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综合性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4-02-17王海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5期
关键词:高压氧脑病缺血性

王海霞

开封杞县妇幼保健院,河南 开封 47520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综合性治疗的临床分析

王海霞

开封杞县妇幼保健院,河南 开封 475200

目的对我院治疗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治疗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一组为研究组,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进行综合性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患者的体征恢复正常的时间要短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患者的体征恢复正常的时间较快,临床疗效明显,可以依据新生儿的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体征

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是孕妇在围生期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导致脑部位的血流减少以及脑缺氧为特征的一种新生儿脑部损害[1]。在围生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中枢性的神经系统疾病。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孕期产检更加简便科学,剖宫产也渐渐普及促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率明显降低,但不可否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症的诊断与治疗仍旧不可忽视。笔者在文中将对这一病症的临床分析结果进行如下的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临床分析时笔者随机选取100例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把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50例,剖宫产患者20例,正常分娩患者30例;研究组50例,剖宫产患者25例,正常分娩患者25例。对比两组新生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

1.2 方法

临床观察的100例患者入院后都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措施是:吸氧、控制惊厥、以及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降低颅内压[2]。与此同时,维持患者的电解质的平衡以及酸碱平衡,进一步改善微循环、纠正低血糖及低血压等;研究组是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再加以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即对患者进行纳洛酮和脑活素的静脉滴注,同时进行高压氧疗。针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的监测和记录,一旦发生异常及时进行治疗,依据观察记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次的研究笔者需要处理的信息采用了SPSS 13.5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照组和研究组之间的比较采用χ2对计数数据和计量数据进行检t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中的意识障碍、脑水肿、脑发育迟缓、脑瘫、肌张力异常、惊厥、癫痫、原始反射异常等生命体征都有较快恢复到正常状态。临床疗效良好,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都有所改善,但是观察临床数据以及治疗效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科的常见的一种重要疾病,这种病症也是造成新生儿在早期死亡以及患者后期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智力发育障碍的重要因素。在围生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中枢性的神经系统疾病。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孕期产检更加简便科学,剖宫产也渐渐普及促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率明显降低,但不可否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症的诊断与治疗仍旧不可忽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率很高而且死率也很高,治疗效果不好或者症状严重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发育的后遗症,在这种情况子下会给患者的家庭以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3]。医疗过程中应该遵循尽早、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尽最大的努力来最大程度地降低新生儿的智残率。由于新生儿的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神经细胞的凋亡过程会是一个慢性的并且可逆的过程,所以要给予患者尽早、及时的阻断其凋亡途径是给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创造了很好的时机。

近年来,针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的相关产科因素进行深入的医学研究,现阶段较为普遍的是治疗方法是高压氧疗法,这种方法已经在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并且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高压氧疗法是指在治疗仓中超过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呼吸纯氧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增加组织氧含量、增强氧气弥散能力等治疗过程,最终达到改善脑组织代谢、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抑制脑细胞凋亡,进一步促使受损伤的脑细胞康复及功能恢复,以达到挽救生命和减轻脑损伤所致的后遗症。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及时给予高压氧治疗高压氧疗法的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显著[4]。

通过临床分析,研究组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说明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对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表1 治疗效果分析

[1]彭红婴,龙燕琼.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的相关产科因素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7):1754-1757.

[2]伊基荣.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436-437.

[3]梁瑞萍,武俊丽,武杰.抚触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1):232-233.

[4]李国峰.三磷酸胞苷二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及其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9(7):116-117.

R722.1

B

1674-9316(2014)15-0035-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5.022

猜你喜欢

高压氧脑病缺血性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高压氧治疗后会引发减压病吗?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防治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