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民族地区特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2014-02-19杨耀赵楠
杨耀 赵楠
党建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应对各种挑战、风险,实现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党的建设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新课题。对于民族地区而言,由于所处地域和社会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特殊,决定了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相对于其他地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更具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深入研究和把握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特点,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探讨民族地区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特殊性及对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科学化所处的特殊环境及其影响
(一)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环境,决定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以蒙古族和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自治区,共有49个民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其中世居民族有8个,全区共有人口2300多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有500万。各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局面。这种特点,一方面反映了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又形成了反映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心理特点和风俗习惯,成为各自民族内聚力和认同意识的基础。因而,各民族之间存在差异,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和危害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和共同发展,影响一些党员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接受和党性原则的践行。
(二)民族地区特殊的经济环境,决定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渐进性和过程性。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环境恶劣,文化和科技落后,加之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民族压迫、军阀混战、殖民入侵、封建盘剥造成了内蒙古的落后现状。自治区成立至今,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持续快速增长的局面。但相比于发达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仍属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富民强区、各民族共同繁荣需要走一段艰苦创业的路程。这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正视和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
(三)民族地区特殊的文化环境,决定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复杂性和反复性。科技文化相对落后、人才缺乏是民族地区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民族地区的广大共产党员具有诚实、纯朴、勤劳、勇敢的优秀品格,他们对党忠诚、政治上可靠。但由于民族地区历史变革跨越阶段不同、社会发育程度不平衡,存在明显的“时代差”效应,不同民族出身的共产党员思想进步程度不同。一些旧的传统观念,如宗族观念、神权观念、等级观念、守旧观念等,不仅在一般群众中普遍存在,在党员队伍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造成一些党员接受现代新思想、新知识比较慢,影响着民族地区现代文明的发展和党员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特别是由于宗教往往与民族风俗习惯交织在一起,使民族地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呈现出复杂性和反复性。
(四)民族地区特殊的地域环境,决定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地域性和艰巨性。民族地区大多都地处边疆或靠近边疆。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疆,“边连两国,横跨三北,毗邻八省区”,边境线长达4200多公里,边防安全极其重要;它又是一个资源大区,矿产资源丰富,在我国经济战略布局中,是极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经济安全具有战略地位;内蒙古自治区地处蒙古高原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鲜明,复杂多样,常年干旱少雨风沙大,是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这样一种气候环境之下,构筑祖国北方的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任重而道远。除此之外,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一些少数民族多为跨界民族,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增加了不同民族之间交流、理解的障碍。这样一种特殊的、复杂的地缘环境,一方面它有利于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对外开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的政治信仰和周边国家的不同意识形态,在某些交往中也会有所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共产党员的思想意识。特别是在西方反动势力“西化”“分化”战略攻势面前,有些党员有可能经受不住考验而丧失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从而危害党的建设,削弱党的领导作用,影响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长期实践表明,只有切实把握和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对待和处理好民族问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才能顺利提高。
二、科学研判内蒙古自治区党的建设现状
在过去的十几年,内蒙古自治区在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各级党委通过建立“结合中心工作两手抓、党委书记带头抓、党委分工负责抓、相关部门一起抓”的党建工作格局;按照横向联合、纵向整合、特色聚合的原则;以分级分类、设岗定责的形式,推动了我区各级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的加强与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在党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我们也不应忽视问题的存在。党的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由于执政、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外部环境的考验和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现实危险的存在,由于我区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和边疆民族地区的这一基本区情的影响和制约,就使我区党建科学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为多样、复杂。主要表现在:第一,党建观念陈旧。一些党组织至今仍沿袭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思路和做法,与执政党的地位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环境、新形势的要求不相符合,党的建设所花费的精力、财力、物力与党应有的政治优势不对称。第二,党建现状不平衡。一市、一盟、一旗县、一机关、一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和成效良莠不齐,党建工作的好坏因一把手的重视程度而定。一把手重视,就能形成党建的小气候;反之,党建工作的水平和效果就差。第三,党建改革和创新机制滞后,党建水平不适应自治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要求。一方面,我区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不能完全适应推进科学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党组织的政治主导地位弱化、公信力降低。一些党组织存在着盲目领导、甚至放弃领导的现象,农村牧区普遍存在领导核心地位边缘化、社区党组织空转、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空缺等问题。
