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教师学习:关于一名新手中学英语教师的叙事探究*
2014-02-18崔琳琳
崔琳琳
理解教师学习:关于一名新手中学英语教师的叙事探究*
崔琳琳
本文以社会文化理论为切入视角,对一名新手中学英语教师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深入研究,旨在探究其“学习如何做教师”的历程。研究采用了叙事探究的方法,通过大量课堂观察、访谈以及教案、反思日志、个人通讯等相关文本资料的收集,“捕捉”新手英语教师学习的过程。研究发现,新手中学英语教师在学习教学的过程中面临着多方位的挑战,其学习是获得、使用、掌握和拥有中介工具并进而采取中介行动的过程。
英语教师;教师学习;新手教师
一、引言
近二十年来,教师学习已经成为外语教师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随着基础英语教育改革的推进,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关于中学英语教师学习的研究极具价值。在广大基础英语教师队伍中有相当数量的新手教师需要被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初任期是教师发展的关键期,是教师塑造教学风格以及决定是否继续留任的重要时期(Ingersoll & Smith,2004)。我国已经有研究者逐渐将目光投向从事基础教育的新手英语教师(如朱晓燕,2004;李德华,2005),但是相关研究还非常有限,缺乏历时性的源于“局内人”视角的研究。
本文拟通过探究一名新手中学英语教师的学习历程,研究新手中学英语教师如何应对挑战、学习教学的复杂过程,从而为我国新手英语教师的教育与培养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二、研究的理论视角与方法
(一)理论视角
“教师学习”的内涵随着人们对“学习”的不同理解而得到了不同的诠释,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文化观的历史演变。
行为主义视角下的教师学习观将教师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无视其主体性。认知建构主义者对教师学习的诠释虽然认可了教师的主体性,但是忽视了社会文化环境对教师发展的影响。教师学习的社会文化观既强调了个体的作用,也突出了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古典学习理论中“内省”“对话”与“知行合一”的传统,对于教师学习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社会文化理论已经衍生成了不同的流派,即社会文化理论、文化历史理论以及文化历史活动
理论(Ellis等, 2010)。这三个流派都源于维果茨基的著述,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其核心概念都是“中介”(Lantolf & Thorne, 2006)。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类接近世界的方式只可能是间接的或者有中介的。教师学习是一种明显的中介作用下的社会化活动。教师这一学习主体与学习的客体(如教学方法)之间并不发生直接联系。相反,二者发生联系的纽带是通过对中介工具(如教案、教学日志、师傅的指导等)的获得、利用和掌握采取的中介行动。从中介工具到中介行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Engestr☒m(1999,2001)在第三代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拓展学习理论很好地揭示了这一过程。
拓展学习理论强调存在于个体和社会情境之间的动态关系,尤其强调个体改变实践和重构活动的能力,契合了当代创新的学习思想,为我们研究教师学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毛齐明,2010)。拓展学习理论的基础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思想,认为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经历了为解决内部矛盾而引发的拓展学习,呈现出螺旋循环的历程。Engestr☒m(2001)把这一过程称为拓展学习的循环(见图1)。一个典型的循环周期包括7个步骤:(1)质疑:个体质疑、批判和抵制活动系统中已经接受的实践模式和经验。产生质疑的主要原因是基本矛盾的存在。基本矛盾往往是由于个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造成的。(2)分析:个体陷入第二层级矛盾造成的困境。为了打破困境,个体会对困境进行“历史成因分析”和“现实情境分析”。第二层级矛盾出现在活动系统内部,比如,变化了的目标或者中介工具与未变化的劳动分工之间出现的冲突。(3)构建新实践模式:针对困境,建构一种能提供解决措施的清晰而精简的实践模式。(4)检验新模式:通过试用新模式来把握其动态性、潜能和局限。(5)实施新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丰富、拓展和细化新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往往面临新旧实践模式之间的张力导致的第三层级矛盾。(6)反思:反思和评价整个拓展的过程。这个阶段往往伴随出现第四层级矛盾,即个体可能会对整个拓展学习的循环产生新的疑问。(7)巩固新实践:个体在反思的基础上固化拓展学习的成果,巩固新的实践模式,并且谋求新的改变和发展。在实践中,个体的学习发展过程未必完全遵循这7个步骤,而是会因情境或需求不同而有不同的进展,可能会在某个阶段停滞,可能局限于局部循环,也可能快速推进到新的阶段。
