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J波改变56例的心电图分析

2014-02-19王健侯玉娟孙朝阳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临床分析心电图

王健 侯玉娟 孙朝阳

[摘要] 目的 研究J波改变的病因、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12年3月资料较完整、诊断明确的56例住院患者J波改变,分析病因及心电图特点。 结果 56例患者根据病因不同分为:低温性J波3例,2例患者心电监测发现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抢救无效死亡;高血钙J波2例;神经性J波16例,3例患者出现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死亡;早期复极综合征J波13例;缺血性J波22例,其中2例患者死亡。 结论 J波改变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早期识别高危J波改变患者,根据临床情况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包括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防止猝死发生,可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J波改变;心电图;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40.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a)-0052-03

J波又称Osborn波[1],是心电图上紧随QRS波群之后的J点抬高≥0.1 mV、时间≥20 ms的圆顶状或驼峰状电位变化[2]。近年来有关J波的报道日益增多,J波在器质性心脏病的发生率远高于正常人群,且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日渐受到临床的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56例均为本院2005年8月~2012年3月资料较完整、诊断明确的住院患者,男性48例,女性8例,年龄32~76岁,平均(51±7)岁,病程3 h~7 d。

1.2 方法

采用北京美高仪心电工作站(ECGLAB2.0)或日本光电9130P型心电图机进行12导联心电图同步描记,动态心电图采用美高仪12导同步24 h全信息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

2 结果

56例J波改变患者根据病因不同分为:低温性J波3例,高血钙J波2例,神经性J波16例,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J波13例,缺血性J波22例。

2.1 低温性J波

低温性J波3例,其中2例为中年男性,冬季因酒后摔倒街头,受冻时间长达5~6 h,腋下体温32~34℃,心率48~52/min,血压70~90/40~60 mm Hg。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48~52/min,各导联均可见巨大J波,V2~V4最为明显,电压高达0.3~0.5 mV,ST段下移,除avR、avL、V1、V2导联外,T波均倒置,QT间期0.58~0.71 s。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缓,巨大J波,ST-T改变,Q-T间期延长。患者心电监测发现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抢救无效死亡。1例为老年女性,经治疗后康复出院。

2.2 高血钙J波

高血钙J波2例,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2例均为老年男性患者,心电图示:窦性P波,心率80~90/min,各导联均可见到小J波,Q-T间期0.32~0.34 s。

2.3 神经性J波

神经性J波16例,其中脑出血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外伤4例。窦性心动过缓者10例,心率42~57/min,QT间期延长11例(0.50~0.65 s)。16例中有10例于各导联均见J波,6例为V1~V6可见J波。J波最明显为V2~V5导联,电压高达0.3~0.6 mV。出现ST-T改变13例,在Ⅰ、Ⅱ、Ⅲ、avF、V1~V6导联ST下移,T波倒置或低平。3例患者出现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抢救无效死亡。

2.4 ERS J波

ERS J波13例,心电图特点:出现J波的导联以左胸导联(V3~V5)为主,部分患者可发生在侧壁(Ⅰ、avL、V5和V6)或下壁导联(Ⅱ、Ⅲ、avF),ST段缩短,在J波后呈弓背向下型抬高0.1~0.5 mV,T波高尖。

2.5 缺血性J波

缺血性J波22例,18例为变异型心绞痛,4例出现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可见一过性ST-T改变(缺血导联出现ST段抬高、T波高尖,伴对应导联ST段下移、T波倒置)、R波振幅相应增高或时限增宽,S波振幅降低、J波异常(多出现在缺血导联上),12例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偶发室性期前收缩、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或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其中2例患者出现心室颤动,经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J波由Tomashewski于1938年首次发现并报告低温性J波[3],其诱因一般可分为低温性、高钙性、神经源性、ERS性、特发性、心包疾病、心肌病等十几种病因。常表现为明显的“切迹”,这主要由瞬时外向钾电流(Ito)产生,而心室内膜的Ito较小,所以其动作电位通常缺乏“切迹”,心室内外膜之间的这种差异可造成心室复极早期跨室壁电位差,心电图表现为J波或J点抬高[4]。

目前认为低温性J波的发生机制为低温引起心肌细胞肌浆网上的Ca2+泵和肌纤维膜的Na+-K+泵活性降低,细胞膜上外向Ca2+流降低,细胞内钙升高,已知心肌外膜组织存在较强的Ito,且受Ca2+及体温影响,而心肌内膜组织Ito较弱,致使跨壁电压梯度增大,形成心电图J波[5],本组证实低温性J波可引起恶性心律失常,抢救成功率低,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高钙性J波的产生机制是:正常时细胞外Ca2+浓度是细胞内的1万倍,当细胞外Ca2+浓度升高时,使复极2期的Ca2+内流加快,2期平台期缩短,复极加速,有效不应期和动作电位时间缩短,心电图相应出现明显J波,QT间期缩短[6]。

