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专项抽查农产品质量 合格率98.8%
2014-02-19
国家专项抽查农产品质量 合格率98.8%
本刊讯 1月13日,农业部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专项监督抽查结果,共抽取蔬菜、果品、茶叶等733个食用农产品样品,合格样品724个,不合格样品9个,专项抽检合格率98.8%。2013年10月至12月,农业部对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71个生产养殖基地、储藏保鲜库、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进行了抽样,共抽取蔬菜、果品、茶叶、食用菌、禽蛋、生鲜乳、水产品等食用农产品样品733个。抽查对象以规模化生产经营单位及“三品一标”获证企业为主;抽查环节集中在生产、收购、储藏保鲜和运输环节;抽检参数重点是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包括非法添加和禁限用),同时对生产经营单位农产品包装标识和生产经营档案记录进行了检查。农业部要求,对本次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的生产经营单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行处罚,并督促其立即整改。同时,加大对整个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经营档案、投入品使用记录和包装标识的管理,进一步强化“三品一标”认证产品的证后监管力度,维护品牌公信力。
农业部认定145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
本刊讯 为加快推进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监管力度,近日,农业部认定北京市房山区农业环境和生产监测站等145家技术单位为首批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授权承担各主产区相应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定点动态跟踪和风险隐患摸底排查工作。截至目前,农业部已建立起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为龙头,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为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为基础的风险评估体系,通过制定风险评估计划,分年度、按计划、有重点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实施专项评估、应急评估、验证评估和跟踪评估,全面摸清和掌握各类农产品、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隐患的种类、范围和危害程度,提出全程监管的关键控制点,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修订、执法监管、生产指导、消费引导、应急处置、舆情应对和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管理、依法监管提供技术保障。
全国农地流转面积已达四分之一
本刊讯 记者从农业部获悉,截至2013年11月底,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26%左右,全国农村承包50亩土地以上的大户达到287万家,家庭农场的平均面积达到200亩左右。有分析认为,我国农村土地改革开始向纵深推进。2014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望在稳定家庭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推进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的机制,推动农地资源有效配置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说,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坚持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包含三大方面:一是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二是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为主体;三是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在坚持土地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将是接下来的工作重心之一。
全国秋冬种蔬菜面积2013年增加400万亩
本刊讯 2013年全国秋冬种蔬菜面积同比增加400多万亩,生产总量有所增加。专家预计,后期若无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春节期间蔬菜供应总体有保障,但随着春节来临,消费需求旺盛,价格将继续呈上涨态势。据农业部蔬菜生产信息网监测,2013年12月底,全国580个蔬菜重点县信息监测点在田蔬菜面积104万亩,同比略增。其中,西葫芦、豇豆、菠菜、大蒜、花椰菜、黄瓜、芹菜、普通白菜等8类蔬菜在田面积同比增3%以上。
种子法修改进入全面征求意见阶段
本刊讯 近日,记者从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了解到,由该委牵头组织的种子法修改,已形成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征求有关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有关种子企业及地方的意见。据了解,此次修改和完善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保护、育种科研体制、品种管理、植物新品种保护、种子生产经营、监督管理、扶持政策等方面。现行种子法自2000年施行以来,在规范和推动我国种业发展,打破国有种子企业垄断局面,构建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提高品种选育和种子质量水平,促进我国种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种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例如种质资源保护不力,育种科研体制机制落后,植物新品种保护力度不够,行业集中度低、整体竞争能力弱,对种业扶持力度需要加强等,种子法的相关规定已不适应现代种业发展的新要求,亟待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