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

2014-02-18厉真晟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层建筑控制施工技术

厉真晟

摘要:高层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强调了工程管理的到位、施工技术的高水平。从实际的施工来看,高层建筑施工的技术控制面比较广,各项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都是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因素。就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而言,其主要是逆向施工技术、预制模板技术、钢架结构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等方面。在实际施工中,要对这些施工技术要点有着清晰的认识与把握。本文就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论述,以强化对其认识与把握。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世界各城市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建筑上的更高追求。高层建筑有利于人口的集中管理,促进社会的经济效益提高,有利于建筑内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提高建筑行业的效率、减少建筑行业的占地面积,减少了市政建设的投资并且缩短了建筑工期。所以高层建筑施工的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了,本文将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进行阐述,从而促进高层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1、高层建筑高度较高高层建筑比较高是自身的特点,正是由于这点造成了施工中垂直运输的难度大,增加了工作量,针对机械的要求也很高,高层建筑施工注重运输设备的好坏,因为运输设备直接影响了高层建筑的建设。2、高层建筑的高空作业多高层建筑由于比较高,导致高空作业比较多,难度大,如材料、设备、人员的垂直运输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既要保证人员在高空作业的安全保障,又要保证高空中用电、用水的正常运行,防止物体从高空坠落,导致人员受伤的情况。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分析1、高层建筑逆向施工技术要点在高层建筑的实际施工中,逆向施工的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了中间支承柱浇筑、建筑地下连续墙浇筑,以及向上逐层建筑浇筑等。相比较于顺向施工形式,高层建筑采用的逆向施工技术,有着以下几点明显特征:首先,对相关管线与建筑物布置施工完毕之后,通过紧靠或规划的方式,地下连续墙可以将红线构筑地下连续墙体,并也可以作为永久性的外墙。这样一来,建筑的面积就可以实现有效的扩大;其次,通过逆向施工技术,逐层浇筑的地下室结构的强度较大,特别是内部支撑的强度,相比较于临时支撑,其强度明显要大得多。这样一来,可以对基坑变形或沉降等问题,进行有效的规避;再次,在逆向施工技术的背景下,地下与地上的结构施工可以同步进行,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整体结构的施工质量,而且可以缩短施工工期,有效避免了工期紧张的问题。总之,要切实落实逆向施工技术,为工程施工管理创造条件,特别是满足施工质量控制的需求,切忌将逆向施工技术流于经验的进行开展。2、高层建筑预制模板技术要点对现代建筑施工而言,施工工期的有效控制关乎施工成败。高层建筑的施工中,施工较为复杂,且多以竖向施工为主。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多采用爬模法和滑模法进行工期的有效控制,且在这些方法下,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主体性能。而在实际施工中,爬模法和滑模法往往是结合起来采用,以最大化提高施工有效性。两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主要体现在:第一,结构的整体性均良好,且伴随有较高程度的机械化作业模式;第二,两者对组织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的立面结构,在造型方面表现出较大的限制性;第三,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通过预制模板技术,可以有效将爬模法和滑模法应用于实际之中,这样不仅可以缩短施工周期,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成本。3、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钢结构是现代高层建筑的主流,其凭借简洁大方的结构特点,深受现代人喜欢,所以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钢结构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是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从实际来看,高层建筑的钢结构种类很多,强调了多样化的施工类型。例如,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钢和混凝土混合结构和高层重型钢结构等,都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建设中。不过,钢是一种热传递材料,这就决定钢结构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热传导性。在火灾时,钢结构的热传导性会给高层建筑带来毁灭性灾难。因此,施工中的安全防范,特别是火灾事故的防范,是钢结构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如钢结构焊接的安全进行,是预防事故火灾事故的重要工作面。在现实施工中,因钢结构焊接而引发的火灾事故较为频发。与此同时,钢结构在施工的过程中。伴随有各类大型设备的使用,如大型塔吊等的使用。所以,这些大型设备的安全使用也是控制的要点。并且塔吊的工作效率直接对钢结构的安全施工效率造成影响,对此,在钢结构的施工中,钢结构的安全吊装、准确测控、专业焊接等,均是钢结构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要在实际施工中落到实处,方可确保钢结构施工的安全性。4、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高层建筑的施工跨度大,受天气和时间的影响较大,进而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切实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在建筑施工的相关技术开始之前,需要针对建筑施工条件、环境和自身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混凝土配置和原材料的选用工作,并做好相关的混凝土强度试验工作。在合理的配比实验下,可以对配置比例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提高混凝土质量,满足建筑质量控制需求。同时,混凝土施工中,含水量、砂石等均要进行有效控制,基于严格的配比计算,确保建筑整体性结构良好。与此同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泵送混凝土技术是重要的技术部分。高层建筑对混凝土强度要求高、需求量大,这就强调混凝土配置的科学合理性。就实际来看,为满足泵送混凝土技术的需求,施工方多采用双掺技术,也就是掺化学外加剂和煤灰的技术。在该技术下,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泵送的高度,而且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5、高层建筑地基与测量技术要点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地基测量工作尤为重要。如果高层建筑的条件、环境比较复杂,特别是持力层较深、土质复杂、地下室埋置深度不足的情况,需要采用桩基的模式,以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对于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桩,已在实际中使用较长时间,且质量也有着较好保证。针对承载力方法,正确使用预应力空心管,实现较大承载能力的状态。从实际来看,预制桩在地下水位区的使用方面较广泛。不过,预制桩也存在缺点,特别是造价高、截桩困难、钢量消耗大等问题,对实际使用造成影响。所以,多是采用现浇桩的方法进行地基施工。这主要是因为现浇桩具有造价低、适应性强的特点,并已逐步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模式,非常适合于现代高层建筑的地基施工。对于基础埋置特别深的情形,施工技术的难度较大,且施工的安全系数低,相关的安全保护不容易实现。这就适宜采用沉井法进行施工,可以对高层建筑的施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施工技术管理的重点在于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优化施工流程,科学规划施工组织形式。在保证工期进度、控制施工成本、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施工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应紧跟技术更新发展潮流,积极学习与研究新的技术,引进新的施工机械与施工方法,在实际施工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管理控制方法。总的来说,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不仅应满足高层建筑的施工设计要求,同时还要兼顾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达到施工顺利、客户满意、质量第一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璐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表现[J].科技致富向导,2010(29).

[2]刘国诚.浅谈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21期.[3]叶花.对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32期.

猜你喜欢

高层建筑控制施工技术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