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末的一次集体决策

2014-02-17张剑锋

领导文萃 2014年2期
关键词:吴三桂南迁宁远

张剑锋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十九日,一次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走向的长达整整两个月之久的集体决策在北京紫禁城里拉开了帷幕。

决策背景:18天前,正月初一,闯王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11天前,正月初八,李自成统大顺军主力由西安出发,开始了向北京的最后进军;而此时,北方的明军已经被李自成基本扫荡干净,最后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是吴三桂指挥的数万辽军,正在镇守山海关外仅剩的重镇宁远,抵御着明王朝另一个强大的敌人——满清。

决策者:主要领导崇祯皇帝,参与者明朝群臣。

决策总议题:国破山河在,如今怎么办?

决策议题一:要不要调吴三桂部进关勤王?

这个问题其实答案是很清楚的。除了吴三桂部,明朝在北方根本无兵可用。如果连北京都失去了,对明朝而言,守着宁远又有什么意义?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丢弃了这么多土地和人民,谁来负责呢?这才是这次集体决策的第一个焦点。

首先是领导发言。崇祯一开始试图在责任问题上彻底装糊涂,说只要调吴三桂和他最精锐的五千骑兵进关就可以了,关外“余兵尚多”,未尝不可以支撑局面,因此不存在什么失地弃民的问题。同时他又示意大臣们主动承担责任,说“此等重大军机应行与否,原应先生每(们)主持担任,未可推诿延缓误事。”

然而,大家谁也不傻。吴三桂部虽然名义上有数万之众,但其中真正的核心力量也就是那五千精兵。主帅走了,精锐走了,人心动摇了,剩下那些滥竽充数的杂兵哪里还能守得住城?别看皇上现在在这里打马虎眼,把问题说得轻描淡写,一旦出了事,这些“主持担任”的“先生每”可就难逃其咎了。

于是,首辅陈演当即冠冕堂皇地声称:“一寸山河一寸金,锦州告急,宁(远)兵万不可调。”在随后的回奏揭帖里,大臣们又说:“倘(吴三桂部)一旦调去,其余皆分守各城堡之兵,未必可用也……万一差错,臣等之肉其足食乎?此真安危大机,臣等促膝密商,意旨如此,实未敢轻议也……”一脚把球踢回给了崇祯。而最终把这层窗户纸揭穿的,是兵部尚书张缙彦,他说:“三桂之调不调,视宁远之弃不弃,两言而决耳。”

可是,李自成是不等人的。三月六日,大顺军主力已经连克宁武、大同,进抵河北宣化,奔居庸关而来。崇祯这才终于坐不住了,不再“集思广益”,下诏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并要求他放弃宁远入京勤王。然而,你们这些决策者的责任总算扯清楚了,人家执行者的责任可还没弄明白呢。你是让吴三桂放弃宁远,可没有让他把关外几十万老百姓都扔掉吧?若是吴三桂自己带精兵昼夜兼程入京,而导致老百姓或是后卫辎重被清兵追杀受损的话,谁知道北京城解围之后会不会有人跳出来告“平西伯”一状呢?

于是,吴三桂慢慢悠悠地收拾行装,三月十日才带着几十万军民缓缓离开宁远,而且是亲率精兵殿后,保护百姓辎重万无一失,每天行路不过五十里。等到三月十九日李自成进入北京的时候,吴三桂才刚进山海关……

决策议题二:要不要把首都南迁?

当然,要说崇祯和明朝群臣只知束手待毙也是不客观的。就在为要不要吴三桂进关一事“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之际,他们也在同时讨论另一个备用方案,即要不要把首都南迁。

应该说,与困守孤城相比,南迁对崇祯而言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当然,南迁之后可能会出现南北朝的局面,但这总比亡国好吧?因此,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回答。可是,一旦要决策,涉及责任,问题就又来了。虽说当南宋比亡国强,但毕竟当南宋也很不光彩啊!谁来当宋高宗?谁来当秦桧呢?聪明的人们很自然会想,最好是别人来当,我不但不当,而且还要“义正词严”地痛斥他们一顿,显示出我的“傲然风骨”,然后再万不得已地被他们“裹挟”而去……一个人这样想,可能确实是好主意,可是如果所有人都这样想呢?

第一个这样想的就是领导本人。其实早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他就动过南迁的念头。虽说早有此意,但皇上自己是万万不会做宋高宗的,他“恐遗恨于后世,将俟举朝固请而后许”,坐等有人出来当秦桧。

可是,在连放弃个小小宁远的责任都没有人愿意承担的朝廷上,又有谁愿意来当秦桧呢?面对南迁之议,大臣们一个个唯唯诺诺。应该说,在明哲保身方面,明朝的大臣们是强中更有强中手。终于,代帝亲征的大学士李建泰想出了一个高招——皇上可以坚守北京,而自己“愿奉皇太子南去”。

崇祯皇帝带着一肚子怨气,愤愤不平地说:“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不能济,哥儿们孩子家做得甚事?先生早讲战守之策,此外不必再言。”

比李建泰更强悍的是给事中光时亨,他慷慨激昂地大骂“李明睿南迁为邪说”,坚决要求死守北京,俨然是当年李纲、于谦再世,要跟这些新时代秦桧势不两立。

有这样的“忠贞之士”在朝,还有谁敢当宋高宗、秦桧?于是南迁之议与吴三桂进关一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议而不决。直到二月底、三月初,大顺军南路刘芳亮部沿黄河北岸进军从南面包抄北京,切断了崇祯南逃之路,才帮助明朝终于完成了这次集体决策,崇祯在绝望中哀鸣道:“国君死社稷,古今之正。朕志已决,无复多言。”

一次精彩纷呈的集体决策就这样结束了。故事的结局是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晚,大顺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把自己挂在了皇宫后面煤山的一棵树上。

这次集体决策对我们的借鉴意义是极为深刻的。决策为什么会搞成这个样子呢?

要与大臣们负同等责任,甚至更大责任的,是崇祯皇帝本人。尽管官场黑暗,但明朝原本也不是没有敢担责任的人,只不过这些人承担责任的勇气都让崇祯给打压下去了。俗话说“上行下效”,崇祯作为最高领导,带头推卸责任,不敢决策,拉着一帮大臣来集体决策,替他背黑锅。他又怎么能怪手下那些大臣一个个向他看齐,也来推责任,拉更多的人来一块集体决策呢?

(摘自《学习时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吴三桂南迁宁远
多尔衮巧降吴三桂
湖南宁远: 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祁梦鱼
错判时局的吴三桂
木已成粥
宋朝南迁对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影响
情寄十梓街——记河南大学南迁苏州的一件往事
试析《南迁》与《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清初吴三桂控制下的云南社会
吃货康熙定三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