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作家研究

2014-02-16栏目特邀主持人汤哲声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周瘦鹃皇冠散文

栏目特邀主持人:汤哲声

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作家研究

栏目特邀主持人:汤哲声

主持人语: 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是由诸多机制共同参与并互相作用而支撑起来的一座富矿,媒体性是它非常重要的现代性特征。近现代通俗文学作家的出现及发展,与媒体息息相关。他们或由出版商、编辑发现经由杂志推出,或本身就是知名的报刊编辑,或编、写、导合一,正是这些多元的媒体实践,形成了近现代通俗文学迥异于古代长篇小说的独特风貌。因此,对近现代通俗文学作家及其作品进行研究时,不能忽略他们多元的身份以及这些身份和经历在他们创作中的投射。

鉴于此,我们特别组织了“作家研究”专题。本期推出的三位作家的研究,均与媒体关系密切。对台湾作家冯冯,大陆读者可能非常陌生。他本名冯士雄,由创刊于1954年的台湾最著名的通俗文学杂志《皇冠》于20世纪60年代推出,之前在文坛默默无闻,自荐平鑫涛百万字小说《微曦》,是一位外省青年自其童年起与母亲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相依为命,从大陆到香港再到台湾,面对多舛的命运坚强不屈的生活实录。主编平鑫涛以敏锐的出版眼光、非凡的胆识和魄力分四期将1 500页的作品在《皇冠》刊出,同时利用皇冠出版集团与广播及电影的跨媒体合作,掀起“冯冯风潮”—“男生读冯冯,女生读琼瑶”。自1964年出版至1985年,《微曦》再版19次,共20版,而一举成名的冯冯亦凭借终其一生的丰富的创作实践,在台湾文学史中留下了不朽的印迹。此文作者叶雅玲女士是目前国内外唯一对创办迄今60年的《皇冠》进行系统研究的研究者,对《皇冠》杂志的每位作者耳熟能详,特别对代表作家冯冯及其作品感受和理解颇深。她的《冯冯:用生命追寻微曦的人》一文,对冯冯的创作特色、创作类型以及人生经历均做了由点及面的研究,文章观点敏锐,文字生动,对于大陆读者而言,这是了解冯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必会引起大陆对现“天才、奇才、鬼才”于笔下,集“‘逆子’、‘孽子’、孝子”于一身的冯冯以更多的关注。

作为通俗文学作家中为数不多的集作家、编辑、导演、编剧、词作者和学者等诸多身份于一身的多元实践者,范烟桥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中的贡献蔚为大观。对范烟桥的研究,涉及文化、文学、传播、经济乃至学术理论诸多层面,有待研究者系统关注。李斌博士对中国早期电影特别是鸳鸯蝴蝶派作家的电影实践研究颇有心得,翻阅过大量一手文献,他的《范烟桥与中国早期电影》一文,对范烟桥的电影实践、电影观念以及电影音乐创作的研究均由一手资料出发,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概括分析。史料的翔实使范烟桥对于中国早期电影的贡献得到了丰富呈现,使他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得到了充分肯定,为范烟桥先生的整体研究,平添助力。

作为集上海第一大报《申报》副刊《自由谈》和《春秋》的主编以及“哀情巨子”作家双重身份于一身的周瘦鹃,是通俗文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在当下近现代文学研究中备受关注,范伯群先生、陈建华先生的周瘦鹃研究都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然而,目前对于周瘦鹃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早期和中期,关于他建国以后至晚年的研究成果所见不多,特别是对其晚年创作心境的关注更少。孙予青从周瘦鹃建国后的散文入手,剖析了他后期散文的独特性和文体风格,认为他后期的散文具有纯真写实的深挚情思、朴实平淡的生活化叙事和超脱心斋的江南士风以及丰富的知识性等特点;文体方面具有三美: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以这些分析为基础,孙予青进一步分析了周瘦鹃掩藏在清淡古雅、清新明丽的散文小品背后明哲保身的生命焦虑和内心矛盾的宣泄式表达,对周瘦鹃晚年的创作心境作出了比较准确的阐释。

三篇文章,都不同程度地对现有的作家研究给予一定的补充,文字洗练优美,值得一读。

猜你喜欢

周瘦鹃皇冠散文
皇冠陆放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TOYOTA 丰田皇冠 CROWN
树洞里的皇冠
周瘦鹃钟情紫罗兰
周瘦鹃的初恋
清末民初外国短篇小说中译研究*——以鲁迅、胡适与周瘦鹃为中心的考察
周瘦鹃与上海电影的不解之缘