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向

2014-02-18白新安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发展趋向技术现状建筑给排水

白新安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环境以及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还对建筑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给排水设计是建筑当中关键的一部分。因此,本文就围绕着给排水设计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发展趋向

中图分类号: S27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给排水系统对建筑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供水、排污、消防等重要的角色。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在结构设计方面和功能需求方面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对给排水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既为给排水技术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条件,也向给排水技术发起了新的挑战。

一、我国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

1、储水调节装置

目前由于二次污染严重的水箱类储水装置已被新颖水箱所取代。新颖水箱从材质上分有很多种,主要有镀锌钢板水箱、冲压钢板水箱、搪瓷钢板箱、复合钢板水箱、新型涂料钢板水箱、玻璃钢水箱和不锈钢水箱等。这些材料和水接触的内表面不易锈蚀,不影响水质,同时可以减轻结构负荷、解决施工不便等问题。从水箱的成型方式和形状来分,主要有组合式水箱、装配式水箱、球形水箱和槽形水箱,这些水箱可以提高水箱质量,缩短现场施工安装时间,同时有效减少了水箱内底的死水区范围。

2、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是保证生活、工作用水正常排出的重要系统。排水中含有大量的介质与杂质,易发生堵塞现象。我们必须保证水流通畅的排出。但是目前,我国UPVC 排水管道清通设备的位置和数量安装往往不合理,造成排水管道发生阻塞时不能正常清通,影响排水。UPVC 排水管道在穿越楼板、屋面等建筑结构时没有设置套管,或设的套管不能达到防水要求,存在渗漏隐患。我们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如在穿越部分的排水管道加设防水套管,排水立管管径不低于110mm 时,还需加设阻火圈。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每六层排水管道就需要设置一个检查口,且其朝向要便于检修。若排水横管水流转角大于45°,还需设置额外的检查口或者清扫口,因为水流转角过大,水流中的杂质易积累在该处,造成排水管道的堵塞。

3、消防用水

住宅设计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生活用水与消防前期用水并存于消防水箱中,生活出水管上设虹吸破坏口以保证消防用水不被挪作他用。可以防止消防用水因长期不用而变成死水。《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规定生活饮用水箱应与其它用水的水箱分开,专门设置。因此,应单独设置消防用水水箱,并且要有专用的补水泵,补水泵应从消防水池中取水。为防止消防用水长期不用造成水质恶化,可在消防水箱另设出水管供住宅绿化使用。

4、压力增加设备

我国部分城市地区水源供给能力薄弱,水厂的发展落后于城区住宅和其他建筑物的发展。同时,市区中的供给管道退化,管道的压力承受能力下滑,提供的水压难以满足建筑物上层的用水需求。这样的现状,扩大了二次加压设施的应用范围,使得压力增加设施成为高层建筑给水装置中占有比例最大、发展前景最好的一种。预计在未来的几年内,压力增强设施仍然会被广泛应用在生活用水的供应领域。目前,常见的压力增强设施包括气压设施、变频调节速度设施和水泵。

5、排水通气技术

我国已建立了伸顶通气管、不伸顶通气管、专业通气立管、环行通气管和器具通气管等。其主要是通过提供排水中气体的散逸来达到透气的作用;防止排水系统中出现水封的负压虹吸及正压喷溅现象,确保空气的循环;保持排水迅速通畅、安静。是通气阀。通气阀是一种在通气系统基础上发展的替代专用通气管系具有通气功能的减少伸顶通气阀件。单路进气阀可安装在室内立管顶部或横支管上,既可补气又可防止管道内部气体进入室内;双路通气阀可安装在室外立管顶部代替通气帽,使用时以单路进气阀为主。

6、生活给水系统

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建筑的生活给排水系统,主要有增压设施以及储水调节装置、分区给水以及节水系统等。增压设施是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现在不可少的一个生活给水系统设施,因为城市化以及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建筑用水的需求量大量增加,集中供水的时间段也比较集中,经常造成了供水紧张的问题,但是增压设施在城市建筑给水中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日常用水带来了很大的便捷。在目前的增压设施主要有水泵或者变频调速给水设备等。当前的变频调速给水设备技术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在日常的给水设施中是比较常见的。另外很重的系统设施之一的储水调节装置,其受二次污染比较严重的水储类的储水装置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不易受污染的多种合成的先进材质的水箱,水箱的材质主要有复合钢板或者玻璃钢的水箱、搪瓷钢板水箱、不锈钢水箱等等。这些质量比较好的材料在与水接触的面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水锈或者是其他的有毒物质等造成水箱的污染。同时,采用这些材质的水箱就不用经常对水箱进行清理或者更换,减少了很多人力物力的浪费,也造成了使用者的方便,对于施工者来说,使施工过程大大的简便了很多,因为其可以有效地减少在水箱底部的存在的死水区。

