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枇杷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2014-02-18周峰左芬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园林应用美学价值枇杷

周峰 左芬

摘要:枇杷以栽培历史悠久、品质好、味佳美而见珍于世。本文从枇杷花、叶、实的美学价值及其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历史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枇杷在公园、观光果园等现代城市园林中的应用形式。

关键词:枇杷;美学价值;园林应用

Abstract: loquat with long history of cultivation, good quality, taste and see Jane Caramel world. In this paper, loquat flowers, leaves, real aesthetic valu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history of classical gardens are described, and made a loquat in the park, tourism and other modern urban landscape of orchards application form.

Keywords: loquat; aesthetic value; garden application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肥枝长叶嫩似栗,大如驴耳,背有黄毛,形似琵琶”,故名。原产我国西部,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珍异果树。《周礼·地官》记载:“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注曰:“珍异,蒲桃、枇杷之属。” [1]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枇杷的美学价值

1.1物理属性美

枇杷是花果俱美的观赏树,《花经》记载:“果中惟枇杷备有四时之气,秋荫冬花,春实夏熟。”其夏日成熟的桔黄色果实,秋末冬初生于枝头的白色花朵,均给人们以优雅的美感。

叶之美

枇杷,因枝叶肥大,被称作“粗客”,加上其浓郁如幄,寒暑无变,四季常绿,又有“晚翠”之称。其叶有斑点者,如黄斑叶及白斑叶,更具观赏价值。

花之美

唐代羊士谔《枇杷花》诗云:“珍树寒始花,氤氲九秋月。佳期若有待,芳意常之绝。嫋嫋碧海风,濛濛绿枝雪。”

实之美

枇杷“来春结实,亦作球形,外有鹅黄毛茸,入夏成熟,有正圆长圆二形,色有淡黄,有桔红等,满树累累如金丸,殊可爱玩,果甚甘美。” [2]

1.2 精神属性美

枇杷,不仅由于其物理属性很具美学特征,而且其精神属性更具美学内涵。如宋代周祇的《枇杷赋(并序)》云:“枇杷树,寒暑无变,负雪扬华,……。名同音器,质贞松竹,四序一采,素华冬馥。霏雪润其绿蕤,商风理其劲条。”不仅赞枇杷枝叶凌冬不凋,花傲霜雪而开,更称其刚直、高洁的气质可与松竹相媲美。观赏枇杷的精神属性美,并非是其本身所固有,而是将枇杷的自然美学特征,引向更深更高的道德伦理、人生哲理层次,亦即由其物理属性层次,引向人的内在品性的真善美形象。这样,将枇杷的欣赏层次无形中提高了一步,使其美学内涵更丰富、更深沉、更哲理,也更诗意化。[3]

2 枇杷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简史

公元一世纪成书的《西京杂记》中有“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芳果异树,有枇杷十株”的记录,可知我国早在3000年前,就将枇杷应用于园林之中了。[4]

2.1 秦汉时期

据《西京杂记》记载:“上林苑,方三百里,……帝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卉,三千余种植其中,亦有制为美名,以标奇异。” [5]其中就有从江南移植来的十株珍贵枇杷树,栽植在宫、苑的附近,为造景的需要。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亦有“枇杷燃柿”的赞辞。

2.2 唐宋时期

到了唐宋时期,枇杷栽植就更为普遍了。据《唐史》记载,由于春末夏初正是百果寂悄的季节,姗姗上市的枇杷,尤显珍贵可贵。唐代曾把枇杷、荔枝列为“粘恩幸”贡果,历来为皇家所喜爱,是优良的观赏树种。唐太宗赞誉枇杷“嘉果珍味,独冠时新”。

宋徽宗政和七年,平地起造“寿山艮岳”,名花异卉“皆越海、渡江、凿城郭而至”,园内植物已知的共七十余个品种,包括乔木、灌木、果树、藤本植物、药用植物以及农作物等,其中就有:“枇杷、橙、柚、桔、柑、榔、栝、荔枝”等观赏果树。[6]

2.3 明清时期

建于明代的全国四大名园之一的苏州拙政园,也成功地应用了枇杷造景。在园的东南角上有一处园中之园“枇杷园”,园内遍植枇杷,夏初成熟,累累果实,缀满枝头,构成了“摘尽枇杷一树金”的意境。