神经性J波出现的原因,可能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外伤的发生导致自主神经兴奋性不均衡,或与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相关。

ERS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预后良好的心电图变异,然而近10余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事实可能并非如此,ERS可能与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有一定关系[7-8]。目前尚无有效ERS分层策略,根据现有的研究证据,具备以下特征的ERS患者可能存在高危险性[9]:下侧壁或全导联J点/J波抬高≥0.2 mV;一过性J波振幅骤然增大;下壁导联水平型/下降型ST段改变;V4~V6导联QRS波终末明显切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起源与ERS分布部位相同;ECG出现短QT间期或短联律间期的室早及心室晚电位;KCNJ8、SCN5A等基因突变,对有反复晕厥发作史或猝死家族患者也应提高警惕。

缺血性J波是指冠状动脉因阻塞样病变或功能性痉挛引起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事件伤发生时,心电图可能出现J波或原来存在的J波振幅增高或时限延长,是心肌缺血严重时发生的一种超急期的心电图改变[3]。J波出现的实质是2复极时跨室壁复极的离散,提示心电学基质的不稳定,已被公认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警指标。缺血性J波目前已和急性心肌梗死时的超急性期T波改变一样,两者都是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的心电图表现,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对>40岁的男性,有胸痛、胸闷等症状,出现缺血性J波发作持续不缓解,需特别警惕急性冠脉综合征超急期的可能性,唯一的办法是严密监护,每5~10分钟复查心电图,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本组缺血性J波患者有4例出现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缺血性J波不论单独出现,还是与其他心电图指标复合出现,都是猝死的心电图预警指标,在心肌缺血的早期,缺血性J波、ST段抬高及T波电交替三联心电图表现同时出现时,属于心室颤动及猝死的最强预警指标。

如J波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视为高危患者:①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出现的缺血性J波[10];②有晕厥史;③有猝死的家族史;④有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史;⑤体温≤34℃;⑥高钙血症;⑦有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受损者等,应详细询问病史,密切观察J波形态和振幅演变。根据临床情况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J波伴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反复发作者,宜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防止猝死发生,可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11]。

[参考文献]

[1] Osborn JJ.Experimental hypothermia:respiratory and blood pH changes in relation to cardiac function[J].Am J Physiol,1953,175(3):389-398.

[2] 王东琦,苏显明,崔长琮.J波和J波综合征[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8,22(1):4-5.

[3] 郭继鸿.缺血性J波[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7,16(4):298-305.

[4] Yan GX,Antzelevitch C.Cellular basis for the electrocardiographic J wave[J].Circulation,1996,93(2):372-379

[5] 吴祥,陈珊,付伟.J波的特性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6,12(6):410

[6] 郭继鸿.新概念心电图[M].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94-102.

[7] Ha?觙ssaguerre M,Derval N, Sacher F,et al.Sudden cardiac arrest associated with early repolarization[J].N Engl J Med,2008,358(19):2016-2023.

[8] Tikkanen JT,Anttonen O,Junttila MJ,et al.Long-term outcome associated with early repolarization on electrocardiography[J].N Engl J Med,2009,361(26):2529-2537

[9] 洪葵,马健勇.如何从庞大的早期复极人群中筛查出猝死高危患者[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40(11):987-990.

[10] 吕常智,赵利华.急性心肌缺血事件中缺血性J波的临床意义及其演变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2):80-82.

[11] 蒋文平.危及生命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脏猝死的防治策略[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8,22(2):95-96.

(收稿日期:2013-09-23 本文编辑:郭静娟)

缺血性J波是指冠状动脉因阻塞样病变或功能性痉挛引起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事件伤发生时,心电图可能出现J波或原来存在的J波振幅增高或时限延长,是心肌缺血严重时发生的一种超急期的心电图改变[3]。J波出现的实质是2复极时跨室壁复极的离散,提示心电学基质的不稳定,已被公认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警指标。缺血性J波目前已和急性心肌梗死时的超急性期T波改变一样,两者都是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的心电图表现,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对>40岁的男性,有胸痛、胸闷等症状,出现缺血性J波发作持续不缓解,需特别警惕急性冠脉综合征超急期的可能性,唯一的办法是严密监护,每5~10分钟复查心电图,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本组缺血性J波患者有4例出现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缺血性J波不论单独出现,还是与其他心电图指标复合出现,都是猝死的心电图预警指标,在心肌缺血的早期,缺血性J波、ST段抬高及T波电交替三联心电图表现同时出现时,属于心室颤动及猝死的最强预警指标。

如J波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视为高危患者:①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出现的缺血性J波[10];②有晕厥史;③有猝死的家族史;④有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史;⑤体温≤34℃;⑥高钙血症;⑦有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受损者等,应详细询问病史,密切观察J波形态和振幅演变。根据临床情况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J波伴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反复发作者,宜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防止猝死发生,可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11]。

[参考文献]

[1] Osborn JJ.Experimental hypothermia:respiratory and blood pH changes in relation to cardiac function[J].Am J Physiol,1953,175(3):389-398.

