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彬:二次创业更辉煌
2014-02-19贾第
贾第
2013年年初,禽流感给畜禽养殖业带来了毁灭性灾难。而一条来自大连远行家禽育种有限公司的消息,却让很多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感到精神为之一振。
2012年底和2013年6月,远行公司分两批从美国安伟捷家禽育种公司引进爱拔益加(AA+)祖代肉种鸡3万套,年产父母代种鸡160万只以上,6月末开始对外提供父母代种雏,对大连市乃至整个辽宁省肉鸡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高长彬,就是远行公司的创始人。
敢拼搏,大不了从头再来
高长彬的家乡在黑龙江省五常市。1996年,他办起了自己的养鸡场和饲料厂,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每天除了去饲料厂和养鸡场,就是接送女儿,一家子其乐融融。然而,他却经常失眠,因为小富即安不是他的追求。
2002年,大连市政府到黑龙江省招商引资。高长彬毅然决定,将自己的工厂变卖掉,到大连二次创业。此举遭到全家人的一致反对,但最终,他还是说服了家人,揣着自己在老家做生意辛苦攒下的100万元满怀壮志地去了大连。那一年,他40岁。
第一次来到大连,这座城市对于他而言,是完全陌生的。在这里,他没有一个亲戚朋友。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高长彬创办了大连光达禽业有限责任公司。转眼间,到了2003年。本打算大展拳脚的高长彬怎么也想不到,一连串的打击接踵而至……
讲信誉,厚德载物路更宽
59岁的王玉华,是高长彬的老乡,打一建厂就从五常来到这里工作。她和丈夫周志共同负责一栋鸡舍。平时每个月工资2000多元,产蛋期更高些,夫妻俩一年能挣5万多。公司总经理李永清告诉记者,现在所有孵化场加饲料厂共有14个厂区,500多名像王玉华这样的外地工人在这里工作,企业为所有工人都交纳保险。
王玉华说,他们之所以从五常大老远跑这儿来干活,就是因为老板讲诚信,即使这两年受禽流感影响,公司效益不好,工人的工钱也一分不差!
在高长彬的心目中,没有员工,就没有企业的未来!而他自己则是这个企业的头号员工。
创业之初,为了省钱,设备的安装和采购,都由他自己在做。2003年,公司终于投产了,鸡的成活率很高,存栏数很快就达到了一万四千只。高长彬带着工人们成天在鸡厂里捡蛋,他一手提个捡蛋桶,一手捡蛋,脚下就像踩高跷一样,苦是苦点,可心里却是甜的。岂料,就在这时候“非典”来袭,整个养鸡行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把影响降到最低,高长彬一方面加强防疫工作,一方面强化对职工的管理。这些措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不仅维护了职工的安全,同时也保障了生产。“非典”期间,光达的肉鸡产量达到了大连之最。
“非典”终于过去了,生产有了起色,高长彬抓紧时间开始筹建新厂房,力图通过滚动发展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然而,还没容得他好好喘口气,又爆发了禽流感。
“禽流感比非典更加可怕,整个养鸡行业都受到致命打击。没有人吃鸡,没有人买鸡,更没有人买鸡雏。”提起往事,高长彬仍心有余悸。这让资金本身就不宽裕的光达公司更加捉襟见肘,巨额亏损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他每天听到的都是同行倒闭或转行的消息。
周围所有人都不做了,只有他还在坚持,这一坚持就是将近一年。
事实证明,高长彬的选择是正确的。禽流感风潮过去之后,养鸡行业迅速发展,鸡雏供不应求,价格一下子翻了好几番,而他则依然信守着自己的信誉。好信誉带来了更多的客户和更大的市场,同行们由此送给高长彬一个雅号“高老大”。
为了加速企业发展,“高老大”不仅接连又收购了几个养鸡厂,还明确提出了“称强不称霸,求稳不求大”的企业理念。
经过几年的大规模扩建,光达公司不仅赢得了多方客户的认可,更成为带动当地养殖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2007年,公司的年产值5000多万元,实现社会效益1.8亿元,养殖户年均增收2.5万元。
2012年9月,大连远行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理念为志存高远,善德者行。对于此,高长彬有着自己的理解:“当兵的时候,指导员经常教导我,做人要厚道,要把情义看得重一些,把钱财看得轻一些。从那时起,我就不停地在体会这句话,到现在,已深深融入到我的心里。人要放眼高远,不计较眼前得失。宽厚者善,善者大成,小成靠智,大成靠德。”
担责任,一起才能走得远
2013年10月10日下午,由大连市农委主办、远行公司承办的首届“大连市种苗畜牧业发展高层论坛”开幕,来自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畜牧总站的相关领导、多位知名专家出席。
参加本次论坛的高长彬表示,远行公司现有30万套父母代鸡,祖代鸡12万套。3年之内,公司父母代鸡数量要达到50万套,祖代鸡要达到20万套,使之成为东北三省最具规模、最具代表的集团化家禽育种企业。并在白羽肉鸡行业的规范、标准、防疫、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高长彬说:“人要学会和别人分享财富。我觉得,前些日子来中国访问的韩国总统朴槿惠有一句话很有道理: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走得远,就要一起走。这话不光可以用来指国与国的关系,也可以用来阐释社会运行。只有大家一起走,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