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超高层建筑工程管理重难点

2014-02-18张翔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重难点工程管理

张翔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现阶段较为低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高层建筑,尤其是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因此,笔者将在下文中简要分析超高层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难点,并且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工程管理;重难点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超高层建筑具有体型巨大、功能复杂、规格标准高等特点,因此具有一定的建设难度,而如何综合调动生产因素,进行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超高层建筑的质量。所以明确超高层建筑工程的重点难点,提高建筑管理水平刻不容缓。

1.超高层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定义:

首先要明确相关的概念,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下面的论述。所谓的超高层建筑,是指40层以上、高度100米以上的建筑物。对建设施工企业的企业规模资质、施工技术水平、人员管理素质、后期配套服务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这也正是其建设也管理的难点所在。而所谓的建筑工程管理则是指通过对于成本、环境、技术、组织、质量、安全等生产因素的宏观调控,以最小的投入得到包括建筑质量和工程收益等方面最好的效益,进而达到利益的最大化,由此也可以看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大意义。

2.超高层建筑工程管理的难点:

2.1超高层建筑建设的技术难点:首先谈谈设计方面的“软技术”: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乎到建筑的质量与品质,因此不能有丝毫大意。而超高层建筑由于具有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等的特点,其设计本来就具有相当的难度,而现阶段超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多样更是给超高层的设计增加了难度,所以同时兼顾稳定性、美观性与人性化的优秀设计并不多见。倒是一些因考虑不够周全细致和构造做法不统一进而造成使用功能不合理、结构设计浪费,施工图简单粗糙和施工技术薄弱造成的错误和浪费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是限制我国超高层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谈谈施工中一些“硬技术”:超高层建筑中的施工“硬技术”包括钢结构安装与预制构件综合吊装、混凝土施工、楼地面的一次抹面工艺、高层栋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的制作、外脚手及垂直运输和施工用水、用电和用气等等方面,由于建筑高度的增加,其中任何过程都存在着不少的难点与重点,而碍于篇幅限制,笔者将结合超高层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简要说明。在高层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般需要经历构件制造、工厂预拼装、构件出厂验收、运输、吊装、测量校正、结构焊接、压型钢板铺设、栓钉熔焊、楼板混凝土浇注等程序。只有各个环节都精准无误,才能配合良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超高层建筑的质量。因此,要把各个步骤、各个细节做好:在进行钢结构构件制造前,要进行钢材及焊材的工艺试验,从而确保其规范性;在制造箱形钢柱、十字柱时要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制作工艺,合理安排零件的组装顺序;而在焊接过程中应该注意焊接预热和焊后保温,满足焊缝后热处理的要求。

2.2超高层建筑建设的调控难点:这里的调控一方面指的是对于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的调控,另一方面指的则是对于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机械或者原材料的调控。超高层建筑施工是一项特别强调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智能化系统等各专业的配合的建筑工程,其这样的特性也就直接决定了其在调控上具有的难度,因为如此多不同的小规模施工同时进行,势必会有人力或者材料等方面的冲突,再加上现阶段不少超高层项目要么依然沿用传统高层建筑施工方案,采用传统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落后与现代建筑业高速发展的步伐;要么忽视管理人员素质不匹配的情况,盲目引进国外先进施工生产技术的因素影响。与此同时,多数技术人员的水平还不够过硬,效率提不上去,且手工操作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技能得不到持续的更新。这些因素不仅降低了施工效率,延缓了完工的工期,更是限制了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3超高层建筑建设的监理难点:监理方面的难点首先还是由于超高层建筑工程庞大,施工要素众多,施工材料复杂,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一等因素决定的,其次则是相关监理系统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的作用结果。现阶段,由于我国超高层建筑工程的监理水平比较低下,以下情况还是时有发生:不少较高层的管理人员利用手中的职权以次充好,从而中饱私囊,比如将建筑钢材换成低等级的或是与某些商家达成不光彩的协议;相关的职权没有分明,这样一旦出现了问题就不能及时解决,还会出现相互踢皮球的情况,从而不利于工程的进行;施工现场的管理混乱,缺乏应有的安全警示牌,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机械和材料没有进行有效的保管,机械出了故障也不知道,从而耽误工期,材料则会被人顺手牵羊。由此可见,我国的超高层建筑工程建立水平亟待提高。

3.超高层建筑工程管理的重点:

3.1工程开始前做好设计工作:这里的设计工作两个方面,其一是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要做好这一点,就要聘请专业的人士进行建筑综合平面图和综合管线图的设计。因为建筑综合平面图是反映所有建筑与设备的综合信息图,它不但有土建构件的位置,还反映了设备在墙上需开的孔洞及建筑与设备的关系,而综合管线图则反映了所有管线位置、标高的图样。只有做好了这两个图的设计,才能有效的避免返工,从而节约工期,节约成本,这也是深化设计管理的意义所在。其二则是协同运作的组织集成设计,通俗说来也就是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变,积极协调材料、资源、人员等各种因素的关系,在合适的时候将合适的人或物放在合适的地方,从而使工程进行的有条不紊,尽量减少冲突或意外事故的发生,从而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当然,要将前期的设计工作做好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施工方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

3.2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注重技术难题的攻关: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技术问题一直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提高超高层建筑的质量,就必须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作为突破点,因为只有技术人员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为此,一方面施工方可以聘请资深的专家进行专业的指导,从而解决棘手的问题,提高施工进度,一些规模较大的施工单位甚至可以设立自己的技术攻关团队,从而提高本单位的总体实力。另一方面,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有关的技术讲座和开展一些培训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为超高层建筑又快又好的被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3.3抓好工程的监理工作:要切实落实监理工作,对于管理层和施工层都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内乱”。要想做好这点,首先就要明确职权,将责任与权限分配给具体的部门,部门再在自己的组织内部进行再次分配,最好做到人人都能了解自己的责权,并且将这些公开化和透明化;其次,对于管理者要做到制约其权利,不使其权利过于膨胀。对于施工人员,要做好监督其工作,避免偷懒、怠工或者顺手牵羊等情况的发生;最后,则是要对施工的机械进行管理,从而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避免因机械问题带来的不便。与此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现场的安全进行管理,给施工人员发放有效的劳保装置,进行清除存在安全隐患的物品,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由此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4.结语

超高层建具有工程浩大,结构复杂的特点,这就给其工程管理带来了不少的难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抓住重点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超高层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施工方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建造出高水平的超高层建筑。

参考文献:

[1]盛昭瀚,游庆仲,陈国华 . 大型工程综合集成管理——苏通大桥工程管理理论的探索与思考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2]蒋卫平,李永奎,何清华 . 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组织管理研究综述 [J]. 项目管理技术,2009 ( 12) : 20-24.

猜你喜欢

超高层建筑重难点工程管理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研究
中国超高层建筑发展及经济效应分析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高层超高层建筑中的电梯设计
浅析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
Units 11—12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