图1 恩格斯托姆的拓展学习循环模型
本研究采用社会文化理论视角,透视新手中学英语教师的学习历程,将拓展学习理论确定为主要的理论框架,而且将新手教师的学习定义为“教师在中学这一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通过中介调节应对教育教学的冲突和困境,并在专业、情感和精神等方面发生改变的动态过程。”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叙事探究的方法探索新手教师学习教学的心路历程。叙事探究源于施瓦布(Schwab, 1969)有关课程的“实践性”思想以及杜威(Dewey, 1938)的经验理论。根据施瓦布的实践概念和杜威的经验交互性与连续性理论,Clandinin 和 Connelly(2000)提出了生活空间的概念,认为每个个体的生活空间都是一个三维空间,包含了时间的连贯性(过去—现在—将来),个人—社会的交互性和地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叙事探究的思想。教师学习本身就具有叙事的特质,因为所有学习都处于一个叙述的连续体中,是个体过去的知识背景、现实的体验和未来发展
愿景的交织,其个体性和复杂性似乎很难用叙事以外的形式去表达(康纳利、许世静,2008)。叙事探究要求研究者尽可能挖掘、发现、并聆听教师的具体而细微的教育生活体验,能够探及传统的实证研究无法探寻的维度,呈现出教师学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本研究关注的是一位新手中学英语教师夏月(化名)。夏月是某重点大学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任教于北京某重点中学海华中学(化名)的高中部。本研究始于2009年12月,持续至2011年12月。研究旨在关注以下问题:新手中学英语教师在学习教学的过程中经历了何种困境和挑战?新手中学英语教师是如何应对困境和挑战的?
研究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四部分:(1)正式访谈;(2)课堂观察;(3)新手教师反思日志、教案、公开课录像、学生调查问卷、校史校训等文本资料;(4)电话、邮件、微博交流等私人通讯记录。数据的分析的过程包含了以下三个步骤:第一,用开放的心态反复阅读所有资料,直到故事的主线浮现出来(Lieblich等,1998)。第二,对资料进行编码和标注。研究者尝试用叙事分析的术语,对资料进行叙事的编码,比如人物、场景、冲突、改变、结果等,从而把不同的现场文本交织起来,还原新手教师的真实体验。第三,不断更新对资料的理解,对社会文化视角下的教师学习的核心概念进行强调,但是同时“兼顾资料的连续性,寻找连接叙事结构的关键线索,以便对事物整体做动态的呈现”(王俊菊、朱耀云,2008)。
三、结果与讨论
结合Engestr☒m(1999,2001)提出的拓展学习循环理论以及实际数据,本研究发现夏月的中介行动轨迹如下:面对“现实冲击”、分析困境、突破困境、反思改变以及做出新抉择。本节将以叙事的方式呈现夏月学习教学的过程,帮助我们“看到”教师学习的发生。
1. 面对“现实的冲击”:“我何时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权威?”
海华中学主管英语教学的大组长陈老师安排夏月教高一两个班的课。第一天正式上课,夏月发现二班有个叫程嘉宁(化名)的男生很特别,上课不听讲,只顾读原版小说,而且当夏月偶尔说错一个单词的时候,他还会表现出极大的不屑。夏月感觉第一节课上得很尴尬。课后,夏月从别的老师那里了解到,这个男生曾经因父母工作的关系在国外上了几年学,“英语水平接近native speaker ”。海华中学是一所重点大学的附属中学,近一半学生的家长都是该大学的教师,所以大部分学生从小就拥有比较好的学习环境,英语水平较高。夏月第一天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一篇英语作文,但是第二天她发现二班居然有十几个学生没交。夏月把没交作文的学生名字都记了下来,她发现班长余敬明(化名)也在内。但是组里的老师说余明在其他课上都很积极。上二班的课成了让夏月头疼的事,因为她觉着学生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
怎样才能让学生听自己的话呢?夏月决定学习组里一些老教师的做法,对学生厉害点,但是却发现本性温和的自己根本厉害不起来。这段时间,夏月感觉“自己过得很窝囊”,也因此更加佩服那些“特有派、特有权威”的老教师。5月的一天,夏月去参加学校的读书会,和很多老师一起读了《教学的勇气》一书,在分享心得的时候她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她问:“是不是性格温柔、不够厉害的老师就很难建立权威?是不是以后要对学生厉害点?”这时一个慈眉善目的老教师对她说:“不,你还是要做你自己。”事后夏月得知这位老教师是名特级地理教师,为人非常谦和,但是在学生中享有极高的威信。
如何既做自己,又能有权威呢?夏月陷入了困惑。
