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马
2014-02-17周建道
周建道
马年到了,马的各种话题又热闹起来。与现在不同的是,马在古代不仅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交通工具,也是人类朝夕相处、生死与共的好伙伴,这在古诗词中处处可见。
《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里写道:“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唐代大诗人孟郊在诗中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骑马疾驰,四蹄生风,诗人心中的抱负抒发得淋漓尽致。诗仙李白《长干行》中说:“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情景让人向往。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写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西湖美景与风情可谓水乳交融、相映生辉。
“马到成功”,“千军万马”。马因为速度快、耐力好、负载多、机动能力强,成为重要的军事装备,广泛活跃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战场上。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抒发了对优秀军事人才的渴望与由衷赞美。王绩在《野望》中说:“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王翰《凉州词》中写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杀敌的豪情壮志让人热血沸腾。唐朝诗人李贺的《马》描绘了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英雄画卷:“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王维的《观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可谓快马加鞭、痛快淋漓。杜甫《前出塞》:“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阐述了他的战略、战术,可见“百无一用是书生”,是多么的可笑。他的《房兵曹胡马》: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直抒胸臆、栩栩如生。而宋朝名将宗泽“伞幄垂垂马踏沙,山长水远路多花。眼前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则多了许多思考与抑郁。岳飞的《池州翠微亭》:“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作为军事家的他心里的波澜恐怕只有他自己才能说得清。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在《十五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中说:“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把忧国忧民、渴望统一、富国强兵的梦想让人扼腕叹息、怒发冲冠。“花无百日红,鸟尽良弓藏”,战马大放异彩、独领风骚的时代一直持续到冷兵器完全退出历史后台,马匹才正式退出军事斗争的后台。“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也才成了历史的回音与绝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南关马不前”,反映了谪贬之后的复杂心情和对国家未来和形势的担忧。“皇帝亲小人,远贤臣”,怎不让诗人忧心如焚、寝食不安呢。
马还见证了爱情与婚姻的美好与幸福。李煜的《望江南》里说:“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他虽然是个失败的皇帝,却不失为一个锦口秀心、出口成章的文人。辛弃疾《青玉案》中生动描绘了“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曼妙情景。
马更是旅途、分别的见证,游子的辛酸与感慨的“无言战友”。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吟道:“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李白在《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则把依依不舍的分别描写得入木三分。元代词曲大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更是让人唏嘘不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马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和参与者,不仅留下了浓墨重彩、可歌可泣的重要见证,也留下了永不会磨灭的一笔精神、文化财富,让人缅怀、畅想和追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