客观、理性地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根源主要在于:第一,由于经济的相对落后,造成了一些地方在发展过程中过于看重经济,而忽视党的建设,不同程度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第二,党员主体地位不够明确。当前在党员队伍建设上,存在着一个极大的误区,即对于普通党员过多地强调党员应尽义务。在这种运行机制之下,普通党员只是作为被教育、被管理、被监督、被要求发挥作用的对象而存在,主体地位有所弱化,从而造成广大党员参与党内生活的动力不足;第三,由于我区地处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宗教地区,再加上境内外的“三股势力”的存在,增加了我区党建科学化的难度和复杂性。
三、根据民族地区特点和时代特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全面总结了党执政60年自身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全面提高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必须践行这六条基本经验。同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建设,增强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科学理论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党的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党才能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因此,提高自治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实现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奠定坚实思想基础的关键就在于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建设。
“8337”发展思路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需要自治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紧紧围绕“8337”发展思路,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首先,要在深入学习上下功夫。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学习贯彻“8337”发展思路紧密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和把握“8337”发展思路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创新价值。其次,要在广泛宣传认真解读上下功夫。各级党组织可以通过邀请一些知名专家、举办各种形式的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使广大党员干部对“8337”发展思路的由来、内涵、价值有更为深刻地理解,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将思想统一到富民强区的发展大局中来,增强干事创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地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最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践行“8337”发展思路的成效作为检验我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标准。只有通过党的建设和“8337”发展思路之间的互动共进,才能增强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二)用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打造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毛泽东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领导班子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决定性力量。可见,把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作为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点,无疑是新形势下实现“8337”发展思路的根本性举措。而打造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需要制度来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首先,建立健全提升领导干部素质的各项制度。通过学习、锻炼等方式增强本领。培养激情干事的干部队伍,形成踏实干事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执政为民能力。各级党组织要抓好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的学习培训,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经济知识的补充,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成为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的调查研究,提高领导干部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其次,建立健全以提高执行力为根本的领导班子的各项制度。领导班子建设要朝着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四型”班子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的执行力,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打造成为不折不扣的创造性的坚强领导集体。最后,创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的制度。要注意选拔素质高、懂经济、敢创新、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强的干部到重要岗位任职,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三)用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造就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遵循客观规律是根本,科学理论指导是关键,加强制度建设是保证,运用科学方法是基础。科学方法对于党的建设科学化具有“桥”和“船”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党的建设的成效。
在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的过程中,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其根本目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的内在要求,旨在把我区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学习型组织,为实现“8337”发展思路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目的是解决为谁服务、为谁谋利这一执政党的首要问题。各级党组织要坚定宗旨,把打造服务型党组织作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长效机制。“8337”发展思路的落实关系到全区各族人民的利益。各级党组织要在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的实践中建功立业。建设创新型党组织是经受挑战和考验实现使命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区的改革和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的压力大、任务重,实现“8337”发展思路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创新成为推动发展和改革的根本动力,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要求我们不能墨守成规,更不能僵化,要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进新发展,打造创新型党组织。
(四)坚持以科学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把“8337”发展思路落到实处。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一个长期任务,需要运用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制度的保障、科学方法的推进,而这三个环节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于党的作风建设。因此,在实施“8337”发展思路的过程中,在发挥党组织保障作用、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对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尤为重视。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中央政治局制定了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向全党发出了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动员令,中央领导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给全党作出了表率。自治区党委、政府也相应地制定了一些具体规定,并得到了认真贯彻落实,我区转变作风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就会好转,松一松就可能反弹,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关键是要抓好“五风”,即勤奋学习之风、调查研究之风、联系群众之风、艰苦奋斗之风和求真务实之风。加强“五风”建设,既可以继承和创新党的优良作风,也可以巩固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成果,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党校)
责任编辑:郭 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