角色的转换、环境的变化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都会给新手教师的自我认同、自我定位带来冲击(程红艳、董英,2011)。在现实的强烈冲击下,新手教师感到自己对教学和教学环境的知识严重匮乏,对专业的领悟和理解力有限,从而感到变幻莫测、疑惑和不安全(Burden, 1982,转引自王红艳,2010),容易产生情感的危机。“现实
冲击”往往让新手教师对过去的职业选择、对当前的境遇、对未来的愿景产生质疑。新手教师如何应对情感危机?在此过程中得到了何种帮助?这些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影响极大。
夏月对“现实冲击”的应对表现出了新手教师特有的职业发展阶段的特点,即新手教师处在人生角色转化阶段,对自身、对学科、对学生都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在遇到问题时往往进行简单的归因。夏月将学生对自己的挑战简单归因为缺乏权威,而没有看到更深层的、更为实质的原因。她因此经历了严重的情感危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除来自同事的偶尔安慰外,夏月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外界支持和帮助,而只能依靠自己的痛苦摸索,因此“权威危机”导致的“现实冲击”没有很快消退,而是一直持续到了夏月任教的第二年。
2.分析困境:“我还是要做我自己?”
当夏月正在因为自己缺乏权威而苦恼的时候,她收到了二班班长余敬明的来信,他在信中直言不讳地批评夏月上课没有经验,很少讲语法,很少做题。这封信刺痛了夏月的心。夏月向师傅惠老师讲了自己的烦恼。惠老师说语法的讲解也很重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课堂就一定是枯燥无味的,因为语法讲解也可以采用基于大量阅读的归纳法。惠老师说她在上一届学生中做过实验,让学生大量读原著,很少讲语法规则,但是学生学习成绩依然很好。惠老师让夏月不要着急,慢慢来。恰在此时,夏月在校园网上发现,学校正组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要求参赛教师提交一节课的录像。夏月很想参加。惠老师非常支持,提出帮夏月精心打磨这节课,让她在“做中学”。夏月录了一节课后,惠老师和她一起分析了教学录像,并指出了其给学生留的互动时间少等问题。
正当夏月忙着进行课例研究的时候,惠老师被抽调到了高三英语组。大组长陈老师安排大李老师接任惠老师的年级组长工作,并安排她做夏月的师傅。大李老师与惠老师的教学风格完全不同,主张多抓基础,让学生多做练习,多抓学生的语法。为了讲好语法,夏月决定多去听听大李老师的课。夏月发现大李老师讲课效率很高,在短短的20分钟内就解答了有关强调句型、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独立结构等语法难点,而且随口就能给出比较好的例句,看得出她对英语语法体系非常熟悉。此外,大李老师的课堂以教师讲解为主,给学生互动的时间并不多,但是学生们却很喜欢大李老师的课。
惠老师和大李老师的教学风格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为什么她们教法迥异,但是却都让学生心服口服?究竟应该学习谁呢?在夏月“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时候,大组长陈老师为全区教师做的一个讲座让她恍然大悟。陈老师讲座的题目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她列出了课堂有效性评价的标准,指出现在的很多课堂表面很热闹,然而实际上不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而是让学生“自己学习”。此外,很多课堂从表面看充满了师生互动,但是实际上还是教师主宰,比如,阅读教学中老师的提问都是些不需要学生动脑筋就能回答的问题,并没有给学生留出任何独立思考的空间。听完陈老师的讲座后,夏月很激动,心想“我最近有些走偏了。也许我关注的不应该是学谁的风格,我更应该关注的是我的教学是否有效。”
以上叙事表明除了“现实冲击”外,夏月很快因为遭遇活动系统内部的矛盾陷入了新的困境,即学生对她的教学方式的质疑。Engestr☒m(1999)认为,活动系统内部的“第二层级矛盾”是激发主体变革的力量,是导致活动系统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夏月为了改变现状,对矛盾的症结进行了分析,开始寻找突破困境的途径。她开始关注并研究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两任师傅风格迥异,但教学效果都很好,这让她开始反思教师真正形成权威的成因。陈老师的讲座让她多日的思索有了答案,获得了“顿悟”式的理解,即“教师权威”与个人性格没有直接联系,而是与教学有效性息息相关。夏月意识到自己应该在教学上找问题,积极寻求实践共同体中其他教师的帮助,提高英语教学能力,也因此提升自信。夏月善于观察、沟通的能力在她寻求突破困境的过程中起到了助推作用。此外,两位师傅的指导以及
陈老师的讲座都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让夏月改变了对学生质疑的简单归因,看到了“教师权威”缺乏背后的更为深层的原因。
3.突破困境:“我进步了!表扬自己!”
