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和注意问题

2014-02-18张政李正浩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砌块抗震建筑设计

张政 李正浩

摘要:建筑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其复杂性、整体性以及适用性等要求都有所提升,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受到挑战,所以急需得到改进。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设计中所应该蕴含的一些创新型的思维,然后论述了在设计中所应该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设计;思维

Abstract: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technology today, its complexity, integrity and suitability requirements has improved, traditional design methods have been challenged, so need to be improve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should contain some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then discusses the design issues that should be noted.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设计中应该包含的创新型思维。

①建筑设计中蕴含的绿色思维。我国已经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阶段,绿色建筑的设计就是循环经济中的一种明确体现,而我们应该去深思的就是实现地更加合理性和科学性。绿色建筑倡导的就是通过最合理的成本去掌控最大限度的能源的消耗,即创新加上平衡的绿色思维设计。由此之后设计的观念、内涵、方法甚至是管理体系都会发生变化,这种软性变化也应该值得我们去重视,而其硬性的新材料和技术都和造价息息相关,也是我们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时应该注意的方面,以达到功能、艺术性、环境以及性能各个方面和谐最优的目的。绿色建筑设计也是对于” 精宜之道”的倡导,精说的是把技术常规性的精细化,具体地去分析具体项目,在吸收国内外经验之后扩大常规技术所含的效能,避免浪费资源。宜说的是适宜地根据项目定位应用新型技术,同时要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兼顾新型与风险的相容性。

②建筑设计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思维。建筑设计并不是独立形成的,是对于美学和认知的转换,在设计中要表现出视觉上的冲击力和表现力,所以以人为本是重点。新建筑关系着居民生活,是聚合力、公众精神以及首创精神的联合体,凝聚着人们对其具有的归属感、心理认知以及人文景观的认可,是对现代主义的人文精神的追求。故而在城市建筑中应该充分体现出夹杂着象征性和自豪感的以人为本的新美术意象。

③建筑设计中可以应用数字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变化,也影响着建筑设计,它把以往的形体简单性都打破了,追求的是对于多元的情趣审美,故而在塑造形体时多是打破了以往的单一或是多面几何形体设计,多是倾向于形体的非线性设计。进行设计时可以利用数字技术任意扭曲变形形体,以便于观察模型结构,测定各项指数,复杂的加减处理都可以对其操作,在该领域对于多元化的趋向也尤显突出。在设计中,浮于建筑表皮的设计也都采用了数字技术,比如说电子显示屏、广告媒介以及霓虹灯的设计,更加宽泛的手段使得设计更能衬托出现代都市的氛围,这些新的手段都意味着数字文化的蓬勃发展。数字技术通过影响科技时尚以及信息媒介等来改变设计元素和手段,使其对建筑设计的创新做出了不可限量的贡献。

④建筑设计中蕴含的联想式思维,即依照事物间相似性进行类比,在某些事物中联想到对于建筑设计的某个方面的创新思维方法。联想要有一定的前提,也就是事物间需要具备可比性,而在意义上事物或是概念之间在的差距是需要被忽略的,然后进行联系。在设计时根据建筑内容的针对性参照建筑之外的内在性,将这些无联系的方面进行关联,最终得到设计上的创新。联想也需要在实践中得到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样在进行联想时可以对所有知识进行动员、整合、搭接以及变换,以此来得到丰富的联想进行设计创新,比方说悉尼歌剧院的船帆形状的成功,

