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问题智库盘点

2014-02-18姚亿博芦垚

瞭望东方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智库外交研究

姚亿博+芦垚

根据《全球智库发展报告2013》,在排名前100的智库中,中国占据6家,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4家都是国际问题研究智库。

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智库中,也有不少都将外交政策和国际事务作为主要研究领域。

例如,布鲁金斯不仅致力于外交事务的研究,而且尤其重视中国问题和对华政策的研究,集中了包括卜睿哲、李成、李侃如等一批中国问题专家。成立于1910年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其宗旨便是促进各国间的合作并致力于推动美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该基金会旗下的《外交政策》杂志拥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同样致力于对国际事务和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的外交关系协会,其主办的《外交事务》杂志曾刊登过乔治.科南的“遏制理论”,其政策影响力可见一斑。

相较美国智库,中国国际问题智库仍然差距明显,但在国内智库的对比中,国际问题研究智库处于相对领先位置。

国际问题研究的“国家队”

涉外部委都会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建立起智库。比如,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有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外交部有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新华社有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等。这些研究机构由于挂靠部委,直接为相关部门乃至中央的外交决策服务,因而被外界视作国际问题研究智库中的“国家队”。

“国家队”的负责人都是在国际问题研究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比如同时担任中联部副部长和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的于洪君、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的所长曲星等,都有着丰富的外交实践经验。

成立于1980年的“中国现代国际问题研究院”被外界誉为“中国的兰德公司”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第一智库”。

中国现代国际问题研究院成立于改革开放之初,亦伴随改革开放而风生水起。院长季志业是研究俄罗斯和中亚地区问题的专家;副院长袁鹏是活跃在中美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之一。

在我国官方所属的国际问题研究智库中,中国社科院的西亚非洲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外交部的国际问题研究所,都进入了《2012年全球智库报告》的国际顶级智库及相关分类的前五十名。

直属外交部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前身可以追溯到新中国建立之初的1956年。而2010年新近成立的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由于其直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因而在政策研究和政党外交领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此外,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等,在各自擅长的军事问题、经济问题领域具有难以替代的发言权。

关于传统智库的新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教授王义桅说:“传统的智库在转型,像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等在外交智库的工作上非常活跃,上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评论国际热点问题,举办各种国际会议,同西方智库合作,等等。与以前的模式不一样,他们非常积极主动为中国国际关系的方方面面做及时前瞻性的研究”。

除了为国家战略层面做研究的官方智库,近些年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开展,中石油这样的能源企业也建立了与自己相关的国际能源问题研究机构,目前这一趋势有不断扩展的势头。

高校智库中的明星学者

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相关高校,需要在完成培养国际问题研究和实践人才的同时,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被视作传统意义上的中国高校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三驾马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具有传统的优势。

建国后早期的分工是,人大负责苏联和东欧;北大负责亚非拉国家,即第三世界;复旦则负责以美国为重点的西方国家。由于有着早期深厚的国际问题研究的底子,这三所学校在中国高校智库中至今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经常在媒体出现的各高校学者——北大的王缉思、王逸舟、朱峰,人大的时殷弘、金灿荣、王义桅;复旦的沈丁立、苏长和等人,就可见一斑。

除了上述传统的三所高校之外,以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新兴的国际问题研究高校,也表现出了迅猛的势头。

“准民间”智库和地方智库

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民间或者由于多少具有一定官方色彩的“准民间”智库曾经比较低调和边缘,但伴随着相关领域改革的进一步推动,以察哈尔学会、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中国南海研究院为代表的民间智库,近年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成立于2009年10月的察哈尔学会,是一家专注于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的非官方、无党派、独立智库,总部设在河北省尚义县察哈尔牧场。其创会主席韩方明,是具有国际问题专业背景的企业家,兼任包括TCL、中水电、国航、中船等大企业的董事职务。

“察哈尔学会公共外交年会”“中国国家形象报告”“察哈尔圆桌”“峨山北京论坛”“公共外交季刊”这样的会议和期刊,已经发展成国际问题学界的品牌活动。其研究团队包括了知名学者王义桅、赵可金、余万里、庞中英、贾庆国等人。在公共外交、中韩关系等领域,察哈尔学会有发言权和影响力。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是全国性研究战略问题的民间学术团体,前身为北京国际战略问题学会,成立于1979年10月。从其第一任会长,解放军前副总参谋长、军人外交家伍修权的身份可以看出该学会的军事研究色彩。被外界视作中国鹰派代表人物的罗援,也是该学会的高级顾问之一。

地方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也开始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尤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和南海研究院最为知名。

在《2012年全球智库报告》中,政府所属智库排名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名列第20位,甚至超过了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endprint

猜你喜欢

智库外交研究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书讯:《新型智库质量提升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智库不能有“库”无“智”
报告称中国智库数量排世界第二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