夏月任教一年后,顺利通过了新教师转正课,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不久,大组长陈老师推荐夏月参加全国新课程中学课堂教学展示观摩比赛。从选择文章、找切入点、筛选拓展材料,到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夏月的每一步都得到了组里老师的及时指点和帮助。第一次试讲,所有老师都提醒她要注意教学活动的合理安排;第二次课堂实践,她又得到了提问设计、讨论组织、课堂用语等方面的指导;第三次课堂实践,老师们对于她的导入部分又提出了建议。如此反复循环,夏月在一个月内进行了10次试讲,最终拿出了一堂很满意的课,获得了一等奖。此后,夏月又参加了区级试卷讲评比赛,并且获得了一等奖。这次比赛要求教师出一份能体现新课标理念的试卷,让学生完成之后进行讲评。为了这次比赛,夏月除准备课件外,还写了一份非常详细的反思,其中包括教学内容、试卷分析、学情分析、重点和难点、设计思路、教学目标等。
参赛并得奖增加了夏月在教学上的自信,而教学上的自信又增加了她对学生管理的自信。她发现自己敢管学生了,而且说一不二。二班再也没有出现不按时交作业的情况。经过参赛的历练,夏月发现自己有了变化,“我从关心自己是否讲完该讲的,转变到关心学生是否听到了该听的。我进步了!表扬自己!”不过,对于参加全国比赛得奖这件事情,夏月认为自己不应该骄傲,还应该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因为她在准备参赛课期间不得不减少了对日常教学的投入,这很让她内疚。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遇到困难和窘境,这促使教师不断学习,以便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内涵,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问题的解决体验创造的快乐,找寻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叶澜,2001)。本研究也发现,困境激发了夏月学习教学的强烈愿望,促使其构建实施新的实践模式,从而改变现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找到自己的“权威”,夏月积极拓展学习机会,幸运地得到了师傅的精心指导,也获得了参加校级录像课比赛、全国教学比赛、试卷讲评比赛等课例研究的机会,提高了教学能力,找到了课堂管理的自信。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课例研究是重要的中介工具。课例研究帮助处于实际发展层次的夏月跨越最近发展区,进而形成潜在的发展。夏月从不断借助他人的支持到摆脱支持,逐渐达到独立完成任务的水平,并通过学习建构出属于自己的知识。但是本研究也表明,过于频繁的公开课有时也会产生“拔苗助长”的作用,让新手教师无法沉潜下来钻研教学。
4.反思改变: “目前这样做也是没办法,是阶段性的。”
当笔者和夏月谈起她这段时间的变化时,她说:“我总结自己这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敢管学生了。我就是要控制他们!”但是,夏月随后也不无自嘲地说:“Teaching makes me a cruel person, but I am not a cruel person.(教学让我变成了一个严厉的人,但是我本性并不严厉)。我自己并不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老师,目前这样做也是没办法,是阶段性的,以后可能还会回归一些。”说到这里,夏月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虽然现在上课不那么慌里慌张了,但是我依然有不少烦恼。我还在积极的学习中,在寻求帮助中。”
夏月这个学期坚持多去听别的老师的课。夏月也很珍惜去区里参加教研的机会,因为区里经常安排一线教师做讲座或者说课,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此外,夏月还积极参与了某师范大学的行动研究项目。该大学专门派了一名很有经验的科研人员定期到海华中学指导老师们的研究课题。夏月和师傅大李老师合作,想解决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瓶颈问题。夏月很珍惜和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的机会,因为大学派来的指导教师能将高深的理论和中学教学的实际案例结合起来,特别形象具体。
当谈到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时,夏月摇摇头说:“我还在摸索中。自从大李老师当我的
师傅以来,我感觉我的风格更靠近她了。我有点像‘墙头草’,跟谁就随谁。我感觉离形成自己稳定的教学风格还很远。我还要继续学习。但是,这两年的教学确实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我正在慢慢找回自己。”
教师的学习是指向情境中的实践行为,在此过程中会不断寻找解决实践问题的模型,但是问题情境的复杂性往往使得一次性建构的模型难以成功,因此,反复的尝试构建就构成了整个的学习过程(毛齐明,2011)。教师始终在“变”与“不变”、“复制”与“创新”中保持着“创造性的张力”(陈静静,2011)。这种建设性的力量促使新教师不断审视改变了的实践模式,反思不足,并且寻求做进一步改变的可能。夏月在构建和实施了不同的新实践模式后,对新实践模式进行了检验,感受到了新旧实践模式之间的巨大张力。巩固还是改变新的模式?这取决于新手教师对新模式的评估。夏月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反应以及自我感受检验评估新模式,这反映了新手教师在特殊的职业发展阶段、在复杂的教学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下比较现实的选择。
5.做出新抉择:“有一天变成更好的自己再相遇吧!”