二、建筑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1)简单问题的引申。①设备系统设计问题。建筑的建造考虑到技术方面是没有问题的,相关的成果以及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点,但是考虑到设备系统方面,就不是那么简单的,因为建筑一旦进行高层设计就不是简单地进行层加或是拉伸,所以在设计时要格外注意,而且高层建筑的侧向风力也是应该注意的重点。②防排烟系统设计。首先应该对排烟的方式进行差别确认,高层建筑中对于楼梯电梯间以及前室等设计的排烟设施多是采用自然排烟,因此要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再加上对于机械防烟设施的设计,以便于建筑的安全性。在封闭的楼梯间要进行防烟设计,可以采用正压送风设计或者增设对于前室的设计进行防烟送风。③电梯设计也是建筑设计中的重点,比如说纽约的世贸中心,在整个建筑中大概有246个电梯,当电梯在进行高速的运送时,大楼如果出现15cm或是以上的晃动,那时在一松一紧之间电梯的钢缆很可能会受力不匀,从而导致损伤,带来危险隐患。由于这种情况,在设计中可以增设一些报警系统和跟踪电梯钢缆运行的系统机构,以便于对其长度根据具体情况实行随时调节,均衡其受力状态。在建筑设计中一些现象不会出现在底层中比如说在冬季时,在电梯井出现地下室或低层中的冷空气,根据烟囱效应得知,强大的气流会使电梯门出现故障,或是其他异味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或是电焊操作在底层时,可能由于泄漏了燃气,气流加上火源等进入高层,这些情况都会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要格外注意这些方面,因为建筑高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结构会更加复杂化,在设计和维护时一些简单的问题都会产生极为复杂的后续反应。

(2)消防问题。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安全问题时就要注意对于火灾的防控,电器设备或者施工机械等情况若是管理维护使用不当都有引发火灾的可能,也会造成不能挽救的危害。在对于高层的消防问题来说,首先考虑的是火灾蔓延的问题,其扩散极为迅速,由于众多可燃物,其成为纵向烟筒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出现了拔风抽力效应,这种恶性循环使得后果极为严重。在设计时可以增设一些控风用的防风阀,避免出现火溢现象,在严密闭合的空间中控制火势。其次是考虑到人员的疏散问题,因为高层建筑中人口容量是计较大的,比方说在超出300m时就能在万数之上。在进行人员疏散时,只能借助消防电梯,因而楼梯才是疏散人员的真正途径,所以在设计时要格外地注意对于楼梯功能性的设计。再次是在发生可能的危险时,要注意对于灭火的设计,比方说场地设计和登高高度设计等,所以在设计时增设对于设备的区域。高层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对于消防的设计才能达到目的,使建筑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

(3)抗震设计的相关问题。在对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平面设计可能由于在外形和尺度上存在问题,导致质心形心偏心大,或者是刚度和形状等情况出现的对于抗震性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规范中要求在底端安设部分抗震墙,确保建筑整体性,不出现薄弱环节,抗震墙会应用带钢筋的小砌块墙和钢筋混凝土墙,在底框结构中设防为6 °低于4层则采用砌块抗震墙,规范中要求为强化建筑的地段应该使用约束砌块,不仅可以降低预算还能大大增加原砌体结构的侧移刚度和抗压性能,同时底框会对刚度比较敏感,而约束砌块正是针对这种刚度变化进行有力调控的方法,在规范中也重点说明了约束砌块的使用规则和限制条件。抗震墙要对称均匀分布以加大结构的抗扭性,要限制横墙的最大间距避免出现楼板变形荷载无法向抗震墙传递的状况。规范规定混凝土横纵墙中的钢筋调整要超过0.3%,调整约束砌体墙间距为300mm,在平面上设置水平钢筋和分布筋点焊而成的拉结网片。框架结构中通常都为弱柱强梁,是因为梁受到上部的荷载故而增大了截面的高度,刚度超出了柱,柱较易受到毁坏。规范中加大了框架柱的构造要求,对于普通约束转砌块和小砌块的墙体要增加框架的附加剪力和轴力的抗震性验算。底端上轴线可承受的地震倾翻力矩按照框架和抗震墙的侧移有效刚度分配比例来确立,结果可能会偏小,但是增大了框架柱上的轴线上承受的地震轴力和剪力,此外若是楼盖的长宽比超过2.5,要充分考虑楼盖的变形力作用,在设计时要采取合适的楼盖刚度进行假定设计并建立模型。

参考文献:

[1]陈晓丹. 超高层建筑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 企业技术开发. 2011(01)

[2]郁文平. 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相关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0(14)

[3]徐海滢.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03)

猜你喜欢

砌块抗震建筑设计
砌块路面设计要素及机理介绍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桥梁高墩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一种便于搭砌的挡土墙砌块
底框结构工程的抗震设计解析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设计
建筑砌块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