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

2014-02-18任臣涛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池底水泥砂浆卵石

任臣涛

摘要:本文作者就景观山、小溪、瀑布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论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风景园林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贡献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其能够完善环境。它关键是靠着植被以及景观等多项要素对城市氛围提升,为群众打造一种非常优秀的活动氛围,而且带来一种非常优越的活动平台。

1 景观山及微地形营造技术措施

施工中景观山属土山含石类。由于设计缺各个部位的剖面图,为把握设计效果,在施工前先按施工图做一套模型,经设计方和甲方认可后,再进行现场实地施工。山顶和周围路面高差约为23m土方营造工程量大。该景观山的建造方法和步骤是首先进行对土壤的严格要求,边坡坡度进行分析认证,制定专项的施工方案。用图表示出现状地形特征。包括最高点,最低点和现状坡度,对比设计图纸计算土方堆积量,然后确定固定而明显的控制点,桩木上要做醒目的标志,土方的运输路线和下卸,以设计的山头为中心求土方向进行安排,以环形线路确保人车不走回头路。确认各级等高线的范围。用自卸车把土方运至景观山处,人工配合推土机平整。施工中分层夯实土方。每层填土厚度为30-50cm,用压路机碾压,部分地方使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实。要求土方夯实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施工堆山造形中依等高线的范围堆造成山形。待土山造形土方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后,再按种植土壤规范要求覆盖种植土。随后按照图纸设计道路、溪流、瀑布等各景观元素放线施工。在假山堆土营造过程中,在陡坎、陡坡处巧地堆置块石护坡。

在景观工程中,除人工假山和人工湖以处,其它区域高差不大,面积有限,微地形的巧妙处理与精心施工将会增添该区域的园林景观价值,显示它的自然意趣,当建造微地形时,施工必须认真谨慎避免显露人工斧凿的痕迹。在创造微地形时除了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处,还要充分发挥施工现场二次创造的机会,模仿自然中的典型特征。使微地形的边缘时常有起伏,使整个空间内的地形是景观山及其周围环境的延续。同时微地形的营造要和排水设计紧密接合。

在假山塑造堆形过程中,要认真阅读施工图包括平面竖向,但不可拘泥于施工图,要遵循相地合宜,造山得体,与相地密切接合,因地制宜,把主要求与客观条件及实现的远景密切接合,还要遵循先立主体,次相辅弼的原则,先把主要的景观内容塑出来,再考如何搭配次要景物,在本山创造中要很好地处理主峰和次峰的关系。土山与石山的关系,山坡山势与种植的关系。土山来创造山势。石山瀑布就是山骨,要巧妙地使石山瀑布溪流融入土山中,就要善于用种植植物的手法联系。

在山景创造成中植物配置至关重要,除水岸、瀑布边、假山边配以恰当的植物,更重地是处理好黑松种植与土山坡度的关系,土山为在堆形过程中就种植因素充分考虑进去,坡度不适植栽时能调整则调整,无法调就要采用打木桩固土,小形石景挡墙,木柱挡墙来创造植栽条件,栽植完成后种植后,浇水及其它管理也要真对特殊地采取不同的有效措施。

2 景观湖驳岸的处理

在该项目中,景观湖驳岸线长,设计的处理方法有自然置石驳岸,钢筋混凝土壁青石块压顶驳岸,水生植种植自然生态驳岸。亲水台阶驳岸等。自然石块驳岸工程内容最多,是用不经人工整形的山石,顺自然的岸线砌筑成崎岖、曲折、凹凸变化形式。

自然山石驳岸基层为景观湖基层结构的延伸。即三七灰土垫层,混凝土结构,防水层、在景石放置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孤置、对置、群置、散置、固形造景。形成卵石河滩地的自然延伸,并且充分考虑水生植物,水岸植物及临岸地被其置石的时间为基层施工完成即行置石,然后进行混凝土基层及堤岸结构施工,防水施工、卵石散置。以达组景景石与堤岸的结合巧妙自然,产生宛如天开的效果。

而由瀑布延伸至景观湖的溪流驳岸则因地形落差较大,应接合设7计要求以两岸的仿真石块驳岸为主,基层素土夯实、碎石垫层。山岩凹凸造型及表面质感接近天然岩石,以较大体量作为主起屏障,隔离远景作用,单组岩石饰以灰暗、棕黄、铁锈等仿旧颜色,并在背面种植苔藓,地衣在组石下,置成片卵石地面,延伸水中,裂缝处植草。