2011年9月,夏月主动申请教高三,因为她想完整地教一轮高中英语,并借此加深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认识。高三的教学异常紧张忙碌,周末也不休息,然而,夏月很珍惜这样的磨炼。此外,让夏月高兴的是她又有了第三任师傅,就是“语法牛人”王老师。夏月说,以前并不是很认同王老师的授课方式,主要是当时自己很抵触讲语法,可是现在越听越上瘾了, 因为王老师虽然是以考试题的形式讲语法,但是她其实还是非常侧重体系和理解的。夏月很庆幸自己又有了一个提高的机会,因为语法讲解是她的弱项。她说王老师对她要求很严格,每周都会去听她的课,而且会提出很具体的建议。
为了备战高考,高三的英语教学已经不再使用任何教材,而是让学生不停地做题。谈起这些的时候,夏月表情很平静,“高中学生需要的就是你很系统、很认真地给他们一些实际的东西,毕竟还是有高考摆在他们面前。我明白了教学要实际一些,不能搞得特虚。”
2012年的暑假,夏月的第一批高三学生毕业了,高考的成绩很好。陈老师找夏月谈话,希望她新学期能到初中做班主任,接手一个课改实验班。实验班的生源非常好,学生很优秀,不用参加中考,所以师资配备上和课程设置上都和普通班有区别。夏月感到了学校对自己的肯定和信任,但是也感到了很大的压力,因为这意味着她必须承担起两副重担,不但要教自己并不熟悉的初中,而且还要做班主任。暑假到了,夏月去国外探望做外交官的丈夫。团聚的喜悦冲淡了夏月心头对未来的隐忧,而此时爱人却不幸意外受伤。虽然爱人最终没有大碍,但是这个意外事件还是让夏月感到了生命的脆弱。她萌生了离开海华中学,到国外和爱人团聚的想法。经过再三权衡,夏月毅然做出了离职的选择。她在微博中说:“我是在教师节那天去学校办的离职手续,而且神奇地碰到了以前教过的学生。好吧,我圆满了。给所有我教过的孩子们:你们是我最美的青春!有一天变成更好的自己再相遇吧。我们都会为彼此更加骄傲!”