3 枇杷在现代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枇杷作为栽培历史悠久的果树,因其观赏作用越来越明显,在现代城市园林中的应用形式也日渐丰富。

3.1 在公园中的应用

枇杷一般宜丛植或群植草坪边缘、湖边池畔、山麓坡地、阳光充足之处;若与其它观果树种组成树丛,以枇杷作为基调树种四季常青,景色倍增。枇杷果实不仅可赏,还能招引一些鸟鹊,增添观赏的乐趣,给园林带来生动活泼的气氛。

3.2 在居住区绿地中的应用

研究表明,枇杷具有抑菌生态功能,是优良抑菌保健绿化树种。在居住区绿地中种植枇杷,不仅能达到景观美化效果,还可形成生态植物群落,发挥出一定的保健功能,提高环境的质量。同时还可以收获美味的果实,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如上海的民星新村内就建有约1400m2的枇杷丛林,不仅获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还体现出观赏、保健、经济等多重价值,深受居民喜爱。

3.3 在工厂企业绿化中的应用

对于种类组成复杂、绿化空间有限的工厂企业,为尽可能地扩大绿地面积,应在保证物种多样性及适地适树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叶面积指数较高的树种。枇杷单叶面积大且叶面积指数较高,可提高单位空间上的绿量水平,最大程度地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此外,枇杷对二氧化硫、氯气抗性较强,适用于工厂企业绿化。

3.4 在自然风景名胜区与森林公园中的应用

枇杷药效安神、明目,是生态林的组成部分。此外,枇杷耐火能力强,阻火能力好,是适应性较强的经济型防火树种。在自然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防火带,可选择枇杷+银杏(柚、桂花等)以有效阻挡地表火和林冠火的蔓延。[7]

3.5 在城市道路绿化中的应用

经研究表明,以枇杷×珊瑚树+探春的植物配置减噪作用显著[8],且枇杷叶表粗糙凹凸且密附细毛,滞尘能力较强,适用于城市道路绿化。

3.6 在观光果园中的应用

将枇杷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形成观光果园,欣赏其群体美景。

3.6.1 营造夏景

枇杷成熟期恰在初夏5-6月间,此时百果均缺,是初夏惟一的佳果。南宋戴复古《夏日》诗“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将枇杷夏日金黄的色彩表现得真实而艳丽。

3.6.2 营造冬景

枇杷枝叶婆娑,凌冬不调,花傲霜雪而开,可用来丰富冬季园林景观。栽植宜选向阳避风处,如果在它开花时受了冻害,就会影响结果。

因枇杷根系脆、浅、不耐践踏的特点,在建园时应划入观赏区,不能让游人接近树冠内采摘,以免伤害树根。

3.7 在药用植物园中的应用

自古以来,枇杷就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其叶、果、核、花、根均是药中良品。《本草纲目》中记载,枇杷有“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逆,主上焦热,润五脏”之功效,可将其应用于药用植物园。如“中国药材之乡”洋马镇的洋马药用植物园就将枇杷划入“化痰止咳平喘药材区”。此外,南方暖地枇杷多于庭园内栽植,植于庭院之南侧,亦宜于园内一隅群植或孤植,其间点缀山石、花卉,意趣颇佳。

4 结语

枇杷作为栽培历史悠久的果树,在农业生产中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观赏、生态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随着现代园林在概念、形式和内涵等方面的不断发展,枇杷以其丰富的资源、多样的习性和景观,其价值得到了重新认识和推崇,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参 考 文 献]

[1] 佟屏亚.果树史话[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210-215.

[2] 黄岳渊,黄德邻.花经[M].上海:上海书店,1983.193-197.

[3] 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46-251.

[4] 章恢志.枇杷史话[J].世界农业,1987,(6):54-56.

[5] 孙云蔚.中国果树史与果树资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0-22.

[6]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上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104.

[7] 林正保,易万斌,田毕.三峡地区生物防火树种筛选试验[J].森林防火,2007,(4):39-41.

[8] 李晓储,何小弟,黄利斌,等.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绿化模式的生态环境效应[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1-75.

猜你喜欢

园林应用美学价值枇杷
枇杷糖浆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关于《诗经》中的婚恋诗及其美学价值分析
现代城市雕塑的美学意义探微
中国画的高贵传统
吃“乒乓球”
“琵琶”和“枇杷”
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