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血栓通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02-18金京男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12期
关键词:运动神经天麻传导

金京男

吉林省汪清县人民医院,吉林汪清 133200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血栓通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金京男

吉林省汪清县人民医院,吉林汪清 13320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血栓通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血栓通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与参考组(血栓通联合甲钴胺)各为46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感觉神经穿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7%、71.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感觉神经穿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天麻素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同时能够有效改善神经病变,可作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血栓通;天麻素;甲钴胺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可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及自主神经均会受到累及,导致患者出现麻木、疼痛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临床关于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无特效治疗方法,仍然将控制血糖作为首要手段[1]。血栓通、天麻素及甲钴胺均为糖尿病治疗中常用药物,为对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为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血栓通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的临床效果。笔者对该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2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其中男49例,女43例,年龄46~85岁,平均年龄(67.35±3.45)岁;患者主诉皮肤感觉异常,肢体发凉、麻木、感觉减退、深感觉腱反射减弱等,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均接受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无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血管并发症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患者,根据平行对照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比病情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血栓通治疗,3粒/次,3次/d;天麻素治疗,肌内注射,每次100~200 mg,每天1~2次;甲钴胺治疗,1片/d,3次/d,具体根据患者年龄及病情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参考组仅采用血栓通与甲钴胺片治疗,药物厂家、使用方法及剂量等与观察组相同。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对患者疼痛症状变化情况进行记录。

1.3 疗效判定

显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肌电图显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根膝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血液流变学指标出现明显改善;有效:自觉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跟膝腱反射有所改善,然而未完全恢复正常,肌电图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所有增加但未恢复正常,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所改善;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跟膝腱反射及肌电图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未出现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未出现改善[2]。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19例(41.3%),有效25例(54.4%),无效2例(4.3%),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参考组治疗显效15例(32.6%),有效18例(39.1%),无效13例(28.3%),治疗总有效率为71.7%,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大于参考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参考组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分析(±s)

表1 观察组与参考组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分析(±s)

组别(n)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s)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s)正中神经尺神经观察组(46)参考组(46)51.03±1.96 45.09±2.31 49.20±3.69 41.25±4.01 62.01±3.52 51.65±3.67正中神经尺神经51.52±3.16 44.85±3.67

3 讨论

2型糖尿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几率在50%~60%[3],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以阶段性髓鞘为主,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祖国医学认为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病因是代谢障碍及缺血,糖尿病可引起代谢紊乱,并导致血液流变学及血液成分改变,导致神经缺氧缺血,血液流变学异常可导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4]。血管损害可导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及透明变形,糖蛋白沉积,管腔狭窄,进而导致神经缺氧缺血。血栓通是临床常用的药物,三七总皂苷为其主要成分,其药理作用为活血化瘀,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三七总皂苷可对血管产生扩张作用,颈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有效改善微循环,周围血管及组织缺氧缺血明显改善[5]。天麻素中主要成分为天麻素,能够促进微血管病变的改善,有效减轻或缓解肢体疼痛、麻木及感觉异常等症状,同时天麻素能够促进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对细胞能量代谢形成促进作用,增强抗损伤能力,维持细胞膜稳定性,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甲钴胺可加快神经组织内蛋白质、核酸及脂肪的新陈代谢,对损伤的髓鞘形成有效修复,从而促进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由此可知,血栓通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缓解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1]赵燕,李玲,李应宏.血栓通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7):20-22.

[2]贾淳媚.天麻素联合血栓通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分析[J].新疆医学,2010,40(9):47-49.

[3]刘红,张宏珍.天麻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5):4492-4493.

[4]吕颖.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评价[J].海峡药学,2012(1):172-173.

[5]封卫毅,姚鸿萍,魏友霞,等.格列齐特、甲钴胺及其联合用药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形态学改变及神经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25(10):1308-1312.

R587

A

1672-4062(2014)06(b)-0018-02

2014-03-14)

猜你喜欢

运动神经天麻传导
你知道食天麻会引起“药驾”吗?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神奇的骨传导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传出神经分几类?它们分别支配哪些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