新手教师不断遇到和解决各种问题,也因此总是面临着大量的选择,而每一种选择又会带来新的问题和情境,促使新手教师进行反思并寻求新的突破。新手教师正是在“经验—反思—实践”的循环中不断变化,得到了成长。在对学习教学的历程进行反思时,个体往往又经历新的矛盾,即对自身价值的质疑,也因此可能做出新的抉择。夏月的最终离职除去个人原因外,也不乏是由于对中学教育制度的无奈和对未来工作的担忧等现实因素。
四、结语
就处于心理探索期和特殊职业发展阶段的新手教师而言,学习不仅仅是出于好奇和求知,更重要的是应对特殊的教学情境中的挑战,要解决教育“疑难”或者“麻烦”(叶澜,2001)。对夏
月的叙事研究表明,一名新手中学英语教师面临多层矛盾和困境,因此必须要进行多方位的学习。研究发现,新手教师的工作具有“不确定性”和“无边界性”,其主要原因是新手教师往往被赋予和有经验的教师同样繁重的工作负担,既要迎接教学的挑战,同时还要应对班级管理以及人际关系等其他方面的复杂问题,而新手教师缺乏教学机智和社会经验,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外界支持。此外,外语教学本身的特点还让新手英语教师的工作更富有挑战性。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教育部,2012),这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不仅要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提高语言素养,而且要不断积累学科教学知识,提高教学实践能力,这对于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法知识都比较欠缺的新手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鉴于以上原因,新手中学英语教师往往面临着多重的学习目标,需要进行多方位的学习。
那么新手中学英语教师是如何应对挑战的呢?夏月的中介行动轨迹充分表明了个人主体性和外部支持(研修活动、师徒制、课例研究)的重要中介作用。首先,个人主体性决定了新手教师学习目标的确立和对周围资源的利用。焕发出主体性的教师能通过主动学习和自觉提升使自己得到发展(王枬,2007)。再者,研修活动、师徒制、课例研究也是促进新手教师学习的重要中介。研修活动(区级教研活动和年级组集体备课)能为新手教师创造与不同风格的教师面对教学、共同分享的机会,是新手教师学习教学的有效途径。新手教师在这些活动程中能得到具体的指导,并进而反思自己的具体教学行为。师徒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职前教师教育和在职教师培训远离实践的不足,是促进新手教师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方式。课例研究也是促进新手教师发展的好途径,因为新手教师在此过程中经历了“从熟悉到追因,再到发现,进而有所‘悟’的变化”(王洁、顾泠沅,2007)。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师徒制和课例研究对于一名新手教师学习和发展的限制作用。
本研究不仅描述了一名新手中学英语教师面对困难和挑战采取的中介行动,而且详细阐释了该教师在采取每一步中介行动过程中对中介工具的利用情况,从而弥补了恩格斯托姆的拓展学习循环理论对学习的微观发生过程关注不足的缺憾,对于新手教师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
Clandinin, D. J. & F. M. Connelly. 2000.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Dewey, J. 1938.Experience and Education[M]. New York: Macmillan.
Ellis, V., Edwards, A. & Smagorinsky, P. (Eds). 2010.Cultural-historial Perspectives on Teacher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Learning Teaching[M]. London: Routledge.
Engestr☒m, Y. 1999. Innovative learning in work teams: Analysing cycles of knowledge creation in practice [A]. In Y. Engestr☒m, R. Miettinen & R-L Punam☒ki (Eds.).Perspectives on Activity Theory[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ngestr☒m,Y. 2001. Expansive learning at work: Toward an activity theoretical reconceptualization [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 14(1):133-156
Ingersoll, R. M. & T. M. Smith. 2004. Do teacher induction and mentoring matter? [J]. NASSPBulletin(88): 28-40
Lantolf, J. P. & S. L. Thorne. 2006.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the Genesis of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ieblich, A., Tuval-Mashinach, R. & T. Zilber. 1998.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Inc.
Schwab, J. J. 1969. The practical: A language for curriculum [J]. School Review, 78(1):1-24
陈静静. 2011. 教师实践性知识论:中日比较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程红艳,董英. 2011. 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 [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康纳利,许世静. 2008. 叙述探究——相关概念和方法[A]. 陈向明. 质性研究:反思与评论(第1卷)[C].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2-40
李德华. 2005. 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从教师生活史分析 [J]. 当代教育科学,(12): 26-30
毛齐明. 2011. 略论“社会文化—活动”理论视野下的学习过程观 [J]. 外国教育研究,38(6): 1-6
王红艳. 2010. 一名新手教师对教学风格的摸索——兼议其实践性知识的生成 [J]. 全球教育展望, 39(3): 58-62
王洁,顾泠沅. 2007. 行动教育:教师在职学习的范式革新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俊菊,朱耀云. 2008. 师生关系情境中的教师学习——基于叙事日志的个案研究 [J]. 外语教学与研究,40(4): 287-292
王枬. 2007. 教师发展:从自在走向自为 [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叶澜. 2001.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晓燕. 2004. 中学英语新手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 [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通信地址:100089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电子信箱:cuilinlinedu@163.com
编辑:关静瑞
G623. 31
A
1009-2536 (2014) 04-0072-08
2014-05
* 本文为首都师范大学社科博士启动基金项目“新手中学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