[2] 王东琦,苏显明,崔长琮.J波和J波综合征[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8,22(1):4-5.

[3] 郭继鸿.缺血性J波[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7,16(4):298-305.

[4] Yan GX,Antzelevitch C.Cellular basis for the electrocardiographic J wave[J].Circulation,1996,93(2):372-379

[5] 吴祥,陈珊,付伟.J波的特性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6,12(6):410

[6] 郭继鸿.新概念心电图[M].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94-102.

[7] Ha?觙ssaguerre M,Derval N, Sacher F,et al.Sudden cardiac arrest associated with early repolarization[J].N Engl J Med,2008,358(19):2016-2023.

[8] Tikkanen JT,Anttonen O,Junttila MJ,et al.Long-term outcome associated with early repolarization on electrocardiography[J].N Engl J Med,2009,361(26):2529-2537

[9] 洪葵,马健勇.如何从庞大的早期复极人群中筛查出猝死高危患者[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40(11):987-990.

[10] 吕常智,赵利华.急性心肌缺血事件中缺血性J波的临床意义及其演变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2):80-82.

[11] 蒋文平.危及生命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脏猝死的防治策略[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8,22(2):95-96.

(收稿日期:2013-09-23 本文编辑:郭静娟)

缺血性J波是指冠状动脉因阻塞样病变或功能性痉挛引起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事件伤发生时,心电图可能出现J波或原来存在的J波振幅增高或时限延长,是心肌缺血严重时发生的一种超急期的心电图改变[3]。J波出现的实质是2复极时跨室壁复极的离散,提示心电学基质的不稳定,已被公认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警指标。缺血性J波目前已和急性心肌梗死时的超急性期T波改变一样,两者都是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的心电图表现,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对>40岁的男性,有胸痛、胸闷等症状,出现缺血性J波发作持续不缓解,需特别警惕急性冠脉综合征超急期的可能性,唯一的办法是严密监护,每5~10分钟复查心电图,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本组缺血性J波患者有4例出现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缺血性J波不论单独出现,还是与其他心电图指标复合出现,都是猝死的心电图预警指标,在心肌缺血的早期,缺血性J波、ST段抬高及T波电交替三联心电图表现同时出现时,属于心室颤动及猝死的最强预警指标。

如J波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视为高危患者:①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出现的缺血性J波[10];②有晕厥史;③有猝死的家族史;④有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史;⑤体温≤34℃;⑥高钙血症;⑦有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受损者等,应详细询问病史,密切观察J波形态和振幅演变。根据临床情况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J波伴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反复发作者,宜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防止猝死发生,可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11]。

[参考文献]

[1] Osborn JJ.Experimental hypothermia:respiratory and blood pH changes in relation to cardiac function[J].Am J Physiol,1953,175(3):389-398.

[2] 王东琦,苏显明,崔长琮.J波和J波综合征[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8,22(1):4-5.

[3] 郭继鸿.缺血性J波[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7,16(4):298-305.

[4] Yan GX,Antzelevitch C.Cellular basis for the electrocardiographic J wave[J].Circulation,1996,93(2):372-379

[5] 吴祥,陈珊,付伟.J波的特性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6,12(6):410

[6] 郭继鸿.新概念心电图[M].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94-102.

[7] Ha?觙ssaguerre M,Derval N, Sacher F,et al.Sudden cardiac arrest associated with early repolarization[J].N Engl J Med,2008,358(19):2016-2023.

[8] Tikkanen JT,Anttonen O,Junttila MJ,et al.Long-term outcome associated with early repolarization on electrocardiography[J].N Engl J Med,2009,361(26):2529-2537

[9] 洪葵,马健勇.如何从庞大的早期复极人群中筛查出猝死高危患者[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40(11):987-990.

[10] 吕常智,赵利华.急性心肌缺血事件中缺血性J波的临床意义及其演变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2):80-82.

[11] 蒋文平.危及生命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脏猝死的防治策略[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8,22(2):95-96.

(收稿日期:2013-09-23 本文编辑:郭静娟)

猜你喜欢

临床分析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思考心电图之176》
孕妇妊娠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的分析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