学校建立了三级指导机制,在学校层面建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委员会,在各学生系建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领导小组,在各班级设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专责,保证了指导机制的统一性;开设相应的课程,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学校在不同的学期给学生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与发展》《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口语交流》等课程,帮助学生得到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技巧;建立相应的辅助机制,服务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需求的全过程,建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咨询中心,对学生进行因人而异的、面对面的个案就业指导,化解学生的思想问题,建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协会,让学生团体在开展活动中加强自我思考和自我提升。

建立全员指导模式

全员指导,就是指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不仅是学校就业工作部门的事情,而应该是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任务;就是要动员学校的各种相关资源,并加以整合与优化,让参与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人员不仅包括学校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还包括专业课教师、学生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等,更应该包括学校领导、学校中层干部和普通教职员工。所有部门应关注和参加学校的整个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分析、规划与控制,尽量为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求职创造最大的需求价值,使学生从中获得市场竞争力,使学生求职成功率最大化。

学校专门建立就业风险保证金制度,把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作为考核学校各部门干部职工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督促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为中心的全员工作责任机制;形成全员关注、全员参与、全员对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负责的局面;适应网络信息化的时代要求,加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信息网站建设,学校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学生通过网络信息平台选取需求的信息,师生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加强沟通交流,建立网上网下、校内校外、课内课外指导相互交融的全员指导。

创新信息化指导平台

信息化指导,就是要建立适合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特点的网络信息化平台,将网络信息化的优势运用到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上来,让指导的方式方法突破传统方式方法的时空限制和禁锢。学校适应网络信息化时代的特点,针对学生的需求,加强网络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利用网络建设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资源网站、教师在线指导栏目、职业生涯规划博客、职前教育课堂、学生在线留言等栏目,突破了传统指导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增强了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了教学开放性。信息化指导平台的建立,不仅保证了学生在校内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指导,在学生去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期间也能够得到及时的指导,广受学校学生的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员就业指导信息化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