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助人者更快乐
2014-02-18游识猷
文- 游识猷
心理解读:
助人者劳心费力,自掏腰包,甚至甘冒生命危险,救的是自己素不相识、未来也很可能不会再见的陌生人。如果人人都是经济学里的“理性人”,衡量得失后,理应袖手旁观,只求自保。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古今中外,舍身救人的例子屡见不鲜;影视大片中,侠盗罗宾汉和蝙蝠侠广受粉丝的喜爱;平日,我们也常在明知没有回报的时候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如捐款、献血、做志愿者、为陌生人指路等。
这些善意之举,明显违背传说中的“自私人性”。而这些举动无疑让我们所在的社会变得更温暖,因此,研究者早早就盯上“利他主义(Altruism)”这个主题,试图研究人为什么无利可图也愿意帮助他人。
助人能带来报偿
对于这个问题,“社会交换理论”提供了一个解释:助人其实也能带来报偿。
报偿分两类,外部报偿与内部报偿。
新闻事件
今年7月5日17时,杭州公交燃起大火,火焰燃起后不到几秒便吞噬了车厢。路上的市民纷纷自发相助,砸窗拉人、泼水灭火、开车送医。幸亏如此,否则许多伤者绝对捱不到医院。据接诊医生说,一名伤员曾呼吸暂停,因为送医及时才恢复心跳。
助人者能获得众人称许,能提高社会声望,如果你帮的是血缘亲戚,还能增加自己基因的流传几率……这都是外部报偿。另外,人有互惠本能,受恩惠者往往希望报恩,在道德伦理上,“忘恩负义之徒”会受到排挤,因此,助人者很可能在未来因为自己的善行获得回报。比如,陈光标坚持自称“中国首善”,这种宣扬给他带来的好处不胜枚举。
内部报偿也同样重要。我们做完好事后,往往觉得自己更有价值。当我们带给别人好心情,自己的情绪也随之提升。
2007年,美国俄勒冈大学的神经学家和经济学家找来一群19岁的女学生,给每人开了一个100美元的账户,并告知实验结束后账户里剩下的钱全部归她们所有,然后再让她们看当地一个给穷人提供食物的慈善组织账户,告诉她们可以主动给慈善组织捐款,另外,还有个计算机程序会随机替她们捐款,有时程序还会再给她们的账户分发金钱。
利用磁共振成像观察大脑发现,学生们大脑的奖励中心非常活跃,程序多给她们发钱时她们固然高兴,但在程序替她们捐款给慈善机构时,她们甚至更加高兴。这个充满人性光辉的研究最终发表在《科学》上——慷慨的女学生们如果知道她们帮了研究者这么个大忙,大概会更加高兴。
“助人基因”的遗传几率更大
“乐于助人”这四个字还可做另一种解释,就是“快乐的人更会帮助别人”。研究也确实显示,当我们心情良好时,特别愿意为他人排忧解难。如此循环往复,越做好事越快乐,越快乐越做好事……结果就是,一个人开始做好事后,说不定会“根本停不下来”。
链 接
助人的好处
纽约州立大学的Stephen Post曾写过《为什么好人有好报?》一文,里面列举了助人的种种好处:
助人让你更幸福。当你帮助别人时,脑部会产生大量多巴胺,而多巴胺正是我们的“快乐使者”,负责传递开心和兴奋的感觉。这很好理解,既然进化鼓励我们助人,肯定会有相应的生理机制让我们喜欢助人。乐于助人的青少年更活跃、更积极、更敢于迎接挑战,有更多的爱和积极情绪,抑郁率和自杀率也显著降低。
助人让你更成功。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进行了一项针对近200人的追踪调查,追踪了他们从刚出生到如今的生活,结果发现,乐于助人的青少年后来会赚更多的钱,社会地位也更高,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
助人让你更健康。伯克利大学的另一项研究追踪了2025位老人达五年之久,他们的发现是惊人的:经常参加志愿服务的老人,死亡率比其他人低44%,而参加两项以上志愿服务的老人,死亡率比其他人低63%。
(来源:本刊资料室)(作者系遗传学硕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来源:科学松鼠会 责任编辑/南之岭)
做好事带来的快乐情绪,对健康带来的好处不可小觑。有研究显示,压力会增加死亡风险,但那些在压力下仍然坚持助人的人,死亡风险却不会上升。这份来自生命的回报,足以提升“助人基因”在人群中的频率。
对于“助人基因”的起源,社会生物学的祖师爷E.O.Wilson认为,如果一个群体内大多数人倾向于助人,那么这个群体的基因库流传下去的几率就会更大。进化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Trivers则认为,因为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从总的效果看,1+1>2。比如你看见邻居挨饿,就把今天打到的鹿分一半给他,明天你什么猎物也没打到,但也许邻居就可以送来一只羊腿。因此,助人的人生存的几率更高。
不管哪种说法更对,总之人类这种社会性动物在数百万年残酷的自然选择下,那些有助人倾向的基因得到了更广的传播,最终遍布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所以,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就是观察到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助人倾向。
在成人身上做的种种实验都显示,“助人乃快乐之本”。不过,研究也显示,年幼的小孩还不能体会到这种快乐。孩子们似乎天生就知道“接受帮助”的好处,但“帮助他人”的好处,则是随着大脑社会化而渐渐习得的。因此,鼓励孩子帮助他人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孩子不情不愿,也绝不代表这个孩子天生冷血——很可能是他还没到懂得助人之乐的年纪。等到小孩慢慢长成一个快乐的大人,他也会不假思索地做出许多善行,就像7月5日那群友善、勇敢、亲社会的杭州市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