施工措施:①挂水泥砂浆以成石脉与皴纹,塑造过程中水泥砂浆中可加纤维附加料以增加表面抗拉的力量,减少裂缝。常M7.5水泥砂浆作初塑形。形成大的峰峦起伏的轮廓以及石纹等山石自然造型。再用M15水泥砂浆罩面塑山石的自然皴纹。纹理的塑需要多次尝试,反复观察、边塑边改。最后使每个局部充分显示石质感。最后根据效果要求刷或喷涂水溶性颜色,再配以穴植,缝植水生植物和湿地植物。

3 景观湖水底技术处理措施

3.1 景观湖底现状:景观湖大部分区域已有混凝土池底结构。

3.2 景观湖底设计:对景观湖池底处理方法是在湖底经素土夯实处理后,回填3:7灰土压实300厚,其上覆盖一层土工膜然后再用200厚粗砂保护层,然后散200厚卵石。

3.3 景观湖湖底处理措施基于以上情形,施工中湖底的处理方法宜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按施工图对湖区部分有景观设施进行放线定点。按照设计要求在景观构筑物的区域破坏掉原施工形成的湖底结构,做基础混凝土基础,混凝土柱出湖底1.0~1.5m以上恢复混凝土层。按设计图进行补充捣浇池底混凝土层。

在混凝土池底铺50厚中砂后铺一层土工膜,接缝用憎水粘合剂粘牢并留有盈余尺寸的防撕裂。然后在土工膜上再铺一层中砂、浇捣100厚的钢筋混凝土池底,每10m×10m没伸缩缝留缝时才按可行的图明并嵌入油膏。在池底上铺卵石散置。在湖岸处及柱位与池底交接处做好防水防变形施工。

4 小溪流施工工艺措施

小溪流两岸的景观效果要达到自然活泼,在施工时除做好基层素土夯实,碎石垫层、素混凝土垫层、施工还要严格按规范捣制混凝土结构层及防水层、保护层。

两岸造景主要靠大小卵石,景石创造自然水溪,手法采用真石与塑石交叉使用。在置石时,主要景石在捣制结构前就把景石放置到位,然后浇捣混凝土做防水,镶贴卵石,这样景石和水溪结构浑成一体天衣无缝,更符合景观设计意图。

两岸还要在难以置石块的地方塑石以创造景石的“悬”“勾”“挑”等特殊效果。在基层素土夯实,做碎石基层后做混凝土结构层,抹35厚水泥砂浆,置大小配用的河卵石。根据设计要求,山岩石块的凹凸感要表现,且表面质感要更接近天然岩石,每组景石色形相近而略有色差、斑驳,但石的延伸要有散点、连断景石的处理或延伸入水或摆入草地树丛,其施工方法是:

挂水泥砂浆的成石脉与皴纹:面层雕塑是石山造型成形过程,塑造过程的水泥砂浆中可加入纤维性附加料以增强表面的抗拉力量,减少裂缝。常用M7.5水泥砂浆作初步塑形、形成大的峰峦起伏的轮廓以及石纹等山石自然造型,再用M15水泥砂浆罩面塑造山石的自然皴纹纹理的塑需要多次尝试,反复观察,边塑边改最终应使每个局部充分显示真石质感。

5 结束语

在施工前,一定要对工程进行认真的分析,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法。同时在施工时,施工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好协调与安排,对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把控,施工人员做好质量控制及关键工序的验收工作,确保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傅佳.园林施工技术中若干问题及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1,(18).

[2] 叶颖.论园林施工的技术难点与管理措施[J].民营科技,2011,(09).

[3] 郭英.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及监理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1).

猜你喜欢

池底水泥砂浆卵石
超长水池温度应力分析及探讨
N-JET工法在大粒径砂卵石地层止水中的应用
雨下多了,没有颜色
游白沙坡温泉
试论干硬性水泥砂浆地面施工方法
电脉冲下矿物掺合料对砂浆硫酸盐侵蚀的影响
海砂的淡化处理工艺与砂浆性能研究
钻石和卵石
鱼塘补漏七法
养护温度对高掺量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砂浆干缩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