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梯安装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2-18周阳华
周阳华
摘要:在高层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电梯在建筑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再加上电梯行业的快速的发展,更使得电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是,随着电梯使用的增加,其安全问题也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焦点,而在电梯的安装检测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着电梯的安全、正常使用。文章分析了电梯安装检测中常见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希望能对工程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梯;检测;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使得基础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提升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这使得在城市中高层建筑以及一些大型商场随处可见。而对于高层建筑来说,为了给高层用户提供方便,电梯是其必备的交通工具。但是,电梯不仅自身结构复杂,而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不可避免出现损坏,再加上安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偶然因素,都给安装检测工作带来不便。因此,为了用户的生命安全以及正常使用得到保证,提升电梯安装检测的质量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1电梯安装检测中出现的问题
1.1安装检测中出现问题的环节
首先是机房。机房出现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无关的设备放置在机房中或者其通风设备没有按照要求来设置。如果机房内存放有电线、电缆或者一些输水、输气管道等,遇到事故,电线出现漏洞或者管道发生漏水、漏气情况,都有可能造成机房内的电器元件或者是设备的主板损伤,从而造成电梯的安全事故发生。而机房的通风设施设置不符合要求,使其温度控制出现问题,遇到高温天气,很容易出现电梯因为过热而出现故障的情况。
其次是井道处产生问题。一方面表现为没有预留足够的紧急开锁空间,只是为了施工的方便或者电梯的层门的装饰效果好看,导致紧急开锁的位置被遮挡或者预留不够,遇到紧急情况,电梯的层门无法从外面打开,救援工作无法实施。另外,没有按照规定中层门的高度比装修地平面高5mm左右的要求来,造成层门的地坎设置的比装修地平面要低一些。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水分顺着缝隙流进井道内的话,就会出现电梯内线路的短路,造成突发事故。
再者是底坑的问题。底坑的强度不够,不满足规定的要求,一旦电梯出现失重坠落的情况,底坑下的空间便不能得到保护。比如,底坑下如果是车库或者地下室,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地下空间受损。并且,底坑的防水性差,并且有漏水、渗水现象出现。有的单位甚至将底坑用作积水坑,长时间的积水会造成电梯的结构部件出现问题,产生安全隐患。
最后是轿厢的装潢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在电梯安装调试完成后,一些单位为了轿厢内的美观,会特意装饰一些装饰物,而这些装饰物往往自身有一定的重量,无形中使轿厢的重量增加了,对电梯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1.2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方面是检测工作不到位。由于电梯检测的工作空间相对有限,在检测进行过程中,检测人员会因为检测环境的恶劣而疏忽一些环节,使得检测不到位,留下检测漏洞。这种情况下检测结果很容易出现偏差,会对后期的维修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良好的检测环境能够有助于提升检测人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安装单位不是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检测工作。电梯的检测有专门的规定,要求安装单位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定期对电梯进行自检,并将详细的数据记录下来。但是,一些安装单位并没有安装规定来操作,对电梯的运行情况不了解,造成电梯的正常运行不能得到保证,一旦出现意外,用户的生命、财产都会受到威胁,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就是检测维修人员的配备不到位。不同的电梯可能系统工作原理一样,但是其中间的微小的零部件又有可能有差别,而电梯的检测就是要对其所有的零部件进行检查。如果不是专门的检测人员,对电梯的构造不熟悉或者操作不合理,使得检测工作没有办法有效的开展,意外事情随时可能发生。
2提升电梯安装检测质量的措施
为了加强电梯的安装检测的规范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对电梯安装检测进行规范,要求电梯安装检测技术人员进行检测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加大对电梯的安装检测的工作力度,提升安装检测的质量,将电梯的安全隐患消除,实现电梯的安全、正常运行。
2.1电梯安全技术检验的加强
电梯的安全、正常运行必须要有安全检验工作做保证,为了消除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检验就必不可少。通常情况下,电梯进行安全技术检验主要包括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安装完成后检验、使用中的定期检验以及改装电梯或事故发生后的检验。
首先是型式检验,主要对电梯及其零部件的使用性能进行详细、全面的检验,也分为电梯自身、主要零部件以及安全部分的型式检验这三种。这几项检验是整个检验工作的基础,检验的好坏与否对后期检验的工作量、使用的性能都要一定影响,所以要加强型式检验工作。
其次是出厂的检验。这种检验发生在电梯生产完成以后,在电梯出厂投入使用之前,对其安全性进行检验、评估,看其是否符合出厂条件,不符合条件规定的电梯,一定不能出厂。
而电梯投入使用前,也要进行检验。此时,检验工作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电梯的安装部门进行自检,对安装、调试完成的电梯进行检验,另外一部分是质量、技术监督单位对安装单位认为合格的电梯进行检验。只有这两个环节都满足要求,才能将电梯投入使用。
再者是定期检验,一般情况下电梯的定期检验周期为1年,由质量、技术监督单位对电梯的运行情况了解,并对其零部件、使用环境进行检验,看是否存在零件磨损、老化或者松动的现象,如果检验过程中发现对其使用造成影响,要责令安装单位进行全面维修,合格以后才能使用。检验合格后要出具相关的合格证明。
最后是改装电梯或者事故发生后进行的检验,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电梯使用过程中,因为使用环境的改变,不可避免出现改装情况,或者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造成的电梯事故,在对其维修后,要对电梯的安全运行状况进行检验,看改装或者事故是否对其安全、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2.2使用部门加强安全管理意识
为了保证电梯使用过程中正常的维护以及安全使用,应该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在确保维修保养以及用户的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管理过程中,应保证随时有人对电梯维护,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快速的赶到事故现场,针对事故具体情况采取应对措施。另外,使用单位也要建立施工管理档案,做好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养记录,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为检验部门的检验工作提供便利,也有助于查明电梯的安全隐患。
2.3提升维护人员的技术素质,加强使用人员的安全教育
从事电梯的安装检测的人员,要有专业的知识,技术素质过硬,并且有长时间从事电梯安装检测工作的经验。定期对维护人员进行培训,要求不断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对不同类型的电梯维修、保养的技巧、关键技术有清楚的了解。检测过程中要认真负责,切实为用户的安全考虑,认真检测每一个细节,一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留一点安全隐患。
对于电梯的使用人员,要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并定期进行安全宣传,使其掌握安全使用电梯的方法,并且避免不规范的操作电梯导致电梯的故障发生。一些用户使用过程中,不按要求来进行操作,使得电梯的操作系统出现短路,造成电梯故障,这是十分危险的状况,使用过程中要避免发生。
3结语
高层建筑中的电梯是给用户提供方便的一种交通工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要保证其安全、正常运行,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加强电梯的安装检测工作,针对常见的安装检测问题做好防范措施,保证电梯的正常、安全运行,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
参考文献:
[1] 应晨耕.电梯安装监检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0(26):30~31.
[2] 仇勇.浅谈电梯的安全隐患原因及监督检验对策[J].科技纵横,2012(07):28~29.
[3] 杨华江.电梯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探讨[J].科技信息,201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