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研究浅析

2014-02-18杨波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村镇基础设施建设

杨波

【摘要】通过对三十铺镇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村镇基础设施的现存问题进行简单的总结,从而引发思考,提出对于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村镇 基础设施 建设 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献标识码:A

最近在进行《六安东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范围内包括院有的三十铺镇的镇核心区,以及部分村庄,在现状调研过程中,我们对现有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现状整理过程中,针对现有的基础设施情况,引发了一些思索。

1.概况:

研究范围:安徽省六安市三十铺镇核心区及部分周边村庄区域。三十铺镇作为原六安市市域所属的镇,在进一步的规划中将并入东部新城区。老镇区现有人口约8万人(包括流动人口)

2.现状基础设施情况:

三十铺镇现状基础设施情况较为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及道路交通情况相对略好,其他市政基础设施较为不完善。

2.1交通概况:

现状道路的道路用途、道路宽度等因素分为五个等级: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支路以及村镇公路。其中三十铺镇老镇区附近的道路网相对较为完善,能形成一定的体系,其他区域仅能保证村镇公路的可达。

2.2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区域内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多集中在规划区域的南片区,位于现三十铺镇核心区附近。对于现有人口及镇区范围而言相对合理,但存在着部分老旧设施需要改善,设施分布不均等问题。其中医院一所,卫生室一处,中学三所(含完中一所),小学三所,敬老院一处,村民委员会一处,市场菜场2处。

其中,菜场卫生状况较差,医院及养老院情况较好,卫生室较为简陋,学校部分情况良好,部分校舍建筑较为陈旧。

表7-1现状教育设施一览表

学校名称 规模(班) 用地面积(公顷) 学生数 职工数 所在位置 备注

三十铺镇第一小学 28 0.9 2004 61 和平路

三十铺镇皋东学校 0.8 11 和平路

罗管小学 7 169 13 和平路北端

小学小计 3所

三十铺中学 7.1 3000 135 皋城东路东端 完中

汇文中学 4.3 金安大道和平路 私立

智恒中学 30 2.1 2000 100 金安大道 私立

中学小计 3所

幼儿园小计 10所

表7-2现状医疗卫生设施一览表

名称 占地面积(平方米) 所在位置 服务范围 服务人口

三十铺镇中心医院 1 杭淠东路 三十铺镇 15万人

罗管村卫生室

松林村卫生室

表7-3其他公共服务设施一览表

名称 占地面积(平方米) 所在位置

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敬老院 2500 和平路淠河北段中部西侧

三十铺镇罗管村村民委员会 600 和平东路北端东侧

三十铺镇松林村村民委员会

罗管农贸市场 2500 和平路北端东侧

六安市东城农特产大市场 10000 和平路皋城东路

2.3给排水情况:

老镇区中心区的自来水供应以通,但在对于管线埋线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当地的雨水和污水管是否分流无法明确,给排水管网的排布线路无法明确,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上是原有村镇自建的,没有合理详细的规划,布线也相当混乱,这些问题对以后三十铺镇并入东部新城区的管网系统较为不利,无法明确和城市给排水管网的衔接问题,对于雨污分流系统的建设也十分不利。

在村落区域,雨水污水排放完全按自然排放,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自然水体,造成水体的污染及富营养化等各种问题。

2.4供电情况:

老镇区及周边村落已全面供电,作为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条件,供电系统的资料相当对状况较好。供电线路的排布相对较为合理,并且在电力系统规划中考虑了后续的发展建设问题,在进一步的城市发展中有利于与城市供电管网接轨。

但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电缆入地等工作仍需逐步落实。

2.5通讯燃气情况:

除电信塔、邮政局等设施相对较为完善和合理,电话基本满足入户以外,线路的排布情况不明,宽带网络设施不能覆盖整个区域,整个通讯系统与城市通讯网络接轨的建设难度较大。

燃气情况不明,使用煤气罐作为主要生活需求的燃气来源。

2.6环卫

老镇区核心区域环卫设置不完善,垃圾收集点严重不足。村庄区域没有垃圾收集设施及布点,垃圾清理也无法及时跟上。道路、公共服务区的保洁、清扫工作无法及时跟上。在三十铺镇的后续发展中,随着城市化的进展,三十铺镇并入城市区,环卫设施管理工作的发展和跟进都是必须的。

3.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通过对三十铺镇现有基础设施情况的研究和了解,可以得出以下问题:

3.1村镇原有基础建设系统性问题: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电力、电话等基本生活想所需的供给都已通入各家各户。但是,各类基础设施没有形成一个完善合理的系统,其基础建设还仅仅是从需求出发,而没有对未来发展进行很好的预计,没有建设一个合理的基础建设系统。

3.2村镇原有基础建设设施问题:

基础建设设施部分老化,原本设施标准过低不能满足后续的发展需求,维修资金不足,部分设施无法发挥正常作用,技术条件相对较弱,设施使用效率较低等。

3.3村镇原有基础建设的自发性不规范性问题:

原基础建设主要是由需求出发进行建设,自发性较强,没有足够的前瞻性和统一规划性,因而不同时期建设、不同路段建设等相互之间容易有无法衔接的部分,很多地方的考虑也缺乏全面性和整体协调性。基础建设管线、网点的分布较为随意,尤其是在很多建设中,都是大概定线以后直接建设的,没有完善的规划建设图纸,造成后期的改建,进一步建设等不易进行。

3.4村镇原有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问题:

由于管理力度较弱,甚至没有统一规范的基础设施管理,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规划、管理方面的问题,造成已建设施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也存在着管理不足,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无法跟上的问题。

4.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建议

4.1对于将要并入城市市区,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建设,融入城市市政网络体系的情况。应该尽可能的收集现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资料,对于无法明确的线路排布,通过重新补充测量等方法进行明确,可以直接并入城市市政管网体系的部分,尽量对其进行保留,以避免重复建设的浪费。对于较为凌乱无法进行整理和并归的已有基础设施,进行合理合适的拆除重建,在新的规划下重新排布和建设。

4.2对于一般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应在现有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和提高基础建设的整体水平: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资金支持:加大资金方面的支持,加强政府引导,把村镇基础建设作为城市基础建设的延伸,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来抓,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基础设施管理:对于基础设施的管理进行改进和加强,通过政策引导等方式安排技术人员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基础设施设备维护等工作,以避免对已有设施的资源浪费,并使整个基础设施建设的运转提高效率。

3)加强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展开:坚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对于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有前瞻性的建设性规划,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求,从不足之处落手,科学合理的使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大效益。

4)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性:对于村镇建设的各个不同方向进行统一的系统化的管理,做到有建设有图纸,避免盲目开挖,合理把握各个不同的基础设施建设系统之间的关系,避免不同系统间的冲突,完善整体建设相系统结构。

【参考资料】

[1] 张启华主编.六安年鉴(2012).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2

[2] 新一平,周一星.小城镇重点战略研究述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G•M•迈耶等.发展经济学的先驱.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4] 徐明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创新研究.经济丛刊.2008.

[5] 姚学亮.关于则政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

[6] 刘天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初探.经济问题.2007.

猜你喜欢

村镇基础设施建设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全国村镇银行综合业务发展排行榜揭晓
全国村镇银行综合业务发展榜单
寒露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云南村镇银行发展迅速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发起行高管兼任村镇银行高管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