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力量
2014-02-19薛法根
有专业技术才有职业尊严,有育人艺术才有社会美誉,有高尚师德才有人民敬重。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发展,所谓“水涨船高”。单打独斗式往往是“水落石出”,后劲乏力。团队建设才是专业成长的必然途径。
一、有梦想感召,才会走得更远
共同的教育使命筑就了共同的教育梦想:寻求中国语文教学的科学之道,让千千万万的中国儿童快乐地学语文、幸福地过日子;真正破解汉字难识、汉语难学的百年难题,突出重围,迎来语文教学的新生。
我们的研究团队紧紧围绕语文教育大业,聚焦在“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这三个核心问题上,直抵语文教育的目标。我们不仅仅关注怎么教、怎么学的方式与方法,而且从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视角,关注教什么、学什么这样的关键领域,更将目光投向为什么教、为什么学这样的学科本质意义与价值的追问上,让语文教学回到原点,重新定义语文及语文教学,找到我们的出发点与归宿。带着这些本质性的思考,我们才会更加坚定我们的语文教育梦想:以语文课程建设为己任,着眼于学生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的发展,致力于语文教学内容的研制与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构建以言语交际功能为主线的语文组块式课程及教学内容序列,探索一条科学的语文教学之路。
我们的研究目标:语文组块教学模式建构,联结性学习方式的变革,组块教学方法的运用,组块教学模式的建构,用科学有效的教与学的方法武装教师,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提高教与学的效益;语文教学内容的研制,基于文本、儿童及教学的三个视角,以语文运用能力为核心,组织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突破文选型教材囿于思想内容的局限,将教学内容定位于语言运用的方法与规律,体现语文学科的专业性;构建以言语交际功能为主线的组块式课程,从课程建设的视角,基于语用原理,突破教材限制,构建语文课程内容序列,为语文教学的科学化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真正实现便教利学的语文教学。
一个团队,如果没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和执着的使命,就不可能从内心深处产生最坚定的前行力量和探索的勇气,也就难以真正凝聚成一股恒久的研究力量。团队的建设,首要的是梦想的感召与目标的追求。当每个人都肩负着振兴中国语文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时,这样的研究团队才会焕发出无与伦比的激情与智慧。心有多高,路就会走多远!要和许多人一起走语文教育的漫漫长路,没有对语文教育的憧憬与信念,何以能走到那个遥远的未来?
二、有专业支持,才能走得更快
一个研究团队,没有专业的学术支持,智能处于低水平的徘徊状态,面对问题,永远只能在外围兜圈子而无实质性的突破。我们的研究团队积极寻求专业支持,让每个人走得更快更好,走到语文研究的正道上来。
1.从我们的经验中寻找可靠支持
教师的教学经验是最为宝贵的研究财富,我们从教师成功的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与理性归纳,总结出合适的教学规律。这个过程,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了研究者,都成了专业的支持者。团队由此凝心聚力,从教师中获取研究的力量。
2.从我们的阅读中寻找理论支持
他人的教学经验和理性思想,往往存留在大量的教育教学文献中、专著中,我们组织教师团队,就叶圣陶、陶行知等教育家进行专业的阅读,从中寻找可以借鉴和运用的思想、方法与技术。
3.从我们的身边寻找专业的支持
薛法根老师的组块教学思想,提出了为发展言语智能而教的新主张。他借用心理学“组块原理”,提出了语文组块教学,从改善记忆组块的容量入手,改善人的记忆,从而改善人的学习,由此延伸到语文学科教学中;从改善教学内容入手,形成结构化的教学内容,设计板块化的教学活动,实现了富有张力的智慧课堂教学。其组块的思想与模式可以运用于每个学科,每个教师的教学实践。这样生活在身边的名家,其宝贵的教学思想与实践方法,都是我们专业的支持所在。
4.从我们的专家中寻找学术支持
我们的团队中有高校的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如王荣生、吴忠豪、张华、张翔等,还有科研院所的学者与研究员,如成尚荣、彭刚、王一军等,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有独树一帜的研究成果,我们在共同的研究中,聆听专家的讲演,和他们展开深度的对话,从中获取学术的支持。
三、有制度保障,才会走得更稳
一个研究团队有制度化的研究活动,才能形成真正的团队。那种运动式的研究团队,往往走不长,只有用制度来保障,才能让每一个研究项目都落到实处,让每一个研究活动都取得应有的成效。团队研究不能靠“人治”,而需要“法治”。研究思想需要“人治”,而不能靠“法治”。
1.项目推进制
每个核心团队紧紧围绕所研究的项目,制订学期、学年研究计划,详细策划每一次研究活动,精心研究每一堂研究课,认真组织每一次研讨活动等。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汇报,体现项目研究的逐层深入等。
2.研究常态制
教师的项目研究和日常的教学活动不是两回事,而应该是一件事,如此,才能将研究和日常工作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并将研究思想转化为教学行为。我们的研究团队着力于四项常态化的教学研究:
一是读书活动,围绕项目研究进行专题阅读,通过专业的阅读,实现问题的解决和实践的突破。例如,围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关联理论视域中的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工作室组织了关联理论、语境学、言语交际学等主题阅读与交流活动。
二是研课活动,围绕研究课题,上研究课“一课三磨”。“一人教三次”:一个教师就同一篇课文上三次,每一次都确定研究的重点,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解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从中寻找教师的教学特点,帮助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三人教一课”:三个教师就同一篇课文进行同题异构,从不同的视角发现教学内容,并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在比较中寻找最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最佳的教学活动,创意设计。
三是讲演活动,围绕所作的研究和实践,用专题的方式进行讲演,把自己的认识、理解、实践,通过讲演表达出来,与人分享,与人交流,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四是磨文活动,围绕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撰写专业论文,并通过团队集体讨论的方式,采取主笔者答辩的形式,经得起大家的推敲和怀疑,不断提高论文的含金量。
3.成果鉴定制
各项目研究成果须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及专家团队的鉴定,经得起学理的考证和专家的检视,才能最终发布。这样的成果鉴定制度,使得团队的研究水平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也使得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具有学术含量,让我们的团队研究走得更加稳健,更加踏实。
四、有广泛合作,才能走得更高
研究团队不能局限在一所学校、一个地区,所研究的成果也不能局限于一个班级、一所学校或者一个地区,而应该有更加广泛的运用范围,经得起验证性的研究。我们的研究团队所作的项目研究和全国各地的多所学校、多个地区,进行合作推广研究,并建立了广泛的研究联盟和学术研究共同体。
一是苏南五校联盟:苏南五校联盟是由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无锡师范附属小学、常州市局前街小学、镇江市中山路小学五所苏南名校联合组成的一个民间教育团体。
二是广西桂林组块教学实验区:从2005年起,广西桂林成为组块教学实验区。同怀对教学的热情,桂林象山区崇善小学、回民小学等语文骨干教师结成组块教学研究团队,多名教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赛课中获得一等奖。
三是学科研究中心及学校共同体:整合全区语文学科教学优势力量,以“组块教学”为主题,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以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打造吴江小学语文教师研究品牌。缔结吴江区学校发展共同体,本着“合作互助、共赢分享”的原则,通过难题互助,共同破解面临的重大问题;通过优势互补,改变各校在发展中的短板和弱项;通过资源互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共同体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通过人员互动,促进各校在管理、教学等领域的多层面深度交流,实现更大范围的共赢发展。
四是名师工作室联盟研究:薛法根工作室与浙江湖州盛新凤语文名师工作室、南京李琳名师工作室等,结成研究联盟。联盟开展了“让语文成为儿童存在的家”高层论坛和“运用型”课堂专题培训等,一次次的头脑风暴,自然撞击出异常耀眼的智慧火花。
五是开放展示活动:当一个研究团队中的每一名教师,积极地将研究成果,通过课堂教学展示,或者论文发表、专题讲座,或者通过带教指导等方式,广为传播之后,我们的研究团队才真正走出了学校,走出了区域,在更加广泛的空间里进行深入的持续研究,我们的教师才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012年,薛法根语文工作室成立小学组块教学研究所。薛法根老师主持的《关联理论视域中的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立项为国家一般课题,《小学智慧解放教育理念下的组块教学实践研究》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并被评为苏州教育规划精品课题。2013年,工作室有四名教师所申报的课题被列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或立项课题,沈玉芬老师在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第四届课堂教学大赛中获特等奖。连续三年,盛泽实验小学获江苏省教海探航论文评比团体奖。
何谓专业成长?就是将自己的研究放到更加广阔的研究舞台上,经受众人的检验,留下的才是真正的专业与精华。闭门造车,往往会自以为是。只有开放,只有合作,才能实现真正的高水平的专业发展。鼓励教师走出去,走得更远,走向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名师团队是由一个个名师组成的,和而不同,应该是最理想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