二、 建筑给排水技术发展方向与趋势

1、建筑给水的发展

从目前给水技术发展的方向来看,未来的给水技术将会发生以下一些具体的变化:高位水箱和气压罐将逐渐淘汰,变频无负压给水设备将得到广泛应用,以达到省地、节能、无污染的目的。建筑给水泵将趋向小型化,在施工工程中完全实现智能化,不再需要给水泵房和隔振降噪。大量的节水器具如节水型水嘴、节水型冲洗阀、节水型淋浴器、节水型洗衣机等将会成为建筑给水工程中的首选。能够防止交叉感染的红外感应龙头和冲洗阀将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未来建筑给水技术合理运用科学技术进行改进的主要方向是环保节能。

2、建筑排水的发展

建筑排水排水的发展集中在排水器械、排水动力、污水处理和排水效果这几个方面。新的节水型卫生器具和地漏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在排水动力方面不再局限于重力流和压力流,虹吸流排水(图2)输送在建筑排水系统中崭露头角,排水管道的材质、性能、环保也是未来排水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在污水处理方面,新的污水处理系统和污水处理剂也得到很大的发展,缓解了当前环境治理方面的压力。

3、热水提供发展

城市供水的加热设施,是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必备设施。开发新型的热水炉,同时用于供热和供暖,可以充分保障家用热水的提供量。太阳能热水器可以节约能源,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真空管道式的太阳能热水器效率较高,能抵抗低温和强烈冰雹冲击,其安全性较高,可以被适用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另外,自动化程度较高仪表的研制,也是热水提供技术的发展趋势。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仪表,感知性能良好,耐用性强,并能自动控制温度。

4、雨水利用

雨水利用就是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一定的设施和药剂处理后,得到符合某种水质指标的水再利用的过程。类似于中水,处理后的雨水作为一种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可以用于厕所冲洗、城市绿化、景观用水以及其他适应中水水质标准的用水。建筑物收集雨水的一般结构是,由导管把屋顶的雨水引人设在地下的雨水沉沙池,经沉积的雨水流人蓄水池,由水泵送人杂用水蓄水池,经加氯消毒后送人中水道系统,为解决降尘和酸雨问题,一般将降雨前两分钟的雨水撇除。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展开了对雨水利用的研究,以节约水资源,减轻当地的用水和污水处理负担。

5、消防技术

随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作用的逐步加强,预计今后自动喷水将完全取代完全替代消火栓。变流稳压泵即切线泵将大量用于消防给水上,彻底解决消防初期的超壓问题,从而省去水泵出水管上的泄压阀或安全阀。自动灭火技术呈现出多元化,湿式系统、干式系统、预作用系统、重复启闭预作用系统、雨淋系统、水幕系统,喷水一泡沫联用等系统被广泛采用。多出口消防泵用于高层建筑,可达到节省占地及节约投资的目的。智能、经济、有效将会是建筑灭火技术的发展趋势。

结束语

在我国正处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建筑给排水技术也需要新的创新与发展。它在人们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建筑行业中也是一大重点要研究的项目,我们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仔细探究建筑给排水技术的改革与发展。虽然它需要考虑的条件很多,但是为了使人们的生活拥有更高水平的给排水系统,生活保障更加牢固,我们一定能探究出更先进,更节能环保的建筑给排水技术。

参考文献

[1]史智国,陈俐俐.浅谈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10).

[2]高春宇.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及应注意的事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l,(4).

[3]张春凯,赵玉梅,王涵.我国建筑给排水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

[4]谷建建.关于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优化设计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

猜你喜欢

发展趋向技术现状建筑给排水
探讨海洋钻井平台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汽轮机技术发展简析
浅析冶金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和应用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向
深圳某项目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能节水措施
浅谈绿色节能角度下的建筑给排水设计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儿童音乐剧发展趋向分析
警察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存在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